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乙己教学案

上传人:小** 文档编号:9074545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孔乙己教学案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孔乙己教学案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孔乙己教学案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孔乙己教学案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孔乙己教学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孔乙己教学案(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教学重点:把握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教学难点:了解封建文化和封建教育的罪恶及社会的冷漠教学措施:一运用速读法阅读课文,并体会重点句子的含义二采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的方式共同探究问题教学过程:一、速读课文,在阅读过程中,找出有关描绘孔乙己的句子。二、 抓住课文中人物的肖像,个性化的语言,动作及神态的描写,讨论分析孔乙己的性格特点提问小说怎样细致刻画了孔乙己的肖像,这些描写说明了什么?明确“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蓬蓬的花白胡子穿的虽然是长衫,可是又脏又破,似乎十多年没有补,也没有洗。”形神兼备的肖像画生活贫困,营养不良,衰老,潦倒,懒惰,且时常挨打。提问孔乙己说话为什么“

2、满口之乎者也”,教人半懂不懂?他的绰号的由来说明了什么?明确说话与众不同,既不失读书人的身份,又可用来护短。自恃清高,迂腐,自欺欺人提问当人们见他脸上的伤痕故意高声嚷,取笑他偷东西时,他怎样对待?为什么别人问他“当真认识字么”,他“显示不屑置辩的神气”,而当旁人问他“怎的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时,他“立刻显出颓唐不安模样”?明确他先故作镇静,“排出九文大钱”,一个“排”字表现出对只花四文钱的短衣帮的得意而炫耀的神情。逼得他“青筋条条绽出”睁大眼睛,进行争辩。一个“绽”字活画出他的窘迫尴尬、又羞又恼的神态。争辩理由是“窃书不能算偷”,“窃”和“偷”本是同义词,只有口语与文言的区别,他企图故作斯文,

3、为自己开脱,反而落得哄堂大笑,这反映他死要面子、自欺欺人,不敢正视现实的性格,也反映了他的自命清高,迂腐穷酸。“不屑置辩”,含蔑视意,认为不值得一辩。酒客追问击中要害,“连半个秀才也捞不到”,这在他是终生耻辱,一提此事,犹如揭了他的癞疮疤,所以“颓唐不安”,足见封建教育之毒已浸透他的灵魂。孔乙己的悲剧正源于此。提问孔乙己教小伙计写“茴”字和给小孩吃茴香豆表现了孔乙己什么性格特点?明确教“茴”字的四种写法,见小伙计毫不热心,便长叹惋惜,说明孔乙己把僵化无用的“学问”视如至宝,说明迂腐不堪,中毒甚深。分豆给孩子吃说明他的善良诚恳。不看对象,“多乎哉,不多也”的词句脱口而出,说明迂腐可笑,麻木不仁。

4、提问怎样理解这篇小说中的“笑”?为什么那些人对不幸者没有同情,没有帮助,却一味哄笑取乐?用哄笑声写孔乙己的悲剧有什么特殊的艺术效果?明确掌柜,穿长的富人们,还是与孔乙己一样穷困的短衣帮,都有意无意地充当了孔乙己精神上的摧残者,酒客的揭短,奚落无不直戳孔乙己的伤疤,哪怕戳到他最底层的最深的隐痛,“众人也都哄笑起来”这哄笑声表现的是民众对不幸的冷漠,民众的麻木,当时的人们也许对人间悲剧早已司空见惯,与同情已变成奢侈。这一切都是封建制度造成的。用哄笑来写孔乙己的悲剧,更使人感到封建社会的黑暗、悲凉,更沉重地鞭挞了罪恶的封建制度,并“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产生特殊的艺术效果。以笑贯穿全文,使孔乙

5、己在笑声中出场,最后在笑声中离开生活舞台,既是对孔乙己的性格的批判,也是对社会的冷酷、群众的麻木的批判,更是对罪恶的封建制度的无情鞭挞。课堂延伸:孟郊 昔日龌龊不足夸, 今朝放荡思无涯。 春风得意马蹄疾, 一日看尽长安花。金榜题名后意气风发的样子,足可见封建社会科举考试对读书人的重要作业:学习孔乙己后的随感作业展示活着的我风言风语 我,活着,很卑微很普通。走进人流中,没有人知道我是谁,是贫穷还是富有,是为官还是平民,是伤心还是快乐,是孤独还是幸福。在川流不息中,我就是一个现代版的“孔乙己”,是一个确实的“零余者”。有时候会发现梦中的我更真实亦或大声笑亦或大声哭亦或如屈原站在汨罗江边,披散着长发高歌“千金买美人,万金买高爵,何处买青春”亦或如苏轼把着酒杯,在孤冷的月光下翩翩起舞。我从不知道我的活着是否给我周遭的人带来伤害或是幸福或是负担或是欣慰。亦如“孔乙己”,我的最底层同样有一个隐藏的痛,我害怕有人去挖掘甚至揭开甚至嘲笑。所幸的是我有亲人,我的结局绝不会像“孔乙己”一样,来一个“大约的确”。所幸的是我还是有一个属于自己的舞台,在舞台上我会用心的扮演我的所有角色。也许我也会像贝多芬一样在临终时说一句我这部喜剧已经完了,请大家鼓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管理学资料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