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国制度的变迁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406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6.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秦国制度的变迁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秦国制度的变迁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秦国制度的变迁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秦国制度的变迁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秦国制度的变迁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秦国制度的变迁》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秦国制度的变迁(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秦国制度的变迁篇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演变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一 夏商朝政治制度1.禹死启继,政治权力由“传贤”演化为“传子”,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家天下”取代“公天下”。2.奴隶制国家机器形成.3.宗族关系为基本的政治关系。4.初步建立中央和地方的行政管理制度如何看待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王位世袭制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来说,是私有制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其根源在于生产力的发展,因而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二 分封制1.目的:建立诸侯国,拱卫王室;2.对象:王族、功臣、先代贵族;3.内容:王畿以外的土地和人民;4.权利:世袭的统治权(职位世袭、对卿大夫再分封、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5.义务:

2、服从周王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三大义务:政治、经济、军事)6.特点: 嫡长子继承制;层层分封,等级森严;周天子具有至尊权威;诸侯在自己的领地内享有相当大的独立性。7.主要封国齐鲁燕卫宋晋等。8.评价积极作用(主要表现在西周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管辖,巩固了王权;扩大了统治区域,开发了边远地区形成对周王室众星捧月一般的政治格局;西周成为一个延续数百年的强国。消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东周时):受封诸侯,在自己领地内有相当大的独立性,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巩固。西周后期,随着周王室衰弱,分封制遭到破坏,出现诸侯割据混战的局面,而战争给人民带来深重灾难。9.崩溃(1)时间:西周后期

3、(2)原因:主要原因:诸侯在政治、经济、军事上享有很强的独立性,势力日益壮大;西周后期,王权衰弱。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奴隶制的经济基础井田制走向崩溃(3)表现:楚王问鼎、周郑交质、射中王肩、三家分晋、田氏代齐等事件。三、宗法制1目的:解决贵族内部权力、财产和土地的分配问题。2含义:是周人把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的一种措施,是用父系血缘关系的亲疏来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制度。3核心:血缘关系为纽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4. 具体操作:大宗继承,小宗分封,家国一体,等级分明。5. 特点: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把血缘关系同政治关系结合起来,“家”与“国”密切结合;保证各级

4、贵族享受“世卿世禄”的特权;大宗和小宗既是家族关系,又是政治隶属关系;形成森严的社会等级。6. 当时的作用保证了各级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 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7. 对后世的影响积极:注重家庭建设,提倡尊老爱幼,家族观念强;易形成强大的民族凝聚力与向心力。消极:过分重视人情,与现代平等法治观念相违背。强调家庭本为,个人自主意识与权利受到约束。8. 今天的具体表现尊宗敬祖,忠孝观念,等级观念,续族谱,建祠堂,修祖坟,落叶归根探究: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以宗法血缘为核心,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形成了开创性、继承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特点。宗法制度与分封制度相结合,互为表里。具有严格的

5、等级制度,血缘纽带同政治关系相结合。探究: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的关系是联系紧密的三项制度。分封制是宗法制的政治体现;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内核,两者是互为表里、相辅相成的关系;礼乐制度是维护分封制、宗法制的工具。线索图示秦朝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背景1、经济根源维护封建经济基础的需要。秦国商鞅变法确立了封建经济的统治地位,这种经济的特点便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是封建的个体的小农篇二:制度的演变专题一一:土地制度(政策)1、原始社会:2、夏商两代:3、西周:4、春秋战国时期:5、秦朝:6、北魏、隋唐:7、唐朝:圩田( )畲田( )8、 北宋:梯田的开垦9、 辽代:10、清康熙帝:二:赋役制度1、西周:

6、诸侯缴纳贡赋3、秦朝:4、西汉:5、北魏:6、隋、唐前期:7、唐德宗时期:8、北宋:9、明朝:1、 2 、鱼鳞图册( 确定土地所有权和征税标准)10、康熙帝:11、雍正帝:三 户籍制度的演变1、 秦朝:2、 西汉:3、 北宋:4、 金国:5、 西夏:6、 清朝:四、选官制度的演变1夏商周时期:2、春秋战国:3、秦朝:4、西汉:5、东汉:6、三国两晋南北朝:7、隋唐时期:8、两宋:9、明清时期:五、监察制度的演变1、夏商周:2秦朝:3、汉武帝:4、两宋:5、元朝:6、明朝:六、制度变革1)、2)、3)、4)、1)2)3)4)5)8、庆历新政1) 2)3) 4)5) 6)专题二、古代经济的发展(一

7、)农业的发展一、 农作物品种的演变1、原始社会:渔猎、采集2、商周时期:“五谷”:稻、黍、稷、麦、豆3、 两汉:新疆已经种植棉花、粟4、三国两晋南北朝:茶树、桑树5、隋唐时期:莴苣( )刀豆( )菠菜( )6、明代:玉米、甘薯二、 农田水利的发展1、 春秋战国时期中原地区普遍用桔槔灌溉2、 春秋楚国:芍坡( )地点:3、 战国秦国:都江堰( ) 郑国渠( )地点:4、 春秋吴国:邗沟两大水系:5、 秦朝:灵渠 两大河:两水系:6、7、 8、 隋朝:连五渠(),开通大运河9、 唐朝:专职官员管理水利事业,水利工程超六朝总和10、元朝:京杭大运河:起点: 、终点:三、 农具的发展1、 夏商周时期:

8、石农具、青铜农具2、 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的使用3、 两汉时期:1)耕犁上安装犂壁 2)播种耧车4、 三国两晋南北朝:翻车(人: )5、 隋唐时期:1)灌溉工具筒车 2)曲辕犁(地区: )6、 北宋:适宜于不同土壤的圆头、尖头的犁铧 人力操作的踏犁四、耕作方法的改进1、 商周时期:施用粪肥、草木灰、绿肥等2、 春秋战国时期:牛耕出现3、 西汉:代田法(地区: )4、两汉时期:二牛抬杠式、一牛挽犁牛耕法5、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二牛一人或一牛一人五、古代农书1、西汉:汜胜之书内容:2、东汉:汜民月令内容:(二)手工业的发展一、手工业书籍1、战国齐国:地位: 内容:2、明清时期:天工开物.二、不同

9、发展阶段1、夏商周:青铜铸造业,被称为“”(三)商业和城市的发展1、概况:古代社会都城即是商业中心又是政治中心还是文化中心篇三:20XX尔雅中国古代史期末考试答案100分一、 单选题(题数:50,共 分)1秦朝灭亡于()。 分?A、公元前 200 年?B、公元前 207 年?C、公元前 180 年?D、公元前 107 年我的答案:B2商鞅变法始于()。 分?A、公元前 366 年?B、公元前 369 年?C、公元前 359 年?D、公元前 356 年我的答案:D3对东汉王朝经济发展的特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分?A、从小农经济逐渐演化为田园大地主经济?B、长江中下游地区的经济迅猛发展?C、南

10、方经济开始迅速发展?D、社会经济发展中心在南方我的答案:D4“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语出()。 分?A、孔子?B、荀子?C、墨子?D、孟子我的答案:D5在刘邦第一批分封的诸侯王中,淮南王是()。 分?A、韩信?B、彭越?C、英布?D、樊哙我的答案:C6历朝历代延续的重本抑末,“末”是指()。 分?A、农业?B、牧业?C、工商业?D、官宦仕途我的答案:C7龙山文化的典型主要是陶器制作精巧,以()著称。 分?A、白色?B、黑色?C、彩色?D、青色我的答案:B8身在“五世三公一帝王”家族,且被封邺侯的是()。 分?A、董卓?B、袁绍?C、司马懿?D、曹的答案:B9关中本位政策是()对宇文泰实行的民族政策的阐述。 分?A、胡适?B、陈寅恪?C、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