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报纸体现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5885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报纸体现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报纸体现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报纸体现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报纸体现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报纸体现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报纸体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新媒体平台如何在报纸体现(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媒体融合(报纸端)方案在移动互联网的冲击下,传播模式和读者需求已经发生较大变化,传统报纸亟需突破单一的维度纸张、单一的功能阅读,应该用互联网思维来重新改造。如果把读者看成用户,把重庆商报看成入口、终端,那么其所连接的不止于纸上内容,而是立体的商报系全媒体集群,其肩负的也不限于阅读功能,还有服务、社交、数据功能。一、互动进化报纸与互联网的互动关系经历了三个阶段,而本报新媒体的发展完整地见证了全过程。(一) 报网互动把网络热点或线索,转化为报纸新闻报道,网络人群开始成为新闻主角。(二) 微博微信增粉初步具有移动互联网意识,但简单地把报纸端的读者导向官方微博、官方微信,增加粉丝,竞争排名。存在的问

2、题是,流量导入的是第三方平台(新浪、腾讯),增加粉丝的最终目的是什么?指向也不明确,缺少商业转化方面的安排。(三) 互联网思维强调报纸的入口、终端属性,在内容分发上,注重自有媒体平台和数据库的建设,同时借鉴互联网的做法,培育用户粘性,着眼于“网络关系”,提供服务、社交等多元化的增值功能。二、融合目的运用互联网思维进行全媒体融合,尝试在血液上对纸媒进行初步改造,为未来进一步转型打下基础。(一)形成媒体合力,全媒体各平台之间整合互推,转化出更多商业价值。(二)开发用户资源,运用现代技术建立新型数据库,探索多种用途。(三)适应受众变化,借鉴互联网式的阅读模式和功能设置,增强对年轻读者的吸引力。三、数

3、据运用重庆商报的订户资料采集不够完整,只有姓名、电话、住址三项,尚不足以形成可开发利用的数据库,而商报指数研究院,基本是“无本之木、无源之水”,缺少真实客观的数据来源。商报全媒体各平台,可以主要通过扫二维码的方式,采集有效的用户数据,交给指数研究院整理。(一)原则用户体验第一,任何数据的采集都应完美地融合于用户需求之中,不能简单粗暴地强推。不能让用户意识到,这是在采集个人资料。(二)流程全媒体各平台基于用户需求设计入口指数研究院设计数据采集模板读者或用户扫二维码提供数据数据由指数研究院收集大数据分析提出多种运用方案采编、经营一线执行或变现(四) 采集1、 社交活动用户参加商报系全媒体组织的社交

4、活动,先要提交报名资料。2、 增值服务用户要享受商报系全媒体提供的教育、医疗、美食等增值服务,成为俱乐部会员,先要提供完整的注册资料。3、 内容跳转用户要阅读更多内容,在跳转时可以回答一两个简单的问题,对新闻或活动进行评价。4、 定制内容用户要订阅商报系全媒体提供的定制内容,先要提供报名资料。5、 电子报用户要享受半年免费阅读,先要填写完整的注册资料。6、 后台采集除了让用户主动填报资料外,还可以通过后台收集用户在点击、评论、分享等方面留下的数据,进行整合和分析。(五) 运用1、 围绕内容分发采集的数据,可以呈现各个新闻板块阅读群体的样本情况,借助数据分析,开展精细化服务,挖掘用户真实的阅读需

5、求,从而优化和调整采编内容,使其更符合用户的口味。2、 通过读者数据库的精确分析, 将读者进行二次甚至多次细分, 为不同需求类别的读者提供新闻定制服务和其他相关资讯服务。3、 根据用户需求收集个人信息数据,用“俱乐部”细分用户。商报全媒体各平台成立各种用户“俱乐部”,例如观影团,乐游团,看房团等俱乐部,细分用户,即增进了用户粘度,同时便于与广告商洽谈合作,便于DM广告的投放。一个比较成功的营销案例是广州南国奥林匹克花园。该楼盘一年在赢周刊上投放了近百万广告。赢周刊用自己的活动营销和数据库资源, 有效地帮助其营造高档次、知识化社区的形象, 如通过赢周刊向高级经理人和企业管理层宣传, 在“赢家俱乐

6、部管理论坛”中推广其产品和形象, 从而带旺房地产项目人气。4、 在经营层面,报纸可以及时对广告产品投放、活动赞助反馈进行数据收集、分析,调整广告内容、活动方案,以便更好地吸引用户,提升广告的影响力,满足广告商的需求。在AppStore里有着800万订阅者的“今日头条”产品,可以根据用户在微博上的转发、评论和关系链,在5秒内分析出用户的兴趣,为每个用户量身建立兴趣模型,推荐符合用户兴趣的新闻资讯,这种模式也可以被运用到“大数据”时代的报业发展中。5、 大数据分析的核心目的就是预测,在海量数据的基础上,通过机器学习相关的各种技术和数学建模来预测事情发生的可能性并采取相应措施。其他的运用方案,指数研

7、究院可以采用现代数据分析技术进一步拓展。四、内容分发移动互联网时代,读者的时空感发生了变化,单一维度的平面媒体已不能满足需求,内容分发的方式也要与时俱进,纸媒设置向网络内容跳转的入口,在媒体平台切换的过程中,产生的数据被收集分析,同时也向商报系全媒体导入了流量。(一)体验之变在移动设备的辅助下,读者面前的平面纸媒,将打开一个立体的时空,可以选择欣赏视频、音频媒体类型,还可以进行评论、分享的行为,还可以跳转到报纸版面不能承载的更宽广更深入的资讯。这样,看报将获得上网一般的体验。同时,新媒体也可以向纸媒跳转,向母体反哺流量,让网友重获经典阅读的体验。 (二)分发方式1、超链接(二维码)在分析用户数

8、据的基础上,建立不同模型,预测具体的版面或新闻可能引发的受众反应,从而设置相应的超链接,通过手机扫码或扫图(现实增强技术,比如拍拍动),从报纸端跳转到商报自有新媒体平台。(1) 视频事件类新闻,手机扫图片或二维码之后,可以观看现场视频。视频来源可以是电视台、网友,也可以是采访记者手机所拍。(2) 语音借鉴自媒体“罗辑思维”成功的经验,扫码即听“有种、有趣、有料”的观点脱口秀,可以运用于评论版面或话题新闻。(3) 标题新闻在版面有限的情况下,对部分新闻只做出标题,通过扫码可阅读详细内容。(4) 跟帖现在主流新闻APP,最吸引人的内容之一是新闻后面的跟帖,这里集纳了网友的智慧,是对新闻的再创造。对

9、于话题性强的新闻,读者想知道背后的态度和立场,也可能急于发表意见,扫码直接跳转到评论页。(5) 分享分享是移动社交APP培养起来的用户习惯,在报纸上阅读到有意思的新闻,有趣的图片,扫一扫也可以分享到微博、微信朋友圈、人人网等社交媒体。(6) 广告纸媒常常为广告版面容量而苦恼,同时广告形式单一也显得过时。这时,也可以利用新媒体手段,打破平媒单一维度的局限性。华西都市报在为苏宁推广一则打折活动广告时,只提供了1/4版面,但一个二维码立即让信息量陡增。用户扫描二维码不但可以立即关注苏宁官方微信,还可以看清所有活动的细则,每一件商品的折扣信息。网上的信息量可以无限递增,多媒体表现形式也是层出不穷。(7

10、) 码上购纸媒做电商存在先天不足,一是没有互联网基因,二是库存、物流、下单系统成本高昂,就连入门的本地生活电商也不宜直接介入。但可以借鉴手机淘宝联合12家主流纸媒试水媒体电商的做法,纸媒有终端、入口优势,可以成为电商与用户之间的通道,以订单分成的模式盈利。扫码购物可以无缝地嵌入内容或硬广之中。(8) 其他内容跳转凡是因版面容量所限或平媒表现形式所限,无法刊登的内容,都可以设置超链接跳转。2、定制内容读者在报纸上扫码之后,可以长期订阅由商报新媒体精心定制的某一类资讯,比如针对财经人群,可以推出现有版面已无法刊登的股市行情、个股点评。在读者对定制内容形成依赖感后,可以尝试付费订阅。3、导读推送流量

11、从新媒体导向报纸端。(1)明日导读晚上22点以后,由新媒体平台推送明日报纸的精彩内容概要。内容极具吸引力,文本一般设计为悬念式,以吸引读者购报。(2)早晨导读每天早上7点30分,由新媒体推送当天报纸的精彩导读,吸引网友跳转到本报电子版。4、付费网络版所谓网络版即电子版+网络独占内容,也就是说包括印刷版重庆商报的全部内容,同时又有专门的“网络版重庆商报增值内容”,全部或部分内容需要付费才能获得。这种模式被英美大报广泛使用,国内财经杂志、经济观察报、都市快报都已在尝试。(1) 印刷版用户可获赠网络版注册码进行网上阅读,订户的疑难问题可在网上得到及时回答。(2) 网络版用户注册之后可以获得半年免费体

12、验期,但仅限于免费阅读当天电子版。半年期满之后,可以退出,也可以选择成为付费用户,拥有阅读所有内容的权限。(3) 网络独占内容,可以是电子增刊、商业价值较高的数据报告、特定文章,一律实行收费阅读。(4) 电子版的长期保存,相当于数据库的积累增值,可把过刊检索、电子版集合版本、特别版本下载纳入收费范围。五、增值服务在用户习惯网络的复合式服务之后,功能单一的报纸已缺乏吸引力,但是报纸也是入户或入手的终端,与互联网平台相比,更有公信力、更接地气。报纸可以利用自己长期建立起来的口岸资源,为读者提供增值服务。以往报纸给读者提供的服务,仅限于热线式的排忧解难,今后读者在订报之后,还可以享受多种生活服务,那

13、么这样一份报纸,比只做内容的竞争者对手将更有吸引力。(一)用户粘度腾讯、百度的绝大部分服务和产品都是免费的,但事实证明,这就是互联网思维,只要积累起足够的用户规模和粘度,要赚钱是水到渠成的事。因此,本报推出的增值服务,至少在初始阶段或基础功能上是免费的,提高了用户粘度,才有更多商业化的想象空间。(二)服务方式细分读者需求,成立各种俱乐部,提供分众式生活服务。俱乐部成员完整资料存放于指数研究院数据库,以微信为召集平台,开展线下服务。(三)服务内容根据读者的反馈情况,逐步摸索成立各种生活服务俱乐部,前期可试水以下几类:1、升学宝:关注升学相关群体,开展走进名校、择校指导、家长校长面对面等线下服务。

14、2、名医馆:开展赠送专家号、体检名额等线下服务。六、社交活动从内容网络进化到关系网络,社交的概念早不局限于QQ、微信、微博,从PC端的网站到移动端的APP,社交无处不在。纸媒一边手握大量上游优势资源,一边手握大量用户资源,完全可以搭建社交平台,针对不同圈层开展精准活动。(一) 模式之变以往报社开展的读者互动活动,比较零散随意,活动一结束就烟消云散。而新型社交活动以数据库为依托,以俱乐部为载体,采集数据,分析数据,每次活动都会留下积淀,商业转化率更好。(二) 社交内容前期锁定社交意愿积极,转化率较高的三类人群,分别成立专门的俱乐部进行运营,打造成功的范本,再进行推广。1、 剩男剩女:市场巨大,容

15、易召集,可以定制多种婚恋活动。2、 老年读者:老年人是报纸最忠实的读者,老年经济也是朝阳产业,湖南快乐老年报敏锐捕捉到机会,已在全国范围大获成功。老年人最大的问题是被边缘化,重返社会,再次成为关注的中心,是最大的愿望。可开设专门的老年版面,配合俱乐部的商业活动,同时基于报纸的公信力,尝试生活电商,老人用品可打电话购买,发行人员配送上门。因为老人对商品种类、配送时间要求都不高,库存、物流压力小,成本低,风险小。3、 吃货:商业价值不如上述两类人群,但是可以增强报纸对年轻人的吸附力。七、全员实施(一)融合意识1、内容分发、数据运用、增值服务、社交活动,彼此之间是深度融合的,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推进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牵动其他三项。2、任何一个全媒体融合接口的推出,都要植根于用户需求,把用户体验放在第一位。3、全媒体融合,内容与运营不能简单分开,否则会降低转化率。本方案更多从采编考虑,对经营少有涉及。经营部门另行出台相应的方案,以达成整个报纸层面上的全媒体融合。4、全媒体融合,应该积淀于数据库,以俱乐部的形式保持活性,未来才有不断演进的可能。任何用户资料一开始就要存放于数据库,而不是微信等网络平台。微信只能作为互动工具使用,不能作为用户积淀平台,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