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根据学校十三五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9475 上传时间:2019-06-16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根据学校十三五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根据学校十三五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根据学校十三五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根据学校十三五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根据学校十三五》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根据学校十三五(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推进信息化建设“十三五”规划(20162020年) 根据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结合我校信息化基础建设实际情况,为满足“十三五”期间我校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信息化的需要,紧密契合国际国内教育信息化发展的大势,特制定我校信息化建设“十三五”专项规划。 一、指导思想以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五中、六中全会精神为指针,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全面落实国家教育信息化十年发展规划(2010-2020)战略部署,依据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贯彻国发201419号文件 进一步完善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的意见文件精神和上级主管部门要求,以理念创新为先导,以优质教育资源和信息化环境建设为基础,以学习方式和模式创新为核心,以组织建设、

2、制度建设和队伍建设为保障,推进信息化建设长足发展。二、规划目标以“全国职业院校数字化校园实验学校”建设为抓手,以山东省示范校专项建设为契机,到2020年,实现千兆网络覆盖全校,建成运行通畅、功能齐全的校园网络平台,实现优质资源班班通、网络学习空间人人通。所有教学场所配足配齐多媒体网络教学设备,有线和无线网络并行覆盖校园,有线网络实现万兆进楼、千兆进室、百兆到桌面;完成“沃校通”工程所有规划功能建设;建成学校信息云系统:包括学生实训云系统、云教室教学系统、云教学办公系统;建设完善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学校数字化教学平台;大幅提高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教师参加各级各类信息化教学大赛获取奖项,提

3、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组织管理、备课教学、评价考核等水平。三、建设内容学校目前已经建有校园网和数字化校园平台,建有学校门户网站、OA办公、教务管理、教学资源管理、学籍与学生管理、学校资产管理等应用和管理系统,建有4个仿真实训室、一个全自动录播教室、一个64座云教室、一个超大型多媒体学术报告厅等。现有的信息化设施能够满足目前的教育教学使用,但在配置方面还有很大的提升空间,在格局上还有一些不足,如还存在几处信息孤岛、网络覆盖不全、网络速度有瓶颈、设备滞后于软件技术、信息化技术人才缺乏、信息资源库不丰富等,这些问题制约了信息化发展步伐。为此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必须抓住机遇,加大信息化建设力度,抓好基础设

4、施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人才建设。1、升级服务器,改造网络线路,提升网络速度。基于现有的基础设施状况,学校进一步加强网络硬件升级改造,按规划功能建设云服务器,实现云服务器集群化;增加一台流控服务器,加强师生上网行为管理;增加一台核心交换机;改造现有网络线路,从中心机房到各教学楼铺设万兆主干光纤,最终实现万兆进楼、千兆进室、百兆到桌面的格局,合理布置全校网络信息点,克服困难完成全校网络覆盖,消灭综治办、焊接实训车间等信息孤岛。2、建成全校信息云系统。现有14个网络微机室分批分期进行改造,建成学生实训云系统,彻底改善机房软件的管理方法,配备先进的电子教学软件,改善教师的教学习惯,为学生实训提供最

5、大的便利;教师办公室全部增设有线网络,实现百兆到桌面,依托教师云服务器集群,建成云教学办公系统,所有教师实现一人一终端,一人一空间,形成教师办公、师生学习网络空间人人通;学生教室所有挂幕全部换成电子白板,铺设有线网络,同时增加无线密度,安装教学云终端,建成90个云教室教学系统,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班班通。3、完成“沃校通”工程。有序完成门禁系统、学生考勤、图书阅览和生活服务等一卡通建设,不断升级完善现有数字化校园平台,开发建设数字化教学平台。 4、建设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制定教学资源建设计划,结合课堂教学、实训实习、德育活动,加强校企、校校合作,开发德育课、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专业技能课教学

6、资源,充分发挥全自动录播教室的功能,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开发校本教学资源,逐步形成定制资源、校本资源、在线资源相结合的数字化教学资源库。5、提高师生信息化素养,培养信息化人才。大力提高教师运用信息化技术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整合教学资源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师信息化培训,国家培训、省市培训和校本培训相结合,提升教师信息化教育教学水平。创新教学模式,改变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在信息化环境下自主学习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提高学生的信息化素养。四、保障措施1、组织保障。学校成立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由校长担任组长,校党委校委会成员为组员。领导小组成员明确分工,细化责任,负责信息化建设规划部署、组织决策、资金保障

7、、过程督导、管理检查、绩效考核等工作。组建信息网络中心、信息化工作小组,配备足够的信息化专兼职技术人员,负责学校信息化建设和信息技术应用的各项具体技术工作。2、经费保障。以财政投入专项资金为主,学校配套投入资金为辅。领导小组加强与财政部门的协调沟通,积极争取财政支持与保障,同时主动联络校企联办企业,引导企业投入资金,并分享信息化建设成果,形成持续有效的信息化投入保障机制。3、制度保障。制定信息化建设领导小组、网络中心、信息化工作小组职责,制定班班通教室、数字化校园平台、录播教室、校园一卡通、校园网使用等管理制度,制定校园网安全应急预案,以制度保障信息化建设工作的规范性和科学性。4、过程管理。健全组织领导,强化机构职能,加强信息化素养提升培训,完善督导考核考评机制。建立教师信息化培训常规机制,积极组织教师参加信息技术应用学习培训和竞赛,激励教师参加优质数字化教学资源库建设,积极参加计算机仿真教学、数字化实训、远程网络教育等活动,建立信息化工作评优树先机制,把教师接受信息化培训情况同评优树先、继续教育学分认定、岗位评聘等挂钩,把教师使用信息化教育教学情况纳入教学工作考评,把各处室、专业部信息化工作情况纳入年度考核。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