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399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5.8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目二考场日常管理制度篇一:科目二考场管理制度科目二考场管理制度1、训练时间:教练车上午8:3012:00,下午1:004:00 ;考试车上午9:0012:00,下午1:004:00,除以上时间外,未经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进场训练;2、教练车须按排序进场训练,9点前教练员可在考场集中点评教学,9点后学员全部退出考场按顺序上车训练;教练员须严格管理自己的学员,如发现训练时间内学员在考场逗留,终止该训练队在考场的本次训练资格并处教练员200元罚款。3、教学时间内教练车进场训练和考试前一天开机模拟考试,均属免费驾校不收取任何费用;下班后或休息时间教练车加班每小时100元,不得进入考场训练,用考试车加班

2、每小时200元,在考场训练,教练员补助由驾校支付;考试车包车训练最低3小时,除每小时200元包车费外,教练员不准向学员收取任何额外费用;4、公安部规定:严禁在考试场地涂画标线、标记,车身粘贴标记,一经发现取消该考场考试资格。为了严肃考试纪律,保证学员顺利应考,如发现有人违反上述规定涂画标记的地,取消该场考试资格并处当班教练员100元以上罚款,不听劝阻给驾校造成停考处罚的,由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5、考试当天前40号的学员请于8点30分到待考试等待考试如不到自动排到最后参加考试。6、如有教练员向学员索要财物或有其他违规行为,请拨打考核办投诉举报电话,我们会为您保密并且维护您的合法权益。篇二:科目二

3、考场管理制度XXXX科目二考场管理制度为配合XX市公安局车管所对考场纪律的进一步要求,规范XX驾校正常的考试秩序和管理,切实提高机动车驾驶人考试质量,筑牢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第一道防线,特制定以下管理制度。一、凡进出考场的考试车辆(必须是喷(或贴)有“考试车”字样的教练车),一律经考场专用通道进出考场,车辆行驶、停放必须配合和服从考场工作人员的指挥和管理,无关人员及车辆严禁进入考试区域。二、伪造、变造或者挪用机动车牌,以及车辆未年检,使用达到报废年限的教练车,不得进出考场。三、教练车辆在进出考场时必须由教练员亲自驾驶,严禁学员或教练员指导学员驾驶车辆进出考场,绝对不允许酒后驾驶、吸烟(耳朵夹烟)、

4、打电话。四、教练车辆进出考场或在考场内行驶,必须遵守道路交通标志、标线的规定,严禁超速、超载等。五、进入考场的车辆,应当保持车况良好,车身整洁卫生,并按指定的区域实行一车一位,车头一律向外有序的停放,严禁停车压线,斜、侧停放。六、教练员参与考试时,必须配置供考试员的副刹、车内后视镜、车身引擎左右的后视镜和置于车顶上“正在考试”的标识,必须符合考试用车的相关要求,否则不予安排考试。七、教练员须佩戴“教练牌”进入考试区域,学员须持“身份证”,方可进入考场。八、待考区域内,教练员、学员不得大声呼叫、喧哗,严禁打牌或者以其它方式参与赌博等行为。九、严禁在考试车的车身、窗户等部位粘贴明、暗标识,为学员考

5、试提供参照物;严禁在车内利用收音机、电台、电话或者喊话、手势指导以及使用无线电通讯工具,安装通讯设施等弄虚作假舞弊的行为。十、教练员、学员应当爱护考场内的公共设施设备,保持环境卫生,不得随地吐痰、乱丢烟头、纸屑、以及翻越隔离栏(凳)、横穿踩踏绿化带、草坪等破环生态环境的行为,损坏公物照价赔偿。十一、考试中,教练员,学员严禁参与,协助,或者纵容考试作弊,以及学员冒考,替考的行为发生十二、严禁教练员、学员与民警,职工之间,发生口角纠纷及打架斗殴等行为,影响考试、训练秩序和声誉。十三、教练员应积极配合考场考试工作,服从考场工作人员安排调动。十四、考场内若发生交通事故,当事人必须在第一时间内报告考场负

6、责人进行协商处理,不得影响考场秩序,如不能圆满协商解决的,则依照相关法律法规予以解决,同时上报校领导。篇三:考场规章制度考试点实操考场管理制度为了严肃考场纪律,维护考场秩序,检验实操质量,制定本制度。1. 考生必须在考评人员的安排下,按序号持准考证和本人身份证进入考场。2. 考生不得携带任何已加工过的类似考件进入考场。3. 考生入场后必须保持安静,不得在场内随意走动。4. 考生必须按照有关规定,正确佩戴劳动防护用品5. 考生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服从考评人员的管理。6. 考生对试题或考件发生疑问,可举手向考评人员询问。7. 考生不准提示、指导、代替其他考生制作或加工考件。8. 考生必须爱护

7、实操设备设施,对违反规章制度,造成设备设施损坏的,按价赔偿。9. 考试时间结束,必须停止加工考件,立即退场,不得将考件带离考场。篇二:考场及办公计算机日常维护管理制度考场及办公计算机日常维护管理制度一、考场管理员负责场内设施、设备的使用监督与日常维护管理;二、未经许可,不允许本单位以外的人使用本校的考训场地及进入考场设备区。三、考场管理员每周至少进行一次防火、防盗、电以及可能存在的突发安全隐患部位的进行清理和检查;四、考场管理员非考试期间不得私自打开考试系统、开放监控室。五、考试前一天必须检查考试设备是否运行正常,对临时出现故障的设备及时上报,第一时间进行维护,确保考试顺利进行。六、每次考试完

8、毕考场管理员必须整理好相关考生数据,档案等相关资料。七、考场管理员必须每周进行一次系统安全检查,对考场内、报名办公区的相关计算机杀毒、普检。监控、传输设备、户外考场及车载设备进行线路基础检查。八、考场管理员对场地内的考试设备、训练设施必须做好日常维护登记。九、考场管理员必须建立完整考训场地教学设施、设备的文字和电子档案。档案包括技术参数复印件、教练场地平面图、场地使用证明,科目设置明细等。篇三:科目二考场管理制度科目二考场管理制度1、训练时间:教练车上午8:3012:00,下午1:004:00 ;考试车上午9:0012:00。下午1:004:00,除以上时间外,未经领导批准任何人不准进场训练;

9、2、教练车须按排序进场训练,9点前教练员可在考场集中点评教学,9点后学员全部退出考场按顺序上车训练;教练员须严格管理自己的学员,如发现训练时间内学员在考场逗留。终止该训练队在考场的本次训练资格并处教练员200元罚款。3、教学时间内教练车进场训练和考试前一天开机模拟考试,均属免费驾校不收取任何费用;下班后或休息时间教练车加班每小时100元,不得进入考场训练,用考试车加班每小时200元,在考场训练,教练员补助由驾校支付;考试车包车训练最低3小时,除每小时200元包车费外,教练员不准向学员收取任何额外费用;4、公安部规定:严禁在考试场地涂画标线、标记,车身粘贴标记,一经发现取消该考场考试资格。为了严

10、肃考试纪律,保证学员顺利应考,如发现有人违反上述规定涂画标记的地。取消该场考试资格并处当班教练员100元以上罚款,不听劝阻给驾校造成停考处罚的,由责任人承担全部责任;5、考试当天前40号的学员请于8点30分到待考试等待考试如不到自动排到最后参加考试。6、如有教练员向学员索要财物或有其他违规行为,请拨打考核办投诉举报电话,我们会为您保密并且维护您的合法权益。篇四:安全生产资格考试点考场管理制度 吉林省安全生产资格计算机网络考试点考场管理规章制度一、考生凭身份证、准考证提前15分钟进入考场,对号入座,超过开考时间30分钟不准入场。开考30分钟后才允许离开考场。二、使用计算机考试的考生,必须遵守计算

11、机考点管理制度。三、考生按准考证登录考试界面后,首先要认真核对基本资料是否与电脑显示一致,若有问题,应及时向监考老师反应。考试过程中遇到答题网页没有反应或电脑死机,要举手向监考老师示意,请监考老师解决问题,不得影响其他考生正常考试。四、考生必须严格遵守考场管理制度;不准吸烟,不准交头接耳,不准窃视,不准交换考号、转抄、夹带资料、冒名顶替、不准有其它舞弊行为。严禁使用任何移动通讯工具,一经查出取消当次考试资格,当次考试成绩作零分处理。五、考生不得在考试中途离开考场,离开考场者不能再进场续考。答题提交确认后不准滞留考场或在考场附近大声喧哗和逗留。六、考试终止时间到后,考试系统会自动提交试卷,考生应

12、立即退出考场。七、除考场监考人员、工作人员、巡视员外,未经考场负责人批准,其他人员一律不准进入考场。八、对违反考场管理制度、考试纪律者,视其情节,按有关规定给予严肃处理。篇五:考场纪律考 场 纪 律1、严禁考生携带手机进入考场,否则,无论使用与否,一律没收按 作弊处理。2、严禁携带课本、资料、作业本、小抄等考试相关资料进入考 场,否则,均按作弊处理。3、严禁替考或为其他考生传递答案,否则双方均按作弊处理。4、对违犯以上三条及其他作弊行为的处理办法:(1)该生各科 成绩均按零分计算。(2)给予留校察看之处分,并张贴布告, 存入该生学籍档案,高考建档一并归档。(3)下场开考前, 广播通报全校批评。(4)告知家长。5、同一考场出现雷同卷,按第4条处理。6、不交试卷,该科试卷成绩零分处理,记大过一次并通报全校 批评。7、违反考场纪律,不服从考场管理、顶撞监考老师,给予留校 察看处分并张贴布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