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宣传工作简报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59255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23 大小:931.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闻宣传工作简报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新闻宣传工作简报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新闻宣传工作简报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新闻宣传工作简报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新闻宣传工作简报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闻宣传工作简报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闻宣传工作简报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2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学会信息第7期(总第156期)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 二一四年七月 本期目录电力要闻舟山五端柔性直流工程正式投运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工程投运南网举全网之力驰援海南上演万人大会战2014上半年水电发电增幅明显工作动态重庆市电机工程学会开展“发展强区、电力护航”“三下乡”活动组织召开重庆市电力科学技术奖2013年度项目专家初评会议组织参加中国电机工程学会、中国电工技术学会举办以“校企联合 共促创新人才培养”为主题的2014电气工程学院院长论坛科普宣传未来怎么用煤发电?清洁煤电科技前沿探秘科技服务中外能源效率水平对比及启示能源局禁建年产20亿方以下煤制气项目科技成果国家能源局批准81项核电

2、行业标准【电力要闻】舟山五端柔性直流工程正式投运系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端数最多、单端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输电工程7月4日,世界上电压等级最高、端数最多、单端容量最大的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浙江舟山200千伏五端柔性直流输电科技示范工程正式投运,标志着我国在世界柔性直流输电技术领域走在了前列,也为我国首个以海洋经济为主题的国家级新区舟山群岛新区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强电能保障。舟山多端柔直工程于2012年12月14日获得浙江省发展与改革委员会正式核准批复,并于次年3月15日全面进入施工阶段。工程共建设舟定、舟岱、舟衢、舟泗、舟洋5座换流站,总容量100万千瓦;新建200千伏直流输电线路141.5千米,其中

3、,海底电缆129千米;新建交流线路31.8千米,并配套建设一个海洋输电检验检测基地;工程业主单位为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工程总承包单位为中国电力技术装备有限公司和北京网联直流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组成的联合体。4日10时06分,在工程五端系统输送功率提升至20万千瓦,并顺利完成168小时试运行后,国家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王益民在舟岱换流站集控站宣布工程正式投运。舟山柔直工程的建成投运,充分发挥了柔性直流输电在海岛供电等方面的技术优势,展示了公司的科技创新能力,标志着公司智能电网高端装备研制能力迈上了新台阶,实现了“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一种基于可关断半导体器件IGBT(绝缘栅双极晶

4、体管)的新型直流输电技术,在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增加系统动态无功储备、改善电能质量、增加系统对清洁能源的消纳能力以及提高配电网可靠性和灵活性等方面都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具有环保性好、占地面积小、环境影响小等优点,适用于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并网、孤岛(无源负荷)供电、大型城市供电等应用领域,是构建智能电网的重要技术手段。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则是在两端柔性直流输电技术基础上的一个重大技术跃变,采用3个及以上换流站,通过不同方式连接起来构成多端柔直系统,能够实现多电源供电和多落点受电。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是未来电力电子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关注,欧美国家正在积极推进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研究和工程

5、建设。公司是国内首家掌握柔性直流输电关键技术的企业。通过舟山多端柔直示范工程的建设,公司全面掌握了系统数字仿真、换流器电气设计、设备参数选型、协调控制保护策略等多端柔性直流输电成套设计技术;突破了高压大容量换流阀、高压直流海缆等关键技术,成功研制了国内容量最大的柔性直流换流阀和电压等级最高的直流海缆;攻克了多端柔性直流控制保护系统动模试验及联合运行调试等关键技术,全面完成了舟山多端柔直工程的系统联调工作。正是基于多端柔直输电技术在海岛供电上的优势,公司决定把多端柔直示范工程放在舟山实施,积极服务舟山群岛新区发展。作为业主单位,国网浙江电力充分发挥特高压工程成功建设经验,与总承包单位和众多参建单

6、位一起,克服了施工地域环境复杂、设备调试曲折艰难等困难,持续奋战10个月,高质量地完成了工程建设任务。舟山多端柔直工程的成功投运,实现了舟山北部地区岛屿间电能的灵活转换与相互调配,为舟山群岛新区发展提供了坚强电能保障。同时,该工程将大大提高我国电网的整体科技含量,提升我国直流输电产业的国际竞争力,为柔性直流及海洋输电技术在我国的大规模推广起到很好的示范作用。(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工程投运“我宣布,溪洛渡左岸浙江金华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正式投运。”7月3日,随着国家电网公司董事长、党组书记刘振亚指令的发出,我国又一条连接西南水电基地和东部负荷中心的清洁

7、能源大通道,也是目前世界上输送容量最大的直流输电工程,迎来了激动人心的投运时刻。当天的投运视频会议在国家电网公司总部主会场以及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和国网浙江省电力公司两个分会场同时举行。刘振亚在主会场出席仪式并宣布工程投运。国家能源局副局长、党组成员史玉波,四川省副省长刘捷,浙江省副省长熊建平,国家电网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舒印彪,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董事、总经理、党组成员王琳出席仪式并讲话。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郑宝森主持视频会议,公司副总经理、党组成员栾军出席会议。据悉,溪浙特高压工程是继向家坝上海、锦屏苏南、哈密南郑州特高压直流工程之后,国家电网公司投资自主研发、设计和建设的第四回特高

8、压直流工程,该工程起于四川宜宾换流站,止于浙江金华换流站,途经四川、贵州、湖南、江西、浙江5省,线路全长1653千米(含湘江大跨越2.718千米和赣江大跨越2.446千米)。工程建成后,每年可将西南地区约400亿千瓦时清洁水电输送至浙江,相当于节省标煤1228万吨,减排二氧化碳超过3400万吨。史玉波说,溪浙特高压工程的建成投运充分体现了我国电力行业能打硬仗、善打硬仗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国家能源局将继续在扩大能源基地开发规模,加强跨区输电通道建设,加快重点项目核准方面给予支持,希望国家电网公司再接再厉,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刘捷说,溪浙工程建成投运是四川、浙江两地乃至我国电力工业

9、发展史上又一重要里程碑,对于解决金沙江流域大型水电站输送、消纳丰水期富余水电,促进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化,提高四川在全国能源供应格局中的地位,意义重大。熊建平表示,溪浙工程投运将极大缓解浙江持续多年的电力瓶颈制约,对浙江省优化能源结构、促进节能减排,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希望国家电网公司继续支持浙江电网发展,建设美丽浙江,创建美好生活。王琳说,金沙江下游总装机容量达4646万千瓦,这些电量的送出有赖于国家电网公司的大力支持,有赖于特高压电网坚强的支撑,三峡集团将积极配合国家电网公司做好调度运行管理,保障工程安全稳定运行。舒印彪代表国家电网公司,向国家有关部委、沿线各省党委政府和

10、新闻媒体、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向全体工程建设者致以崇高的敬意。他说,溪浙工程有力促进西部地区资源优势转化成经济优势,有效缓解华东地区用电紧张状况和环保压力,对于服务西部大开发战略、保障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对于稳增长、调结构、惠民生将发挥重大作用。溪浙工程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单回路800万千瓦满负荷、840万千瓦过负荷试运行,创造了超大容量直流输电的新纪录,是全面应用通用设计和通用设备的重大创新工程,进一步巩固扩大了我国在特高压输电领域的技术领先优势,占领了世界输电技术新的制高点。目前,特高压发展迎来新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六次会议上强调要发展远距离大容量输电技术。国家将“

11、四交四直”特高压工程列入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标志着特高压电网进入全面大规模建设的新阶段。公司将加快推进“四交四直”和后续“五交五直”工程建设,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安全、更经济、更清洁、可持续的电力供应。据了解,溪浙工程首次实现了高端换流变压器自主研发和设计制造,并成功投入运行,国产化取得新突破;成功攻克了额定电流5000安特高压大容量直流设备应用、重冰区线路建设等一系列关键技术,科技创新成果丰富;系统调试完成后实现一次带电成功,并持续大负荷、稳定试运行。投运仪式上,国网直流部汇报了工程建设情况。工程投运前,国家电力调度控制中心汇报了工程投运准备情况。四川、浙江等工程沿线地方党委、政府有关

12、部门负责同志,公司有关助理总师、相关部门和单位负责同志,以及参与工程建设的设计、施工、设备制造等单位的代表参加会议。国网湖南、江西电力,四川宜宾换流站、浙江金华换流站有关人员通过视频收看会议。(信息来源:国家电网报)南网举全网之力驰援海南上演万人大会战超强台风“威马逊”首先登陆的海南,电网损毁最为严重,为尽早完成受损电网抢修任务,从21日到22日,南方电网从广东、广西、云南、贵州电网公司,广州、深圳供电局等单位抽调6600多人,紧急奔赴海南抢修复电。首批支援的2000多人的队伍已于22日陆续抵达海南。大灾当前,责任在先。南方电网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赵建国要求以恢复人民用电为目标,不惜代价,动员

13、全网员工,确保安全、及时地向广大人民群众提供生产生活用电。公司副总经理王良友率相关部门,在海南组成现场指挥部,统一部署抢修复电工作,要求全体抢修人员做到“知灾,人到,旗到,电通”。防御战:避免“黑启动”再现为坚决避免2005年达维“全岛全黑”惨状重现,在南方电网公司科学指导下,海南电网公司在“威马逊”来袭的前3天,迅速启动防风防汛应急响应,针对500千伏联网线跳闸海南电网转孤网运行、220千伏福洛双回线故障跳闸、洋浦地区转孤网运行等事故预想,制定了相应的运行调控策略。在台风来临时,通过“北部电网与南部电网分区控制的方式,守住主网,保住海口不全黑,保持了500KV海底电缆与南网主网零功率联络运行

14、。海南,在17级超强台风中,挺了过来。7月19日凌晨,台风过去不到4个小时,在达到施工作业标准的前提下,海南电网已组织开展重要用户抢修,累计投入应急发电车5辆,发电机91台,投入应急抢修人员7250人次,出动抢修车辆965辆。当日凌晨,省委省政府、美兰机场、燃气、有线电视等重要用户供电顺利恢复。7月19日晚,海口9个停运的110KV变电站恢复7个,海口米铺、龙塘、永庄3座主要水厂、考试局、省医院及定安全县恢复供电。受台风影响较小的琼海、东方、琼中、白沙等9个市县全面恢复供电。海南省委省政府对南方电网公司科学抗风给予高度肯定。蒋定之省长指出,在17级台风中海南电网实现保主网不垮、海口地区电网不全

15、停目标实属不易,这也体现了海南电网在十年间网架结构趋向坚强。南方四省6600人驰援海南:然而,更艰巨的抢修复电攻坚战已经在海口、文昌两个重灾区上演了三天三夜,目前在进入复电倒计时,南方电网也再次吹响集结号。22日凌晨,几艘大船越洋过海,2000多名南网电力工人从珠三角取道琼州海峡,驰援海南。当天,南方电网再次做出决定,从贵州、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增派4000多人,火速南下,与4000余名海南电网电力工人集结琼岛,一场万人抢修复电大会战在海南打响。像2005年抗击“达维”台风一样,省外支援队伍像寒冬一股热流,从四面八方涌向祖国最南端,迅速分散到台风重灾区海口、文昌的各个抢修作业点,马不停蹄投入到

16、分秒必争的抗灾复电中。22日上午,文昌东昌线108号杆塔扭曲地躺在地上,远处的35千伏昌教丰线的杆上抢修2名人员正在顶着烈日正在抢修。这是广西电网的支援队伍在抢修,他们分别来自南供、武鸣等5个供电局,共136人、31辆抢修汽车,他们将在大致坡进行修整和分工,对文昌13条输电线路进行抢修。当天,广东电网支援队伍迅速赶往文昌10千伏凤元线,为了节约4个小时的路程时间,几百人的队伍准备转移到铺前的学校居住。目前文昌电网的电塔、杆,大多是倒、断、塌,可以说等于要重建一个文昌电网。运输难、拆塔险,但抢修队员们表示,将竭尽全力加快抢修,早日让当地群众看到亮灯。“最后一公里”:不分彼此,送电入户不过,抢险之后的复电工作仍然存在瓶颈需要打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