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制度建设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3979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9.7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深化制度建设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深化制度建设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深化制度建设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深化制度建设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深化制度建设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深化制度建设》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深化制度建设(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深化制度建设篇一:深化党的制度建设改革方案 题目1、2、【判断题】如果党的建设不能顺应新的社会发展变化要求,就很难更好地发挥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领导核心作用。()T3、【判断题】党的建设要顺应时代要求,就必须进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T4、5、【判断题】党是在宪法和法律的范围内活动的,党的建设制度还要和党外其他各项国家法规制度相一致。()T6、【填空题】党的哪次大会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的目标,这次大会的全称是什么?(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7、是党在新时代条件下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的新的伟大革命,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党和人

2、民事业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改革开放)8、【填空题】十八届三中全会要求,到果,形成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的制度体系,使各方面的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2020年)9、【判断题】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T10、现在,全面深化改革的序幕已经拉开,而改革能都成功关键在关键在(党、人)11、【填空题】年审议通过深化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实施方案,对今后一个时期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做出了全面部署。(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12、内容,也是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成功的重要保证。13、14、【判断题】党要管党,关键是管

3、好各级领导干部()T15、16、17、【选择题】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了全面深化改革的哪几个方面?()ABCDEF A经济体制 B政治体制 C文化体制 D社会体制 E生态文明体制 F党的建设制度改革18、【选择题】以下是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基本目标(ABCD)A、即党的组织制度不断完善,民主集中制有效落实,党内生活严格规范,党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高度一致;B、干部人事制度不断完善,选人用人机制科学有效,信念坚定、为民服务、勤政务实、敢于担当、清正廉洁的各方面优秀干部充分涌现;C、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制度不断完善,基层组织体系更加严密,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有效发挥;D、人才发展体制

4、机制不断完善,人才流动配置、评价激励等制度基本健全,形成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优势。19、【选择题】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有哪些?(ACDE)A、深化党的组织制度B、社会保障制度C、基层组织建设制度D、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E、干部人事制度20、【填空题】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必须把握好正确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确保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要紧紧围绕提高党( )、( )、()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更好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解析: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21、【判断题】深化党的

5、建设制度改革,还需注重制度建设的关联性、互补性和协调性,确保各种制度要素不矛盾、不冲突,同时正确处理党的制度与国家法律法规的关系,才能真正使制度切实可行,推动改革事业不断前进。(正确)22、【填空题】深化党的制度建设改革,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回应了群众关心的问题。多年来,社会最关注的热点焦点问题之一就是( )解析:党风廉政建设23、【选择题】实施方案围绕4个方面改革任务提出了( )项重点举措,并提出改革举措在( )年前基本完成。(26、2020)24、中共中央政治局8月29日召开会议,审议通过了哪些内容?(ABCD)A、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实施方案B中央管理企业负责人薪酬制度改革方案C、关于

6、合理确定并严格规范中央企业负责人履职待遇、业务支出的意见D、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补充题】14、党中央坚持从严管党治党、采取有力措施,着力解决党的建设中的重点难点问题,同时不失时机深化党的制度建设改革,从制度机制上寻找破解之策,不断增强党自我进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15、党的制度建设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制度、干部人事制度、基层组织建设制度和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到2020年建立起系统完备、科学规范、运行有效、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党的建设制度体系。16基层组织制度不断完善、人才发展体制机制不断完善。17制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党的组织制度,提高党的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

7、法执政水平;培养选拔党和人民需要的好干部,建设高素质的执政骨干队伍和坚强有力的领导班子,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在全面深化改革的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和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巩固党的执政基础;要深化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加快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把各方面的人才积聚到党和国家的事业中来。篇二:走向制度文明的制度自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走向制度文明的制度自信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大纲一、如何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定位和意义1.我们党的政党形态的转型2.国家政治形态的转型3.经济形态的转型4.社会形态的转型5.小结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社会主义制度

8、文明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2.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3.领导社会,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三、“六个紧紧围绕”支撑制度自信1.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深化经济体制改革2.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深化政治体制改革3.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深化文化体制改革4.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5.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6.紧紧围绕提高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7.小结正文引言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XX年11月9

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这次三中全会与其他三中全会究竟有什么区别?最核心的最重要的问题是涉及到千家万户的,跟每个共产党员、每一个中国公民都直接相关的民生问题,涉及到党的执政方式、执政方略,涉及到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到党的建设各个方面的重大的战略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大当选时,带领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向全世界人民、向全国人民所承诺和宣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党的奋斗目标。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是十八大提出的三个光辉词汇。其中制度自信既是前提性的问题,又是根本性的问题,是三大自信的根本。中共中央关于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

10、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提高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我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这场改革是空前的,它已经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民的生活、影响了世界历史走向的伟大的改革开放,是顺应了人类历史文明大道的,并且要超越他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文明是包容了其他的文明,而不简单的大批判式的否定,是包容以后实现的文明、超越的文明,也只有这样的制度文明才能确立我们真正的制度自信。一、如何把握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历史定位和意义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十八届三中全会,35年来,中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XX年召开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寄托了13亿中国人民、8500万党员的殷切期待,党能否顺应历史潮流、迎接新

11、的挑战?新一代领导者、执政者怎么才能确立在人民群众中的政治权威,来领导中国的发展和改革开放,怎样才能让老百姓有信心继续跟党走?就要针对这些问题,以实事求是的态度来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由此,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坚持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胆子要大、步子要稳,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整体推进和重点突破相促进,提高改革决策科学性,广泛凝聚共识,形成改革合力。当前,我国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这场改革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我们正在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面临的挑战和困难前所未有。1.我们党的政党形态的转型我们党的政党形态,必须由

12、革命党向长期执政党的转换。即我们党在执政过程中的具体的领导方式、活动方式必须适应新的执政要求,进一步确立执政的思维、理念,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实践证明如果我们继续用革命党的思路、办法、习惯去解决中国现在面临的新问题、新情况,肯定是行不通的。2.国家政治形态的转型我们国家的政治形态必须要实现由威权政治向法理政治的转变。威权政体指二战后新兴民族国家的政体。威权政体的特征在于有名无实的民主制度、少数人的威权统治、参与社会经济发展的政府、微弱的大众化控制。过去,我们靠威权政体来治理国家,这种将一个国家的命运寄托在一两个人的威望上是很不正常的。因此,我们必须有意识的、主动的、自觉的实现我党政治

13、形态由威权政治向法理政治的转变,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更新、自我进步;使党的领导、国家制度、社会制度符合科学的制度安排,并形成良性的互动,各得其所、相得益彰。这是一场革命性的变革。我们要对得起历史,要避免国家不会发生大的动荡,党的执政不会发生大的变故,这是需要制度建设能力的,需要我们党要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和高度的政治担当,提前铺设好国家政治形态制度的轨道,进而实现党的长期执政和长治久安,最终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3.经济形态的转型我们的经济形态,必须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的转型。35年来,改革开放所取得进步和成绩,是我们进一步实行变革的内在动力源。决定指出,到建党100周年时,在

14、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上要取得决定性成果。其中一个就是要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对政党形态的转型、国家政治形态的转型将会起到巨大的促进作用,发挥经济体制改革的“牵引”作用。4.社会形态的转型如何从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型?法治社会的建设,全体中国公民的法治意识,依法政治参与的意识,依法表达利益诉求的意识等等,这些都包含着公民人格成长的组成部分,是一个更加艰难而巨大的任务。每个党员要在改革中起先锋和示范作用,引领中国人民通过国民教育制度的改进,提升公民的素质,特别是提升公民的政治素质和公共道德素质,培育健康的公民人格,这是前三条转型的基本保证。因此,我们必

15、须自觉的关注公民素质,关注中国社会的成长,关注中国社会自主能力的成长及关注中国法制社会的成长。5.小结四个形态的转型即政党形态转型、政治形态转型、经济形态转型、社会形态转型,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下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制度体系的框架建设,是制度完善和走向制度文明的过程,将会越来越清晰地展现在中国人民面前,文明的制度体系也让全世界为之敬重,这是中国历史进步的脉动。二、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与社会主义制度文明1.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正确理解总目标,是完善而不是另辟道路,是发展而不是停滞,更不是回到老路上去。如:俄罗斯出台一种政策、法律,就是在街头广告牌、宾馆、饭店必须要用俄文,包括美国的肯德基、麦当劳的牌子都是俄文的,这从另一个侧面能感觉到一个民族它所坚持的一种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