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2988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7 大小:40.49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_第3页
第3页 / 共2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_第4页
第4页 / 共27页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_第5页
第5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2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篇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必然发生的经济现象,是由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迈进时必须面对的重大经济社会问题,是解决人地关系高度紧张和城乡分割的二元经济结构两大矛盾、实现城乡经济社会统筹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工作。20XX年10月14日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指出:改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环境。农村富余劳动力在城乡之间双向流动就业,是增加农民收入和推进城镇化的重要途径。党的十六大提出基本实现工业化是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这意味着全国

2、农业劳动力人数要从20XX年的%下降到30%以下。根据国家统计局20XX年2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20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XX年末我国总人口为133474万人,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从总量上看,全国农村约有亿剩余劳动力,而且每年还要新增劳动力600多万。要将其顺利地转移到非农产业,可谓任重道远。而从事农业人口中贫困地区人口3597万人,占农村人口%,这些农村贫困人口其中一部分生活在民族地区。随着农村经济不断发展和集约化程度提高,工业化进程不断推进,第三产业的迅速发展,民族贫困地区农村出现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需要实现有效的转移。针对这一战略转移,本文通过对湘西自治州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3、情况的调查,探究民族贫困地区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有效转移、实现富裕农民、繁荣农村经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和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有效途径。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及模式选择(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界定。农村劳动力转移在意义上是事关农村经济发展的大事,在行为上是经济结构下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要事,在行政上是各级政府务必采取措施引导和服务的急事。农业劳动力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的农业劳动力指从事农作物种植的劳动力;广义的农业劳动力指是指从事农作物种植业、养殖业、畜牧业、渔业的劳动力。农村劳动力是指农村具有劳动能力的所有劳动者的总和,它所对应的经济范畴是城镇劳动力,数量范畴既包括第一产业的劳动力,

4、也包括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农业劳动力不同于农村劳动力:首先农业劳动力是按照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性质划分的,与此相对应的经济学范畴是非农业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是按照劳动力所从事职业的地域划分的,对应的经济学范畴是城镇劳动力。其次,两者在数量上是不同的,农业劳动力是指在农村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而农村劳动力既包括在农村从事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所有的劳动力,而且包括一部分在城镇从事有收入职业的农村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一般说来,是指有劳动意愿并有劳动能力的农村劳动者未能与生产资料在数量或质量上实际充分有效地结合而处于部分闲置状态的农村人口,由于这一群体没有任何实质性的工作,所以称为剩余劳动力

5、。但实际上,不仅是没地种的农民叫剩余劳动力,还应看劳动力追加到土地上的边际生产率的高低。一个人耕种1亩土地收300公斤粮食,人均年生产率为300公斤,2个人耕种1亩地收400公斤粮食,人均年生产率为200公斤,生产率反而下降了。从经济学意义上说,增加的这第二个人创造的边际效应是递减的,这就是劳动力剩余,应该从土地上解脱出来,投入到别的领域中去。所以说,农村剩余劳动力专指农村中每个单位农村劳动力每年有效工作时数低于公认的单位农村充分就业劳动力年度有效工作时数标准而得不到充分就业的劳动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指农村劳动力从土地上分离出来,向非农业劳动力转化的劳动力资源再配置、实现劳动力充分就业的过

6、程。(二)发达国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经验目前,发达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的比重很小,一般在10%以下,有的国家该比重不到3%。而在工业化的初期,这些国家农业劳动力在社会总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虽然较高,但并未像现在发展中国家那样存在大规模的剩余劳动力。从整体上看,这些国家非农化与城镇化的进程是同步的。但这些国家受本国经济、历史、文化、制度、环境等因素的影响,其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具体模式各具特色。1、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经验。(1)英国圈地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始于15世纪末,止于19世纪中叶。从转移模式看,英国选择的是圈地运动式的强制性转移模式。英国的农村

7、劳动力在圈地运动的暴力方式下被迫转向非农产业。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不是建立在农业高速发展的基础上的。从某种意义上讲,英国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是以牺牲农业为代价的。英国在人口城镇化过程中所需要的粮食和作为原料的农产品主要来自国外。18世纪60年代,英国生产的粮食可以满足城市人口日益增长的需要,而且还可以出口。然而,随着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和城镇化的推进,英国消费的粮食、肉类和农业原料越来越依靠从外国进口。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经历了资本积累初期的困苦后,其转移逐步步入正轨。特别是在20世纪初期以后,农村剩余劳动力持续、缓慢地向工业、第三产业转移。(2)英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验。第一、圈地运动

8、是农村劳动力发生转移的重要因素。农业中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导致大量农民失去生产资料变成无产者,因此提供了大量的有较强流动性的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基本流向第二、三产业,由农村流向城市。第二、限制制度废除促进了剩余劳动力转移。早期英国人口流动受旧有法律制约,如济贫法,之后的工业化过程中原有法律不断修改,最终这些限制都被取消。第三、大量海外殖民地使本国农业剩余劳动力得以对外转移。总之,英国的国家政策、工业革命、城市化、农业现代化、海外殖民地从各个方面促进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2、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经验。(1)美国自由迁移式的转移模式。从转移时间看,美国从19世纪20年代到20世纪70

9、年代实行转移。从转移模式看,美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属于自由迁移模式。从转移方向看,吸收农村劳动力的部门基本为大城市的工业部门和包括商业和服务业在内的第三产业部门。美国的农村劳动力在大规模工业化条件下自发地转向非农产业。美国地多人少,在工业化初期并未集聚大量农剩余劳动力,相反,城镇化和工业化却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美国是一个劳动力短缺的国家,在工业化初期,其农业劳动力占社会总劳动力的比重为63%。但美国在19世纪末就实现了工业化。一方面,工业的快速增长提高了农业的机械化水平,提高了农业劳动生产率,解决了地多人少的矛盾;另一方面,由于机械化而分离出来的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也被快速的工业化所消化。美国

10、在工业化的同时实现了农业现代化。农业为工业发展解决粮食、提供原料和广大的国内市场,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得以畅通无阻。由于农业的迅速发展,美国的农业劳动力在工业化后期大量转向城镇非农产业。这种转移是以农业劳动生产率迅速提高为前提的。这表明,在美国农村劳动力迅速转移的进程中,农业不但未衰落下去,而是继续飞速发展。(2)美国农村剩余劳动转移经验。第一、美国农业人口的转移形式灵活多样,且因时制宜。第二、美国联邦政府的政策措施是农业人口加速转移的催化剂。美国农业人口的各种形式的转移之所以较快实现,是和联邦政府采取的有力政策和措施密切相关。3、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模式及经验。(1)日本“跳跃式转移”和“

11、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模式。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用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走出了一条“跳跃式转移”和“农村非农化转移”相结合的道路。在20世纪60年代,日本政府重点扶持规模较大的自立经营农户,鼓励小农户脱离农业,转向非农产业。1971年,日本通过了一项法案,要求在政府指导下,促进工业和农业、城市和农村协调发展,规定从1971-1975年,在城市郊区建立销售总额为9万亿日元的各类工业区,吸纳100万人就业,其中,60%来自农村。到1975年8月,全国有813个城镇实施了这项计划,已建成机电、金属加工、运输机械等各类工厂6

12、86家,吸纳了大批劳动力,其中,半数左右是农村剩余劳动力。日本注重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为农村剩余劳动力顺利转移创造了条件。日本在战前的早期发展中,十分重视节约资本,充分利用劳动力丰富的优势,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在日本工业吸收的劳动力的总数中,由劳动替代资本的创新吸收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为80%,而由资本积累吸收的劳动力所占的比重仅为20%。在18801930年的整个过程中,日本工业部门对农业劳动力的吸收率始终大于人口增长率,从而使经济能够实现现代化。(2)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经验。第一、良好的外部条件。一是有利的人口背景。1945年至1955年的10年日本异乎寻常地迅速降低了出生率,这使其避开了

13、其他发展中国家在实现现代化过程中所遇到的人口压力和就业压力,减轻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难度。二是非农部门就业容量增大。上世纪50年代中期直到80年代后期,日本非农部门的劳动力一直处于供不应求状态,特别是工业地区的劳动需求更旺盛。第二、政府积极的劳动力诱导政策。战后日本农村剩余劳动力之所以迅速向城市转移,政府的农业劳动力动员政策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第三、农业部门对劳动力的需求减少。一方面,日本农业机械化水平提高减少了农业产业对劳动力需求。另一方面,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十分完善,使农户获得了充足的兼业时间。第四、农业劳动力文化素质较高。日本农民对非农部门就业适应性很强,农业劳动力与城市劳动力几乎不存

14、在素质差距,对非农部门就业的适应能力并不逊色于城市劳动力。从这三个不同国家的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可见,政府政策、工业化、农业现代化、城市化、制度创新和劳动力素质高低对农村劳动力转移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三)我国目前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有模式选择当前,我国各省市在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上结合当地实际,因地制宜,积极大胆探索转移方式,力争实现转移效果最优,农民收入最佳,产业发展最快。总的来看,主要有以下方式:1、以扩大农业产业化经营规模从而提高转移容量的模式。农业产业化即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龙头,实行区域化布局,建立专业化生产基地,以基地联农户,形成产供销,农工商一体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可增加就

15、业机会,有助于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一是在保证粮食稳定增长的前提下,使农业生产从种植业为主转向种植业与养殖业并举、农牧结合,从单一的粮食种植转向多种经济作物的生产,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促使农业生产从土地密集型转向劳动与技术密集型,进而提高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二是通过将一个农业产品发展为一个产业,使农业从单一的种养业、原料生产向精加工、深加工以及保鲜仓储、运输销售等环节延伸以拓展就业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农业产业化经营即通过大规模开发生产基地,带动千家万户从事专业化生产,大量吸收农村劳动力;通过兴办农产品加工企业,容纳大量的剩余劳动力;通过对加工的农产品进行销售转移剩余劳动力;通过开发农业中的多

16、条产业链,以及产业链的延长,大量吸收剩余劳动力;通过农科教及社会化服务体系消化剩余劳动力。2、以推进城乡一体化进程从而增加就业岗位的模式。城市的发展利于产业结构调整,有利于人力资源的有效合理配置。发展城市经济是应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日益尖锐的就业矛盾、调整城乡间经济关系、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调整人类经济系统与自然界之间关系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等问题的根本途径。城乡一体化就是合理发展与改造大城市,重点发展中心城市,适度发展中等城市,积极扶持并稳妥发展小城镇,在主要区域初步形成功能完善、布局合理、结构协调、规模适度的多元化城镇体系,把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城镇居民与农村居民作为一个整体,统筹谋划、综合研究,通过体制改革和政策调整,促进城乡在规划建设、产业发展、市场信息、政策措施、生态环境保护、社会事业发展的一体化,改变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实现城乡在政策上的平等、产业发展上的互补、国民待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