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间会诊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404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5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间会诊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科间会诊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科间会诊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科间会诊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科间会诊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间会诊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间会诊制度(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间会诊制度篇一:及流程及流程1会诊的提出:(1)涉及其他学科的诊治问题,在本学科无法解决的病例,可提出科间会诊;(2)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同意,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内容应真实,便于会诊医师充分掌握患者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3)一般情况下提普通会诊,普通会诊的含义是:1)其他科情况为次要矛盾,可择期诊疗;2)患者病情较轻,生命体征平稳。(4)急会诊的条件:1)患者病情突然变化,疑似合并其他学科疾病;2)患者已知合并他科疾病,现有加剧趋势,需紧急治疗;3)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他科协助。2会诊前准备(1)经治医师及时记录病程,详实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各种检查结果附于病历中;(2)与病人或家

2、属沟通,取得理解与配合。3会诊到达时限(1)普通会诊:当天完成,最晚不超过24小时;(2)急会诊:医院为每个科室配备1部会诊移动电话,由当班会诊医师持有,自接到急会诊单或电话请求,会诊医师必须于10分钟内到达现场。4对会诊医师的要求(1)必须为本院的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医师;(2)如会诊医师对患者的诊治不明确,应请上级医师前来会诊,解决问题。(3)会诊医师白天只负责全院其他科室的会诊,不负责本科内值班。本科值白班医师由专人负责(周六、周日除外)。5会诊进行(1)会诊医师到病房询问病史、查体,回到办公室翻阅病历,汇总信息,提出诊疗意见,在会诊单中详细记录;(2)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应陪同会诊医师

3、,并做必要的病史补充。如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有特殊医疗工作不能陪同,需经治医师陪同会诊医师工作。6会诊后经治医师及时记录会诊情况,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会诊意见,管床医师执行会诊意见,特殊检查或治疗应征得知情同意后方可进行。篇二:及流程及流程(试行)1会诊的提出:(1)涉及其他学科的诊治问题,在本学科无法解决的病例,可提出科间会诊;(2)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同意,经治医师填写会诊单,内容应真实,便于会诊医师充分掌握患者的信息,进行正确的分析;(3)一般情况下提普通会诊,普通会诊的含义是: 1)其他科情况为次要矛盾,可择期诊疗; 2)患者病情较轻,生命体征平稳。(4)急会诊的条件: 1)患者病情突

4、然变化,疑似合并其他学科疾病; 2)患者已知合并他科疾病,现有加剧趋势,需紧急治疗; 3)危重症患者抢救,需要他科协助。2会诊前准备:(1)经治医师及时记录病程,详实反映患者病情变化,各种检查结果附于病历中;(2)与病人或家属沟通,取得理解与配合。3会诊到达时限:(1)普通会诊:当天完成,最晚不超过24小时;(2)急会诊:会诊医师必须于15分钟内到达现场。4对会诊医师的要求:(1)必须为本院的主治医师或主治医师以上医师;(2)如会诊医师对患者的诊治不明确,应请上级医师前来会诊,解决问题。5会诊进行:(1)会诊医师到病房询问病史、查体,回到办公室翻阅病历,汇总信息,提出诊疗意见,在会诊单中详细记

5、录;(2)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应陪同会诊医师,并做必要的病史补充。如主治医师或以上医师有特殊医疗工作不能陪同,需经治医师陪同会诊医师工作。6会诊后经治医师及时记录会诊情况,向患者或家属告知会诊意见,管床医师执行会诊意见,特殊检查或治疗应征得知情同意后方可进行。7.为保证科间会诊连贯性,确保患者得到有效治疗,再次会诊由首次会诊科室继续进行。如患者病情确实需要,可组织相关科室共同会诊。8.精神卫生中心属于我院二级科室,会诊制度按照正常科间会诊执行。会诊费用及所发生处置费由财务科统一结算。篇三:院内科间会诊管理制度湘潭市第一人民医院院内科间会诊管理制度各临床科室:我院的会诊制度开展得非常好,希望大家继

6、续落实好这一核心制度,但我院在会诊管理方面存在不足,由此曾产生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因会诊而导致科室与科室间医生不满事件,甚至引起医患矛盾导致医疗投诉和纠纷,因此,我们必须规范管理,故特制定此制度。1、门诊会诊管理制度门诊病人需要在门诊进行科室间会诊时,首诊医生必须写好门诊病历并注明请相应科室会诊,然后告知病人前往被邀会诊科室或专业会诊。不属于本科的检查治疗收费,医生不能开具检查治疗单(即不能跨科室开具检查治疗单)。被邀科室接到会诊病人时,不能让病人因同一疾病就诊而再次挂号(即实施一病一号制,而不是一科一号制)。会诊医师应将会诊意见详细记录在门诊病历上;属本科疾病由会诊医师处理,不属本科诊疗范围的

7、病人应转回首诊科室或再请其他有关科室会诊。门诊会诊不能收取患者的会诊费用。2、病房会诊管理制度院内科间会诊申请必须经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批同意。会诊医师要求主治医师以上医师担任(急症例外)。会诊医师接到会诊通知单后应签收并注明时间,并于24小时内前往会诊。如有困难不能解决,应请本科上级医师协同处理。申请会诊科室必须提供简要病史、体检、必要的辅助检查结果以及初步诊断和会诊目的及要求,并将上述情况认真填写在会诊单上,由主治医师签字后送往会诊科室。被邀请科室医师会诊时,申请会诊科室的主管经治医师应全程陪同进行,以便随时介绍病情,听取会诊意见,共同研究治疗方案,同时表示对会诊医师的尊重。会诊医师应将检查

8、结果、诊断及处理意见详细记录于会诊单上。如遇疑难问题或病情复杂时,应立即请上级医师协助会诊,尽快作出诊疗方案并提出具体意见。会诊医生的会诊意见必须回到医生办公室后才能表达,在病房只许询问病情及体格检查。申请会诊尽可能不迟于下班前一小时(急症例外)。会诊流程:受邀者在医生办公室查阅病历资料及听取管床医生的汇报在科室医生(最好管床医生)的陪同下去病房查看病人回医生办公室避开病人和家属后再表达会诊意见医生间沟通受邀者书写会诊意见由管床医生去和患者及家属沟通(告知会诊意见和处理意见)。3、急诊会诊管理制度值班医师对于本科难以处理、急需其他科室协助诊治的急、危、重症病人,由经治医师提出紧急会诊申请,并在

9、申请单上注明“急”字。或者直接电话通知和邀请。会诊医师必须在10分钟内到达申请科室进行会诊。会诊时,申请医师必须全程陪同,配合会诊及抢救工作。4、会诊时应注意的问题申请会诊科室应严格掌握会诊指征,必须由主治医师以上医师审核同意。禁止会诊医生当面向病人家属直接告知会诊意见。任何科室或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或借口拒绝按正常途径邀请的各种会诊要求。5、会诊报酬凡参与会诊的医生,医院给予适当报酬(门诊除外)。中级职称医生会诊5元/人次,高级职称医生会诊10元/人次。6、罚则凡违背以上管理制度者,处50元/人次罚款,若导致医疗投诉或科室间不满者,处100元/人次罚款。建议我院计算机中心利用信息化平台创建医院专家会诊管理系统会诊管理:会诊登记、继续会诊、已结束会诊、未结束会诊等相关内容。会诊登记:在这里录入会诊登记的基本信息。主要包括:会诊编号、会诊日期、会诊主题、会诊状态、记录人、患者姓名、性别、住院科室、病历编号、简要病历、专家姓名、类别、职务、会诊记录、会诊结论等相关内容。功能操作说明:在面板中单击“会诊登记”按钮或双击表格界面打开录入窗口。增加:单击录入窗口最下方工具栏的增加或者+按钮,即可新增一条会诊登记记录,然后输入会诊登记信息,完成后点号保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