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11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58420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3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11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11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11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11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11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11》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11(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全国各省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一览表序号省市牵头部门协调机构信用信息工作机构政策法规主要措施或特色举措信用信息系统建设现状1北京市经信委北京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联席会议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市工商行政管理局1、北京市行政机关归集和公布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2002.10.1起施行)2、中共北京市委办公厅、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的通知(京办发(2007)23号)1、推进信贷、纳税、食品安全、建设、招标投标、土地管理、科研诚信等重点行业和领域的信用体系建设,完善信用信息采集,推进信用信息共享,提高监管水平。2、加大信用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进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升级改造;完善人民银行信贷征信系统建

2、设;推进个人信用信息共享交换。3、推进区域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推进中关村科技园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工作;支持区县和城市功能区结合区域特点开展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试点。4、进一步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建设;推进信用产品使用,促进信用服务业发展5、大力推进政务公开,加强政务监督,推进政府信用建设工作6、推进信用立法和标准研究。研究制定信用信息数据结构地方标准,继续开展北京市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目录地方标准宣贯活动。7、广泛开展多种形式的诚信主题教育和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社会诚信环境1、北京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目前已经连通49个部门,汇集了800多万条信用信息,将10多万户企业、约

3、11万名法定代表人锁入了警示系统的“黑名单”。2、北京市个人征信系统建设以个人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为主体,采取交换中心的模式,整合金融机构、公共服务机构等有关单位的个人信用信息,初步建立了个人信用基础信息共享机制。目前,北京市个人信用数据库记录已达到900万人。3、区县级企业信用信息平台已基本搭建完成。截止2010年6月30日,区县政府平台录入企业信用信息数据518.97万余条,其中身份信息507.86万余条,提示信息18526条,良好信息6212条,警示信息86332条。区县级企业信用信息平台为市级企业信用信息系统提供了有益补充。2上海市经济信息化委员会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联席会议上海市征信管理

4、办公室、上海市信息化工作办公室1、上海市企业信用管理试行办法(2004.2.1起实施)2、上海市个人信用管理试行办法(2005.5.1起实施)3、上海市社会诚信体系发展“十一五”规划4、上海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加强本市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意见5、上海市2003年2005年社会诚信体系建设三年行动计划6、上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中小企业信用制度建设的实施意见(2006.12.30印发)1、市委、市政府思想统一、认识清晰,持续不断地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2、在诚信体系建设中,“政府推动”发挥了决定性作用;3、加强社会诚信体系的基础建设,建立市场化运行模式;在运行模式上,上海市采取政府授权、特许经营的方式

5、,由第三方征信机构独立开展征信业务,建设数据库,安排征信服务流程,设计评分模型和开发信用产品等。在征信机构与信息提供方和使用方的组织架构上,以个人信用信息数据中心理事会的形式,通过契约将各成员单位组成利益共同体,明确各自权利和义务;加强对各成员的协调和监督,规范信用信息提供方和使用方以及征信机构的运作程序等。4、重视培育信用市场需求,扶持社会信用中介机构发展;5、加强以信用制度为核心的地方信用法规建设,建立健全信用法规体系;6、加强领导、统一协调,形成全面推进社会诚信体系建设的工作机制和合力。1、个人信用联合征信服务系统2000年7月建成开通,面向社会提供个人信用报告;2002年3月,上海市企

6、业联合征信服务系统开通。目前,上海个人联合征信系统入库人数已达586万,采集了银行信贷、公共事业缴费、租赁、社会保障、公积金、人口户籍、司法判决和案件执行等信用信息以及保险、证券、会计等特殊行业从业者的职业信用共9大类267项个人信用信息。2、企业联合征信数据库采集了上海市工商局、技术监督局、统计局、国资委、海关、人行上海分行等政府部门和金融机构、社会团体掌握的各类企业信用信息,入库单位达60多万家。3、上海企业和个人联合征信数据库互相链接,互为补充,并与各行业管理信息系统进行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初步形成了公共信用信息归集和更新维护机制以及社会化发布、公示机制,共同构成一个完整的社会信用体系的

7、信息基础平台。3天津市金融办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人民银行天津分行1、天津市人民政府印发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2003.4.9印发)2、天津市行政机关归集和使用企业信用信息管理办法(2005年政府令第87号)3、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意见(2009.12.25印发)4、天津市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2009.12.25印发)5、天津市企业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管理办法(2009.12.25印发)6、天津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意见和两个管理办法的通知(津政发201015号)1、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组织领导和考核。建立天津市社会信用体系

8、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贯彻落实国家和我市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决策部署和政策制度,组织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设在市金融办,负责制定和实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规划和计划,完成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任务。制定实施方案,建立考核机制,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2、建立信用评价制度,发展信用服务体系(1)建立行政管理服务信用资质评价制度;(2)建立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制度;(3)建立企业法律责任社会责任评价制度;(4)建立债务人信用评价制度;(5)建立公开发行金融产品风险监管制度;(6)建立制式合同及其当事人信用评价制度。3、培育信用服务市场,引导信用服务需求4重庆整规办重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

9、设工作领导小组企业: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中心(工商局)、个人:重庆市劳动保障局和人民银行重庆分行1、重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2003年出台)2、2005年以来,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政府信用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将重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内容细化实施。3、先后制定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集指标体系、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集记录办法、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企业基础信息交换和联网征集整合共享企业信用信息实施方案等规范性文件1、打造“诚信重庆”信用建设纳入施政纲领。机构健全,分工明确。社会信用体系分为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大信用

10、子体系,由信用办总体负责,分别由办公厅、工商局、人民银行重庆分行和劳动保障局牵头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和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形成了在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市信用办总牵头,三个工作协调小组分类指导的“三位一体”的工作格局。2、注重法规建设,保障信用监管平台和征信系统平台统一建设。先后出台了重庆市政府信用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个人信用体系建设工作方案,将重庆市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方案中的有关内容细化实施。同时,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也纷纷出台了本部门本行业有关信用建设的规章制度。3、搭建网络平台,实现交换共享。针对企业信用建设,市政府先后出台了重庆市

11、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指标体系和重庆市企业信用信息联合征信办法,绘制了“重庆市企业信用体系基本框架”,对于各职能部门、行业协会的分类监管和内部信用信息平台的搭建作出了系统的规划。4、财政支持力度大,信用信息应用不断深化。2006年重庆市政府投资1500多万元,开发建成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设置了监管等级分析、全市系统主体分析、专业分析等分析模块,根据系统的自动分析和人工对信息的深度挖掘,定期编制企业联合征信系统数据分析报告,为领导宏观决策和部门监管提供了科学可靠的依据。5、以应用促信用,解决信用缺失突出问题。以解决企业信用缺失突出问题为重点,积极推进清欠工作。市信用办牵头协调和督办,市有关部门

12、制定了清欠方案,明确目标、任务和措施,在全市开展为期三年的清理企业各类拖欠的大行动,2003年以来,重庆市已累计清理各项欠款334.5亿元,基本提前一年完成三年的清欠任务。同时,搭建区县中小企业信用平台,打通企业融资瓶颈。1、目前,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实现了27个成员单位市场主体信用信息与企业联合征信系统信息的在线征集整合与共享,通过互联网实现了19个成员单位与企业联合征信系统的数据交换。截至2009年7月底,重庆市企业联合征信系统共征集整合各类市场主体信用信息811.89万条,数据平均准确率稳定在99%以上。2、27个与联合征信系统在线联网的成员单位,已把应用终端延伸到了相关业务处室,并在各业务

13、环节中广泛使用联合征信信息,对企业实施信用分类监管。通过市政府电子政务网及互联网实现了各成员单位间信用信息的联网征集共享,还将应用平台连接到市、区领导的电脑终端,为领导决策提供服务。5黑龙江省政府办公厅黑龙江省“诚信龙江”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人民银行哈尔滨中心支行1、黑龙江省诚信建设示范企业评定实施意见(试行)(2006年出台)2、黑龙江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2007年省政府令第9号)3、黑龙江省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工作规划(试行)(黑诚信发20092号)1、将诚信建设纳入市(地)主要责任指标考核评价体系;2、举办信用专题培训班,宣传贯彻信用法律法规、信用知识。3、积极参与东北区域信用合作,

14、实现东北信息资源共享。4、推广信用产品,培育信用市场。黑龙江30万公务员建诚信档案作为晋职参考依据;同时,在政府采购领域启动使用企业信用报告试点工作09年6月建成,企业信用信息数据库已归集了工商、国税、地税、质监、劳动等30个部门的企业信息,入库企业280792家,数据总量达550万条。6吉林省商务厅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吉林省社会信用监督管理办公室1、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十一五”规划(20062010)2、吉林省人民政府出台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实施意见(2007.6印发)1、2004年成立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促进会,协助政府推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对全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进行业务指

15、导。2、提出“政府推动,企业参与,全民共建,完善体制,创造环境,分步推进”的原则。在“建设四大体系,完善保障监督,确保信息流通,打造信用吉林”的总体目标下,以政府信用建设为主要推动力,以企业信用建设为重点,以个人信用建设为主体,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社会监督和舆论监督的作用深入开展吉林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工作。3、积极参与东北区域信用合作,实现东北信息资源共享。7辽宁省发改委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辽宁省信用数据交换中心1、辽宁省企业信用信息征集发布使用办法(省人民政府第220号令)(2008.6起实施)2、辽宁省信用服务机构备案管理办法(辽发改财金20081021号)3、辽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在重点建设工程项目招标投标领域推行企业信用报告制度的通知(辽政办明电201030号)4、辽宁省社会信用体系建设领导小组关于印发辽宁省典型失信案件曝光工作规则的通知(辽信发20101号)5、辽宁省诚信企业创建工作实施意见(试行)(辽信发20102号)6、关于印发2010年度省直部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