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官职制度内容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3431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8.4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宋朝官职制度内容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宋朝官职制度内容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宋朝官职制度内容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宋朝官职制度内容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宋朝官职制度内容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宋朝官职制度内容》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宋朝官职制度内容(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宋朝官职制度内容篇一:宋代官职名称三师) 太师、太傅、太保 正一品 太尉、司徒、司空 正一品 少师、少傅、少保 正一品 同中书门下平章事 从一品 总理全国政事 参知政事 正二品 副相枢密院 枢密使 从一品 正二品 专司“军国机务,兵防边备戎马之政令”,以及“侍卫诸班直内外禁兵,招募阅 试迁补屯戌赏罚之事” 副使 正二品门下省 侍中 佐天子,审中外出纳之事。 门下侍郎 佐侍中中书省 中书令 佐天子,宣奉天子命令 侍郎 佐令尚书令 奉天子命而施政 尚书省 左、右仆射 佐令 左、右丞相 佐令三司使 三司使 掌全国钱谷出纳,均衡财政收支 副使翰 林 学士院 翰林学士 正三品 掌由皇帝直接发出的极端机密

2、文件 翰林侍读学士 正三品 翰林侍讲学士 正七品 崇政殿说书 从七品谏院 知谏院 掌规谏朝政缺失六部 尚书 从二品 宋之六部、组织上属于尚书省。 侍郎 从三品 郎中 正六品 员外郎 从六品御史台 御史大夫 从二品 专掌监察、执法 1.“大夫”为加官,不除人。“中 丞”为实际上之台长。 御史中丞 从三品 台长 侍御史 从六品 殿中侍御史 正七品 监察御史 从七品 卿 正四品 宋之九卿:太常寺、宗正寺、光禄寺、卫尉寺、太仆寺、大理寺、鸿胪寺、司 农寺、太府寺少卿 从五品国子监 祭酒 从四品 掌教育行政 司业 正六品 国子博士 正八品 国子监丞 正八品路转运司:转运使、副使、判官 掌一路财赋、又兼管

3、监察官司吏之事南宋 谓“漕司” 提刑司:提点刑狱公事 掌司法和刑狱 南宋谓“宪司” 提举常平司:提举常平茶盐公事 掌常平仓及贷放钱谷等事务 南宋 谓“仓司” 提举学事司:掌所属州县学校和教育行政 以上各官谓之“监司”。 经略安抚司 经略安抚使 南宋谓“帅司”府 知府事 开封尹正三品 掌府之事 宋于首都、陪都及特要之地称“府” 开封少尹从六品 开封府均从六品州 从五品 掌州之治 宋不设“太守”,“刺史”乃虚衔)。 判某州 兼指挥军监县 知某军事 戌兵驻县官,兼管军宋代之县,分为赤县:在京城畿县:京城望县:四千户以紧县:三千户以上县:二千户以中县:千户以中下县:不中千下县:五百户以 知某监知县 赤

4、县:正七畿县:正八其它:从八品 掌县之县 赤县:正八畿县:从八其它:从八主 赤县:从八畿县:正九其它:从九尉 赤县:从八畿县:正九其它:从九 文 从一品:开府仪同三 正二品:特 从二品:光禄大 正三品:金紫光禄大事 ) 州 事 事 : 内 外 上 上 上 上 户 下 事 品 品 治 丞 品 品 品 簿 品 品 品 品 品 品官 司 进 夫 夫从三 正四 正四 从四 从四 正五 正五 从五 从五 正六 正六 从六 从六 正七 正七 从七 从七 正八 正八 从八 从八 正九品:品上品下品上品品上品下品上品下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品品银青: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下:上:光禄

5、正议通议太中中中散朝议朝请朝散朝承奉通朝宣朝宣给征承承儒大夫 大夫 大夫 大夫 大夫 大夫 大夫 大夫 大夫 议郎 议郎 议郎 直郎 请郎 德郎 散郎 议郎 事郎 事郎 奉郎 务郎 林郎正九品下:登仕 从九品上:文林 从九品下:将仕武 从一品:骠骑大将 正二品:辅国大将 从二品:镇军大将 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正三品下:怀化将 从三品上:云麾将军、归德大将 从三品下:归德将 正四品上:忠武将 正四品下:壮武将军、怀化中郎 从四品上:宣威将 从四品下:明威将军、归德中郎 正五品上:定远将正五品下:宁远将军、怀化郎 从五品上:游骑将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归德郎 正六品上:昭武校正六品下:昭武

6、副尉、怀化司 从六品上:振威校郎 郎 郎 官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军 将 军 将 军 将 军 将 尉 阶 尉篇二:宋朝官制一览职官:太师、太傅、太保、左/右丞相、少师,少傅,少保爵:王从一品:职官:枢密使、太子太师、太子太傅、太子太保文散官:开府仪同三司武散官:骠骑大将军爵:嗣王、郡王、国公正二品:职官:知枢密院事、参知政事、同知枢密院事,太尉文散官:特进武散官:辅国大将军、镇国大将军爵:开国郡公勋:上柱国从二品:职官:签书枢密院事、观文殿大学士、太子少师、太子少傅、太子少保、御史大夫、六部尚书、左右金吾卫/左右卫上将军、冀/兖/青/徐/扬/荆/豫/梁/雍州牧、殿前都指挥使、节度使爵:开

7、国县公勋:柱国正三品:职官:观文殿学士、翰林/资政/保和殿大学士、翰林学士承旨、翰林学士、资政/保和/端明殿学士、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学士、枢密直学士、左右散骑常侍、权六曹尚书文散官:金紫光禄大夫武散官: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勋:上护军从三品:职官: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直学士、御史中丞、开封尹、尚书列曹侍郎、诸卫上将军、太子宾客/詹事文散官:银青光禄大夫武散官:云麾将军、归德将军爵:开国侯勋:护军正四品:职官:给事中、中书舍人、太常/宗正卿、秘书监、诸卫大将军、殿前副都指挥使、承宣使 文散官:正奉大夫、中奉大夫武散官:忠武将军、壮武将军勋:上轻车都尉从四品:职官

8、:保和殿/龙图/天章/宝文/显谟/徽猷/敷文阁侍制、左右谏议大夫、权六曹侍郎、国子祭酒、少府/将作监、诸卫将军文散官:太中大夫、中大夫武散官:宣威将军、明威将军勋:轻车都尉正五品:职官:马/步军都指挥使、副都指挥使、观察使、通侍/正侍/宣正/履正/协忠/中侍大夫 文散官:中散大夫、朝奉大夫武散官:定远将军、宁远将军爵:开国子勋:上骑都尉从五品:职官:太常/宗正少卿、秘书少监、内客省使、延福宫使、景福殿使、枢密都承旨、中亮/中卫/翊卫/亲卫大夫、殿前马/步军都虞候、防御使、捧日/天武/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团练使、诸州刺史、驸马都尉文散官:朝散大夫、朝请大夫武散官:游骑将军、游击将军爵:开国男勋:

9、骑都尉正六品:职官:集英殿修撰、左右司郎中、国子司业、军器监、都水使者、内侍省都知/副都知、宣庆/宣政/昭宣使、拱卫/左武/右武大夫、内侍省押班、枢密承旨/副承旨文散官:朝奉郎、承直郎武散官:昭武校尉、昭武副尉勋:骁骑尉从六品:职官:起居郎、起居舍人、侍御史、左右司员外郎、右文殿/秘阁修撰、开封少尹、开封府判官/推官、少府/将作/军器少监、和安/成和/成安大夫、陵台令文散官:奉直郎、通直郎武散官:振威校尉、振威副尉勋:飞骑尉正七品:职官:殿中侍御史、左右司谏、侍讲、直龙图/天章/宝文阁、枢密副承旨、武功至武翼大夫、成全/平和/保安大夫、翰林良医、赤县令文散官:朝请郎、宣德郎武散官:致果校尉、致

10、果副尉勋:云骑尉从七品:职官:左右正言、符宝郎、监察御史、直显谟/徽猷/敷文阁、太常/宗正/秘书丞、大理正、著作郎、崇政殿说书、内符宝郎、正侍至右武郎、武功至武翼郎、和安至保安郎、翰林医官、閤门宣赞舍人、判太医局令、翰林医效/医痊文散官:朝散郎、宣奉郎武散官:翊麾校尉、翊麾副尉勋:武骑尉正八品:职官:秘书郎、太常博士、枢密院计议官/编修官、敕令所删定官、直秘阁、著作佐郎、国子监丞、国子博士、大理司直/评事、训武/修武郎、内常侍、京府判官、京畿县令、赤县丞、太史局五官正、中书/门下省录事、尚书省都事文散官:给事郎、承事郎武散官:宣节校尉、宣节副尉从八品:职官:少府/将作/军器/都水监丞、秘书省校

11、书郎/正字、太常寺奉礼郎/太祝、太学/武学/律学博士、主管太医局、閤门祗候、东/西头供奉官、从义/秉义郎、节度掌书记、观察支使、承直/儒林/文林/从事/从政/修职郎、京畿县丞、诸州县令/丞、赤县尉、防御/团练副使、太史局丞/直长/灵台郎/保章正、翰林医愈/医证/医诊/医候、守阙主事/令史/书令史 文散官:承奉郎、承务郎武散官:御武校尉、御武副尉正九品:职官:殿头高品、郊社/籍田/太官令、国子太学正/录、武学谕、律学正、太医局丞、忠训/忠翊/成忠/保义郎、挈壶正、京畿县尉、诸州别驾/长史/司马、枢密院守阙书令史 文散官:儒林郎、登仕郎武散官:仁勇校尉、仁勇副尉从九品:职官:高班、黄门内品、承节/

12、承信/迪功郎、诸州县尉、城砦/马监主簿、诸州司士/文学/助教、翰林医学文散官:文林郎、将仕郎武散官:陪戎校尉、陪戎副尉篇三:宋朝的官衔宋朝的官衔全国期间,政协委员热议机构名称,说有些新部门的名字太长了。网友们随即挖掘出更长更难记的机构名称,例如“广西壮族自治区综合治理委员会刑满释放解除劳教人员安置帮教工作协调小组办公室”,多达37个字。甚至还有更长的,例如“湖北省推进武汉城市圈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足足45个字。对此,有人感慨今不如昔。在给单位取名字方面,古人确实简洁。比如,明清两朝的礼部负责文化和教育工作,同时还兼管祭祀和接待外宾。如果是现

13、在,这种机关起码得叫“国家祭祀和文化教育部”,同时还得再挂一块“外交部礼宾司”的牌子,可是古人只用“礼部”就全给概括了。不过,古人取名字也有不简洁的时候,像宋朝时代,各级干部的官衔就非常长。比如说包拯,他去世时的官衔是“枢密副使朝散大夫给事中上轻车都尉东海郡开国侯食邑一千八百户食实封四百户赐紫金鱼袋赠礼部尚书”,总共45个字,跟上面那个同样字数的单位“并驾齐驱”。在宋朝,尤其在北宋前期,类似包拯这样长的官衔绝对不是个案。如司马光,晚年捧着辛苦编成的历史巨著资治通鉴向宋英宗献书的时候,会用这样一长串官衔来自报家门:“端明殿学士兼翰林侍读学士太中大夫提举西京嵩山崇福宫上柱国河内郡开国公食邑二千六百户食实封一千户赐紫金鱼袋臣司马光。”去掉“臣司马光”这4个字,他的官衔多达52个字,比包拯的官衔还长。其实,包拯这一长串官衔,没有一个字是多余的。“枢密副使”表明了包拯的工作岗位;“朝散大夫”表明了包拯的品级,在北宋前期公务员29个等级中属于第13等;“给事中”表明了包拯的工资等级,在北宋前期公务员20个工资等级中属于第12等,这一级别的官员每月能领四万五千文铜钱;“上轻车都尉”表明了包拯的功劳等级,在北宋公务员12个功劳等级中属于第8等;“东海郡开国侯”则表明了包拯的爵位等级,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