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3106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2 大小:28.3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劳模工作室工作制度篇一: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劳模创新工作室管理制度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弘扬劳模精神、丰富劳模时代内涵、推动机电创新模式研究提升的场所,为保证工作室工作正常运行,制订以下制度,希望工作室全体人员严格执行。1、忠于团队,履行责任,遵章守纪,乐于助人,大公无私,严格管理,严于律己,严格执行工作室各项规章制度,维护团队声誉及利益。2、工作室成员除完成工作室分配的任务外,还必须认真完成机电运输科分派的各项工作任务,在本职工作岗位上发挥模范作用。3、工作室成员之间要互相协作,发现问题互相提醒,时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4、工作室成员之间需要以礼相待,对他人热情有礼,并耐心帮助机电运输专业各单位

2、解决遇到的工作难题。5、工作室设主任一人,理事3-5人,负责联系成员和相关管理工作。做好活动记录,对各种资料按要求保管存档。6、工作室活动经费要按照柴里煤矿工会的规定严格管理和支出,款项公开,确保专款专用。7、工作室成员要对机电运输科发生的机电运输事故及时给予技术支持,并参与事故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的制定。对频繁出现的事故制定创新开发方案,从创新的角度进行彻底解决。8、工作室成员要定期对机电运输科特殊工种员工进行技术培训,特别是新技术的应用应开设专门的培训班。劳模创新工作室职责创建劳模创新工作室,旨在为劳模和机电运输专业的技术人员、职工搭建一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阵地,发挥作用、展示才能的平台,

3、不断提高劳模和机电技术人才的自主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机电运输管理水平。本工作室是研究型技能型实践型团队组织。把开展管理创新、方法创新、服务创新和业务创新作为主要任务,将先进管理经验、方法和成果转化为实际应用的措施。通过 “传帮带”放大劳模品牌效应,培养出更多的先进人才和管理能手,造就学习能力强、创新能力强、业务素质高的社会工作者队伍。为此,明确工作职责如下。1、围绕柴里煤矿机电运输专业年度发展目标、明确机电运输专业管理、科技创新项目。工作室定期召开工作会议,组织学习,研究课题。2、及时了解和掌握前瞻性、新理念、新办法、新经验等信息,及时机电运输科工作需求信息。向机电运输科和工会提出建议、推介好做

4、法。3、集中组织工作室成员开展创新活动,树立创新示范样板。每年组织1至2次示范交流活动,完成1至2篇调研报告。1-2项省级科技创新项目,3项专利。4、围绕研究项目组织开展交流、研讨、合理化建议等活动,集思广益,培育集体凝聚力,形成富有战斗力的团队。5、发挥劳模示范带头作用,健全发挥劳模作用的常态工作机制。组织和带领机电运输科技术人才为柴里煤矿发展献计献策,争做贡献。6、自觉接受机电运输科和工会的业务指导。篇二:xxx劳模创新工作室工作制度徐志敏创新工作室工作制度【领导组织 】 主任:徐志敏副主任:姬生标、庞长富、王亚平成员:于海涛、任泽舟、宋兆强、邵长庆、徐亚涵 【活动制度 】1、每月召开一次

5、会议,谋划布置当月的创新工作,研究解决创新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2、每月对创新团队成员组织一次培训,每季度组织一次考试,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技术素质。3、建立项目管理档案,将每月创新项目均纳入档案管理。4、加强团队成员的日常管理,广泛吸纳创新意识强、技术素质高、肯钻研的员工加入创新团队。对不注重学习提高,不主动参与项目创新人员,经创新工作领导小组研究讨论,及时调整出创新团队。5、注重创新成果在安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针对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及时进行改进和完善。【工作思路】在运输生产中发现问题、通过团队创新解决问题,更好的服务于运输生产,使运输生产更加趋于安全。工作室工作基本思路遵循下图红线所示

6、:徐志敏创新工作室工作思路图示 【工作理念 】让全体职工学的更刻苦,做的更出色,每位员工的成长都是我们的荣誉,我们在一起互相学习,相互钻研,共同进步。 【工作目标 】1、实施科技兴“电”、科技兴安战略,围绕保安、提效、降耗进行技改攻关。2、优化生产工艺、环节,便于员工操作,降低劳动强度,提高生产效率。3、改进设备、设施的安全性能,不断增强安全可靠性,追求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4、带头使用四新技术,即: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新技术。 【工作标准 】1、加强本岗位专业知识的学习,尽快掌握和应用的新设备、新技术、新工艺,为技改攻关打牢基础。2、立足本岗,苦练技术,刻苦钻研,不断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实

7、际操作能力。3、关注生产过程中的环节、细节,培养观察发现问题的能力,把握创新点,每人每月提合理化建议不少于2条。4、增强团队合作意识,主动参与、共同研究,发挥团队智慧优势,每名成员技改攻关参与率不少于全年项目的50。5、广泛征求全段职工对设备、技术、工艺等方面的建议,扩大技改攻关范围。6、结合本单位生产经营和本岗位生产设备装置、工艺流程、技术标准中的重点、难点和薄弱环节,广泛征集技能创新的项目,组织专业人员对征集的技能创新项目进行论证、评价和筛选,确定本年度技能创新项目,制定实施计划并进行攻关。7、工作室每年举办一次创新成果展示,及时推广使用创新成果。8、为单位技术业务部门提供申报专利项目的所

8、需资料。9、完成上级组织和部门交付的创新任务,加强与其它创新工作室的交流与合作。 【管理制度】职工学习创新活动是强化科技的延伸,是培养职工兴趣、发展职工个性生长的重要途径。创新工作室是职工学习和操作的重要场所。职工学习创新工作由工作室主任担任管理员。1、 为提高职工学习和操作技能,培养职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提高职工学习素养,特制定本制度。2、 劳模创新工作室,要充分发挥其职能,以达到培养职工创新能力的目的。3、工作室由专人进行管理,管理人员要对创新工作室的工作负责。4、 室内布置体现热爱创新、学习资料,提高职工学习热潮。 5、工作室内的工具、设备要存放到位,各类设备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操作

9、,避免不必要的损坏。设备如有损坏应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及时维修。对于非正常损坏的设备要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并按规定赔偿。6、工作室内的设备不得私自外借。如因工作需要确需外借,必须由有关领导签字批准,管理人员要做好记录,及时归还。7、使用人员要保证室内卫生,整洁有序。 8、管理员做好防火、防电、防盗工作。9、 非本活动室人员严禁进入工作室。【工作流程图】【师带徒活动制度】一、师带徒师傅职责1、师傅必须有强烈的责任感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热心向徒弟传授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技能,帮助徒弟熟悉工作环境,培养徒弟爱岗敬业、艰苦奋斗的思想素质。2、师傅根据徒弟所从事工种的具体要求,制定详细的培养计划,在实际工作中

10、全方位地进行指导。技 能 人 员 培 训流动课堂进工区名师带徒定期立项攻关解决生产难题 技术工艺改进创新成果运用 四新技术应用 技术专利申报专业工种技师、专业技术人员徐志敏创新工作室工作流程图篇三:劳模工作室管理办法_薄片公司劳模工作室管理办法(讨论稿)为加强对公司劳模工作室的科学管理,促进劳模工作室高效运转、健康发展,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在弘扬劳模精神、发挥劳模作用、提升创新能力、增强企业竞争力等方面的重要作用,进一步推动公司劳模工作室创建工作,特制定本办法。一、指导思想通过劳模工作室的创建和管理,促进劳模工作室创建规范化、运转科学化、管理制度化,充分发挥劳模工作室在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

11、新方面的优势和人才培养方面的作用,将劳模工作室打造成为新时期劳模工作品牌,工会工作品牌和服务公司安全发展、科学发展的新载体。二、性质劳模工作室是一个以劳模来命名,以劳模为主要带头人,带领和团结身边的同事组成的劳模先进团队,是展现劳模精神、展示劳模技能、发挥劳模作用、示范带动职工的平台。三、人员组成和基本条件劳模工作室由在岗劳模、岗位技术能手、先进部门负责人和个人、公司技术骨干和技术人员等成员组成。(一)劳模先进人物:1、荣誉条件:我市范围内获得各级劳动模范荣誉和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工作在工业、农业、商贸、科研、教育、卫生、金融、城建、交通、公共服务行业、行政政法等一线、科技、管理岗位的劳模和

12、先进人物;贡献突出、示范带动强、社会影响较大的其他各类先进人物;获得全国、省、市劳动模范荣誉称号,社会影响较大、热心公益、做出突出贡献的离退休劳模和先进人物。2、基本条件:在本行业、本单位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影响力,领导认可,职工群众拥护,具有较强的业务素质和创新创造能力,具有较强的业务指导和组织协调能力,爱岗敬业,甘于奉献,能够领导和带动劳模工作室开展工作。(二)劳模工作室成员:1与劳模同岗位或与劳模工作岗位相关的部门、车间、科室、工段等的管理人员、科技人员、年轻人才、一线职工。2、有积极的进取精神,有较强的科研攻关、创新创造能力,有甘于奉献和团队合作精神,能够承担相应的职责任务。四、创建标准

13、1、有一个冠名。劳模工作室一般以劳模个人命名,也可以根据工作岗位需要和行业单位实际,以工作性质或其他方式命名;2、有标牌标识。劳模工作室应有内容明确、体现行业特色、位置醒目的标牌或标识。3、有一定设施条件。劳模工作室应该配备工作开展所需的必要的办公场所、办公机具、器材工具、专业资料等设施。4、有一支团队。劳模工作室应明确由劳模牵头负责,每个工作室成员不低于3人,组成工作团队。5、有一套制度。劳模工作室应建立一套相对完善的活动开展、学习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奖励激励、内部管理等制度,并张贴上墙。6、有一定经费。所在单位应给予劳模工作室开展日常工作和作用发挥的必要经费。7、有活动资料。劳模工作

14、室的日常工作和活动应有各种形式的资料记录,要有一套管理资料的设施、制度。8、有创新成果展示。劳模工作室应有展示创新成果的版面、展台展柜等展示平台设施。五、劳模工作室职责:1、激励劳模发挥作用。发挥劳模的创新能力、创造潜力和传帮带作用,激励劳模在新时期再立新功。2、宣传弘扬劳模精神。大力弘扬爱岗敬业、争创一流、艰苦奋斗、勇于创新、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劳模精神,在全社会大力营造关心劳模、爱护劳模、学习劳模、争当劳模的浓厚氛围。3、带动职工多做贡献。引导广大职工向劳模学习,带动广大职工学技术、练本领、比服务、树形象、做贡献,使更多的优秀职工、金牌员工、明星工人脱颖而出,为企业的发展做出更大贡献。4、

15、树立良好形象。通过劳模工作室的品牌效应,树立行业、企业、单位良好社会形象,为促进企业发展、加强精神文明建设、引领社会风尚、构建和谐社会做贡献。5、增强企业竞争能力。通过开展科研攻关、技术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等活动,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六、劳模工作室创建程序(一)前期筹备1、创建单位确定创建意向和创建目标;2、创建单位确定劳模人选,组建工作团队,建立工作制度,选定场地,做好前期筹备工作。(二)申报创建1、创建单位工会向所属上级工会提出创建申请,上级工会将进行实地考察和审核,提出审核意见;2、对于符合创建条件的,创建单位所属上级工会向市总工会提出书面申请;3、市总工会对书面申请进行审核后,提出审核意见;对于符合创建条件的,创建单位工会向市总工会提供相关书面材料(如劳模工作室创建目的、人员构成、主要业务、创建方案等)。(三)现场授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