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学功能性胃肠病

上传人:文*** 文档编号:90737792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PPTX 页数:29 大小:749.9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科学功能性胃肠病_第1页
第1页 / 共29页
内科学功能性胃肠病_第2页
第2页 / 共29页
内科学功能性胃肠病_第3页
第3页 / 共29页
内科学功能性胃肠病_第4页
第4页 / 共29页
内科学功能性胃肠病_第5页
第5页 / 共2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内科学功能性胃肠病》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科学功能性胃肠病(2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消化内科,功能性胃肠病 (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 FGID),功能性消化不良 (Functional Dyspepsia, FD),持续或反复发作的上腹痛、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一组上腹部症状,经检查排除可引起这些症状的器质性疾病,便称为功能性消化不良 欧美人群中有消化不良症状者占19-41%;我国FD约占消化内科门诊患者的50%,定义,幽门螺杆菌(Hp)感染及由此引起的慢性胃炎可能不起主要主用 上胃肠道动力障碍:胃排空延迟、进食后近端胃容受性扩张不良及胃窦运动异常、幽门十二指肠运动协调失常、消化间期相胃肠运动异常等 胃感觉过敏:

2、胃对容量扩张的感觉阈值降低 精神、应激因素:个性异常、焦虑及抑郁、童年期应激事件等,病因和发病机制,胃排空延迟与上腹胀 近端胃容受性扩张不良与早饱 胃对容量扩张的感觉过敏与上腹痛,病理生理和临床症状联系,上腹痛多无规律性,部分与进食有关 上腹饱胀指进食后自觉有食物长时间留滞在胃内;上腹胀感指自觉上腹胀而体检未见明显上腹部膨隆;早饱指有饥饿感,但进食后不久即感饱 上腹饱胀和上腹胀感常伴有嗳气 恶心、呕吐往往发生于胃排空明显延迟者,可为干呕或呕吐当餐胃内容物 失眠、焦虑、抑郁、头痛、注意力不集中,部分与“恐癌”心理有关,临床表现,1. 以下一点或一点以上: a. 餐后饱胀不适; b. 早饱; c.

3、 上腹痛; d. 上腹烧灼感 2. 没有可以解释症状的器质性疾病(包括上消化道内镜下)的证据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诊断(罗马标准),餐后不适综合征诊断标准: 必须符合以下一点或两点: 1. 正常量进食后出现餐后饱胀不适,每周至少发生数次; 2. 早饱阻碍正常进食,每周至少发生数次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 支持诊断标准: 1. 可存在上腹胀气或餐后恶心或过度嗳气; 2. 可能同时存在上腹痛综合征,上腹痛综合征诊断标准: 必须符合以下所有条件: 1. 至少为中等程度的上腹部疼痛或烧灼感,每周至少发生一次; 2. 疼痛呈间断性; 3. 疼痛

4、非全腹性,不位于腹部其他部位或胸部; 4. 排便或排气不能缓解; 5. 不符合胆囊或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诊断标准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 支持诊断标准: 1. 疼痛可以为烧灼样,但无胸骨后痛; 2. 疼痛常由进餐诱发或缓解,但可 能发生于禁食期间; 3. 可能同时存在餐后不适综合征,45岁及以上近期出现消化不良症状 有消瘦、贫血、呕血、黑便、吞咽困难、腹块、黄疸等 消化不良进行性加重,报警症状和体征,引起消化不良的器质性上消化道疾病,胃镜检查很 重要: 消化性溃疡 胃癌,鉴别诊断,1. 一般治疗: 耐心解释、消除疑虑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烟、酒及NSAIDs

5、避免会诱发症状的食物 2. 药物治疗: 制酸药:H2RA、PPI,主要针对上腹痛症状 促动力药:甲氧氯普胺、多潘立酮、莫沙必利,主要针对上腹胀、早饱、嗳气,3. 根除Hp治疗: 对部分感染Hp的患者有效 4. 抗抑郁治疗: 三环类抗抑郁药、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主要针对精神症状明显者,从小剂量开始,注意药物副作用 5. 中医中药治疗,治疗,肠易激综合征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 IBS),以腹痛或腹部不适伴排便习惯改变为特征的功能性肠病,缺乏可解释症状的形态学改变和生化异常 是最常见的功能性肠病,欧美发病率10-20%,我国报道5-8%,定义,胃肠动力障碍:

6、生理状况下,结肠的基础电节律为6次/分的慢波频率,3次/分的慢波频率与分节收缩有关,而便秘型IBS 3次/分的慢波频率明显增加。正常人结肠高幅收缩波主要出现于进食或排便前后,与肠内容物的长距离推进运动有关,而腹泻型IBS高幅收缩明显增加。腹泻型IBS口-盲肠通过时间明显增快,而便秘型则相反 内脏感觉异常:IBS患者直肠气囊充气痛阈明显降低。IBS患者回肠推进性蠕动常产生腹痛,而正常人很少。 精神因素:个性异常、焦虑、抑郁,应激事件发生频率增高 感染:部分IBS患者症状发生于肠道感染治愈之后,病因及发病机制,腹痛或腹部不适:为IBS 必具症状,程度不等、部位不定,多余排便或排气后缓解。极少有睡眠

7、中痛醒者 腹泻:一般3-5次,少数十数次,大便多稀糊,也可为成形软便或稀水样,可带有粘液,部分患者粪质少而粘液多,但绝无脓血,睡眠不受影响 便秘:排便困难,粪便干结、量少,呈羊粪状或细杆状,表面可附有粘液 多半有腹胀,排便急迫或不尽感,消化不良症状 相当部分患者有失眠、焦虑、抑郁、头昏、头痛等 体检时部分有轻压痛,可触及腊肠样肠管,直肠指检有肛门痉挛、张力高、触痛,临床表现,反复发作的腹痛或腹部不适,近3个月内每月至少出现3天,并符合以下两点或两点以上: 1. 排便后改善; 2. 发病伴排便频率改变; 3. 发病伴粪便性状(外观)改变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腹泻型

8、IBS 便秘型IBS 混合型IBS 未定型IBS,诊断(罗马 标准),发热 体重下降 黑便或便血 贫血 腹块 年龄40岁、有大肠癌家族史、近期大便习惯改变、发作形式变化或症状逐步加重,报警症状和体征,肠镜、粪便检查很重要 引起腹痛、腹泻、便秘的器质性肠道疾病 乳糖不耐受、功能性便秘、药物不良反应等,鉴别诊断,1. 一般治疗: 耐心解释、消除疑虑 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 避免诱发症状的食物 避免奶制品、豆制品等产气的食物 高纤维食物有助于缓解便秘 2. 药物治疗: 解痉药:首选匹维溴铵(选择性胃肠平滑肌钙通道阻滞剂),抗胆碱能药物主要用于腹痛较重者的短期治疗 止泻药:宜用吸附性止泻药,洛哌丁胺或地芬

9、诺酯用于腹泻较重者,导泻药:详见下节功能性便秘 促动力药:莫沙必利 微生态制剂:米雅、培菲康等 3. 抗抑郁药:精神症状明显者 4. 心理和行为疗法:如生物反馈治疗,可用于症状严重而顽固者 5. 中医中药治疗,治疗,功能性便秘 (Functional Constipation, FC),正常人一般每周排便不少于3次,每次35-200g,含水量60-80% 排便困难或费力、排便不畅、便次太少、粪便干结且量少、排便未尽感,排除引起便秘的器质性疾病,称为功能性便秘 女性多于男性,随年龄增高而发病率增加,定义,结肠运动功能减弱导致结肠通过时间减慢,肛门直肠、盆底功能障碍导致排出通道阻滞 膳食纤维摄入不

10、足 不良排便习惯:如刻意抑制排便 精神、心理因素 可能存在肠神经系统、脑-肠轴功能异常,病因及发病机制,必须符合以下两点或两点以上: a. 至少25的排便感到费力; b. 至少25的排便为块状便或硬便; c. 至少25的排便有不尽感; d. 至少25的排便有肛门直肠梗阻感阻塞感; e. 至少25的排便需以手法帮助(如以手指帮助排便、盆底支持); f. 每周排便3次 不使用轻泻药时几乎无松软便 没有足够的证据诊断IBS 诊断前症状出现至少6个月,近3个月症状符合以上标准,诊断(罗马 标准),长期服用某些药物:鸦片类药物、抗胆碱能药物、抗抑郁药等 肠道梗阻性疾病,肠镜检查很重要 全身性疾病:进行性

11、系统性硬化、淀粉样变性等 内分泌及代谢性疾病:糖尿病、甲减等 肠神经系统疾病:Hirschsprung病 中枢神经系统疾病:帕金森病、脑血管病等 风湿性疾病:干燥综合征等,鉴别诊断,口服不透X线的标志物:进行结肠通过时间测定 直肠排便摄片:了解肛-直肠结构和功能、静息和排便时的直肠角、直肠排空程度、有无道器质性病变(Hirschsprung病、直肠膨出、肠套叠、直肠脱垂、会阴异常下降等) 肛门直肠测压、肌电记录:了解肛门-直肠、盆底功能障碍及程度,特殊检查方法,1. 一般治疗: 增加膳食纤维(麦麸、蔬菜、水果等)和水的摄入 未熟水果含有鞣酸,反会加重便秘 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体能锻炼 避免滥用

12、泻药 2. 导泻药: 容积性泻药:欧车前制剂、甲基纤维素、聚乙烯二醇等,水吸附作用 渗透性泻药:乳果糖等,渗透作用增加肠腔水分泌 刺激性泻药:二苯甲烷衍生物酚酞、比沙可啶,蒽醌衍生物大黄、番泻叶等,增加肠道水分泌及促进肠蠕动,长期使用可引起药物依赖、反而加重便秘,蒽醌衍生物还会引起可逆性结肠黑变病,3. 清洁灌肠: 甘油栓、开塞露,用于粪便嵌塞、排除道阻滞 4. 生物反馈治疗: 对部分肛门-直肠、盆底功能紊乱者有效 5. 手术治疗: 慢通过型便秘而肛直肠、盆底功能正常、小肠动力正常者,上述治疗无效,可选择结肠次全切除术,但应慎重选择,治疗,参考文献: 王吉耀主编, 八年制及七年制内科学上册:“功能性胃肠病”一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心理学 > 基础医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