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3970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1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中课堂作业的设计,博客篇一: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设计课堂作业顾名思义就是要在课堂中进行的练习。因此设计好课堂作业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在数学教学中,作业是学生进行学习最基本的活动形式,学生数学概念的形成、数学知识的掌握、数学方法与技能的获得、学生智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都要通过作业来实践教师在作业设计时要考虑到学生的兴趣,进行多样的练习,采取多元化的作业设计来进一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作业设计应不拘泥于传统的书面作业的形式,可以是口头形式的,也可以是操作演示形式的,还可以展示创作成果等等。学生完成作业时,可以采取相互竞赛,也可以采取相互合作的形式。

2、例如:进行同桌比赛,然后互相交换批改,全对的可以给自己画一个红旗或红星;进行小组比赛,在黑板上出题,哪个小组最先做完,就给他们组加星。诸如此类的设计还有很多,这些都是为了教学所服务的,也是能达到练习作业的目的。不一定是要每天在课堂上做多少道口算才可以的。这样的活动,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达到练习的目的,何尝不可呢。虽然他们所用的方法、得到结果不一定相同,但在实践过程中,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提高,创新精神得到了培养。作业的评价方式有很多,不止是单一的批“优,良,中,差”或是写一段评语,它应该是多向的、立体的、互动的。在课堂时间允许的情况下,可以专门让同学之间互相交流。例如,好的作业可

3、以让大家传阅,并说说他好在哪?自己有哪些不足,可以从他的作业上学到什么?或是写完同桌互相交换检查.学生的作业评价,不仅要评价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还要评价意志、品质、兴趣和习惯等因素,评价学生在作业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创造意识、创新习惯。有优点原则地大加赞赏,有缺点则旁敲侧击,既保护了学生自尊心,又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热情。总之作业设计应紧贴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实际生活环境,使“数学生活化”。但是有时候由于课堂时间不够,课堂作业并没有达到一定的目的。教师在教学中就应该学会变通,把作业通过丰富多彩的形式表现出来,这样才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他们的创造热情。从而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篇二:浅谈小学数学课

4、堂作业探究数学课堂作业设计,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浅谈小学数学课堂作业咸宁市通城县北门小学李诚课堂作业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数学知识大都是通过习题形式体现的,如果学生光听老师讲解而不做作业,是很难真正掌握知识的。因此,数学课堂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的必要途径。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一堂没有学生课堂作业的数学课不可能是成功的。这些道理,并不是所有的教师都认识了。有些教师认为上课时间很宝贵,还是让自己多讲一讲,用于学生练习总觉得可惜。结果学生的作业大都留在课外去做了。我认为学生在课外做作业有四大弊病:(1)妨碍学生课外休息和活动,影响学生的健康。(2)学生在课外做作业,没有一个安静的

5、环境,又看到别人在玩,心神不定,马马虎虎应付了事,容易养成学生作业潦草的坏习惯。(3)在课外练习没有老师辅导,特别是差生遇到困难,容易抄袭他人作业,造成两级分化。(4)学生心慌意乱,一乱就错。作业错误多,老师批改费时,还要“抓”学生来订正错题,把大部分时间埋在作业堆里,影响备课,又影响上课质量。这就造成教学上的一种恶性循环。根据优秀教师的经验,一堂数学课要有13到12的时间让学生做作业。因此,探究数学课堂作业设计已成为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的重要课题。学会合理地设计课堂作业也是数学教师的一项基本功。我认为,小学数学的课堂作业设计,按教学需要可以从12个方面进行:1、基本性作业设计小学数学中最基础

6、的内容,例如百以内口算,基本应用题、简单图形的求积计算,计量单位的化聚合换算等,这些知识必须使学生熟练掌握,才能进一步学习其他数学知识。这些作业要作为基本性练习经常训练。这种作业虽然简单,但能影响小学数学教学的全局。2、单一性作业设计它是围绕某一数学内容编排同一类型的作业。例如,教过小数乘除后,安排一组小数乘法计算题;教过长方形面积计算后,安排一组同类型的作业题。一般课本上的题目属于这一种性质的作业,这种作业练习主要用于巩固新知识。3、综合性作业设计把新旧知识安排在一起的作业。例如教过除法应用题后,把乘除应用题综合在一起进行练习;又如教过计量单位“吨”以后,把吨、千克、克综合在一起练习。这种综

7、合性的作业练习,能经常以新带旧地进行复习。一味地进行单一性练习容易造成学生依葫芦画瓢,今天教乘法,做的练习全是乘法,不利于发展学生的思维。所以,在一般情况下,要尽可能安排综合性作业。4、 准备性作业设计这是为导出新知识以及为新知识铺平道路而组织的作业。准备性作业是利用学生已经学过的旧知识,根据讲解例题的需要而设计的。学生解决了准备性的作业,例题的解答也就水到渠成了。从知识迁移作用的理论上分析,设计准备性作业,就是充分发挥知识的正迁移作用。因此,讲解例题不能就事论事,依题讲解,而要精心设计准备性作业,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5、 针对性作业设计它是针对知识的难点以及学生学习中的某些缺陷而专门设计

8、的一种作业。例如针对学生容易把“增加了”和“增加到”混淆起来,可以设计专门的作业进行练习。教学中必须十分重视这种针对性的作业设计,它能够对症下药,集中全力打“歼灭战”,教学效果好。6、 对比性作业设计它是针对容易混淆的知识和互相联系的知识,运用对比的方法而设计的一种作业。在学生学习时,经常发生混淆知识的错误,在心理学上称为“痕迹性错误”,就是受旧知识痕迹的影响而发生的错误,也是知识的负迁移所造成的消极影响。这类错误比较普遍。在教学中可以设计对比性作业来解决这个问题。根据教学需要,精心设计对比性作业,是提高作业效率,提高学生分析能力的一项很重要的方法。7、 尝试性作业设计尝试性作业一般是与新知识

9、同类型的基本练习作业,这是在学生初步学过新教材以后安排的。这种作业大都是采用少数学生板演,多数学生同时演算,尝试一下,看看掌握了没有。8、发展性作业设计它是根据教学需要,从易到难,由浅入深,有系统地安排的一种练习。例如应用题从基本应用题发展到复杂应用题,再发展到分数应用题。这样,就把整数应用题和分数应用题、新旧知识都串连起来了。这种发展性的作业练习可以使学生清楚地看出知识变化的来龙去脉,弄清解题思路的脉络。同时,这种作业练习是以新带旧,像滚雪球一样,越滚越大,使知识系统化、条理化。发展性作业练习用通俗的话说叫“一条龙练习”。设计这种作业要求高,教师必须掌握教材前后之间的联系。9、创造性作业设计

10、它是在学生掌握了有关数学知识、技能的基础上,用以培养学生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发展学生智力的一种作业。一题多解、自编应用题、自编试题和文字题、实际测量计算等,都属于创造性的作业设计。10、诊断性作业设计它是为了检查学生的知识缺陷而设计的一种作业。根据教学需要,有局部性诊断,也有全面性诊断。11、变式性作业设计作业练习最好不要有固定的程式,否则会产生“惰性作用”,使计算发生错误。一种作业设计应该变换叙述方式,或变换位置,或变换形式,使学生知识深化,同时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智力,提高学生的分析能力。12、操作性作业设计它是要求学生动手操作,为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而设计的作业。例如测量教室的面积、丈量操场的

11、地积,测量旗杆的高度等。以上12种课堂作业设计,应该有的放矢地根据不同的教学需要,灵活应用。目前,许多老师已经开始重视数学课堂作业的教学,但也有些老师仅停留在追求作业数量上,有些老师辛辛苦苦,到处搜集题目,拿来就让学生做,学生做得头昏脑胀,结果收效不大。作业效率不是同作业数量成正比的。一般来说,作业效率是作业效果与作业次数的比(作业效率=作业效果作业次数),可以理解为,如果作业次数少,作业效果大,那就是作业效率高。因此,应该重视作业设计,讲究作业的科学性、合理性,以提高作业的效率。以前,从忽视课堂作业到重视课堂作业是一个飞跃,现在,从只追求作业数量到讲究作业效率又将是一个飞跃。它标志着小学数学

12、教学将会迈向一个新的水平。篇三:论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合理设计论小学数学课堂作业的合理设计陶行知先生认为:“教育具有连锁性: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所以做是学的基础。”在数学教学中,数学的学习更加需要练习与实践,而作业是学习数学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因此,研究小学数学作业的设计问题,是目前小学数学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小学数学的作业设计创新能力还远远不够,具体的传统做法是:作业实行同一性,忽视了每个学生在学习能力、学习兴趣、学习心理等方面的差异;作业的量仍然繁重,其中大部分是简单的练习,质量上不去;作业的提醒更加单一,以填空、计算为主;作业的综合性不强,

13、缺少了与生活的关联;作业上的评语简单,以作业的正确与否为主。传统的作业设计,会使学生的视野得不到开阔,被局限在了课本以及练习册中,应用能力得不到加强,无法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自主能力。想要真正的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降低学生的学习负担,就必须实行创新精神,对小学的作业进行合理的设计。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小学生对数学的喜爱一般都是从兴趣开始的,从兴趣到探索,从探索到成功,在从成功的体验中产生新的兴趣。而布置阅读一些数学故事、数学知识,开展一些数学游戏活动,做到“寓做作业于游戏中”,更会让小学生对数学产生兴趣。因此,作业设计时,我们应从学生的年龄特征和生活经验出发,设计新颖

14、的且富有童趣的数学作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成为一个学习的热情者和主动者。如:在学习了“乘数是一位数的乘法”后,我设计了一道“帮助小兔找门牌号”的游戏性作业,即:小兔接到小熊打来的电话,邀请小兔到它家去玩,小熊说,它家的门牌号是108号。可小兔到了小熊居住的小区一看,傻了,原来这里的门牌号都是一些乘法算式,你们能帮帮小兔找到小熊家吗?为了改变原有计算题枯燥、乏味的现象,可设计一些如“找门牌号”、 “啄木鸟诊所”、“小壁虎找尾巴”、“登上宝座”、“小动物回家”、“打靶比赛”、勇闯“智慧岛”等新颖且富有童趣的游戏性作业,把一道道计算题融合在故事情节中,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掌握运算的方

15、法和技能。二、让学生自己做主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态度有由于先天以及后天诸多因素的影响,都会存在着差异。而在教学中,我们就要充分重视挖掘学生们的“潜能”,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使他们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由此,我们在作业的设计上应追求灵活,给学生自我做主的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的数量。课堂上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同样多的作业,有的学生只需几分钟,有的学生可能要花上十多分钟乃至更长的时间。做得快的同学都检查得不耐烦了有的学生还没做完。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让学生自己选择作业的内容。学生的能力是有差异的,对作业内容的需要自然就有所不同。作业内容的设计就要以自主为原则,找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设计不同层次、多梯度的选择性作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需要自主选择。教学中,重在培养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像逛超市一样,自主选择作业内容,体现作业的层次性和弹性化,把作业的选择权给学生。三、提高题型的综合性及应用性提高题型的综合性及应用性,让学生真切感受到在你周围处处有数学,数学无处不在。只有当数学和学生现实生活密切联系时,数学才是活的,才富有生命力,才能激发学生学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