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街道的走鬼调查报告分析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2690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1.11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城市街道的走鬼调查报告分析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城市街道的走鬼调查报告分析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城市街道的走鬼调查报告分析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城市街道的走鬼调查报告分析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城市街道的走鬼调查报告分析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城市街道的走鬼调查报告分析》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城市街道的走鬼调查报告分析(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城市街道的“走鬼”2004.7城市街道的“走鬼” 广州市新港西路街头流动商贩调查【内容摘要】本报告针对广州市“走鬼”、“游击队式”的沿街摆卖现象,通过实地偶遇抽样、面对面访谈等形式,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试图探讨“走鬼”现象的基本特征、活动规律和形成原因。如何解决“走鬼”现象带给城市的诸多问题,成为目前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中的难题,本报告提出了“以疏导为主”的思路和建议。【关键词】 城市街道 走鬼 流动商贩 调查“走鬼”,一个词典里查不到的词语。在广州、香港等一带,“走鬼”是流动商贩违法摆卖时,为逃避城管执法人员的清理惩戒而相互招呼走脱的暗语,后来被人们当成流动商贩的代名词。事实上,广

2、州走鬼的经营活动已形成一个特殊的零售市场,直接影响着部分广州市民的生活。他们往往沿街占道经营,对城市市容环境、交通、商业秩序等带来一系列问题。城市化地区、特别是城市中流动人口多的地区,如“城中村”等,“走鬼”出没频繁,执法部门屡禁不止。“走鬼”已经成为城市商业活动规范化发展、城市空间有序利用的制约因素,成为城市发展中的难题。广州市是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中心城市,流动人口多。“走鬼”的活动相当典型。“走鬼”虽是地方称谓,但“走鬼”现象却不是广州所特有。对这一城市问题进行调查研究,极具普遍的现实意义。 “走鬼”的基本特征和活动规律有哪些?对城市造成哪些影响?如何对待和处理?带着一系列的疑问,我们开始了

3、此次调查。资料与方法 (一)调查方法:以抽样调查法和局外观察法为主。(二)研究对象、时间和地点1、调查研究1)时间:2004年7月211日。2)地点:广州市新港西路。3)对象:调查地段内街头流动商贩与附近居民。以偶遇方式进行抽样。流动商贩回答样本122份,居民回答样本51份,有效样本数分别为116份和49份,样本有效率分别为95.1、96.1。其中流动商贩有效样本中,男性61人,女性55人,没有明显性别偏向。2、局外观察法1)时间:2004年7月10日723时。2)地点:新港西路中大公车总站。3)对象:在该点经营的流动商贩。以局外观察法记录17个整时点数据,记录时未引起注意。(三)研究主要变量

4、 1、抽样调查 对流动商贩调查的变量主要有性别、年龄、就业状况、教育程度、家庭规模、月均收入、经营类别、历史、现状、计划、缘由和心理状况指数等共26个。问卷经过预调查,其中三题被修改。 对附近居民调查的变量主要有:对流动商贩出售商品的评价与购买偏好、经营活动的评价、对城管执法行为的态度与看法等共10个。 调查问卷详见附录。 2、局外观察 局外观察的主要变量有观察时间、该时点流动商贩人数、性别构成、摊点数、经营类别共5个变量。(四)相关说明新港西路相关路段是城市干道,处于广州老城市中心区边缘。周边高校和“城中村”密集,人流车流集中,“走鬼”活跃。局外观察所选点是“走鬼”重要的集聚点,最长直线距离

5、不超过30米,临近高校及大型布料市场主入口。选点具有代表性。由于研究区域集中在新港西路,样本难免具有地域的局限性。偶遇抽样是非概率抽样,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些缺陷。(五)资料分析本文以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采用SPSS软件对资料进行频数分析、统计描述分析、交互列联表分析。然后从流动商贩的群体特征、定点个案研究结果以及周边居民与流动商贩关系三方面进行描述和解释。所有工作均由本小组5位本科生完成。 结果与分析(一)“走鬼”及其流动经营的基本特征1、主体人群特征 (1)主体人群特征一:以年轻人和较低文化素质人群居多调查对象的年龄段在146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35岁,其中40岁的人最多,占13.8%

6、。1440岁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79.3(图一),表明“走鬼”的主力群体为年轻人。从文化程度上看(图2),“走鬼”中初中文化水平或以下的约占83%。这种文化层次,在就业竞争激烈的广州较难找到合适的工作。 (2)主体人群特征二:外省无业者和下岗者占绝大多数统计所得,调查地段内流动商贩以外省籍居多,占64.7%,而本省其它市和本市的则分别占27.6%、7.8%。其中,目前无业者占63.8%,下岗者为23 .3%,他们共同占了总数的近九成。可见,样本总体呈现出较为明显的群体特征以外省无业者和下岗者为主体。(3)主体人群特征三:低收入者居多流动商贩的家庭人口规模六人以内的占82.6%,其中3、4、5人所

7、占的比例最高,各占20%多,表明平均负担系数较大。其中,租房的占87.1%,自己有房的占10.3%,借居的仅为2.6%,可见租房子住的占绝对多数;而且,自己有房的大多是本市人口(只占调查人数的7.8%)。另外,从数据可知,流动商贩收入在800元以下的占了72.2%,在1200元以内的就占了95.7%。这样的收入,对于大多数流动商贩来说,除了要交纳房租与应付日杂外,还要供养家人,甚至供孩子上学,家庭经济估计是比较紧张的。若不幸因碰上城管而被没收货物,可能血本无归,生活更为困难。(4)主体人群特征四:地缘特征突现从表1可知,外省的流动商贩占绝大部分,而本省其它市和本市的相对较少。通过分析,呈现出较

8、为明显的地缘特征,具体表现为:本市型:在9个籍贯为本市的样本中,有8个年龄在35到62岁之间,说明大部分是中老年人。从表4可看到,本市的流动商贩,低收入者(低于400元)比率比其它都高,而高收入者(高于1200元)比率则比其它都低。但是在8001200元收入水平上的比率要比其它的高,这可能反映了本市流动商贩收入总体偏低又相对不均的特点。外省型:从事流动商贩的,外省居多,主要是因为他们相对本市居民更难找到工作,而这种流动买卖不需要交租金,经营较自由,更易支配时间,尽管净收入偏低,但仍有不少外省人选择从事该工作。与本市的不同,外省籍流动商贩呈现出数目众多、年龄结构多样化的特点。本省外市型:他们的经

9、营方式和规模与外省的相似,只是中高收入者所占比率较低。(5)主体人群特征五:男女差异明显 从经营商品看(图4),食品、文娱用品的经营者男性居多;衣服饰品和植物花草经营者女性居多。日用品经营中则男女较平均。从收入水平看(图5),女性的月收入总体比男性的低,91%在800元以下,其中400800元/月的占女性总数的一半以上。而男性中有56月均收入在800元以下, 8001200元/月的占男性总数的37%,比同水平的女性多出30%。从工作强度看(表5),男性流动商贩的工作时间明显比女性的长,每天工作8小时以上的占70%以上,而女性则占50%左右,究其原因,可能是中年妇女除了工作外还要照顾家庭,所以尽

10、管工作时间比男性少,但其劳动强度可能不比男性小。2、经营活动特征(1)选择商品特征:经营品种繁多且成本低廉从图6中看出,经营商品种类繁杂,其中以食品、衣服饰品、日用品居多。所经营商品不但是周边居民倾向购买的,还是成本较低,容易摆摊和卷席逃走的。流动商贩启动成本都比较低,600元以下的居多,多是自我积蓄。其中缘由,大概是一方面自身经济实力弱,另一方面顾客对流动商贩出售的贵重物品信心不足,故流动商贩经营的往往是比较廉价的货物。(2)经营地点特征:人流量大的地段 在选择经营地点的调查中,选择人流量大的51.7%,选择同类经营者聚集的19%,选择城管管不到的14.7%,选择离住处近的36.2%。可见,

11、对于他们来说,顾客才是最重要的。尽管选择城管管不到的只有14.7%。但并不说明城管工作力度低,据调查,流动商贩一天一般会遇上城管人员好几次。他们有不少人认为:几乎所有地方城管部门都管得很严,所以他们选择经营地点时,较少考虑城管因素,而更多地注重顾客因素,只要有利可图,他们愿意冒着被抓的危险。(3)经营时段特征:早出晚归,高峰时段明显从表7看,流动商贩的工作时间往往较长,工作强度较大。小于4小时的只占8.8%。大于8小时的超过60,是流动商贩的主要部分。他们一般早出晚归,从事流动买卖是他们生活的唯一来源。在调查地段内,流动商贩开工和收工时间较集中。从图7和图8可以看到,每天开工时间集中在6点到1

12、0点间,其中6点、8点和10点分别形成三个小高峰6点达到最高峰,主要是卖早餐和水果蔬菜的;8点次之,10点最小,主要是卖日用品和衣服饰品。收工时间则集中在22点到24点间,其中在22点达到高峰。这种规律分布,再次反映了流动商贩工作强度大、时间长的特点。 (4)时空对应特征:相对稳定性人们普遍以为“流动商贩”具有很大的流动性,随市场供需而移动。但数据表明,在观察地段内,流动商贩的经营活动具有时空的相对持久性。从时间上看(表8),近一半流动商贩的经营活动在2年以上(其中大部分是3、4年以上的);从空间上看(表9),将近半数的流动商贩已在当前地点或其附近经营超过1年。所观察地段,地处城中村外围和高校

13、附近,有着较大的市场支撑,供求关系显著,能够吸引流动商贩长期在该地段经营。总的来说,从业时间长的流动商贩,在当前地点经营的时间也长。须指出,他们较少拥有固定的顾客。只有32.8%被调查者做熟客生意,主要是经营食品类的,特别是经营早餐的。(二)地段定点分时段特征本定点实地研究的观察时间为某天723时的整点时间。通过对观察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我们将从如下几个方面对该点进行描述与分析。1、总人数在时点上呈集中分布下午1点钟人数最多,达33人,并向两端逐渐减少, 7、22和23时人数最少,为0人。均值16.8人。在一天各个时间点上,流动商贩人数呈单峰集中分布趋势。2、各时点上男女人数的变化相似在调查

14、的该天,男性商贩总人次为160,多于女性的125。但他们的变异系数(标准差/均值)分别为0.745和0.741,说明男女在观察时段内,各自人数的变化幅度极其类似。同时,从下图也可以看出,男女人数在时点上的分布基本上是同增同减的。3、各个类别商品的经营人次和各时点的人数分布差别较大如表10所示,观察时段内,经营食品的人次最多,占总人数的37.3,次之为衣服饰品,占25.8。药品最少,仅为0.7。各类商品的经营人数在观察时段内波动幅度的差异也较大,这可以由它们各自的变异系数的差别得到证明。变化最大的是药品,变异系数接近3,其次是植物花草,约1.7,而其余的日用品、食品、衣服饰品和文娱用品则较为稳定

15、,也较接近,都处在0.85左右的水平。根据分析,还可以看出,在下午1点至晚上8点食品经营人数较多且变化不大,该时段8时点的经营人次占了经营食品总人次的85。而衣服饰品经营人数在早上10点出现最大值,一直到下午3点钟才开始出现明显的下降,6时点内的人次和占了经营该项总人次的75。4、各类商品经营者的比例与商贩、居民调查中的比例具有相似性我们将居民调查中对某项商品有需求的居民占调查居民总数比例、商贩调查和定点实地调查中各类商品经营人数的比例放到一起进行处理,得出上图。红绿蓝三根线分别代表居民、商贩和定点的比例,可以直观的看出,三线具有很强的一致性。因此,由这个事实可以推测出如下两点,一是我们所选的点具有代表性,二是说明对于流动商贩与周边居民来说,他们的供求关系是比较成熟的,即是说基本上“供对所求”。5、流动商贩的经营与城管部门的执法行为具有游击战的特点该地点是所研究区域中人流、车流量很大的一点,也是城管执法部门严管的一个地点。一般情况下,城管每天都会在此处对流动商贩的经营活动进行多次的清理。然而,在我们的图9中,并没有出现由于城管部门的执法行为而造成的人数大起大落。虽然这其中也与我们仅记录整点的数据,不一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