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53632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2.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精神文化的社会调查报告(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关于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的调查报告 来自浙江省乐清市黄华镇的实地调查学 院: 电气工程与自动化学院 专业年级: 电气08-8班 学 号: 31XXXXXXXX 学生姓名: XXX 指导教师: XXX 当前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新特点新变化调查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加快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文化需求。和谐文化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也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过程。我们一定要认真学习贯彻决定的精神,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促进人的全面发

2、展,从而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实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目标。 当前,发展先进文化最大的有利条件,是我国综合国力不断增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政治进步、民族团结、社会稳定。随着农业现代化进程的日渐加快,这些都为全面加强和改进先进文化建设创造了很好的物质基础。外面的世界太精彩,群众的文化也日渐丰富。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今天,“群众急需什么样的文化”?针对这一问题,我们对黄华镇群众文化需求进行了初步调查。一、先进精神文化的重要性社会要和谐,首先要发展。经济基础稳固,人民生活富足,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就有了物质保障;同时,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精神文化生活不断丰富、文化需求得到满足、

3、文化素质不断提高,人们就会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精神状态投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努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切实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必将极大地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共同发展,必将极大地促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事业。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社会物质财富得到迅速增加,人民群众的物质生活得到很大改善,精神生活也在不断丰富。随着物质生活的日益改善和精神生活的日益丰富,人民群众对精神文化消费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要求不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是质量上的提高。人民群众精神文化消费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我国

4、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越来越多的挑战。抓住发展机遇,应对现实挑战,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切实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是摆在党和国家面前的重大任务。三、人民群众对文化需求的多样性从本次问卷调查来看:大多数人的文化需求已不再停留在单一的低层次的文化生活了,这当然与时代的变迁有莫大的关系,时代在进步,人的需求在扩张。当下的人民群众文化涉及科技、教育、文化、娱乐、健身、卫生等诸多领域,并将其合并为自己的个人追求,所谓个性。本次的问卷调查表明当前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有以下几个新特点:(1)不同的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普遍提高,人

5、民群众对文化消费需求逐渐增加。广播电视、报纸期刊等大众传媒在广大农村发展迅速,覆盖千家万户。本次调查中农村人口占了67%,城镇人口占了33%。故本次的数据倾向农村的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在问卷中,71%的人对自身的活动满足但不足够,得到一点的只有29%,真正满足的为0%,虽然他们居住环境周围有文化站的占了60%。当然本次的调查中,学生、青年等占了73%,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他们的不满足是肯定的。对于在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本次占了20%,他们的年龄段集中在36-45,他们对于精神的文化的需求也是很稍稍满足但不足够。当然不同年龄段的人的需求不同,我们可以分类的,18-35这一阶段的人的文化需

6、求最强烈,35-40岁的,其文化需求已渐渐变弱。而作为新生代的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他们的文化需求是逐步增强的。另外的,学历的差别也导致人们的文化需求的差异。高中以上的人群文化需求远比高中以下的人群强烈。(2)不同的形式书籍、电视、网络正成为人民群众业余时间接受文化的主要形式。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上冲浪正成为年轻一代获取信息的一大途径,当然年老一代,习惯了电视,故在本次调查中,选择“看书、看电视、上网”的占了80%。参加各类社交活动的也占了13%,还有7%喜欢在业余时间参加各种文娱活动(书画、音乐、舞蹈等)。时代在变迁,许许多多传统文化正在消逝,关于戏曲这类的,我是已经很久没见过的,而作为我们

7、温州的一大地方特色的温州鼓词,现在也只能在电视里看看了。(3)不同的内容随着生活条件的逐步改善和提高,人们已从最基础的温饱需求上升到各类文化需求。在给出的诸多选项中,80%的人选择了自我实现需求(具体包括认知、审美、创造、发挥潜能的需要等)这部分当然是学生等年轻一代人的希望。40%的人选择了社交需求(对友谊、爱情以及隶属关系的需求),体现了人们对情感的需求。10%的人们选择了生理需求(食物、水、空气、健康、性)和安全需求(人身安全、金钱、生活稳定以及免遭苦难、威胁或疾病等),这部分大多是中年人士的选择,健康安全才是王道。另外还有30%人选择尊重需求(成就、名声、地位和晋升机会等),初涉职场的人

8、群的选择。(4)不同的获取方式在本次调查中,人们群众对文化的获取方式和途径中,70%的人们选择了广播电视网络,10%的人选择了村里婚丧嫁娶时的小型演出活动,而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只占了10%。另外还有10%的人群选择通过书报杂志宣传获取文化。这里说明当地人民对政府组织的文化下乡活动不是很感兴趣,或许是因为内容不够贴切或者是人们觉得这类文化的演出费用太大,因为有50%的认为居住的地方的文化休闲娱乐消费价格有点高,而且有60%的人群认为举办特色文化活动对文化生活也只能视文化活动而定,个别的有一定的作用。(5)不同的需求层次普通人民群众大多喜欢通俗的文化,因为那些很贴近生活,他们很容易接受。自娱自

9、乐的活动他们还是很容易满足的。作为一个农村的人,我们会觉得他会喜欢韩日系列的言情剧吗?他们更容易喜欢上各种家庭剧,源自生活的,他们是爱好的。根据网络数据显示,有近60% 的人群一看到韩日剧、演唱会、选秀类的节目会立马换台,因为那些台不贴切生活了,对他们来说什么也不是,没必要去看了。平凡的人群不需要什么高雅的文化享受,什么茶艺啊、模特走T台的,其过于高雅了,人民群众不会看,也看不懂,所以,为什么电视台不考虑下人民的现实需求呢?老搞些选秀啊,韩日剧,完全没有必要。还不如多搞些民间文艺文化活动,一来可以使民间的文化搬到大的场面上,让大伙儿都去接触共同保护好它,不至于其因人的因素而失传。北方的人民群众

10、是喜欢相声小品的,但南方的观众就未必了,所以了,各大电视台应该因地制宜了。网络数据显示80%的南方观众不会看春晚。四、多样化兴办农村文化产业推进新农村建设据本次调查与观察,当前农村文化产业基础较为薄弱,农村文化产业发展比较缓慢。加大扶持和引导力度,大力发展农村文化产业,是推进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活动持续深入的重要举措。一是做强重点文化产业带动。进一步做大做强区域重点文化产业,发挥文化产业基地的辐射作用,带动整个农村文化产业发展。二是整合自然人文资源促动。整合利用山林江海等自然资源,进一步挖掘历史、民俗等人文资源,大力促进农村原生态旅游、特色农业观光旅游、历史文化旅游等文化产业的发展。三是鼓励农

11、民自办文化推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民间和社会资本参与建设村文化活动中心、农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等文化阵地,鼓励农民群众举办报刊书籍借阅、电视录像放映、致富技能培训等规模小、投入少的文化产业,举办乡间舞会、趣味竞技、农艺赛事等具有农村风味的文化活动,把民间艺人组织起来和文化部门的“三下乡”活动结合起来,多创造机会让人民参与、互动,使其自编自演,吹拉弹唱,自娱自乐,既丰富人民生活,又扩大人民视野,交流经济信息,增强凝聚力,提高自身素质,改变过去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习惯,把空暇时间用在有益的文化活动中,挤掉无事打牌赌博,搞封建迷信活动的精力和时间,促使一批民风正,新风盛,治安好,达小康的五好家庭、示

12、范村、文明乡镇不断涌现,全面推动农村文化产业的发展。满足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需求,不仅要着眼于文化产品在总量上的增加,更要着眼于人民群众文化消费在现实中实现的程度。根据马斯洛著名的需求层次论,满足物质上的基本需求后,人们会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当今我国的社会结构正在发生深层次变革,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在发展中我们不仅要考虑满足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具体的文化需求,更要通过加强教育和引导,促进形成高尚文明的文化消费方式,不断增强全社会对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共建共享意识。我们所处的是一个全新的时代,全新的涵义就是文化经济一体化、全球文化区域化,文化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文化事业概念。面对西方文化的激流勇进,我们一定要居安思危,加快创造的步伐,创新文化的内容和形式,为传承我中华优秀文化的不懈努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