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计学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3293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3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审计学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审计学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审计学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审计学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审计学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审计学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计学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山东大学 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第九章 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复习提要一、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在审计过程中,交易和账户余额的实质性测试既可以按财务报表项目进行,也可以按业务循环组织实施。按财务报表项目组织实施的称为分项审计,按业务循环组织实施的称为业务循环审计。 (一)业务循环审计业务循环是指处理某一类经济业务的工作程序和先后顺序。一般来说,可将企业的交易和账户余额划分为销售与收款循环、购货与付款循环、生产与费用循环、筹资与投资循环,由于货币资金与上述多个业务循环均密切相关,所以货币资金既是业务循环的有机组成部分,又是相当独立的一个重要环节。业务循环审计是指运用业务循环法了解、审查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

2、部控制系统及其执行情况,从而对其财务报表的合法性、公允性进行审计的方法。内部控制测试通常按照业务循环采用审计抽样的方法进行,采用业务循环审计的目的在于确保审计工作质量,提高审计工作效率。 (二)分项审计与业务循环审计的关系一般而言,分项审计与多数被审计单位的账户设置体系及财务报表格式相吻合,所以具有操作方便的优点,但它与按业务循环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严重脱节,导致控制测试与实质性测试相背离,影响审计效率和效果,所以分项审计逐渐被业务循环审计所替代。二、销售与收款循环概述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审计通常可以相对独立于其他业务循环进行。销售与收款循环的特性主要包括两部分内容,一是本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

3、记录;二是本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 (一)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在内部控制系统比较健全的企业,处理销售与收款业务通常需要使用很多凭证和会计记录。典型的销售与收款循环所涉及的主要凭证和会计记录有以下几种: 1.顾客订货单。 2销售单。 3发运凭证。 4销售凭证。 5商品价目表。 6贷项通知单。 7应收账款明细账。 8营业收入明细账。 9折扣与折让明细账。 10汇款通知书。 11现金日记账和银行存款日记账。 12现金盘点表。 13坏账审批表。 14顾客月末对账单。 15转账凭证。 16收款凭证。(二)涉及的主要业务活动了解企业在销售与收款循环中的主要业务活动,对销售与收款循环审计十分必要。企业的销售与

4、收款循环主要是由企业与顾客交换商品或劳务、收回现金等经营活动组成,涉及销售业务、收款业务(包括现销和应收账款收回)、销售调整业务(包括销售折扣、折让和退回,坏账准备的提取和冲销)等内容。每一业务均需经过以下若干步骤(或程序)才能完成: 1接受顾客订单。 2批准赊销信用。 3按销售单供货。 4按销售单发运。 5向顾客开具账单。 6记录销售。 7办理和记录现金、银行存款。 8办理和记录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 9注销坏账。 10提取坏账准备。三、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 (一)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销售与收款循环的内部控制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职责分离控制。 2授权审批控制。 3会计记录控制。

5、 4定期核对控制。 5寄收对账单控制。 6内部核查程序控制。 (二)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销售与收款循环的控制测试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发票,进行检查。2抽取一定数量的出库单或提货单,并与相关的销售发票进行核对,检查已发出的商品是否均已向顾客开出发票。 3从营业收人明细账中抽取一定数量的会计记录,并与有关的记账凭证、销售发票进行核对,以确定是否存在收入高估或低估的情况。 4抽取一定数量的销售调整业务的会计凭证,检查销售退回、折让、折扣的核准与会计核算。 5抽取一定数量的记账凭证、应收账款明细账,进行检查。 6观察职员获得或接触资产、凭证和记录(包括存货、销售通知单、出库单、销

6、售发票、凭证与账簿、现金及支票)的途径,并观察职员在执行授权、发货、开票等职责时的表现,确定被审计单位是否存在必要的职务分离、内控的执行过程是否存在弊端。四、营业收入审计 (一)营业收入审计目标营业收入项目核算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及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所产生的收人。其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营业收入的内容、数额是否合理、正确、完整;确定对销货退回、销售折扣与折让的处理是否恰当;确定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确定营业收入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营业收人实质性测试程序 1取得或编制营业收入项目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查明营业收入的确认原则、方法

7、,注意是否符合会计准则和规定的收入实现条件,前后期是否一致。 3实施分析程序。 4审查售价是否合理。 5审查营业收入的会计处理是否恰当。 6实施销售的截止测试。 7查找未经认可的大额销售。 8检查销售折扣、销售退回与折让业务是否真实,内容是否完整,相关手续是否符合规定,折扣与折让的计算和会计处理是否正确。9检查有无特殊的销售行为。10确定营业收入是否在利润表上恰当披露。五、应收账款与坏账准备审计应收账款指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而形成的债权,即由于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或提供劳务等原因,应向购货客户或接受劳务的客户收取的款项或代垫的运杂费,是企业在信用活动中所形成的各种债权性资产。 (一)应收

8、账款的审计目标应收账款的审计目标一般包括: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存在;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归被审计单位所有;确定应收账款增减变动的记录是否完整;确定应收账款是否可收回,坏账准备的计提方法和比例是否恰当,坏账准备的计提是否充分;确定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期末余额是否正确;确定应收账款和坏账准备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 (二)应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 1获取或编制应收账款明细表。2分析应收账款账龄。 3向债务人函证。 4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应收账款明细表上标出至审计时已收回的应收账款金额。 5检查未函证应收账款。 6检查坏账的确认和处理。 7抽查有无不属于结算业务的债权。 8检查外币应收账款的折算。 9分析

9、应收账款明细账余额。 10检查应收账款在资产负债表上是否已恰当披露。 (三)坏账准备审计坏账是指企业无法收回或收回的可能性极小的应收款项(包括应收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由于发生坏账而产生的损失称为坏账损失。坏账准备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一般包括: 1审查坏账准备的计提。 2审查坏账损失。 3审查长期挂账应收账款。 4检查函证结果。 5执行分析程序。 6确定坏账准备的披露是否恰当。六、其他相关账户审计在销售与收款循环中,除以上介绍的财务报表项目或会计科目之外,还有应收票据、预收账款、营业税金及附加、营业费用等项目。对这些项目审计的阐述,一般直接列示其相应的实质性测试审计程序。 (一)应收票据审计 应收票

10、据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有: 1获取或编制应收票据明细表。 2监盘库存票据。 3函证应收票据。 4审查应收票据的利息收入。 5审查已贴现应收票据。 6确定应收票据在财务报表上的披露是否恰当。(二)预收账款审计 预收账款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一般包括:1获取或编制预收账款明细表,复核加计是否正确,并核对其期末余额合计数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是否相符。2请被审计单位协助,在预收账款明细表上标出至审计日止已转销的预收账款,对已转销金额较大的预收账款进行检查,核对记账凭证、仓库发运凭证、销售发票等,并注意这些凭证发生日期的合理性。3抽查与预收账款有关的销售合同、仓库发运凭证、收款凭证,检查已实现销售的

11、商品是否及时转销预收账款,确保预收账款期末余额的正确性和合理性。4选择预收账款的若干重大项目函证,根据回函情况编制函证结果汇总表。 5检查预收账款是否存在借方余额,是否决定建议作重分类调整。6检查预收账款长期挂账的原因,并作出记录,必要时提请被审计单位予以调整。 7检查预收账款是否已在资产负债表上作恰当披露。(三)营业税金及附加审计 营业税金及附加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 1取得或编制营业税金及附加明细表,复核加计正确,并与报表数、总账数和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 2确定被审计单位的纳税范围与税种是否符合国家规定。3根据审定的当期应纳营业税的营业收入,按规定的税率,分项计算、复核本期应纳营业税

12、税额。 4根据审定的应税消费品销售额(或数量),按规定适用的税率,分项计算、复核本期应纳消费税税额。 5根据审定的应税资源税产品的课税数量,按规定适用的单位税额计算、复核本期应纳资源税税额。 6检查城市维护建设税、教育费附加等项目的计算依据是否和本期应纳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合计数一致,并按规定适用的税率或费率计算、复核本期应纳城建税、教育费附加等。7复核各项税费与应交税费、其他应交款等项目的勾稽关系。8确定被审计单位减免税的项目是否真实,理由是否充分,手续是否完备。 9确定营业税金及附加是否已在利润表上作恰当披露。 (四)营业费用审计 营业费用的实质性测试程序主要包括:1获取或编制营业费用明

13、细表,复核加计正确,与报表数、总账数及明细账合计数核对相符,并检查其明细项目的设置是否符合规定的内容与范围,是否划清了营业费用和其他费用的界限。 2检查营业费用的项目设置和开支标准是否符合有关规定,查明其项目设置是否划清了营业费用与其他费用的界限。有关费用支出是否按规定标准列支。 3将本期营业费用与上期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并将本期各月的营业费用进行比较,如有重大波动和异常情况应查明原因,并作适当处理。 4选择重要或异常的营业费用,检查其原始凭证是否合法,会计处理是否正确,必要时,对营业费用实施截止测试,检查有无跨期人账的现象,对于重大跨期项目应建议作必要调整。 5检查营业费用的结转是否正确、合规,查明有无多转、少转或不转营业费用,以及人为调节利润的情况。 6检查营业费用是否已在利润表上恰当披露。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