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447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9.0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税收制度和税收政策联系篇一:我国税收制度和职能解释我国税收制度和职能的解释什么是税收一、税收的含义税收是国家为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公共权力,按照法律所规定的标准和程序,参与国民收入分配,强制地、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方式。马克思指出:“赋税是政府机器的经济基础,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就是捐税。”恩格斯指出:“为了维持这种公共权力,就需要公民缴纳费用捐税。”19世纪美国大法官霍尔姆斯说:“税收是我们为文明社会付出的代价。”这些都说明了税收对于国家经济生活和社会文明的重要作用。对税收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理解:国家征税的目的是满足社会成员获得公共产品的需要。国家征税凭借

2、的是公共权力(政治权力)。税收征收的主体只能是代表社会全体成员行使公共权力的政府,其他任何社会组织和个人是无权征税的。与公共权力相对应的必然是政府管理社会和为民众提供公共产品的义务。税收是国家筹集财政收入的主要方式。税收必须借助法律形式进行。二、税收的特征税收作为政府筹集财政收入的一种规范形式,具有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特点。税收特征可以概括为强制性、无偿性和固定性。税收的强制性。税收的强制性是指国家凭借其公共权力以法律、法令形式对税收征纳双方的权利(权力)与义务进行规范,依据法律进行征税。我国宪法明确规定我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纳税人必须依法纳税,否则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税收的强制性

3、主要体现在征税过程中。税收的无偿性。税收的无偿性是指国家征税后,税款一律纳入国家财政预算统一分配,而不直接向具体纳税人返还或支付报酬。税收的无偿性是从个体纳税人角度而言的,其享有的公共利益与其缴纳的税款并非一一对等。但就纳税人的整体而言则是对等的,政府使用税款的目的是向社会全体成员包括具体纳税人提供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因此,税收的无偿性表现为个体的无偿性、整体的有偿性。税收的固定性。税收的固定性是指国家征税之前预先规定了统一的征税标准,包括纳税人、课税对象、税率、纳税期限、纳税地点等。这些标准一经确定,在一定时间内是相对稳定的。税收的固定性包括两层含义:第一,税收征收总量的有限性。由于预先

4、规定了征税的标准,政府在一定时期内的征税数量就要以此为限,从而保证税收在国民经济总量中的适当比例。第二,税收征收具体操作的确定性。即税法确定了课税对象及征收比例或数额,具有相对稳定、连续的特点。既要求纳税人必须按税法规定的标准缴纳税额,也要求税务机关只能按税法规定的标准对纳税人征税,不能任意降低或提高。当然,税收的固定性是相对于某一个时期而言的。国家可以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适时地修订税法,但这与税收整体的相对固定性并不矛盾。税收的三个特征是统一的整体,相互联系,缺一不可。无偿性是税收这种特殊分配手段本质的体现,强制性是实现税收无偿征收的保证,固定性是无偿性和强制性的必然要求。三者相互配合,保

5、证了政府财政收入的稳定。三、税与费的区别与税收规范筹集财政收入的形式不同,费是政府有关部门为单位和居民个人提供特定服务,或被赋予某种权利而向直接受益者收取的代价。税和费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主体不同。税收的主体是国家,税收管理的主体是代表国家的税务机关、海关或财政部门,而费的收取主体多是行政事业单位、行业主管部门等。特征不同。税收具有无偿性,纳税人缴纳的税收与国家提供的公共产品和服务之间不具有对称性。费则通常具有补偿性,主要用于成本补偿的需要,特定的费与特定的服务往往具有对称性。税收具有稳定性,而费则具有灵活性。税法一经制定,对全国具有统一效力,并相对稳定;费的收取一般由不同部门、不同地区根据实际

6、情况灵活确定。用途不同。税收收入由国家预算统一安排,用于社会公共需要支出,而费一般具有专款专用的性质。税收制度设计原则我国税收制度设计遵循以下原则:财政原则税收的基本职能是筹集财政收入。为国家财政需要提供稳定的收入是建立税收制度的基本准则。为了确保政府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所需要的财力,税收既要充足稳定又要保持相对弹性,能够随着国民经济的发展而增长。公平原则税收公平原则,是指政府征税要使不同纳税人承受的税收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应,并使各个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均衡。税收公平原则有横向公平和纵向公平两层含义。横向公平,即相同经济条件的纳税人承担等量税收。纵向公平,即不同纳税能力的纳税人承担不同的税

7、收,纳税能力强者多纳税,纳税能力弱者少纳税,无纳税能力者不纳税。 效率原则税收的效率原则要求政府征税活动一方面要有利于资源的有效配置,促进经济行为的合理化和社会经济效率的提高,或者对经济效率的不利影响最小;另一方面要以尽可能小的税收成本来取得税收收入,即税务机关的征收费用和纳税人的纳税费用最小化。适度原则在税收制度设计中,社会整体税收负担的确定,要充分考虑国民经济发展状况和纳税人负担能力,既能基本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又不能使税负太重影响到经济发展与人民生活。 税收的职能作用税收职能是指税收所具有的内在功能,税收作用则是税收职能在一定条件下的具体体现。税收的职能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税收是

8、财政收入的主要组织财政收入是税收的基本职能。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点,筹集财政收入稳定可靠。税收的这种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各国政府组织财政收入的基本形式。目前,我国税收收入占国家财政收入的90%以上。税收是调控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经济决定税收,税收反作用于经济。这既反映了经济是税收的,也体现了税收对经济的调控作用。税收作为经济杠杆,通过增税与减免税等手段来影响社会成员的经济利益,引导企业、个人的经济行为,对资源配置和社会经济发展产生影响,从而达到调控经济运行的目的。政府运用税收手段,既可以调节宏观经济总量,也可以调节经济结构。税收是调节收入分配的重要工具从总体来说,税收作为国家参与国民

9、收入分配最主要、最规范的形式,能够规范政府、企业和个人之间的分配关系。不同的税种,在分配领域发挥着不同的作用。如个人所得税实行超额累进税率,具有高收入者适用高税率、低收入者适用低税率或不征税的特点,有助于调节个人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消费税对特定的消费品征税,能达到调节收入分配和引导消费的目的。税收还具有监督经济活动的作用税收涉及社会生产、流通、分配、消费各个领域,能够综合反映国家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率。既可以通过税收收入的增减及税源的变化,及时掌握宏观经济的发展变化趋势,也可以在税收征管活动中了解微观经济状况,发现并纠正纳税人在生产经营及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促进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此

10、外,税收管辖权是国家主权的组成部分,是国家权益的重要体现,所以在对外交往中,税收还具有维护国家权益的重要作用。篇二:我国现行税收制度概述营业税改征增值税操作实务课程 第一篇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和动态 第二篇 我国现行营业税政策 第三篇 我国现行增值税政策 第四篇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试点政策 第五篇 营改增下的增值税会计核算方法 第六篇 营改增下增值税发票与纳税申报 第七篇 营改增对试点行业税负影响的分析本篇主要内容: 第一讲 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介绍 第二讲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背景 第三讲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影响和意义 第四讲 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改革过程 第五讲 未来中国税制改革的趋势第一讲

11、我国现行税收制度的介绍本讲内容: 1.税收概述 2.我国税收制度的沿革 3.我国现行税法体系一、税收概述 1.税收的概念和特点 概念: 1税收是政府为了满足社会公共需要,凭借政治权力,强制、无偿地取得财政收入的一种形式。 特点: (1)征税的主体是国家; (2)国家征税依据的是其政治权力; (3)征税的基本目的是满足国家的财政需要,以实现其进行阶级统治和满足社会公共需要的职能; (4)税收分配的客体是社会剩余产品; (5)税收具有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的特征。2.税收的职能 (1)调节需求总量:税收对需求总量进行调节,以促进经济稳定。 (2)调节经济结构: (3)调节收入分配:二、我国税收制度

12、的沿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60 多年来,随着国家政治、经济形势的发展,税收制度的建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 曲折的过程。大致上经历了以下几个比较重要的历史时期:(一)1994 年税制改革 1.全面改革了流转税制,实行了以比较规范的增值税为主体,消费税、营业税并行,内外统一的流转 税制。 2.改革了企业所得税制。 3.改革了个人所得税制。 4.对资源税、特别目的税、财产税、行为税做了大幅度的调整。2(二)20XX 年以来的税制改革 20XX 年以来,相关部门按照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简税制、宽税基、低税率、严征管”原则,积极 稳妥地推进税制改革。 1.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各税种改革 2.加强与改善民生

13、的税制改革(三)20XX 年以来新一轮的税制改革 20XX 年以来,围绕着经济结构调整、加强与改善民生以及统一税法适用,国家进一步开展了一系列的 税制改革: 1.统一税法适用的税制改革 2.基于经济结构调整的各税种改革 3.优化产业结构,促进节能减排的税制改革 4.加强与改善民生的税制改革 5.营业税改征增值税的税制改革 20XX 年 12 月 4 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从 20XX 年 1 月 1 日起,将铁路运输和邮政业纳入营业税改征 增值税试点。20XX 年 6 月 1 日,电信业也纳入了营改增试点范围。三、我国现行税法体系 1.流转税类:包括增值税、消费税、营业税和关税。 2.所得税

14、类:包括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 3.财产和行为税类:包括房产税、车船税、印花税、契税。 4.资源税类:包括资源税、土地增值税和城镇土地使用税。 5.特定目的税类:包括城市维护建设税、车辆购置税、耕地占用税和烟叶税。 上述这 17 个税收法律、法规组成了我国的税收实体法体系。3Ch1 营改增的背景和进展 Ch2 营改增的税收制度 Ch3 营改增后的会计处理第一章营改增的背景和进展税种分类税种名称 增值税作用商品和劳务税类消费税 营业税 关税主要在生产、流通和服务领域发挥调节作用第一节营改增的背景一、营业税与增值税 营业税的历史沿革: 西周的关市之征中的市税、明代的门摊、清代的铺间房 南京国民政

15、府营业税办法大纲(),首次命名营业税 1950 年,政务院公布了工商业税暂行条例 8 年1984 年,取消营业税,并入工商统一税及后来试行的工商税 1984 年,恢复征收营业税 199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营业税暂行条例,建立统一、规范的营业税制 20XX 年,修订营业税暂行条例 20XX 年,“营改增”改革开始试点营业税的特征: 1.征税范围广、税源普遍 2.按行业设计税目、税率43.实行多环节、全额课税 4.计算简单,操作方便增值税的规模与特点 1.部分地区试点阶段 1979 年下半年起,襄樊上海、柳州、长沙、株洲、青岛、沈阳、西安,建立 VAT 制度 2.全国分步试行阶段 1982 年底,扩大征税范围 3.统一、规范的增值税制度 1994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增值税暂行条例 4.增值税转型 20XX 年,生产型增值税转为消费型增值税图1199420XX 年国内增值税收入规模及变动图2199420XX 年进口货物增值税收入规模及变动增值税基本特征: 1.实行价外税 2.实行凭发票注明税款进行抵扣的办法 3.采用消费型增值税5篇三:浅谈税制转型和税收政策论文关键词:政府财政 税收政策 税制改革 论文摘要:改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虽然有利于统一税制,有利于向公共财政转型,但其本身并不是向公共财政转型,而只是增值税类型的变化。从根本上看,向公共财政转型实际上是政府行为和政府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