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389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40.6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2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技局工作总结20XX篇一:20XX年科技信息部工作总结20XX年科技信息部工作总结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银行业面临着多方面的挑战,其中计算机和网络信息的运用,就是一个紧迫而关键的问题。在电子化风起云涌的时代大潮中,计算机的使用与推广给金融业带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同时也为金融企业树立良好形象,提高自身竞争力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20XX年以来,我行科技部门工作在各级领导正确指导下,围绕年初确定的各项工作目标,强化科技支撑,加强网络管理,在确保各项业务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上,以全行计算机安全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大计算机应用系统和新产品的推广力度,以科技促进业务发展,为实现全行业务的快速发展提

2、供了强有力的技术保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现将20XX工作总结汇报如下:一、 机房搬迁线路改造工作由于我行于20XX年12月搬迁到新办公大楼,机房搬迁时间比较紧迫,人员比较少,加之我行改制农商银行挂牌开业在即,机房各种设备、线路的整理一直到今年2月底才全部完成。期间虽有加班疲累的艰辛,但是,经过对线路和设备的整理,我部人员对机房设备、线路更加了如指掌,为以后的维护、扩建改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也为我行“科技立行”,实现以科技促进业务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二、 网点搬迁及新网点开业工作1. 新开业网点:小河支行由于网点建设进度快,开业时间紧,临近开业,我部员工集体加班完成线路的调试链接、终端的

3、安装配置;同时也包括各种配套性的设备调试,如打印机、对公打印机、考勤机、叫号机等。最终保证了小河支行的顺利开业,并正常运行至今。2. 网点搬迁:清溪支行、华宇支行。由于两家支行同时搬迁,并配合八家便民支行的开业,时间紧,任务量大,同时搬迁时间比较短,加之人员调动,最终在我部人员连续一个礼拜的加班中,将各网点的线路及机具安装调试完成,保证了12月2如清溪、华宇的顺利搬迁。3. 便民支行开业:作为金融普惠工作的重要举措之一,8家便民支行坐落在比较偏远的村寨中。由于联通、电信的通讯线路并未全部覆盖,这给我们便民支行的建设带来了很大的难度,在我部的多次沟通以及多方协调下,通信运营商最终决定在通讯线路为

4、覆盖的地方单独为我行便民支行铺设相应的线路,在我部与电子银行的协同下,最终各便民支行得以顺利开业。4. 网点建设以及搬迁中发现的问题:由于我行新开业的网点比较大,如新华宇支行两层楼总占地面积近1300平方米,柜台总计就有14个之多,加之二楼信贷办公室,可容纳信贷员25人左右;而按照我行惯例,向省联社申请的每个路由器IP地址总共只有30个,出现网点IP严重不足的问题。此问题我部会进一步在后续的建设中加以改造,以适应我行飞速发展的步伐。三、 无线虚拟专用网络(vpn)建设为进一步推进普惠金融体系建设,加强支农支小力度,在行党委各级领导班子的指导下,我部协助农经业务部积极加快无线虚拟专用网(VPN)

5、建设,通过与联通和电信运营商的合作,使用3G上网卡,建立虚拟专用链路,再通过光纤链接到我行机房,从而搭建一个虚拟的专用网络(VPN)。截止20XX年底,网络搭建工作已经顺利完成,并通过了各项测试,通过台式机连接3G网卡,已成功实现信贷系统、OA等的网络访问。由于为信贷员配备的Thinkpad 10 平板电脑属于最新款式,比较缺货,预计12月底前能到位。届时,即可实现信贷员通过平板电脑,随时随地审贷授信等操作。四、 机房主机,通讯线路、网点终端设备等日常维护工作,主要包括:1. 网点主管等账号的解锁;2. PC、打印机、等柜面设备的维护;3. 日常机房电源、UPS、线路等定期检查及维护;4. 配

6、合电子银行部完成二代农信银系统、二代支付系统等的测试、培训以及上线工作。篇二:20XX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工作打算宝山农场20XX年科技工作总结及20XX年工作计划20XX年科技工作已经结束,我场这项工作在管理局科技处的领导下,全场干部职工遵循科技发展观,科学素质的提高,科技含量的增加,科技工作取得了较大成绩,现将20XX年科技工作总结如下:一、科技入户工作该工作在管理局科技处的领导、指导下、在全体专家、指导员的努力下、在示范户的配合下,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各项指标均完成,经测定,国家级示范户平均单产千克,管局局级750千克,辐射户单产700千克,比上一年分别增产%、%,国家级示范户亩效益元,

7、分局级示范户亩效益元,亩效益较上年平均增加了元。示范户效益的增加一是得益于产量的提高;二是粮食品质的提高;三是粮食市场需求的拉动;总之是科技的进步,科技新技术的应用,国家对科技应用的重视起到了极大的作用。示范户整体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示范作用发挥的越来越好,农场、专家、指导员、农户对这项工作的评价都比较高,示范户们对科技示范的认识提高认识增加了,他们能够积极配合工作,积极应用新技术,积极听从专家技术指导员的指导。这都得益于分局科技示范工程实施方案落实的到位、得益于我们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新技术的贯彻推广20XX年我场总结上年水稻生产的经验教训,重新修订了水稻栽培模式,这个新模式的出台能否发

8、挥它的作用关键是落实的能否到位,今年年初上班的第一个培训班就是组织指导员、示范户进行阳光培训,学习新技术模式。农户对新模式提出了很多生产这种的实际问题,认为降低氮肥的用量会影响产量,农业专家对此给出了明确答复,并承诺若产量降低由农业中心赔偿,给农户吃了定心丸。虽然今春气温低,给生产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水稻分蘖减少,生育迟缓,但是后期的连续高温,加上科学的应对措施,使得睡到生育没有因前期的低温造成减产,处早熟措施使完生分蘖按期成熟,结实率、成熟率均比上年好,因此获得了历史上空前的好效益。第二个培训班就是对指导员进行培训,让他们首先掌握新模式的技术要领,并通过他们进行落实,培训了一天,同时把分局科技

9、处的20XX年科技入户方案对他们进行了传达,提出了具体要求;填好技术档案;完成入户指导的次数,针对今年的实际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原则是把新模式指导到每家每户,让他们接受并实施这个模式,并通过这个模式和措施保证今年水稻生育进程正常,能够在大灾之年不减产。把这个新模式作为农场主推的重大技术去对待,必须落实到位,专家组和领导小组不定期的检查落实情况。落实过程中,农场又组织示范户,在关键的几个生产环节,到每个作业站确定的“典型户”田里实地观摩,并到科技示范园区进行科普教育。特别是在七月底的现场观摩培训中,示范户对稻瘟病的危害有了新的更高的认识,加上指导员的及时指导,今年在前期低温、中期高温多雨、分蘖严

10、重不足的情况下,由于新技术措施落实得到位,叶面肥应用的及时,再加上后期天气的作用(高温持续时间长)的比较恶劣的气候条件下,我们的水稻发病率极低,也是今年高产的关键之一。按时检查指导员工作纠正并提出工作中的错误和改正意见,使指导员重视技术指导工作。全年检查了三次,发现了共性错误两处,通过纠正使我们指导员的技术指导工作完成得较完美,物化补贴工作落实的比较到位,农场再水稻生长的关键时期在资金比较紧张的情况下,拿出了一定的资金进行了航化补贴,技术指导员全年累计到农户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210多次,解决技术难题20多项,农业科、科技科、种业分工司、农机科、畜牧科分别举办科技下乡活动8、5、6、12、5次

11、,起到了科学技术助推农业生产的作用。(二)、水稻新技术的出台20XX年我场根据新形势下农业发展,特别是水稻创高产的需要,重新修改完善了我场水稻高产攻关生产栽培模式,制定了新的水稻亩产750千克栽培模式,调整了模式中的施肥指标,增加了磷、钾、硅肥的使用量,降低了氮肥的使用量,更加明确了各项技术指标的标准,使得今年的水稻各项产量指标均突破了历史,保苗株数平方米株,穗粒数粒,千粒重达到了26克,全场平均单产614千克,高产户最高达到千克。20XX年我场实现科学技术贡献率81%,科技成果转化率94%,蒸汽催芽新技术提高了种子一次成苗率、配方施肥技术解决了科学合理施肥节本增效的作用、先进的植保技术,解决

12、了水田杂草防除难题,实现了水田的清塘。高科技的水田机械,日本井关快速插秧机的应用。上述技术成果通过几年的试验示范,推广后为水稻的丰产丰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技成果转化率94%,人们对科技的认识已经提高到空前水平,同时科技给人们带来的收入也在逐年增加。(三)新技术的贯彻推广1、种植业:根据管理局十大技术,农场确定水稻栽培主推模式,在农业生产重点推广应用了适用技术量化目标十五项技术:(1)水稻亩产650公斤高产栽培技术模式应用100%。(2)水稻优良品种种子应用率100%。(3)水稻统一供芽种技术100%。(4)水稻大棚高台育壮苗技术应用100%。(5)毯状新型育秧盘应用面积50%。(6)水稻培育

13、壮苗应用磷素活化剂、护苗种衣剂、配套苗床肥“三元”技术应用100%。(7)水稻电动播种器播种、高性能插秧机插秧面积100%。(8)水稻应用硅肥技术100%。(9)全场应用机械施肥器施肥面积100%。(10)继续推广高性能插秧机应用技术。(11)水稻“叶龄诊断”技术应用100%。(12)水稻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应用100%(13)水稻综合增温节水灌溉防冷害、促早熟技术应用100%。(14)水稻应用生物有机肥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应用100%。(15)水田航化作业健身防病85。(16)水稻分段收获面积50%以上。存在的不足1. 科技入户手册填写不及时。2. 手册中的项目填写的不完全。3. 科技示范户新技

14、术应用到位率不平均,导致产量高低不匀。二、20XX年工作打算20XX年科技入户示范工程工作在总结20XX年工作基础上,继续以提高农户、指导员对此项工作的认识为重点,加强对示范户的培训工作,以推广农场制定的水稻生产新技术为主题,以提高示范户示范作用带动其他农户增加效益为最终目标,完成分局科技处下达的一切科技入户工作。(一)科学技术试验、示范、推广工作 继续完善农场、管理区二级科研推广网络建设,以水稻研发和农机服务“两个中心”为平台,加强同农垦科学院等科研院所建立综合示范基地。强力推进农业科研攻关,着力在引进示范、消化吸收、自主创新、加快成果转化上下功夫。进一步加强水稻现代研发中心、水稻科技园区和

15、千公里科技示范带建设,做到带中有区、区中有园、园中有点,促进现代化大农业建设快速发展。推广新型秧盘万亩、水稻窄行栽培万亩、水稻侧深施肥万亩、节水灌溉万亩、水稻分段收获65%、水稻包衣及催芽面积100%等15项适合本农场的新技术。开展水稻覆膜滴灌技术、抗倒伏技术、秸秆二次利用培养食用菌、菌基作苗床土等8项示范试验研究工作。强力推进水稻整场创建活动,演、复制、辐射高产典型。科学规划万亩示范片和百亩核心区,实施宝山第一管理区整区推进攻关,用最优良的品种、适宜的播期、疏松肥沃的土壤环境、电动高性能精量播种、高性能插秧机具、测土配方施肥、水稻“三化一管”等诸多技术集成组装,最大限度地满足水稻生长各要素需求,不断挖掘土地潜能,探索高产创建新途径, 进一步发挥高产创建活动在推广新品种、集成新技术和运用新机械等方面的示范带动作用,促进大面积均衡增产。(二)科技投入新技术、新机械更新计划投入500多万,投资1000多万元续建第二农机管理服务中心(物资储备中心、机车停放中心、机车维修中心),为20XX年科技工作创造一个良好的展示平台,也为完成科技入户工作打下坚实基础。阳光培训计划完成600人次,其中上级投资培训200人次,农场出资培训400人次。篇三: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