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综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5899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30.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综述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综述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综述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综述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综述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综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综述(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之八大亮点亮点一:增加个人信息保护权 现今经常发生个人信息资料外泄、遭受不明骚扰事件。快递公司、通信公司等公然出售个人信息,客户信息成为公共信息在网上疯传。我们经常会遭遇这样的情形,刚在影楼拍完婚纱照,就能接到婚庆公司打来的服务电话;刚在某楼盘收完房,就能收到装修公司的客服信息。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四条消费者在购买、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务时,享有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得到尊重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享有个人信息依法得到保护的权利”是新增加的内容,它明确规定了,经营者及其工作人员对收集的消费者个人信息必须严格保密,不得泄露、出售或者非法向他人提供。经营者未经消费

2、者同意或者请求,或者消费者明确表示拒绝的,不得向其发送商业性信息。对于收集和使用消费者信息规定非常严格,“必须正当,必须有必要,必须明示,必须经本人同意,必须严格保密,必须承担法律后果”。亮点二:增加安保的义务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十八条经营者应当保证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对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商品和服务,应当向消费者作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说明和标明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方法以及防止危害发生的方法。宾馆、商场、餐馆、银行、机场、车站、港口、影剧院等经营场所的经营者,应当对消费者尽到安全保障义务。在旧消法中没有安保的义务,增加了这一条是更加明确了经营场

3、所的安全保障义务是经营者必须要履行的义务。亮点三:首次明确召回义务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章第十九条明确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缺陷,有危及人身、财产安全危险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停止销售、警示、召回、无害化处理、销毁、停止生产或者服务等措施。采取召回措施的,经营者应当承担消费者因商品被召回支出的必要费用。 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章第十八条规定:经营者发现其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存在严重缺陷,即使正确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仍然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危害的,应当立即向有关行政部门报告和告知消费者,并采取防止危害发生的措施。 解读:在此之前,我国只对于汽车、

4、食品、儿童玩具等出台了相关的召回管理规定,仅限于行政法规。但新消法是首次在国家法律层面明确了经营者召回产品的义务。召回制度,可以说在更大程度上保障了消费者权益。 亮点四: 七日内可退货(后悔权问题)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四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商品或者服务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消费者可以依照国家规定、当事人约定退货,或者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七日后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消费者可以及时退货,不符合法定解除合同条件的,可以要求经营者履行更换、修理等义务。 第二十五条规定:经营者采用网络、电视、电话、邮购等方式销售商品,消费

5、者有权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且无需说明理由。但下列商品除外:(一)消费者定作的;(二)鲜活易腐的;(三)在线下载或者消费者拆封的音像制品、计算机软件等数字化商品;(四)交付的报纸、期刊。 除前款所列商品外,其他根据商品性质并经消费者在购买时确认不宜退货的商品,不适用无理由退货。 消费者退货的商品应当完好。经营者应当自收到退回商品之日起七日内返还消费者支付的商品价款。退回商品的运费由消费者承担;经营者和消费者另有约定的,按照约定。 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按照国家规定或者与消费者的约定,承担包修、包换、包退或者其他责任的,应当按照国家规定或者约定履行,不得

6、故意拖延或者无理拒绝。 解读:新消法对三包责任进行了全面强化。原来“三包”规定是由工商、质检部门联合下发的,总共有七个。而且对于不用商品的“三包”规定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现在统一 规定了没有国家规定和当事人约定的,消费者可以自收到商品之日起七日内退货。 另外,新消法二十五条出现了非现场购物方式购买的商品,七日内无理由退货的规定。这项制度据悉在修改过程中就受到了广泛关注。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网络、电视、电话等购物方式愈发流行,尤其是网购,销售额巨大。由于网购中消费者的权益质量和宣传有差异或样本和图片差异比较大的,造成的消费纠纷越来越多。七日内无理由退货,将成为保障消费者权益的重要制度。亮点五:

7、遇纠纷商家举证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二十三条规定:经营者提供的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等服务,消费者自接受商品或者服务之日起六个月内发现瑕疵,发生争议的,由经营者承担有关瑕疵的举证责任。 解读:这是消法中新增加的内容,明确了经营者的举证责任。在以往的消费纠纷中,我们一般采取的是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也就是说消费者要确定遭遇是否涉及侵权、产品是否存在质量问题,都要靠自己来举证。这无形中增加了消费者的维权难度及成本。而新消法中改变了举证责任。不过要注意,该条款仅限于机动车、计算机、电视机、电冰箱、空调器、洗衣机等这些耐用商品或者装饰装修服务,并且有“六个月

8、内出现瑕疵争议”这一时间限制。亮点六: 处罚力度大增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五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三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五百元的,为五百元。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第五十六条规定: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除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外,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或者其他有关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十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

9、以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经营者提供商品或者服务有欺诈行为的,应当按照消费者的要求增加赔偿其受到的损失,增加赔偿的金额为消费者购买商品的价款或者接受服务的费用的一倍。第五十条规定:经营者有下列情形之一,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和其他有关法律、法规对处罚机关和处罚方式有规定的,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执行;法律、法规未作规定的,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可以根据情节单处或者并处警告、没收违法所得、处以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处以一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业整顿、吊销营业执照 解读:从新旧两部消法

10、条文的对比中我们不难看出,对经营者因欺诈行为所要做出的赔偿额度大大提高。新消法规定增加赔偿的金额为商品和服务费用由原来的一倍,增加到如今的3倍。增加赔偿的金额不足500元按500元计,把赔偿底线增大。 另外,新消法进一步加大了行政处罚的力度,罚款由原来违法所得的5倍以下,改为10倍以下,没有非法所得的,由原来的1万元以下改为50万元以下,这对经营者有很大的威慑作用。亮点七: 违法行为进诚信记录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五十六条规定:经营者有前款规定情形的,除依照法律、法规规定予以处罚外,处罚机关应当记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布。 解读:本次消法中明确提出,对违反新消法第五十六条违法行为的查处,查处的结

11、果要向社会公布。据相关人士介绍,2013年11月20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通过了关于依法公开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侵犯知识产权行政处罚案件信息的意见,其中专门提到行政执法机关要主动公开案件信息,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来惩戒违法者,使违法者一处违法,处处受限。日后,公开违法信息将要形成一种制度,进入信用档案向社会公开,只要有违法记录,公众便可查到,并且该记录将跟随企业终身。 说到公开诚信记录,这里要说一下新消法第三十三条有关行政部门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应当定期或者不定期对经营者提供的商品和服务进行抽查检验,并及时向社会公布抽查检验结果。以前没有这一条,所以抽检后的结果没有向社会公开,但现在加上了这一条后,

12、抽检结果必须向社会公布。亮点八:可向广告发布者追责 新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四十五条规定: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设计、制作、发布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社会团体或者其他组织、个人在关系消费者生命健康商品或者服务的虚假广告或者其他虚假宣传中向消费者推荐商品或者服务,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应当与提供该商品或者服务的经营者承担连带责任。 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三十九条规定:广告的经营者发布虚假广告的,消费者可以请求行政主管部门予以惩处。广告的经营者不能提供经营者的真实名称、地址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解读:新消法强化了广告经营者和发布者各方的责任,规定了涉及消费者说明健康、安全和服务的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的,广告经营者发布者要承担连带责任。简单地说,明星代言的商品出现了虚假广告,造成消费者损害,那么他也要承担连带责任。生活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某些协会、中心、社会团体向消费者推荐商品,如果商品虚假宣传,那么也要承担相应的连带责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