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3861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21.8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民主制度选举的制度篇一:民主选举制度民主选举制度一、 按照“选举法”和各工作口子特点和性质,连队组织机构计生协会、工会、人民调解委员会由职工直接选举产生,连队不能直接指定,委派。二、 对各组织机构按照规定届满应当及时举行换届选举,经职工选举原任人员可以直接连选连任。三、 连队职工,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除外。四、 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名单在确定的选举日二十日前张榜公布。五、 选举工作在连队党支部的领导下直接进行。六、 选举时,被选举人投票必须超过有选举权的职工人数半数以上,选举有权;选举实行无望名投

2、票,公开记票的方法,选举结果于当日当场公布。七、 以威胁、贿赂、伪造选票等不正当手段当选的,其当选无效。篇二:民主选举制度民主选举制度工会按期进行改选,是工会工作的一项重要组织制度,是使工会组织不断增强活力,保证其高质、高效地开展工作的重要组织措施。为此,特制定本制度:一、候选人的提出1、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和主席、副主席候选人,均应按照干部“四化”的标准,在能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热心工会工作,受到群众信赖的人员中选定。2、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候选人的产生,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工会会员的意见,提出建议名单,报经同级支部和上级工会审查同意后,提交会员大会或会

3、员代表大会通过。基层工会委员会的常务委员会委员、主席、候选人,可以由上届委员会提出建议名单,报经同级支部和上级工会审查同意后提出;也可以由同级支部与上级工会协商提出建议名单,由上届委员会根据多数工会会员的意见提出。3、基层工会委员会的主席,在任职届期内应按规定完成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任务。凡无正当理由未按规定完成岗位任职资格培训任务的,一般不再提名下届主席、副主席候选人。二、选举的实施1、参加选举的人数为应到会人数的三分之二以上时,方可进行选举,选举可以直接采用候选人数多于应选人数的差额选举办法进行正式选举,也可以先采用差额选举办法进行预选产生候选人名单,然后进行正式选举。委员会委员和常务委员会委

4、员的差额率分别为5%和10%。2、召开会员大会进行选举时,由上届委员会主持,不设委员会的基层工会进行选举时,由上届工会主席主持。召开会员代表大会进行选举时,由大会主席团主持。大会主席团成员由上届工会委员会集中各代表的意见,提出建议名单,提交代表大会预备会议表决通过。召开基层工会委员会第一次全体会议选举常务委员会委员、主席、副主席时,由上届委员会或大会主席团推荐一名新当选的工会委员会委员主持。3、选举前,选举单位工会组织或大会主席团应将候选人的名单、简历及有关情况向选举人介绍。4、选举设监票人,负责对选举全过程进行监督。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选举的监票人由全体会员从不是候选人的会员或会员代表中推

5、选,经会员大会或会员代表大会表决通过。 委员会选举的监票人,从非常务委员、主席候选人的委员中推选,经全体委员会议表决通过。5、选举一律采用无记名投票方式。选票上候选人的名单以姓氏笔划为序排列。6、选举人可以投赞成票或者不赞成票,也可以投弃权票。投不赞成票者可以另选他人。7、会员或会员代表在选举期间,如不能离开工作岗位,可以在选举单位设立的流动票箱投票。8、选举收回的选票,等于或少于投票人数,选举有效;多于投票人数,选举无效,应重新选举。每一选票所选人数等于或少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有效票,多于规定应选人数的为废票。9、候选人获得应参加选举人的过半数选票时,始得当选。获得半数选票的候选人名额超过应选

6、名额时,以得票多的当选。如遇票数相等不能确定当选人时,应就票数相等的候选人重新投票,得票多的当选。当选人少于应选名额时,对不足的名额另行选举,如果接近应选名额,也可以由大会征得多数会员或会员代表的同意减少名额。10、大会执行主席根据本条例规定,宣布选举结果及选举是否有效。11、选出的基层工会委员会委员,常务委员会委员、主席,按照中国工会章程的规定和干部管理权限报有关党委和上级工会审批。篇三:民主政治与国家选举制度民主政治与国家选举制度民主政治与国家选举制度一直以来都是我们社会谈论的重要话题,是与我们每个公民的生活都息息相关的大事,在青马工程的授课中,房亚明博士就为我们讲授了有关民主政治与国家制

7、度的课题。在课上,他首先强调了权力交接有序化是政治文明的标尺。他说道:权利交接的方式和规范程度是评价政治发展水平的重要尺度,是一个国家能否长治久安的发展下去的重要环节;此外,领导人的产生机制是判断一国是否民主及其水平高低的主要窗口,一个富强文明的国家,一定有着完善,高效,民主的选举制度;最后,他也说到,领导人权力交接制度额演进考察时当代中国的民主化进程和选举制度的发展是一个恰当方法和有效途径。随后,他从三个方面详细的像我们介绍了中国权力制度的演进:一、从强人政治到协商政治。他认为区分这两者的标准就是领导人的产生方式,强人政治具有其本身的局限性:乱世出英雄,悲剧性结局概率高,容易陷入“接班人陷阱

8、”,而协商政治是精英内部的妥协和合作,权力分享是它的核心特征。此外,他还介绍了中国当前三种不同类型的权力交接方式,包括接班制,推举制和选举制。其中,选举制是民主深化的必由之路。二、十八大对党内民主的新发展。科学发展观明确以人为本是核心,为政治民主化提供了方向。并且,组织上也进行了改革,提高了办公效率。此外,权利交接现在逐渐变得常规化,走可持续的道路,年龄梯队合理,人才辈出,人事变动形成了五年一小变,十年一大变的格局。三、未来二十年中国政治走向:走向民主升华的时代。民主化是政治发展的重要内容,也是现代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只能循环渐进,否则欲速不达,民主化也是一个持续的过程,需要有时间慢慢沉淀,慢慢升华,民主形式多样,没有正版。没有统一的民主,民主化是形式多样的,我们应该选择适合自己的一种形式。最后,房亚明博士还介绍了今后一段时期中国政治发展的取向:人民民主的拓展,包括人民代表结构优化,民意联络和表达机制完善等等;协商民主广泛,多层,制度化发展;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体系的构建;权力交接进一步规范化,民主化,透明化,全力终身制缓解乃至能被根本解决。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