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3434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43.3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2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朝对科举制度的完善表现在篇一:北京市怀柔区20XX届高三一模历史部分北京市怀柔区20XX届高三下学期零模文综历史试题12历史上中西文化交相辉映,下列人物组合同属一个世纪的是A孟子亚里士多德 B郭守敬 牛顿C徐光启 达尔文D曹雪芹 但丁13以下是张岂之所著中国历史十五讲第六讲的部分目录内容,其中空缺的部分应该是A燔诗书而明法令B多元一体的政治制度C门阀政治的兴起和式微D部族政权下之考试制度14读右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不正确的是A秦始皇在定都并建立中央集权的统一国家B五代时期某些政权曾在处建立都城C明朝在处定都并设置内阁D处是隋唐大运河的最南点,同时也是对外贸易的重要港口15近代某条约规定,“大

2、清皇帝、大英君主意存睦好不绝,约定照各大邦和好常规,亦可任意交派秉权大员,分诣大清、大英两国京师。”这一规定出自A南京条约 B天津条约 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16被誉为洋务派第一流人才的郭嵩焘认为:“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自强。”这表明他A主张“中体西用 ” B未超越洋务派对西学的一般认识C认为造船、制器不重要 D认识到西方强盛之本在政治制度17孙中山在民报发刊词中指出:“欧美强矣,其民实困,观大同盟罢工与无政府党、社会党之日炽,社会革命其将不远。?吾国治民生主义者,发达最先,睹其祸害于未萌, 诚可举政治革命、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对这一主张理解正确

3、的是A希望完全学习欧美的政治经济制度C希望避免欧美发展资本主义的弊端 B社会革命指的是推翻封建专制统治D我国民本思想自古就有且最为发达18下列毛泽东的著作按写作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论联合政府 论人民民主专政A B CD191982年全国人大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并相继出台了刑法民法行政法等各种法律法规,这表明A我国人民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 B我国的法律法规越来越多C我国逐步建立了比较完备的法律体系 D我国法制建设的步伐大大加快20与下面地图所示时期相对应的事件是A新航路开辟打破了各洲相对孤立局面 B丝绸之路是东西方贸易的主要通道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基

4、本形成 D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日益显现21“大凡国之强弱,决定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则系于物产之多寡,而物产之多寡又起因于是否鼓励人民之工业”。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日本政府决定A废藩置县,取消武士特权B推行“文明开化”政策C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D大力发展近代工商业22列宁说:“当正面攀登受到阻碍、不能前进到山顶时,就要有勇气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去寻找能够攀登上山顶的新路线。”当时苏联(俄)“走一段困难、危险的下山路”的具体做法是A国家政权和国内外私人资本合作B强制劳动,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原则C实行排斥市场的指令性计划经济D允许集体农庄社员拥有一定数量的自留地和饲养一定数量的牲

5、畜23观察右图,导致右图失业人数变化的原因是A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B美国政府兴办大量公共工程C 新政缓和了社会矛盾D新政根除了经济危机的隐患37(本题共34分)历史证明,经济发展推动社会的进步。宋朝经济发展的水平在世界上处于领先地位,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西方汉学家把宋朝的转折点称为一次“复兴”或者一次“商业革命”,是毫不为过的,特别是与同时代的欧洲相比,更显现出开风气之先的独特风采。费正清、赖肖尔的中国:传统与变革第六章第四节的标题就是“商业革命”四个字。他们指出,宋代经济的大发展,特别是商业方面的发展,或许可以恰当地称之为中国的“商业革命”。这一迅速发展使中国的经济发展水平显然高于以前,并产

6、生出直至19世纪在许多方面保持不变的经济和社会模式。斯塔夫里阿诺斯的全球通史在“宋朝的黄金时代”的标题下写到:除了文化上的成就外,宋朝时代值得注意的是,发生了一场名副其实的商业革命,对整个欧亚大陆有重大意义。樊树志著国史概要(1)阅读材料结合所学,概括宋代“商业革命”的表现及对文学艺术的影响。(12分)材料二 古典经济学家赞扬资本主义商品经济,认为市场经济是一种“自然秩序”,它基于人的利己主义本性。因为人都是为了追求自身利益而从事商品生产与交换的,被一只“看不见的手”将生产的分工与商品的交换调节起来,使人们满足了彼此的需求,从而促进社会的利益。显然,这只“看不见的手”实际上就是指市场的调节规律

7、。他不是人为的主观臆造,而是“自然秩序”,有更大的优越性。正是基于这种理论,他们主张实行经济上的自由放任主义,反对政府干预经济活动,他们要求让“看不见的手”所造成的“自然秩序”不受干扰的存在。不要用人为的制度去加以控制。政府只需要发挥保卫国家的职能,并维持某些公共工程,其余的就该让看不见的手去发挥作用。所以,他们强调完全的自由竞争和自由贸易。这就从根本上否定了16至18世纪盛行的重商主义的传统政策。李嘉图还特别批判了农业保护主义,其矛头指向了保护土地贵族利益的谷物法。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2)阅读材料结合所学,分析古典经济学兴起的原因、主张和影响。(10分)材料三 “一五”计划成就图 “一

8、五”计划期间农轻重产值增长速度和比重变化表五年计划,是中国国民经济计划的重要部分,属长期计划。主要是对国家重大建设项目、生产力分布和国民经济重要比例关系等作出规划,为国民经济发展远景规定目标和方向。第一个五年计划,简称“一五”计划(19531957),是在党中央的直接领导下,由周恩来、陈云同志主持制定的,1955年7月经全国人大一届二次会议审议通过。至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了规定的任务,实现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并为我国的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制定与实施标志着系统建设社会主义的开始。(3)结合材料和所学解读新中国的“一五”计划。(12分)(要求:提取信息充分,总结和归

9、纳准确、完整;解析和分析逻辑清晰)40(本题共22分)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 20XX年12月10日,屠呦呦因开创性地从中草药中分离出青蒿素应用于疟疾治疗而获得当年的诺贝尔医学奖(见图)。这是在中国本土进行的科学研究首次获得诺贝尔奖。1971年,受到中国古代药典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在失败了190次之后,终于通过低温提取、乙醚冷浸等方法,成功提取出青蒿素。青蒿素问世44年来,共使超过600万人逃离疟疾的魔掌。(1)中医药是古老的中国科技文明一个组成部分,屠呦呦多年从事中药和中西药结合研究,用一株小草改变了世界。请列举中国古代医学方面的主要成就。(8分)41(本题共2

10、2分)近来,海洋权益之争不断升温,海岛既是海洋权益的基点,同时也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二 阿尔弗雷德马汉(18401914)是美国历史学家、海军军官。他发现,人类在海上的机动性超过了陆地。他在研究了英帝国长期称霸世界的历史后,于1890年出版了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提出了“海洋中心”说。马汉认为,商船队是海上军事力量的基础;海上力量决定国家力量,谁能有效控制海洋,谁就能成为世界强国;要控制海洋,就要有强大的海军和足够的海军基地,以确保对世界重要战略海道的控制;对美国来说,最重要的是夏威夷群岛和巴拿马地峡;海军威力力量位置,海军必须以“集中”为战略法则,同时要重视“海上交通

11、线”、“中央位置”和“内线”;海军必须积极出击,不能消极防御。马汉的制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一书在美国再版了30多次,并在全世界广泛流传。马汉也被后人公认为是海权论的鼻祖。他的突出贡献尤其在于对海权这一概念的创建和廓清,经受了时间的考验,体现了巨大的理论价值,对当时的世界和后世历史均发挥了重要的作用。360百科词条(2)结合材料和所学概括马汉关于海权理论的主要观点,并分析其产生的历史条件。(10分)篇二:20XX届湖南省永州市一模历史试题历史试题第卷 (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商朝人以善于经商著称

12、,因此后世将从事商业活动的人称为商人”。对“商人”产生的原因,解读正确的是A社会分工扩大,商朝时商业活动出现 B商国重商抑农,它国重农抑商C“工商食官”使工商业空前繁荣 D商亡后,臣民四处迁徙,依靠买卖为生2周易研究被称为“易学”。易经代代相传,释家林立,留下了三千多部著作。无论孔孟之道,老庄学说,还是孙子兵法,抑或是皇帝内经,神龙易学,无不和易经有着密切的联系。由此可见易经A是自然哲学与自然科学的结合 B其思想广泛渗透到中国人的生活之中C是古代中国各民族智慧的结晶 D是后世著书立说的范本3汉代官秩仅六百石的三十州刺史,可监督秩三千石的郡守,秩仅千石的御史中丞可察官秩万石之丞相;唐代官仅七品的

13、察院长,可察尚书省。隋、唐时期监察御史也称巡按使主要掌分察州县,还“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及知太府司农出纳”。可见古代中国A形成了相对独立的监察体系C重视监察官员的素质和选任 B监察官员位高权重 D形成了“以卑察尊,以小制大”的监察制度4史载汉武帝元朔五年,封长沙王刘发之子刘贤为泉陵侯,都城在城北二里(永州府志城池)。汉武帝元鼎六年置零陵郡,泉陵侯国属零陵郡管辖。东汉光武帝刘秀改泉陵国为泉陵县。材料表明A封国是朝廷的主要依靠力量B封国对朝廷构成严重威胁C“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 D封国自主权削弱,加强了皇权5中国古代科举考试中对考生的籍贯有严格的规定,要求报名时应当如实填报姓名、年龄、籍贯及

14、父祖三代履历。以外州县籍冒充本州县籍,称为“冒籍”。“冒籍”现象几乎存在于科举制度实施的各朝代。这在客观上反映了古代中国A地区间发展不平衡C户籍制度不合理 B科举制的弊端难以革除 D移民制度的僵化之利”。歙人潘侃曾说:“良贾急趋利而善趋时,非转毂四方不可”。许氏世谱记有“徽歙以富雄江左,而豪商大贾往往挟厚资驰千里”。这反映A徽商藐视国家经济政策C徽商资本雄厚 B长途贩运是徽商的重要经营方式 D徽州商业传统源远流长7“海者,闽人之田”、“潮漳以番舶为利”。宋朝以来,出海贸易被视为沿海居民衣食之源。明朝倭寇成患,甚至中国沿海平民一度成为倭寇的主体。造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是A朝贡贸易的弊端C倭寇日益猖獗 B外贸无利可图 D“海禁”政策的恶果8天工开物共三卷十八篇,全书收录了诸如机械、砖瓦、陶瓷、硫磺、烛、纸、兵器、火药、纺织、染色、制盐、采煤、榨油等生产技术。该书A是传统科技的综合性著作 B是中国古代自然科学的最高成就C反映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 D是科举制的产物9古罗马的等级制把政治权利与兵役义务紧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