厨房的火灾危害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755933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3 大小:22.1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厨房的火灾危害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厨房的火灾危害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厨房的火灾危害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厨房的火灾危害》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厨房的火灾危害(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厨房的火灾危害 燃料多。厨房是使用明火进行作业的场所,所用的燃料一般有液化石油气、煤气、天然气等,若操作不当,很容易引起泄漏、燃烧、爆炸。 油烟重。厨房一般比较潮湿,在这种条件下,燃料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不均匀燃烧物及油气蒸发产生的油烟很容易积聚下来,形成一定厚度的可燃物油层和粉层附着在墙壁、烟道和抽油烟机的表面,如不及时清洗,就有引起油烟火灾的可能。 电气线路隐患大。在有些厨房里,存在电线不穿管、电闸不设背后盖的现象。这些设施在水气、油烟和烟气的长期腐蚀下,绝缘层老化变质极快,很容易发生漏电、短路起火。另外,厨房内运行的机器增多,超负荷现象十分严重,特别是一些大功率电器设施,在使用过程中会因电流

2、过大导致插座、线路发热起火。 灶具器具易出事。灶具和器具若使用不当,极易引发厨房火灾。生活中因蒸汽锅、电饭锅、冷冻机、烤箱等操作不当引发火灾的案例不在少数。 用油不当会起火。厨房用的食用油,因油温过高起火或操作不当使热油溅出油锅碰到火源引起油锅起火是常有的现象,如扑救不得法就会引发火灾。 其他人为因素也生祸。发生火灾时,人们常常采取消极逃避方式来处理初期火灾,导致小火变大火。另外,在厨房里吸烟,吸完烟后烟头乱扔,也会引起火灾事故;厨房在进行卫生打扫时,常会出现乱倒水的现象,这些水容易进入各种电器设施的内部,不仅容易使电器设施生锈腐烂,也极容易引起电器线路短路起火。 厨房的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1.

3、对厨房内的燃气管道、阀门必须定期检查,防止泄漏。如发现燃气泄漏,首先应关闭阀门,及时通风,并严禁使用任何明火和启动电源开关。2.油炸食品时,锅里的油不应该超过油锅的三分之二,并注意防止水滴和杂物掉入油锅,致使食油溢出着火。与此同时,油锅加热时应采用温火,严防火势过猛、油温过高造成油锅起火。3.厨房灶具旁的墙壁、抽油烟罩等容易污染处应天天清洗,油烟管道至少应每季清洗一次。 4、厨房内使用的电器开关、插座等电器设备,以封闭式为佳,防止水渗入,并应安装在远离液化气灶具的地方,以免开启时产生火花引起外泄的液化气燃烧。另不得超负荷用电,并应时刻注意在使用过程中防止电器设备和线路受潮。 5、厨房内应配备石

4、棉灭火毯,用来扑灭各类油锅火灾。另外,厨房内还应该配置一定量的ABC干粉灭火器设施,并应放置在明显部位,以备急时所需。 6、工作结束后,操作人员应及时关闭所有的燃气阀门,切断气源、火源后方可离开。厨房防火注意事项 一、 液化气管道及阀门气密性必须要好,引火塑胶导管要经常检查,使用前要细闻、细看,不要盲目点火。安全、可靠的检查燃气漏气的方法:用软毛刷或毛笔蘸肥皂水涂抹,发现肥皂水连续起泡的地方即为漏气部位;严禁用直接划火柴的方法来检查漏气部位。二、 点燃炉灶或使用时,应将炉灶周围的易燃可燃物品移开,或用阻燃物隔开。 三、 煨、炖汤时,应有人看管,汤不宜太满,在汤沸腾时要降低炉温或将锅盖打开,防止

5、外溢。四、 油炸食品时,油不要放太满,锅要放平稳 ,炸出的食品不要急于包装。用油锅时,人不能离开。如果油温过高起火时,不要惊慌,可用锅盖迅速盖上,隔绝空气灭火,同时将油锅平稳端离炉火,待其冷却后才能打开锅盖;千万注意不可向着火的油锅内倒水灭火或喷灭火器。 五、燃气泄漏时的紧急处理办法:闻到强烈的刺鼻味道时,应首先关闭厨房内的燃气进气阀门,熄灭火源;立即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换气;不能开关电灯、排风扇、使用电话机及其他电气设备,防止电火花引起爆炸; 消 防 器 材 设 备 烟感报警器-当周围的烟雾、粉尘达到一定浓度时,电梯口火灾显示器指示灯会亮起,并把信号传送到消防中心报警主机上,显示屏自动显示报警位置。 自动喷淋系统 -普通的红色玻璃喷头当温度达到68度以上,会自动爆裂,具有报警和灭火的双重作用。在厨房安装的是绿色玻璃喷头,当温度达到93度以上时才爆裂喷水。 手动火灾报警按钮 -安装在走廊墙壁上红色方形的,发生火警时打碎按下玻璃按钮,消防中心报警主机会收到报警。 灭火器、灭火毯-灭火器分布在楼层消防通道、餐厅等公共场所,主要用于扑救初起火灾。所有员工都要能正确使用灭火器,灭火毯配置在各厨房内,主要用于扑救油锅起火,厨房员工要了解其使用方法。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