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王朝的朝议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431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2.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王朝的朝议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秦王朝的朝议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秦王朝的朝议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秦王朝的朝议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秦王朝的朝议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王朝的朝议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王朝的朝议制度(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王朝的朝议制度篇一:高三历史第一轮复习知识过关第1课 中国古代史总论一、朝代歌(背诵)夏朝开头接商周,春秋战国乱悠悠。秦汉三国晋统一,南朝北朝是对头。隋唐五代又十国,宋元明清帝王休。请你默写中国朝代顺序:二、阶段划分和时代特征4.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220年公元581年)第2课 中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一、概况1“先秦”时期习惯上划分为:原始社会;夏、商、西周;春秋战国三个阶段。2夏朝是中国第一个王朝,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形成“家天下”的局面,宗族关系从此成为基本的政治关系。3中国古代早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有王位世袭制、宗法制、分封制和礼乐制度等。二、分封制(又叫封邦建国,即所谓的“封建亲戚,

2、以藩屏周”)1目的:巩固周王朝的统治。2主要内容:周王是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分封的对象:子弟(同姓亲族)、功臣、先代贵族。(主体是同姓亲族)诸侯的权利和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也可以对下属进行再分封;受封时得到土地和人民。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承担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力役等的义务。3影响:形成了周王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实际上是一种贵族政治。确立了周王天下共主的地位,加强了周王对地方的控制,稳定了政治秩序,巩固了统治。 诸侯国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后来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春秋战国时期该制度逐渐瓦解。三、宗法制1含义:按照宗族血缘分配政治权利,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2目的:解

3、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巩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3内容:周王、诸侯、卿大夫、士都实行嫡长子继承制(宗法制的核心、最大特点),确立大宗、小宗体系,大小宗的关系是相对的。如诸侯对于周王(天下大宗)为小宗,但在本国为大宗。4影响:由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形成森严的宗法等级关系。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与团结。有利于凝聚宗族,防止内部纷争,强化王权。“国”和“家”密切结合在一起(“家国一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宗法观念也成为传统思想内容之一(家谱、祭祖)。四、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神权与王权结合。2最高执政集团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主要

4、表现在分封制下诸侯拥有较大权力,是一种等级分权体制,与秦以后的中央集权制有明显区别)3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政治结构。(以宗法制为核心,族权与王权紧密结合,家国一体)第3课 秦汉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一、秦朝的中央集权制度1秦的统一:公元前221年,秦国在灭掉韩、赵、魏、楚、燕、齐六国后,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王朝秦朝,定都咸阳。2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内容(1)地方实行郡县制:秦统一后在全国范围内实行郡县制。郡县长官一概由皇帝任免调动,不得世袭,完全听命于皇帝,无独立特权,形成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制度。郡县制推行是中央集权制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

5、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2)中央推行皇帝制与三公九卿制:秦王嬴政以“皇帝”作为自己的名号,自称“始皇帝”。规定了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力,全国的政治、经济、军事等一切大权由皇帝总揽。秦始皇还建立了一套以皇权为中心的比较完备的中央政权组织,即三公九卿制度。三公是指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其中,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官员是丞相,负责监督百官的官员是御史大夫,主管军事的是太尉。丞相之下还有九卿,分别掌管各项具体政务,是中央政府的职能部门,其奉常、宗正、郎中令、少府等官职是为皇室专设的,是为皇帝私家服务的,充分体现了“家天下”的特点。选官不问身份,实行俸禄制度;官职有明确的职责分工,既相互配合,又彼此牵制,任

6、何人都无法独揽朝政,军国大权最终操纵在皇帝一人之手;皇帝的命令通过中央政府官员,经由郡、县,再通过乡、里,可直达百姓,加强了中央集权的君主统治。(3)制定细密、严苛的秦律,成为嬴政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的工具。(4)实行朝议制度,有利于减少决策失误,但最终的裁决者仍是皇帝。3基本特征:专制主义统治(或君主专制)。具体表现为皇帝独尊、皇权至上、皇位世袭。在君主专制的政治体制下,皇帝的决策具有独断性和随意性,国家的法律、政策都取决于皇帝一人的意志。两大矛盾:一是皇权和相权之间的矛盾;二是中央和地方的矛盾。4影响:(1)对秦朝的影响:巩固了国家的统一,对祖国疆域的初步奠定和中华民族的形成,

7、都起了重要作用。有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建立了地主阶级对广大劳动人民的专制统治,秦的暴政造成人民处境的恶化。(2)对后世的影响:奠定了中国古代20XX多年社会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为历代王朝所沿用。且不断得到加强和完善。经济上:在明清以前,基本上适应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有效地组织人力、物力从事大规模的经济活动,修建公共工程,推广先进生产力等,也为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世界奠定了基础;政治上:有利于民族融合,抵御外来侵略,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与巩固;思想文化上:有利于各地区、各民族间经济文化的交流,推动了先进的生产关系和文化在较广泛的范围内传播。二、西汉的政治1西汉王朝大体沿袭了

8、秦王朝的官僚制度,历史上称为“汉承秦制”。2汉初的统治体制是郡国并行制,既实行郡县制,又实行封国制。汉武帝时期为加强朝廷对地方的控制,推行“推恩令”,王国问题基本上得到解决。3汉武帝时期频繁更换丞相,由皇帝左右的亲信近臣构成“中朝”(中外朝制度),对重要的政事先做出决策,限制相权。实行察举制,由下而上推选人才为官,但也体现出封闭性的特征,权操于地方官员,民意无从体现。第4课 隋唐宋元政治制度演变(君主专制政体的演进与强化) 一、隋唐的三省六部制1魏晋南北朝时期形成了三省体制,隋唐时期确立并完善。中央设立中书省(起草诏令)、门下省(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相权一分为三

9、。尚书省下辖六部(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分别主管相关日常事务。同时在门下省设立政事堂作为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后凡参加政事堂会议的其他官员,身份也等同于宰相,完善了三省六部制的管理体制。2评价:(1)三省之间既相互牵制,又互为补充,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决策失误。(2)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君权也受到一定节制)(3)是中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以后历朝基本沿袭这种制度。 二、元朝的行省制度1元代确定了以行中书省作为地方常设行政机构的制度,行省成为最高地方行政机构的名称。行使权力时受到中央的节制。全国分设十个行省以及两个单列的行政区划,一是大都及附近地区由中书省直辖,称

10、为“腹里”;一是宣政院管辖的西藏和四川、青海部分地区。2影响:巩固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促进了边疆的开发,巩固了大一统的局面;是我国省制的开端,奠定了明清时期的行政区划,影响深远。三、科举制1隋唐时期:隋文帝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员;隋炀帝时,始建进士科,科举制正式形成;唐宋时期继承和完善科举制度。2明朝:为严厉控制士人的思想,实行八股取士制度。试卷仅从儒家的四书、五经中命题,而且只准用程朱理学的观点,不许发挥个人见解;答卷的文体,有严格的规定,分八个部分,称为“八股文”。3评价:(1)进步性: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加强了中央集权。广大庶族地主通过科举进入政权,有利

11、于扩大和巩固统治基础。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及文化素养,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促进了文学的繁荣,如唐以诗赋取士,促进唐诗繁荣。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有一定的合理性。(2)局限性:考试科目及内容多出自儒学经义,不利于知识创新和创新人才的培养,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尤其是明清八股取士所带来的脱离实际的学风,对学术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消极的影响。是统治者加强专制主义皇权统治的重要手段。第5课 明清君主专制制度的加强一、明朝的内阁制1原因: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后,中央行政由六部分别管理,直接隶属于皇帝,相权、皇权合而为一,专制皇权高度发展。但政务集于皇

12、帝一身,明太祖一人难以处理完毕,设殿阁大学士作为侍从顾问。2设立:明成祖朱棣正式设立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3职权: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起初以官位较低的官员入阁当值,明宣宗时给内阁票拟权,内阁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但最后取决于皇帝的批红。4性质:内阁是为皇帝提供顾问的侍从机构,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内阁首辅并非法定的中央政府的最高行政长官。5结果:皇权得以加强,但怕内阁威胁皇权,以司礼监的太监予以牵制,甚至控制内阁,致使明代政治日益黑暗。二、清朝的军机处篇二:必修一高中历史人民版一.学案上课用一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导学案【课程标准】了解宗法

13、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一、夏商政治形式1早期国家的出现:距今大约五千年前,随着_的发展,黄河流域和长江流域开始迈入早期国家起源的历史阶段。 2夏的概况及政治特色概况:公元前_年夏禹建立夏朝,存在了400多年。政治制度:确立了“家天下”的_,宗族关系为基本的政治关系。 3商的概况及政治特色概况:公元前_年,商灭夏,汤建立商朝,后来存在了600多年,丰富的甲骨文反映了商朝的历史。政治特点:商代贵族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_;神权与王权紧密结合。 二、西周分封制1分封的背景:武王伐纣,商朝灭亡。 2分封的实行分封对象:周武王的子弟、功臣及先代贵族。主要诸侯国:姬姓贵族有燕、

14、_等国,功臣有_等,先代贵族有微子的宋国等。 诸侯的权利与义务:诸侯在封国内享有_,对周天子定期朝贡并提供军赋和力役。3分封制的影响一方面,扩大了_的影响,有利于稳定当时的政治秩序;另一方面,随着实力的变化,诸侯国之间出现强国兼并弱国的形势,使周天子的权威逐渐削弱。 三、西周宗法制1特点:按照血缘关系分配政治权力,维护政治联系;以_。 2大宗与小宗内容:周天子为天下的大宗,诸侯对天子为小宗,诸侯在本国内为大宗,其地位由嫡长子继承。从诸侯到卿大夫,从卿大夫到士,也形成同样的大宗与小宗关系。 作用:形成“周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宗法等级。 3影响宗法制对中国_产生了重大影响。直至今日,其内涵仍体现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和观念中。1从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是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推断商代 A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D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