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考试题库DOC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59656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17 大小:105.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考试题库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7页
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考试题库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7页
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考试题库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7页
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考试题库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7页
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考试题库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考试题库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无砟道床施工技术考试题库DOC(1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无砟轨道考试题库一、填空题 1、桥上采用(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组成为:钢轨、WJ8B型扣件、SK-2型双块式轨枕、(道床板)及(混凝土底座)等组成。 2、采用 SK-2 型双块式预制轨枕(通线20112351-),其质量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74 号)的要求。轨枕间距一般取 (650)mm,一般不宜小于( 600)mm,32m 简支梁枕间距与双块式通用图(图号:通线20112351-)要求一致。 3、桥上道床板采用的钢筋混凝土等级为(C40),钢筋为HRB400,现场浇注而成,宽度为(2800)mm,高度为(260)mm。道床板

2、顶面根据具体情况设置一定的横向排水坡,纵横向钢筋及纵向钢筋间根据综合接地和轨道电路绝缘要求设置焊接接头或绝缘卡。道床板构筑于混凝土(底座上),相邻道床板板缝(100)mm,简支梁轨枕中心与板端的最小距离为(250)mm。连续梁梁端轨枕中心与梁端的距离为(235)mm,连续梁与相邻简支梁轨枕中心间距不应大于(650)mm。 4、底座为(C40)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底座直接浇筑在桥面上,并与桥梁用桥面预埋钢筋连接。混凝土底座采用(分块式)结构,底座长度与宽度跟道床板的长度与宽度(相同)。每块底座上设置两个抗剪凹槽,凹槽内铺设弹性缓冲垫层,道床板与底座之间设置 4mm 的聚丙烯土工布,其技术性能应

3、满足相应技术条件的规定。 5、正线超过设置,曲线超高在(底座)上设置,采用外轨抬高方式。超高渐变在缓和曲线全长上完成。 6、隧道内 CRTS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由(钢轨、扣件、道床板)等组成。 7、正线钢轨采用 (100)m 定尺长 60kg/m、U71MnG 无螺栓孔新钢轨,钢轨质量符合高速铁路用钢轨(TB/T 3276-2011)的规定; 8、扣件采用 WJ-8B 型弹性扣件(研线 0604B),扣件采用橡胶垫板及 W1 型弹条,每组扣件扣压力大于(18)kN,纵向阻力大于 9kN/组。扣件应满足WJ-8型扣件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7207 号)。 9、轨枕采用 SK-2 型双块式轨

4、枕(通线20112351-),其质量应满足客运专线铁路双块式无砟轨道双块式混凝土轨枕暂行技术条件(科技基2008 74 号)的要求。轨枕间距一般取( 650)mm,不宜小于(600)mm。 10、隧道内连续道床板混凝土等级为(C40) , 直线地段结构尺寸为: 宽度(2800)mm,厚度(260)mm。 11、道床板混凝土直接浇筑在隧道仰拱回填层或混凝土底板上,仰拱回填层或混凝土底板表面必须进行凿毛,见新面不小于(75),凿毛后,应采用高压水枪和钢丝刷将混凝土碎片、浮砟、尘土等冲洗干净,保证具有一定(粗糙度)。浇筑混凝土前仰拱回填层或混凝土底板表面应(洒水湿润),并至少保持(2)小时,当表面无

5、积水时方可继续施工。 12、道床板结构内纵横向钢筋须进行(绝缘)处理,在道床板混凝土浇筑前应进行(轨道电路传输距离)的测试检查。 13、无砟轨道中的接地钢筋利用道床内结构钢筋,每线轨道设(三)根纵向接地钢筋,即道床板上层轨道(中心)一根钢筋和(最外侧)两根钢筋。对于连续道床板不超过(100)m设置一条横向接地钢筋。纵横向接地钢筋交叉点应(焊接),接地钢筋不得构成电气环路。接地钢筋与其它钢筋交叉时应进行(绝缘处理)。 14、道床板接地每(100)m形成一个接地单元,接地单元中部与“贯通地线”单点“T”形可靠连接,接地单元之间的接地端子(不连接)。 15、隧道轨道结构高度为:176mm(钢轨)+3

6、4mm(扣件)+45mm(承轨面至道床板面高差)+260mm(道床板)=515mm。 16、轨道铺设精度:与设计高程偏差(容许偏差)为:(10mm),与设计中线偏差为:(10mm),站台处的轨面高程不应低于设计值。 17、无砟轨道施工前应根据铁路铁路无砟轨道铺设条件评估技术指南(铁建设2006158 号)对(基础)进行验收,基础应满足铺设无砟轨道的要求,基础顶面应(平整),高程误差满足(有关要求)。严格按铁路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定(铁建设2006189号)的相关要求做好无砟轨道施工的测量工作。 18、杭黄铁路无砟轨道测量平面控制网按(三)级布设,测量要求满足铁路无砟轨道铁路工程测量暂行规

7、定(铁建设2006189 号)有关规定。 19、路基上须设置临时(CP)观测点,在接触网立柱施工完毕应按要求在接触网立柱上设置永久基桩,桥梁上CP观测点设在固定支座处挡砟墙上。 20、混凝土施工前,应进行混凝土的(原材料及配合比选定)试验,通过混凝土工作性、强度、自由收缩值等和耐久性指标、抗裂性能的对比实验,合格后方可施工,并制定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控制)与(质量保证)措施。21、要注意冬季搅拌混凝土时,混凝土的出机温度不宜低于 (10)入模温度不宜低于(5)。 22、新浇混凝土与邻接的已硬化混凝土或岩土介质间的温差不得大于(15);混凝土养护期间,混凝土内部的最高温度不宜高于(65);与环境之

8、间的温差均不得大于20。在炎热和大风干燥季节,应采取有效措施 防止混凝土在拆模过程中开裂。 应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减少道床板混凝土的(水化热),控制早期强度。 23、混凝土浇灌后应尽早全面覆盖及(保湿养护),养护时间应根据所采用的水泥品种及相对湿度来确定,但最低不应少于(7)天。 24、确保隧道洞口处的隧道底板与道床板的(植筋数量)和(质量),防止隧道洞口处的道床板浇筑完后,由于温度变化在纵向发生伸缩,导致道床板在洞口处发生上翘现象。 25、道床板内绝缘要满足绝缘测试要求,浇筑道床板混凝土前要进行(绝缘性能)测试,满足要求后方可进行浇筑道床板。 26、隧道内仰拱回填层或底板的凿毛质量一定要满足要

9、求,在轨道中心线两侧(1.3)米范围内,对隧道仰拱回填层或隧道底板进行凿毛,凿毛率应在(75)以上;凿毛标准为 40mm20mm(水平尺寸与深度);道床板施工前,应采用高压水枪,将凿毛后的碎渣等冲洗干净,以确保道床板混凝土与隧道仰拱回填层或隧道底板的更好粘结。 27、道床板的端部及梁端道床板的布枕,要严格按照设计图,轨枕中旬至道床板板端的距离不小于(250)mm的要求。 28、浇筑道床板前一定要确保(测量)要求。道床板浇筑前的测量精度高,会给后续的精调和轨道动态检测带来方便。 29、要注意工装设备的(加固),确保道床板浇筑过程中由于工装设备固定不够,发生位移和偏差,确保施工过程中轨道结构的零位

10、移。确保道床板的(抹面工艺),防止道床板浇筑完成后,道床板抹面不平整导致道床板面积水。 30、所有进场部件及材料应由供货商出具满足设计及相关技术要求的(书面文件),供货商应保证产品寿命期内其质量的稳定。业主及监理认为必要时,可按相关规定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上道使用。31.道岔与前后各(200m)线路作为1个单元无缝线路进行施工 和管理,道岔锁定时转辙器及辙叉不放散。32.各标段项目部按照公司有关规定,在施工面开工(20)天之前向公司安质部上报作业队和管理人员的相关资料。33.路基、桥涵、隧道等结构物(未经)沉降变形评估和CP控 制网通过验收,(禁止)进行轨道工程施工;隧道仰拱未经第三方 检测合

11、格(需取芯验证),(禁止)进行无砟轨道施工 34. 路基支承层混凝土 和桥梁底座钢筋绑扎、混凝土施工、道床板钢筋绑扎、绝缘性 能检测、模板安装、道床板混凝土施工、轨道精调等重点工序 的验收均需有作业(班组长)、项目部(质检员)、质量(负责人)和轨道 (专业监理监理工程师)的签认。35.线下工程应在无砟轨道工程施工前由(监理单位)组织进行 验收。线下单位工程(监理)初验验收合格,并完善相关(验收)程序(含分项、分部及单位工程验收资料) 后,方允许开展下道工序的施工36.除公司无砟轨道首件段,各无砟轨道施工单位应在各自标段内选定标段无砟轨 道首件段,标段无砟轨道首件工程由(监理单位)组织初评,通过

12、后报公司评估。公司评估通过后方可在标段内(全面展开)无砟轨道施工。37.各参建单位必须在标段首件段施工(一个月)前对施 工和监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所有人员必须进行施工规范、公司规定、技术交底和作业指导书的培训,经(监理组织)考试合格 后进行上岗。38.各施工标段项目部组织对本标段分管领导、工程部、安质部、物质部负责人、各分部总工、工程部、安质部和 测量负责人,进行(无砟轨道)施工准备、人员、设备配置、施工 工艺、过程质量控制要点等的培训。39.各分部负责组织对各工序施工人员进行(机械、设备操作规程、施工作业标准)等的培训, 培训内容制成作业要点卡片发放各作业人员。40.每次作业前,应落实班前会

13、议制度,组织架子队(技术负责人)和(安全员)进行施工要点和安全注意事项的交底。41.无砟轨道施工应加强施工准备检查。监理单位(总监) 负责组织施工单位再次对梁面打磨、预留连接套筒,路基、隧道顶面清理等情况进行(复查),不具备条件(必须)采取打磨、植筋 等补救措施,以确保无砟轨道施工质量。42.加强无砟轨道施工过程控制。监理单位配备不少于(两名)轨道专业工程师,混凝土施工过程监理人员必须进行(旁站) 监理并填写(旁站)记录43.防止轨道板裂纹应采用低塌落度混凝土,不大于(160mm)44.道床板模板安装允许偏差:顶面高程正负(5mm),宽带正负(5mm),中线位置(2mm),45.混凝土道床板外

14、形尺寸允许偏差:顶面高程正负(10mm),中线位置(2mm),道床板顶面与承轨台面相对高差(5mm),平整度(3mm/1m),46.对混凝土施工过程、钢筋绝缘性检测、道岔焊接、锁定 等重要工序,监理人员需进行(旁站监理),施工项目部需进行(盯岗作业),并做好相关记录,盯岗人员对盯岗过程中的施工项目的质量负责。项目部分管经理盯岗次数每月不少于(4)次,相关检查内容留下记录。47.每组高速道岔施工必须有一名施工单位(项目部领导)进行包保,负责协调相关工作的开展,对本组道岔的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负责,包保领导名单报公司安质部核备。48.桥梁地段CRTS型双块式无砟轨道结构由 (钢轨)、(弹性扣件)、(

15、双块式轨枕) 、(道床板) 、(隔离层)、(底座板)及凹槽周围弹性垫板等组成。 49.桥梁底座板顶面平整度要求为 (10mm/3m)底座顶面高程允许施工偏差为(10mm),底座板长度、宽度允许偏差为(10mm),限位凹槽深度允许偏差为(10mm) ,限位凹槽横向、纵向宽度允许偏差为(5mm),相邻凹槽中心距允许误差为:(3mm)。50.轨排精调完成后,应及时浇筑混凝土,当间隔时间长,或环境温度变化超过(15)或受到外部条件影响时,必须重新检查或调整轨排。 51路基连续板式无砟道床,支撑层宽度 (3.4m),厚度(300m没),连续浇筑,每隔(5m)左右设置一处横向假缝,深(105mm),位于轨枕之间。 52.CRTS 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在隧道内结构高度为(515mm),在路基上为(725mm) ,在桥梁上为(815mm)。 53.混凝土道床板外形尺寸允许偏差为:顶面宽度:(10mm ),中线位置:(2mm) ,道床板顶面与 承轨台相对高差:(5 mm),平整度:(3mm/1m ) 。 54.轨排左右两根工具轨的端部接缝应在同一位置,偏差不应大于(100mm) 。55.CRTS I型双块式无砟轨道在隧道内结构高度为(515) mm,路基上为(725) mm,桥梁上结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