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4263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2.6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社区志愿者日常培训制度篇一:社区志愿者培训方案社区志愿者培训方案社区志愿服务组织、社区志愿者培训学校,要根据志愿服务项目的要求,从社区实际出发,制定培训计划和实施方案,对志愿者进行相关知识和技能培训,提高志愿者的服务意识、服务能力和服务水平。现制定社区志愿者培训办法如下:一、培训类别1、初次培训。培训对象为新招募的志愿者,培训内容包括志愿精神、服务规范和权利义务等,培训目的是帮助志愿者加深对志愿精神的理解和志愿服务工作的认识。初次培训要全面系统,可以在志愿者报名时当面进行,也可以采取集中培训。2、阶段性培训。在志愿服务活动开展过程中,要对志愿者进行阶段性培训,帮助他们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阶段性

2、培训要定期进行,可以采取交流讨论、案例分析等方式,也可以通过集中讲解、个别辅导等办法。3、临时技能培训。这方面的培训一般在开展专项志愿服务和大型社会活动志愿服务时进行,重点时根据志愿服务活动的特别要求,对志愿者进行服务内容、服务规范和相关知识培训。开展临时技能培训要有针对性,主要采取集中培训的方式进行。4、志愿服务组织跟踪记录志愿者参加培训的情况。二、培训目的通过培训,使每个志愿者都能达到三个提高。1、提高服务意识。要充分认识到志愿者服务是构建和谐社区的需要;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从而,增强志愿者提高自身素质的紧迫感。2、提高理论水平。要在思想上弄清社区工作理念、国家对社区的方针政

3、策、志愿者的权利和义务;要遵循实践-理论-再实践的规律,不断对志愿者的工作进行概括、分析、总结、提炼,以形成新的经验,做到逐步与国际接轨。3、提高业务能力。通过培训,要开拓视野、增长知识、启迪思想,从而提高辩证思维的能力,提高业务能力,提高动手能力。使志愿者在服务工作中,各种关系处理得更协调一些,创造性工作更多一些,工作方法更科学一些,工作作风更严谨认真一些,工作质量更高一些。三、培训内容、政治理论。包括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及外延;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有关范畴;社会学、心理学、逻辑学的有关知识等。、社区建设。包括社区建设发展目标;党风廉政建设;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社区科学化管理;精神文

4、明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等。3、队伍建设。包括志愿者的权利义务、服务理念、职业道德等。4、业务能力。包括服务项目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交流和沟通的技能,组织、动员、宣传等技巧。四、培训方式服务组织可以邀请教育、咨询专业机构,对居委会、社区服务组织的工作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培训方法可以采取观摩、讲座、实地考察、观看影像资料、专题讨论、示范操作等形式;培训要以大集中和小分散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保证培训质量。五、培训要求1、 志愿者培训是提高志愿者知识素养和专业技能,提升志愿服务工作整体水平的重要环节,社区党总支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按照我社区志愿者培训方案,创新培训形式,自行组织实施好相关培训内容。2、 参加

5、培训的志愿者要按时参加各项培训活动,认真做好笔记,不迟到,不早退,不旷课,如遇特殊情况需事先请假。火花社区20XX年3月10日篇二: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卫王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第一条 志愿服务组织机构由社区志愿者服务领导小组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第二条 志愿者组织机构的职责:在上级党组织和共青团的领导下,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确立服务项目,落实服务活动,为社会公益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等提供服务。第三条 社区志愿服务范围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帮困、社区治安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的服务工作等公益事业。这些服务以志愿者及其组织的行为能力为限。第四条 社区志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残疾人、

6、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社会成员。志愿者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申请或者实际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志愿者、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第五条 社区党员志愿者组织、妇女志愿者组织、社区老年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老年科协等统一纳入社区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接受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协调管理。卫王社区孤老残弱志愿者工作制度为倡导“奉献、关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切实加强对社区弱势群体(孤、老、残、弱)的帮扶救助,建立和完善社区保障体系,推动社区志愿服务健康发展,特制定本制度。一、志愿者活动应遵循自愿、平等的服务原则,互相尊重,

7、友好相待。二、志愿者应遵守志愿者协会的章程,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开展志愿服务。三、了解社区孤、老、残、弱的困难情况,针对其自身实际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四、积极开展“一助一”志愿服务活动,努力形成长效帮扶机制。五、社区志愿者服务站每年年初应制定对社区孤、老、残、弱的居民志愿服务工作计划,年底应相应写好工作总结。六、社区对孤、老、残、弱的志愿活动每月应不少于1次。七、志愿者每次活动前都应告知社区志愿者服务站,开展志愿服务时,应佩戴统一的标志。八、每次活动结束,志愿者服务人员都应及时填写相关的记录, 并将服务情况详细反馈给社区志愿者服务站,以规范管理。卫王社区志愿者服务制度为居民办实根据

8、社区“服务在社区”“满意在社区”的宗旨和社区综合服务中心服务,特制定制度如下:一、筹建为民服务网点,组织扩大志愿者协会队伍和服务内容。二、热情接待群众,提供优质服务,做到有接等,有记录、有反馈、有新意思。三、坚持有偿服务和无偿服务相结合的服务方向,积极事,为居民排忧解难。四、加强廉政建设,遵纪守法,严以律已,公道正派,勤政为民,提高办事效率。五、巩固壮大集体经济,支持和组织发展各种形式社区服务,做好协调等工作,管好用好集体经济。篇三: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社区志愿者管理制度第一条志愿服务组织机构由社区志愿者服务领导小组和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组成。第二条志愿者组织机构的职责:在上级党组织和共青团的领导下

9、,招募、培训、管理志愿者,确立服务项目,落实服务活动,为社会公益工作和社会保障工作等提供服务。第三条社区志愿服务范围包括社区服务、环境保护、社区文化、社区教育、社区帮困、社区治安以及大型社会活动的服务工作等公益事业。这些服务以志愿者及其组织的行为能力为限。第四条社区志愿服务的重点对象是残疾人、老年人、优抚对象和其他具有特殊困难需要救助的社会成员。志愿者组织根据服务对象的申请或者实际需要,提供力所能及的志愿服务。志愿者、志愿者组织与服务对象之间是自愿、平等的服务与被服务关系,应当互相尊重、平等相待。第五条社区党员志愿者组织、妇女志愿者组织、社区老年人协会、关心下一代协会等统一纳入社区志愿者服务管理体系,接受社区志愿者组织的协调管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