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369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4.0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科举选官制度与监察篇一: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选官用官制度、监察制度专题三 古代中国的选官用官制度、监察制度难点11 古代中国选官用官制度的演进古代选官用官制度主要包括奴隶社会的王位世袭制、两汉的察举制、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和隋唐至清朝的科举制。纵观中国古代地方官的选用,大致经历了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秦汉至魏晋南北朝时期,地方官的选拔以察举和荐举为主,以“贤能”为标准,地方权力较大。从选拔形式上看:汉代实行察举制度,规定由地方主要长官每年推荐一定数量的人为官,推荐的标准以德行、经学、乡里清议为主;随着吏治遭到破坏,到东汉末年此制度也败坏不堪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选拔推荐的权力不再

2、交由地方官,而由朝廷统一任命“中正”官专门负责举士选才;此制度有两个缺陷:一是选官的人,即“中正”官,多为本地的豪族大家所把持,二是选拔标准多以家世出身为重,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选才结果,阻塞了寒士人仕。从任用方式上看:从秦代起地方上长史一级的官员要由中央任命,以后历代一直延续;但同时也规定,地方长官有自辟僚属的权力,郡守、县令可以在自己所管辖的区域内选用官员。第二个阶段,从隋唐至明清,选官方式以科举考试为主,以考试成绩为标准,用人权完全收归中央。从选拔形式上看:隋唐实行开科取士,隋炀帝以科举制取代了九品中正制,科举制成为选拔各级官员的主要方式。从任用方式上看:地方官仍然由中央统一

3、任用,但地方官不能再自行任命属下官员,所有进入流品的地方官员都由中央政府任命。【例1】二十酵记载:汉郭巨,家贫。有子三岁,母尝减食与之。巨谓妻曰“贫乏不能供母,子又分母之食,盍埋此子”。郭巨因此被荐举为孝廉。这一材料反映的是A科举制 B察举制 C刺史制度 D九品中正制解析:汉武帝命郡国岁举孝、廉各一人。举孝廉是察举制的主要内容。故答案为B。【例2】 在宋代的官员中,有三分之一以上来自平民家庭,这是因为当时推行的选官制度是A军功爵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解析: A项军功爵制是战国时期实行的,时间与题目不符;B项察攀制实行于汉朝;C项九品中正制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选官制度。隋朝创立的科举

4、制在宋朝日臻完善。答案为D。难点12 古代中国监察制度的演变先秦时期中国已开始出现监察活动,但监察制度则在秦汉时期形成。中国古代监察制度主要是指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中国封建社会的监察制度:秦朝设御史大夫: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御史大夫执掌群臣奏章,下达皇帝诏令,兼理国家监察事务。两汉的刺史制度:汉武帝把全国分为l3个州作为监察区,每州设刺史一名进行监察。刺史级别不高,但巡察时代表中央,可以监察诸侯王和地方高官。北宋设通判:北宋在各州设通判,负责监督知州,可直接向皇帝报告情况。明朝设都察院、六科给事中、按察使司:在中央,既设有都察院,设立监察御史,分道对地方官员实行监督,又设有六科绐事中,与

5、六部相对应,进行业务监督,合称“科道”。在地方,省级机构还专门设有负责司法、监察的按察使司。【例3】 中国古代吏治腐败时会出现以钱买官的现象。“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就是对这一现象的揭露。这句话所反映的情况发生在A秦代 B汉代 C唐代 D宋代解析:根据题干中“擢通判”中的“通判”进行判断。北宋初年,宋太祖在地方设通判,来监督地方官,这是“通判”一职的最早出现。故答案为D。【例4】荀子君道:“墙之外,目不见也;里之前,耳不闻也;而人主之守司,远者天下,近者境内,不可不略知也。”据材料,荀子主张A诸侯应定期朝觐天子 B君主要经常巡游天下C官吏应深入民间体察民情 D君主要加强对中央与地方

6、官吏的监察解析:材料的核心意思是君主要加强对官吏的监察,知道他们的所作所为。根据这一点,A、C不正确;B没有体现出君主与官吏的关系,不正确;D反映了君主与官吏的关系且突出了君主的主导地位,故答案为D。难点13 如何认识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同中央集权的关系古代中国的选官制度和监察制度,既是中央集权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又保证了中央集权制度的正常运转。地方官的选任,不仅是一项文官管理制度,还关系到封建王朝的兴亡存废。从秦始皇废分封、行县制后,中国的政治问题,从结构上说,就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问题,其中地方官的选任事关政治结构的稳定。首先,地方官由中央选任,是实现大一统国家的客观要求;其次,中央

7、权威的树立是社会稳定的保证,中央掌握地方官的任免权,收回地方自辟僚属的权力,统一了官制;最后,制度化的选官标准,为维护长治久安的社会环境,提供了高素质的地方官队伍。古代监察官打击贪官污吏、澄清吏治,打击地方割据势力,维护了中央集权;谏正皇帝过失,防止决策失误,维护了政令的准确性。【例5】余秋雨在十万进士中认为:科举制度选拔的“十万进士”,“其中包括着一大批极为出色的、有着高度文化素养的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这说明科举制度A是行之有效的选官用人制度 B是中央集权制度建立和存在的基础C是十分完美的人才选拔制度 D有利于维护官僚队伍的廉洁高效解析:“十万进士”中有一大批政治家和行政管理专家,说明科

8、举制是能够选拔出人才的,因此A正确;中央集权制度在战国时提出,在秦朝时已出现,而科举制在隋朝时建立,B错;科举制从一开始就有不足,因此说它十分完美是不对的,C错:有很高的文化素养不等同于官员队伍廉洁高效,D错。篇二:科举选官制度研究前 言以君主为中心的封建时代就如何选拔,培养与录用人才,封建统治阶级走过了一段漫长曲折的历程。早在西周时期,建立在井田制基础上的以宗法等级关系为纽带的“世卿世禄”制,人们凭血缘或姻亲关系进入仕途。春秋战国时期,奴隶制生产关系逐渐被封建制生产关系所替代,新兴地主阶级为了巩固他们的政治经济地位纷纷进行改革,其中以秦国商鞅变法最为成功。商鞅变法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废除“世卿

9、世禄”制,实行“军功爵位制”。秦以后,取士制度变化很大,两汉时采取察举、征辟等办法,通过中央和地方官员的推荐或征聘进入仕途;魏晋南北朝时期,实行九品中正制,隋唐以降则科举大盛。正如苏东坡将中国古代的官员选任制度所概括:“三代出于学,战国出于客,两汉出于郡县吏,魏晋出于九品中正,隋唐以后出于科举。”1993年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的颁布标志着我国的公务员制度正式诞生。经过近20年的发展,公务员制度在我国已被视为古代科举制度在现代社会的留存和升华。回顾科举制度1300余年兴衰历程,从其开始的相对公正性、确保精英的有序流动和较强的凝聚力等到明清以后,因考试内容僵化、学风浮薄等,严重的阻碍社会发展,我们有

10、必要反思其利弊得失,借鉴其兴衰经验,从而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公务员制度,使我国公务员制度在新时代条件下获得新的发展,真正为社会主义服务。 苏东坡集后集卷11。第一章 科举制度的产生与发展历程科举制度作为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的取仕制度,创始于隋朝,确立与唐朝,完备于宋朝,一直延续至元、明、直到清末。科举制度的起源,可以追溯隋朝以前。 科举前的选官制度周代官吏的录用,主要采用世袭制,国君和宗室贵族按大宗,小宗的规则分封官职、爵位和食邑,爵位和食邑世代相袭,因此世袭制又称为“世卿世禄”制。“世卿世禄制”由血缘和身份决定一切。只有大夫以下的低级职务由乡里荐举,被荐举者称为“秀士”,择其优者进

11、入国学学习,所谓选拔,只限于低级官吏层面。在更大范围内选拔官吏,始于春秋战国时期。在社会剧烈变动的过程中,处于贵族和庶民之间的士阶层发生了变化,一部分贵族沦落为士,一部分平民则上升为士,他们成为官吏的候补者。与此同时,各诸侯国为实现霸主之业,纷纷进行改革。打破世袭制,采用“选闲任能”的原则录用官员。到了汉代,官吏的选拔形成了制度,常见的有察举制和征辟制。所谓察举,是指中央和地方高级官员将经过考察的优秀人士推荐给朝廷,以备录用,所以又叫荐举。朝廷规定的察举人选有很多名目,如“贤良方正”(品德贤良,行为端正)、“能言极谏”(敢于批评建议)、“孝廉”(孝敬父母,办事廉洁)、“秀才”(才华出众)等。被

12、荐举者须经考核,汉文帝时首次实行“策问”的考试考核方式。考题涉及国家治理的重大问题,由主考官将问题写在竹简(策)上,由被荐举者书面解答(对策)。董仲舒,公孙弘的对策就深得汉武帝赞许,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就为汉武帝采纳,开其后20XX年以儒学为正统的先声;公孙弘因对策第一,几年后官至宰相。征辟是与察举同时运行的另一种选拔人才的制度。征,是指皇帝下诏征聘,对象都是社会上富有名望的人;辟,是指公卿或州郡征调一些人担任掾属。征辟体现的是政府对人才的礼遇和重视。汉代通过制度化的人才选拔方式,为中央和地方行政提供了干练的官吏,使汉代的强盛有了人事上的保证。这种制度以察举为主,科目的多样化有利于人才的发现,

13、又辅之以考试,尤其是“策问”的考试形式,被后世的科举考试所沿用。 关于科举制度的起源,主要有四种说法:其一,始于汉代说。近人主张此说较早者是黄炎培。他说:“如果真要说科举的起源,该说西汉。当时的考试制度,不早已分科试策么?” 其二,始于隋代说。其三,始于唐代说。其四,兼顾汉隋说,主张此说的刘海峰先生就认为认为:“广义的科举指分科举人,起始于西汉;狭义的科举指进士科举,起始于隋代。”因此,汉代的策问考试可以视为古代科举考试的起源,它对隋唐科举制度的产生有着直接的影响。当然察举的弊端也很明显,由于察举制实如保送制,西汉时已经有选举不实而被免官的事例,及至东汉,因郡国官员滥用职权,裙带之风的腐蚀使请

14、托之风蔓延,以致所举之人往往名不符实。桓帝灵帝时有童谣对此讽刺云:举秀才,不知书;察孝廉,父别居;寒素清白浊如泥,高策良将怯如鸡。”东汉官僚队伍的冗滥可见一斑。魏晋南北朝时,全国处于分裂割据的状态,各势力集团为了取得斗争优势,都力倡“唯才是举”,吸引人才,凡有“治国用兵之术”及“高才异质”者,均予以拔用。在具体做法上,一是打破族姓阀阅旧习,识拔奇才,不拘微贱;二是注意从实践中选拔。曹丕继位为魏文帝后,建立九品中正制(又称“九品官人法”),将唯才是举的选官原则制度化。由朝廷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员,兼任本郡“中正”官,负责考察各地人士,按其品德才识的高下,分别评定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

15、下、下上、下中、下下9等,每10万人推举1人,作为吏部录用的依据。九品中正制初行时,尚能按人才优劣定品第,而不是专重家世阀阅。按宋书?恩幸传序的说法,当时以九品中正制品评人物,“盖以论人才优劣,非为世族高卑”。但随着世家大族的势力日益膨胀,其很快就霸占了所有的中正官职,控制了选官大权,九品中正制的消极因素不断的增长并逐渐走向反面,以致出现“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的不正常局面。 科举制度的确立和演变隋朝建立后,世家大族已经没落,寒门地主登上了政治舞台。九品中正制已不能适应新形势的要求,于是隋文帝开皇18年,改行朝廷开科考试的方法选拔官吏。至隋炀帝大业二年(公元606年)设进士科,实行以试策(时务策)取士,这是科举制的真正开端。唐代继承并发展了隋代的科举制,并使科举考试进入了鼎盛时期。科举制在隋唐的确立与兴盛有其深刻的经济、政治和文化原因。首先,均田制在隋唐推行,使一部分自耕农和庶族地主有了经济基础,同时国家的统一和强盛,也使他们积极要求参政,他们希冀通过某种形式改变政治地位不高的现状。其次统一的中央集权官僚体制的确立又急需大批高素质的官吏充实到政府各级行政机构之中,从而使政令畅通,官僚机构得以正常运转,实现进一步遏制地方割据势力、加强皇权、巩固中央集权的目的。再次,社会阶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