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执行发展战略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2664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4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坚定执行发展战略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坚定执行发展战略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坚定执行发展战略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坚定执行发展战略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坚定执行发展战略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坚定执行发展战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坚定执行发展战略(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坚定执行发展战略 贯彻落实十七大精神金秋十月,中共十七大在首都北京胜利召开。胡锦涛总书记代表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作的报告,对改革开放二十九年来,尤其是十六大五年来我们党理国执政的实践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着力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既高屋建瓴,博大精深,又内涵丰富,操作性强,是我们党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引领全党及全国人民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政治宣言和行动纲领。作为山区基层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深钻全文,全面掌握大会精神实质,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深入研究,正确认识宏观发展环境,准确把握国家政策趋向;突出重点,科学谋

2、划工作思路,深入推进州县发展战略。一、深入领会,提高州县发展战略的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指导性认识。十七大报告对改革开放的历史经验进行了科学总结,为我们指明了经济社会各方面事业发展的正确道路。报告总结了近五年的十个方面的成绩,提出了八个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对改革开放的历史分阶段进行了阐述,分析了新时期的特点,成就与标志,指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总结了我党改革开放“八个结合”的经验,解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两个概念,对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理论提出的时代背景、依据、深刻内涵,基本要求进行了精辟的论述。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对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四个

3、方面的主要工作,国防军队、和平统一、和平发展及党的建设四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分别进行了阐述,是今后五年中国发展的总纲领。学习“十七大”,要求我们理论联系实际,真正把精神落实到州域经济发展上来,落实到构建和谐社会上来,落实到州第五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和州第六届人代会所提的要求上来。州委提出的打好“三大战役”,尽管出台已快一年了,但战略思想与十七大报告的主要精神是吻合的。“工业园区攻坚战”落实了“十七大”报告“全面认识工业化、信息化、市场化、国际化深入发展的新形势新任务”的要求,是“工业兴州”战略的体现。“旅游经济升温战”则是十七大报告“加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在我们这个旅游资源

4、丰富的山区里的具体实践。“城镇建设突破战”大大丰富了“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涵。“大力发展先进生产力,努力建设小康恩施” 是十七大报告“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这一主题和第四部分内容的具体落实,反映了我们州政府决策与党中央大政方针的高度一致性,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大力发展先进文化,努力建设人文恩施”则是十七大报告“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恩施州这个共和国最年轻自治州的特色体现。“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建设生态恩施”是我们恩施对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生动实践和重大贡献。“实现和维护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努力建设和谐恩施”是我们州对十六届五中

5、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自然也是对十七大报告里“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具体操作。学习“十七大”要求我们真正把精神落实到县域经济发展上来,落实到产业兴县的科学发展战略上来,在州委州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巴东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了“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惠民,全力打造实力巴东、活力巴东、魅力巴东”的发展战略,提前一年,其战略思路与十七大报告精神是一致的。发展现代产业,促进社会和谐,是十七大报告所确立的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目标,报告分别以大量篇幅作了重要论述。因此,从这个角度讲,县第十三次党代会确立的发展战略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流,符合巴东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是一个科学、正确

6、的决策,必须坚定不移地贯彻执行,要坚定发展信念、明确发展目标、转变发展方式、提高发展水平。我们要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十七大报告“发展现代产业体系,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大力实施产业兴县,构建产业体系,优化产业结构,壮大产业规模,真正走出一条具有巴东产业发展特色的县域经济发展道路。我们要按照十七大报告“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的要求,大力实施各项惠民工程,认真落实党和国家的各项惠民政策,整合教育资源,拓展就业渠道,健全保障体系,提高医疗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统筹推进巴东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二、科学谋划,明确执行发展战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

7、紧迫性。十七大报告,十二个部分,两万八千余字,掩卷深思,诸多感慨。回过头来看巴东县19月县域经济总体运行良好,这得益于州委州政府决策的科学和县委战略的正确。19月,全县宏观经济运行呈现如下特点:1、地区生产总值完成年度计划的70,略滞后于时间与计划进度。2、农村经济基本保持稳定增长。三季度实现农林牧渔业现价总产值87002万元,同比增长4.86%,但也存在物价上涨、自然灾害等影响农民增收的因素。3、工业经济运行良好。实现全口径现价工业总产值83729万元,占年计划的77.9%,同比增长36.64%,但工业整体技术水平低下,如设备落后、创新乏力、产品单一老化等问题没有得到根本好转。4、财政收入持

8、续增长。地方财政总收入15098万元,其中一般预算收入8523万元,完成情况较好;地方一般预算支出22154万元,同比增长9.42%。可望顺利完成年度财政收入计划。5、社会消费市场活跃,但零售总额按进度与年度计划尚有差距。6、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教育、卫生等不断进步。产业发展方面,仅举电力产业和旅游产业为例。电力产业。1至9月,全县累计完成发电量21854万千瓦时,比上年同期增加7454万千瓦时,上升51.76%。今年坪堑电站投产发电,新增装机容量3万千瓦。电力工业总产值1至9月累计完成9566万元,同比增加831万元,上升9.51%;总收入累计完成9998.99万元,占

9、年计划85.24%,同比增加875.59万元,上升9.6%。入库税金914.51万元。旅游产业:截止9月底,全县已接待中外游客99.5万人次(其中神农溪59.8万人次),入境游客17.5万人,实现旅游直接收入9000万元,旅游综合收入3.36亿元。旅游强县创建取得阶段性成果,已正式验收为湖北省第一个省级旅游强县。神农溪5A景区标准化建设稳步推进,投入477万元进行了一系列的整改和包装,目前已改造和建设完毕,基本达到5A标准,正在进行自评和验收前的准备工作。清江水布垭旅游开发进展顺利,计划于2008年5月1日开始正式接待游客投入运营。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我们就应该对照我们的发展战略,深入分析区域

10、经济社会事业发展实际,科学谋划。近一年的发展实践告诉我们,实施这个发展战略是重要的、必要的、紧迫的。重要性:从一至九月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来看,我们的许多经济指标都有了新的突破。完成现价地区生产总值16.5亿元,同比增长9.8%;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均有不同幅度的增长,尤其是二、三产业,分别完成3.35亿元和7.4亿元,同比增长25.2%和40.62%;地方财政总收入和一般预算收入分别达到1.51亿元和8523万元,同比增长28.97%和43.73%。尽管同发达地区和周边县市相比,我们还有很大的差距,这些成绩还微不足道,但我们能在遭遇严重自然灾害、机遇性财源逐步萎缩的情况下,取得这样的成绩,

11、表明我们自身的造血功能在逐步增强,表明各大产业在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在稳步提高,也表明实施产业兴县对促进巴东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必要性:同发达地区相比,巴东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水平还处于较低阶段,贫困落后是我们的基本县情,经济不发达,社会事业发展滞后,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亟待提高。因此,统筹推进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既是党中央在新的历史时期对各级党委政府提出的新要求,也是全县人民的共同期盼。我们要按照十七大报告的要求,一方面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作为兴县之要,加快产业发展步伐,壮大经济规模,提高经济运行质量,增加财政收入,努力增强宏观调控能力。另一方面,牢固树

12、立以和谐促发展,以发展促和谐的思想,推动建设和谐社会。紧迫性:当前,在产业兴县战略实施过程中还存在四个方面不容忽视的困难和问题。一是产业布局不尽合理,结构还没有得到优化。我们确定的十七个重点产业发展不平衡,有的停滞不前,有的产业甚至在萎缩,有的村提出了四五个产业,有的乡镇基本上是七八个产业,结果是什么都发展,什么都不强。工业在国民经济结构中的支撑作用没有得到明显加强,由于缺少工业加工企业,尤其是缺少规模骨干企业,产业链条短缺,致使农副产品等资源性产品大部分外销加工,产品附加值低。州经委排行全州前20家骨干企业,巴东榜上无名。二是龙头带动作用不强,标准化、专业化、市场化生产还没有上水平。目前能谈

13、得上标准化生产的还仅仅是蔬菜和烟叶,产业发展的专业化、市场化还远远不够。三是产业发展思路不明确,目标推进不够得力。各产业专班要进一步理清产业发展思路,明确发展目标,尤其是在产业基地标准化生产、龙头企业发展、产业链条配套等方面的研究还很不够。四是激励机制还不够健全,政策性配套还比较乏力。因此,我们要增强执行战略的紧迫感,扎实推进各项工作,把战略确定的美好蓝图转化为实际成果。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就是要在总结成绩和分析困难的基础上,建立完善产业发展考评机制。科学合理的产业发展考评机制关系到产业发展的兴衰成败,是实现产业兴县的关键。目前,我们已经成立了产业发展领导小组,各个产业工作专班围绕各自所负责的

14、产业,展开深入调研,做了大量前期工作,效果明显。但是,在现有人力、财力、物力有限的情况下,如何确保各个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如何调动各乡镇各部门发展产业的积极性,如何让全社会共同融入产业兴县的战略中来,需要从更高的层面、更新的视角作更深入的研究。十七大报告指出:“要深化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规律的认识,从制度上更好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完善产业发展考评机制,也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充分发挥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作用,把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等各种经济组织作为各级各部门履行经济发展职能,推进产业发展的重要考核指标,从而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三、产业兴县,瞄准建设和谐社会和夺取小康社会新胜利

15、的目标。(一)聚精会神,狠抓产业发展不动摇。十七大报告指出“必须把坚持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可见发展是最大的政治,发展是最硬的道理,要坚持一切工作以县域经济发展为中心,县域经济发展以产业发展为中心,产业发展以培植龙头企业为中心的原则,一切工作围绕产业发展转,一切工作服务服从于产业发展,就像革命战争年代,各项工作服务服从于战争一样,经济建设年代各项工作必须服务服从经济工作。要学习江浙发达地区产业立市、产业立城、产业品牌的思想,把产业培植成城市名片,要建立健全产业兴县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调动和整合县内外各

16、方面有利于产业发展的人力资源,人脉资源,地缘资源,争取他们在信息、政策、经验方面给决策、执行、监督一个良好的运行机制;要坚定信心、理清思路,一以贯之地把产业兴县接力棒传承下去,不争论、不旁观,始聚精会神、终坚定不移地走产业兴县、科学发展、和谐惠民的县域经济发展的道路。(二)始终不渝,实施工业富县增实力。十七大报告指出“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化由大变强”,要走“中国特色的新型工业化道路”。县域经济的发展壮大关键在产业,产业发展的关键在工业龙头企业,从经济发展的规律和历程来看,发展经济绝大多数是通过大办工业、大力推进工业化来实现的。全国县域经济百强县无不都是工业企业大县,家家搞加工,村村有工厂,乡乡有特色工业产品,邻近我们宜都市近年来把工业作为重中之重的中心任务,五年实现了跨越式发展,跻身全省县域经济第一名,大办工业是希望所在,出路所在、潜力所在。一是必须以工业的理念和方式发展农业。消除一切不利于工业发展的理念、体制和政策障碍,鼓励支持保护与相关工业的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