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

上传人:平*** 文档编号:9074574 上传时间:2017-09-30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54.5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答案(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10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国近代史 1中国近现代史纲要复习题及参考答案1、鸦片战争爆发的原因及性质?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1.鸦片战争爆发原因及性质:(1) 必然性:西方进行工业革命,积极扩大海外市场,开拓殖民地。而中国依然在封建道路上徘徊。在政治、经济、军事等方面远远落后于西方国家。拥有广阔而又日趋没落的中国必然成为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侵略对象(2)偶然性:英国扩张遭到中国“闭关锁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阻碍,而在中英贸易中,中国始终处于顺差地位,英国为扭转这一局面而向中国走私鸦片。而道光帝决心禁烟,林则徐等人领导的禁烟运动打击了英国殖民侵略,英国为维护鸦片贸易而发动战争。2.鸦片战争

2、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原因有五: (1).战争后中国的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一个落后封闭但独立自主的封建国家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2).社会阶级发生变化,不仅旧的阶级(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发生了变化,还有新的阶级(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产生出来;(3).中国的发展方向发生变化,战前中国是一个没落的封建大国,封建制度已经腐朽,在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如果没有外来势力干扰,中国最终也会向西方大国那样发生资产阶级革命成为资本主义国家;而鸦片战争后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不可能获得正常发展,中国也就不可能发展为成熟的资本主义社会,而最终选择了社会主义道路;(4).社会主要矛盾发生变化,战前中国

3、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主要矛盾则包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及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也就是社会主要矛盾复杂化;(5).革命任务发生变化,原先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旧民主主义革命。2、近代中国社会的社会性质、主要矛盾?近代中国的社会性质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近代中国的社会特点:(1 )封建时代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被破坏了,但是封建剥削制度依然保持着,而且同买办资本和高利贷资本的剥削结合在一起,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仍占着显著的优势。(2)民族资本主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它没有成为中国社会经济的主要

4、形式,力量很软弱,它的大部分同外国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主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3)封建专制政权被推翻了,代之而起的先是地主阶级的军阀官僚统治,接着是地主阶级和大资产阶级联盟的专政。封建势力是中国最反动最腐朽的势力,是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主要工具和社会基础。(4)帝国主义不但操纵了中国的财政和经济命脉,并且操纵了中国的政治和军事力量,是近代中国一切灾难的总根源,是中国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5)由于中国是在许多帝国主义国家的统治和半统治之下,由于中国实际上处于长期的不统一状态,又由于中国的土地广大,中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发展表现出极端的不平衡。(6)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中国人民的贫困

5、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上所少有的。近代中国的社会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而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成为各种社会矛盾中最主要的矛盾。3、如何认识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入侵?10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国近代史 2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对近代中国而言,具有“双重作用”:积极作用:打开了中国封闭的国门,开阔了人们的眼界;把西方技术带入中国,促使中国封建经济解体,刺激了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客观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进程;消极作用: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完整独立,是造成中国近代日益贫穷和落后的总根源。 消极作用远远大于积极作用第一,从结果来看,西方的侵略并没有将中国变成资本主义

6、现代化国家 ;第二,从可能性来看,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外力的推动,是否会永远处于落后的状态?第三,从内因与外因的作用来看,外因只是必要的条件,内因才是决定性因素。4、18401919 中国反侵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如何看待近代中国人的反侵略斗争中国近代历次反侵略战争失败的根本原因:一是社会制度的腐败;二是经济技术的落后。而前者是更根本的原因,正是因为社会制度的腐败,才使得中国经济技术落后的现状长期得不到改变。1.社会制度的腐败:(1)吏治和军队腐败;(2)战争指导思想错误;(3)不了解世界大势。2.经济技术的落后:(1)武器装备落后;(2)军队素质极差;(3)指挥艺术缺乏。认识:1、促使了民族

7、的觉醒,也使近代中国人认识到落后就要挨打。2、认识到要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富强,必须改变帝国主义、封建主义联合统治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制度。中国人民必须把反对帝国主义的民族斗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阶级斗争统一起来,才能完成近代中国革命的任务。3、只有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才能进行现代化建设,才能使国家真正强大起来。5、太平天国运动颁布的天朝田亩制度和资政新篇的异同?如何认识太平天国运动的意义、失败原因?1.天朝田亩制度与资政新篇的异同: (1).产生背景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太平天国正处于强盛时期颁布的革命纲领;而资政新篇是太平天国已处于衰落时期提出的主张。(2).有

8、关社会经济主张的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以改革土地制度为中心的全面系统性的纲领性文件,企图在小生产的自然经济的基础上消灭私有制;而资政新篇在经济方面,主张学习西方,发展工商业和资本主义经济,即发展私有制。(3).群众基础不同:天朝田亩制度是最大限度地满足农民的利益和要求的革命蓝图,因而拥有广泛的群众基础;而资政新篇这一纲领没有反映农民迫切的土地要求,因而没有引起农民的强烈反应。(4).作用不同:天朝田亩制度这一纲领直接推动了太平天国革命斗争的蓬勃发展;而资政新篇由于没有反映农民的迫切要求,缺乏必要的经济基础,因而它未能付诸实行。(5)反映了同一时代的不同特点: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标志着中国农民战争水

9、平达到最高峰;而资政新篇则具有鲜明的资本主义色彩,它反映了鸦片战争后,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真理和探索救国救民道路的迫切愿望。2 意义:太平天国运动虽然失败了,但它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和重大的历史意义。(1)太平天国运动沉重打击了封建统治阶级,强烈撼动了清政府的统治根基;(2)太平10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国近代史 3天国运动是中国旧式农民战争的最高峰;(3)太平天国运动还冲击了孔子和儒家经典的正统权威;(4)太平天国运动还有力地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5)在 19 世纪中叶的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太平天国运动是其中时间最久、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一次。它和其他亚洲国家的民族解放运动汇合在一起,冲击了西

10、方殖民主义者在亚洲的统治。3.失败原因:(1)主观方面,农民阶级不是新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无法克服小生产者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因而无法从根本上提出完整的、正确的政治纲领和社会改革方案。无法制止和克服领导集团自身腐败现象的滋长,也无法长期保持领导集团的团结。这一切都大大削弱了太平天国的向心力和战斗力。太平天国的领袖们不能把西方国家的侵略者与人民群众区别开来,而是笼统地把信奉天父上帝的西方人都视为“洋兄弟”,这说明他们对于西方资本主义侵略者还缺乏理性的认识。(2)客观方面,太平天国运动遭到了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开始“借师助剿”。 4.历史教训: 太平天国起义及其失

11、败表明,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农民具有伟大的革命潜力;但它自身不能担负起领导反帝反封建斗争取得胜利的重任。单纯的农民战争不可能完成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任务。 6、洋务动的性质及意义?1.洋务运动的性质:洋务运动是清朝封建统治阶级中的洋务派为了维护清朝的封建统治而实行的一场自救改革运动,即具有进步性,也具有落后保守性。这既是地主阶级的一次自救运动,同时又是地主阶级搞的一次改革运动。首先,在“内忧外患”局势下,在镇压农民起义中崛起的部分地主官僚,借助洋枪洋炮,镇压了农民起义;同时又试图通过练兵,兴办军事工业和民用企业来“求强”、“求富”,以挽救清王朝。因此,洋务运动是一次地主阶级的自救活

12、动。其次,洋务派在不触动封建统治的基础上,实施了一些变法,引进西方科技,兴办近代企业,改革传统模式,这与当时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潮流是一致的,客观上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也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一个环节。2.意义:(1)洋务运动的洋务派继承了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提出“自强”“求富”的主张,通过所掌握的国家权力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军事工业,同时发展若干民用企业,在客观上对中国的早期工业和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起了某些促进作用。(2)开办了一批新式学堂,派出了最早的官派留学生,翻译了一批西学书籍,给当时的中国带来了新的知识,使人们打开了眼界。(3)传统的“重本抑末”“重义轻利”等观念都受到冲击,社会风气

13、和价值观念开始变化,工商业者地位上升。有利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也有利于社会风气的改变。7、戊戌维新运动的性质、意义?1.性质: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发动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良运动。2.意义: (1)戊戌维新运动是一次爱国救亡运动。维新派在民族危亡的关键时刻,高举救亡图存的旗帜,要求通过变法,发展资本主义,使中国走向富强之路。维新派的政治实践和思想理论,不仅贯穿着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推动了中华民族的觉醒。(2)戊戌维新运动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治改革运动。戊戌维新运动虽然未能成功地建立起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制度,其颁布的促进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若干措施也未能生效,但在政治、经济等领域

14、一定程度上冲击了封建制度。(3)戊戌维新运动更是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维新派大力传播西方资产阶级的社会政治学说和自然科学知识,宣传自由平等、社会进化观念,批判封建君权和封建纲常伦理,从而把顽固的封建主义思想壁垒打开了一个缺口,有利于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人们的思想解放。 第四,戊戌维新运动不仅在思想启蒙和文化教育方面开创了新的局面,而且在社会风习方面也提出了许多新的主张。10 热能与动力工程中国近代史 48、为什么说辛亥革命是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的成与败?1.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

15、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并在中国形成了“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的民主主义观念。(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醒,打开了思想进步的阀门。(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5)辛亥革命不仅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而且推动了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高涨。2.辛亥革命的成败:辛亥革命作为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目的是

16、要推翻帝国主义压迫, 铲除封建制度,使中国成为真正的民国共和国.直接目标是推翻清政府. 从直接结果看结束了两千多年的封建专制的政体,颁布了革命纲领因而是成功的 .从最终结果看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没有改变 ,所以辛亥革命是失败的 .9、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异同?1.新旧民主革命的最大不同点在于领导阶级的不同,旧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阶级分别有农民阶级,地主阶级,资产阶级;而新民主革命时期的领导阶级主要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 2.发展方向的不同,旧民主时期主要是着眼于解决土地问题,在新民主时期则触及到民主权利的争取;3.时代背景的不同,旧民主革命是在五四运动之前,新民主革命则在其后;4.指导思想的不同,旧民主时期是以农民意识和地主阶级意识为主要指导思想;新民主时期主要以资本主义理论和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10、为什么说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一个开天辟地的大事变.它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了光明和希望。自从有了中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试题/考题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