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手册华南理工大学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4266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9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手册华南理工大学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广东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手册华南理工大学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广东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手册华南理工大学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广东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手册华南理工大学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手册华南理工大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手册华南理工大学(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017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项目公示表项目名称基于水务物联网的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检测与控制技术主要完成单位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哈尔滨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主要完成人(职称、完成单位、工作单位、贡献证明材料)1.谭奇峰(高级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总负责人,总体负责项目开展)2.高金良(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组负责人)3.陈兵(研究员、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课题组负责人)4.李冬平(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技术总负责人)5.徐勇鹏(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

2、学、试验指导及工程方案审核)6.孙国胜(高级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管网技术负责人)7.南军(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参与)8.叶尔南(/、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开发管理负责人)9.王晶惠(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工程现场技术支持)10.张昭君(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工程现场技术支持)11.李欣(副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参与)12.阮婷(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工程现

3、场技术支持)13.赵焱(高级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指导)14.周献东(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项目前期负责人)15.李广生(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工程现场技术支持)16.杨晨(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示范实施现场执行人)17.胥驰(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18.张建利(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参与)19.时文歆(教授、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参与)20.郑成志(工程

4、师、哈尔滨工业大学、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21.齐世华(讲师、哈尔滨工业大学、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课题参与)22.叶健(/、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功达给排水技术有限公司、课题参与)23.李远哲(/、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参与)24.陈晨咏(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25.林清(高级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26.李秀虹(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27.马成涛(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28

5、.武睿(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29.杨涛(工程师、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广东粤海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课题参与)30. 姚芳(/、哈尔滨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课题参与)项目简介本项目属于城镇供水领域。针对我国城镇供水管网漏失严重,水资源巨大浪费等问题,开发基于水务物联网的城市供水管网漏失检测与控制技术,集成管网监测、管网建模、科学分区、压力精细管理技术,并进行示范应用及技术推广。1.主要技术内容项目围绕以下五项技术进行研究及示范:(1)基于压力驱动漏失(PDD)的管网建模技术;(2)三层级管网分区技术;(3)管网动态压力调控技术;(4)基于贝

6、叶斯与盲源分离算法的漏失评价定位技术;(5)基于异网通讯的城市管网在线监控系统技术。2.知识产权情况项目完成5项发明专利的申请,其中4项已授权,5项发明专利分别是:(1)使用实验室测定给水管道漏失的装置的测定方法(已授权);(2)一种结合蚁群算法和压力相似性分析的管网压力分区方法(已授权);(3)能提高计量精度的微水流截断阀门(已授权);(4)水锤式管道冲洗方法(已授权);(5)一种基于贝叶斯决策理论和遗传算法的输水管网漏失定位方法。项目完成6项软件开发及著作权申请。分别是:(1)城市管网水力模型管理与模拟分析软件;(2)城市供水管网一级分区组优化调度系统软件;(3)基于饮用水水质的多水源供水

7、管网优化调度软件;(4)城市供水管网二级分区减压阀优化调控系统软件;(5)城市供水管网三级分区城市漏失检测区域定位系统软件;(6)城市供水管网在线监控系统设备驱动软件。项目研究过程中发表国内外论文10篇,其中SCI2篇;其余主要为国内核心期刊。3.应用推广及效益情况应用本项目技术成果可有效降低供水管网漏失,节约水资源、降低能耗和公共环境危害,达到减少生产和管理成本,提高供水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的目的。同时,该成果为城市供水事业发展进步提供成套应用技术与示范。(1)项目成果在东莞常平镇、江苏宝应县、广东梅州市示范应用。2013年1月起始,在常平镇示范实施,能耗降低12.23%、漏失率在原基础上降低

8、41.29%,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266.14万元。2014年1月起始,在宝应县推广实施,能耗降低4.94%,管网漏失率从29.27%降至21.37%,累计实现经济效益195.20万元。2015年6月起始,在梅州市推广实施,管网漏失率已降低6.64%,2016年实现经济效益576.81万元。(2)提高供水可靠性。项目通过三层级管网分区及管网动态压力调控技术,优化管网压力,打通管网瓶颈,减少管网跑漏维修和爆管事故,提高供水安全可靠性。(3)提高供水服务水平管网分区后,实行区块化管理,建立企业标准、管理系统,有效提高检漏、维修效率,提高管网管理信息化水平和企业供水服务质量。代表性论文专著目录论文1:

9、Leakage Discharge Separation from the Total Water Supply Flow in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by Constrained Independent Component Analysis/Wat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ater Supply论文2:Leakage control of multi-source water distribution system by network partition and optimal pump schedule in China/Jou

10、rnal of Water Supply: Research and Technology - Aqua 论文3:基于FastICA算法的物理漏损流量分析模型/浙江大学学报论文4:给水管网压力驱动水力模型构建及降漏应用/中国给水排水论文5:城市供水管网三级分区水力模型漏失控制研究/中国给水排水论文6:南方某城市供水管网三层分区控漏实践/中国给水排水论文7:结合模型校核和贝叶斯决策理论的供水管网漏损区域定位研究/中国给水排水论文8:考虑漏失和用户用水的供水管网PDD模型构建及应用/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论文9:结合图论的供水管网PMA分区方法/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论文10:区域供水管网盲源分离漏失量研

11、究/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知识产权名称专利1:一种结合蚁群算法和压力相似性分析的管网压力分区方法(201410217642.7)专利2:使用实验室测定给水管道漏失的装置的测定方法(201410312621.3)专利3:能提高水表可计量水量精度的微水流截断阀门(201210411471.2)专利4:水锤式管道冲洗方法(201210410511.1)软件著作权5:城市管网水力模型管理与模拟分析软件(2014SR176565)软件著作权6:城市供水管网一级分区泵组优化调度系统软件(2014SR188061)软件著作权7:基于饮用水水质的多水源供水管网优化调度软件(2015SR101156)软件著作权8:

12、城市供水管网二级分区减压阀优化调控系统软件(2014SR175737)软件著作权9:城市供水管网三级分区城市漏失检测区域定位系统软件(2015SR019164)软件著作权10:城市供水管网在线监控系统设备驱动软件(2015SR043389)推广应用情况项目成果在东莞常平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宝应粤海水务有限公司和梅州粤海水务有限公司推广使用。在东莞常平镇示范实施,采用适用于我国环状管网分区的控漏技术对全管网进行三级分区,建设二级分区30个,三级分区80个、压力示范区3个和DMA漏失定位示范区1个,并采用云计算集成管网压力流量监控系统、GIS系统、管网管理系统和营业收费等系统建成管网数字化平台。东莞

13、常平粤海水务有限公司,供水规模28万m/d,示范实施后,漏失率在原基础上降低41.29%。在江苏宝应县推广实施,建立了管网DN100以上管网水力模型,并将模型进行多方面应用,发现管网运行问题,开展基于管网DMA分区的漏失精细化管理,管网漏失率从29.27%降至21.37%;开展基于管网最不利点压力优化出厂及管网压力,优化水厂二泵房水泵运行模式及水泵运行频率,优化整个管网压力,降低了管网爆管风险及延长管网寿命,二泵房电耗在原有基础上降低4.94%。在广东梅州市推广实施,建设一级分区3个,二级分区7个,三级分区120余个,并建设管网压力流量监控系统,实施管网压力调控,减少漏失及能耗。梅州粤海水务,实际供水规模24万m/d,示范实施期间,漏失率已降低6.64%。在示范实施过程中,通过进一步优化现有技术成果,建立统一的应用平台,将智慧生产、智慧管网、智慧服务、水务物联网应用融为一体,形成标准的技术体系、方法、流程。其成果可以在水行业及相关领域推广应用,市场需求潜力巨大。通过云部署saas服务模式,培育互联网+新产业链。 3- -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