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3449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46.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小学三年级科学(苏教版)下册教材问题答案第一单元土壤与生命1.1 我们周围的土壤1、在我们周围哪里有土壤,哪里土壤多?哪里土壤少?答:在农村随处都可以看到土壤:田野里、道路旁、农家院子里等,只有荒山上的土壤少。在城市里,土壤就不多见了,只有花圃里、水塘边、操场上才有裸露着的土壤,老师可以引导学生认识到水泥路下、路砖下面都有土壤。2、关于土壤你知道什么?有哪些我们可以研究的问题?对这个问题让学生展开交流,引导学生认识土壤的兴趣。 答: 有虫、草、植物的根、水3、挖开田野、花圃和水塘边等不同地方的土壤,观察这些地方的表层,你能发现什么?答:土壤中有枯死的植物的根、落叶、有岩石和沙子。有活着的植物的

2、根、幼芽、还会有蚂蚁、蚯蚓等小动物或动物尸体。4、小草的根为什么这么长?答:小草的根长得这么长,可以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并从土壤深处吸收水份和养料,供给小草生长。5、看看土壤里有哪些小动物。它们都生活在土壤什么地方?答:土壤中的小动物除了蚯蚓、青蛙、屎壳郎、蚂蚁还有蟋蟀、土蟞、田鼠等,它们都生活在土壤的表层。1.2 了解土壤1、仔细观察土壤的外观你发现有什么特征?答:土壤是褐色的,土壤有些潮湿,能成团,土壤里有石子、小虫子、落叶、草根2、做下面的实验,你分别看到了什么现象?说明土壤里有什么?答:(1)用纸巾包住土块使劲握一握,摊开纸巾,看到纸巾潮湿了,说明土壤里有水分。(2)把硬土块放入水中,

3、开始看到硬土散开,过一会儿又看到有气泡从土壤里冒出,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3)搅拌以后看到水变混浊,静上一段时间又看到沉淀后,杯中的物质分为三层,水面漂浮一些物质,水中上层物质颗粒较小,是黏土,下层颗粒较大,是沙粒。(4)取一些土壤放在火上烧一烧、闻一闻,看到土壤发白,闻到焦糊味,说明土壤中含有腐殖质。3、为什么渗出来的水不一样多呢?答:因为三种土的渗水性不同,沙土渗水性强,渗出来的水最多,黏土渗水性差,渗出的水最少,壤土的渗水性居中,渗出来的水也居中。4、用更多的方法比较沙土和黏土的不同?答:用放大镜看:沙土颗粒大,沙粒多。黏土颗粒小,黏粒多。用手捻一捻:沙土的沙粒硬捻不碎。黏土的黏粒不硬,

4、一捻就成粉末。和点水握一握:沙土不能握成团。黏土能握成团。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比较沙土、黏土和壤土的渗水性。实验准备:沙土、黏土、壤土各一纸杯、水三纸杯,漏斗三只,沙布三块,烧杯三只。实验过程:1、把三只漏斗分别放在三只烧杯上,再分别放上沙布,然后把沙土、壤土和黏土分别倒在沙布上。2、把三纸杯水同时倒入三种土壤中,过一会儿观察比较烧杯中水的多少?实验结论:沙土下面的渗水最多,说明沙土渗水性最强,黏土下面的渗水最少,说明黏土渗水性最差,而壤土下面的渗水居中,说明壤土渗水性居中。1.3 肥沃的土壤1、仔细观察土壤的上层和下层,你发现有什么不同?答:土壤的上层颜色黑褐色,松散、有丰富的腐殖质。土壤的

5、下层颜色浅黄色,较硬、岩石增多。2、你还知道哪此增加土壤肥力的例子?答:除了种植绿肥,收集落叶和人畜粪便沤肥,修筑梯田外,还有秸杆还田,放养蚯蚓等。3、为什么说蚯蚓是“土壤天然的犁”和“改良土壤的能手”?答:蚯蚓在土中钻洞,有利于土壤通气排水,起到了松土的作用。蚯蚓吃土及枯草,分解生物残体,排出粪便增加了土壤的肥力。实验与制作制作名称:做一个肥料袋。制作材料:塑料袋、吸管、土壤、果皮、菜叶、蚯蚓、杯子、水。制作过程:1)往塑料袋中装土、水果皮、菜叶、蚯蚓等。2)均匀地往塑料袋中洒一点水,把塑料袋口轻轻地扎上,再插上几个吸管以便散热。3)把塑料袋放在黑暗的地方,用黑色的纸盖在上面。4)每周翻动两

6、次,大约 3、5天才能成肥。1.4 土壤的保护1、你还能说出哪些动植物及人类离不开土壤的事例?答:土壤里生长的粮食、瓜果、蔬菜可供人类食用,生长的棉花麻等可供人类作纺织材料。土壤里生长的树木 可供人类作建筑材料、家具材料、燃料等。土壤里生长的草是很多动物的食物。土壤里有很多动物的洞穴2、为什么有的地方草木林茂,而有的地方寸草难生呢?答:有的地方草丰是因为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土地肥沃能适宜很多植物生长。有的地方寸草难生是因为生态环 境恶化造成的是土地荒漠化的表现,这种土壤干旱、贫瘠,不能适宜植物生长。3、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破坏后,土壤的蓄水能力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答:当森林被砍伐,植被遭到破坏后

7、,土壤的蓄水能会变弱,没有了植被水会很快流失或蒸发掉,土地干旱。4、假如没有了土壤地球上将是怎样的情景?答:这一问题是为了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认识到没有土壤的后果,即使有再过分的推论也不为过,以引发学生保护土壤的热情。5、人们的这些活动会破坏土壤吗?应该怎么做才对?答:1)喷洒农药会造成土壤污染,肥力下降板结。2)抛散垃圾会使垃圾中的有毒物质侵蚀土壤。3)开窑烧 砖占用破坏大量耕地。4)开山毁林,破坏了植被造成水土流失。正确的做法:合理施用农药,垃圾分类回收,不准开窑烧砖,严禁滥伐树木。6、我们可以为保护家乡的土壤做些什么呢?答:1)积极参加植物造林活动,做“护绿”小队员。2)设立“变废为宝”岗位

8、,给垃圾分类,积极回收垃圾。3)积极进行环保宣传通过多种方式,制止破坏土壤。实验与制作实验名称:土壤的蓄水能力实验.实验准备:塑料盘、泥土、草皮、水壶.实验过程:1)把有植被的一块土和无植被的一块土分别在两个塑料盘的一端。2)用洒水壳分别均匀地洒同样多的一壶水。实验现象:有植被的一块土水流过以后,土层基本没有被冲散,流下来的水少,并且清水。无植被的一块土,水流冲过以后,土层被冲散了,流下来的水多并且是泥水。实验结论:有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强。无植被的土壤蓄水能力差。第二单元 植物的一生2.1 果实和种子1、观察下列水果或蔬菜,说说什么是果实。答:外面有果皮,内部有种子的是果实。2、观察种子的内部

9、构造。答:种子包括种皮、胚根、胚芽和子叶。(胚不做具体要求)3、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什么?答:适合种子萌发的条件是水分、空气和适宜的温度。4、种子是怎样旅行的?答:浆果、刺果是靠动物传播的,挪威枫和蒲公英是靠风力传播的,椰子是靠水传播的。2.2 根和茎1、比较一下,菠菜的根和葱的根有什么不同。答:菠菜的根比较硬,有一根主根,侧根很少,葱的根较软,有许多侧根。2、这些茎有什么不同?答:牵牛花的茎是缠绕茎,细长而柔软,竹子的茎是直立茎,直立生长,强劲有力。爬山虎是攀缘茎,细长而柔软,依靠卷须盘卷在别的物体上生长。西瓜是匍匐茎,不能缠绕,不能攀缘,而是贴在地面上生长。2.3 叶和花1、观察一片树叶的

10、正面和背面,比较有什么不同?答:叶子的正面叶脉不是很明显,颜色比背面深,叶子的反面叶脉明显。2、研究植物体内的水分是怎样散失的。几小时后会发生什么现象?答:在塑料袋上会有水珠产生。3、花的各部分构造具有不同的功能,你能猜出这些构造分别具有下列哪些功能吗?答:雄蕊制造花粉,雌蕊接受花粉,萼片保护未开的花,花瓣吸引昆虫。2.4 植物和我们1、在我们所吃的植物中,有哪些植物的多个部分被我们实用了?答:芹菜吃的是茎和叶,菠菜吃的是它的根、茎、叶。等。2、你能具体说说植物对人类有哪些贡献吗?答:可从日用供应、医药提炼、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让学生交流资料和体会。第三单元 固体和液体3.1 认识固体1、能不能

11、说它们既是固体又是液体?答:不能,应是液体和固体的混合物。2、固体的共同性质是什么?答:有一定的体积和形状,如果外力不大,其体积和形状不会改变。3、固体都是硬的吗?答:不是,海绵和棉花等都很软。4、液体能流动,沙漏里沙也会流动,难道它也是液体?答:不是沙子流动是相对的,但就一粒沙子而言它有一定的形状和体积。3.2 把固体放在水里1、为什么一个小石子会下沉,而一艘巨大的轮船却能浮在水面上呢?答:物体沉浮不是物体的轻重决定的,他与受到浮力大小和自身的重量等方面有关。2、你能想办法把盐和面粉从水中分离出来吗?答:盐的分离可用蒸发的方法,面粉的分离可用沉淀的方法。3.3 认识液体1、液体的共同性质是什

12、么?答:没有固定形状,可以流动。2、我们用了哪些方法来研究液体的性质?还可以用哪些方法研究液体的性质?答:我们用了实验、观察等方法,还可以用摸一摸,能尝的尝一尝等方法。3.4 把液体倒进水里1、把两种液体倒进水里,观察会有什么现象。答:食用油浮在水面上,蜂蜜沉入水里。2、在一只空杯子里按照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这三种液体,看看有什么现象法发生。如果交换顺序又会怎样? 答:都会分成三层,从上到下依次是油、水、蜂蜜。3、把一小瓶热的红颜色水轻轻放入装满冷水的容器里,看看会发生什么情况?答:热水会喷出来,不断扩散开来。4、研究液体混合前后重量和体积的变化你发现了什么?答:重量不变,体积减少。3.5

13、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1、怎样使沉在水里的物体浮起来?答:改变其形状,做成船形或其他形状。2、小潜艇沉浮的道理。答:吸入水重量增加,沉入水里,排出水重量减少,浮起来。3、想办法使沉在水里的鸡蛋浮起来。答:加入盐或糖。4:我们用什么办法使鱼网在水中立起来呢?答:鱼网的上面用比较轻的物体,下面用较沉的物体就可以使鱼网立起来。第四单元 关心天气4.1 今天天气怎么样1、从哪里可以得到关于天气的信息?天气预报常从哪些方面说天气?答:看电视、看报纸、 网上查找、电话咨询、收听广播、去气象台询问。天气预报常从气温、风力风向、湿度等说天气预报。2、你认识这些符号吗?他们各表示什么天气?答:分别表示:晴、阴、

14、多云、小雨、风力风向、雪3、谁关心天气?答:种地的农民、训练比赛的运动员、太空旅行的宇航员等。以及老师、同学、渔民等很多参加户外活动或劳动的人都比较关心天气。4.2 气温有多高1、一天内气温变化的纪录,我们从中能发现什么呢?答:白天早晚的气温较低,午后气温较高的规律,一天中气温最高的时间是午后2点左右,而不是12点。2、为什么世界各地的百叶箱都是一样的?为什么百叶箱安放的位置都要求在离地1.5米的空旷草坪上?为什么连纪录的时间也是一样的?答:其实是一个问题,世界各地测量标准化之后得到的数据才有比较的价值,便于进行科学研究。4.3 雨下得有多大1、比较各小组测得的数据,大家测量得雨量一样吗?说说

15、为什么?答:应该是一样的,因为在实验中的降雨量是一样的。也可能有一点误差。2、用不同大小的雨量器量雨,行吗?答:行,瓶子大,他的空间大,里面接的雨水不会少的,雨水上升的程度与小瓶子的是一样的。3、下雨和人类生产、生活有什么关系?答:有利的方面:给植物提供必要得水分,缓解旱情,净化空起,保持空气的湿度。不利得方面:交通不便,洪水泛滥,泥石流等自然灾害,危害人类生命安全和经济损失。科学制作:自制一个简易的雨量器器材:矿泉水瓶、剪刀、纸条、胶带、尺子。制作过程:(1)、在矿泉水瓶的上部剪下。(2)、在纸条上标上刻度贴在矿泉水瓶的下部。(3)、将上部倒过来放入矿泉水瓶里。(4)、向矿泉水瓶里加水到0刻度。4.4 今天刮什么风科学制作:制作一个简易的风向标。器材:吸管、钉子、瓶底、沙、硬纸板、剪刀。制作过程:用硬纸板制成箭头和箭尾,分别插在吸管的两端。在吸管的中间穿过一根钉子,插在另一根吸管一端里,另一端插在装有沙的瓶底里。4.5 气候与季节1、说一说你得家乡各个季节的气候特征?答:春季:风和日历,气温回升,万物复苏,脱去棉衣;夏季:天干物燥,绿意丛丛,穿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