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2664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28.47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1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人民论坛,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分析报告篇一:当前社会病态调查当前社会病态调查 人民论坛 (20XX-09-01)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经济发展突飞猛进,成就举世瞩目,但在物质极大丰富,人们生活水平大幅提升的同时,社会发展呈现出转型期独有的特征:各种社会矛盾、冲突等集中爆发,贪污腐败、拜金主义盛行、道德滑坡、黄赌毒黑等等社会失范现象凸显,人们精神压力明显加大,社会焦虑感明显提升,各种社会病态乱象明显增多。如果对各种社会病态不加以批判和正确引导,任其传染、扩散,不仅会造成人们思想上的混乱,引发社会不安定,甚至会成为阻碍改革发展全面推进的绊脚石。当前社会病态现象,值得高度关注和深入研究。 按照社会学的

2、解释,社会病态(social pathology)是指社会不稳定、不和谐、不健康的状态。社会病态是由社会学家赫伯特马尔库塞(1898-1979)提出的。他认为,“一个社会的基本制度和关系(它的结构)所具有的特点,使得它不能使用现有的物质手段和精神手段使人的存在(人性)充分地发挥出来,这时,这个社会就是有病的” 。应该承认,社会如同人一样,人是在身体最虚弱的时候容易生病,而社会也会在发展的某一阶段,因发展不完善而健康状况出现问题。纵观各国社会发展史,社会病态凸显是快速转型社会的常态,不需要大惊小怪,但当社会病态已经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甚至危害到社会稳定,这就需要我们积极干预。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

3、心从20XX年8月22日至9月2日,就“当前社会病态”进行专题问卷调查,得出以下几项结论:一是对当前中国社会存在一些突出的病态现象,即处于亚健康状态成共识;二是信仰缺失、看客心理、社会焦虑症、习惯性怀疑、炫富心态、审丑心理、娱乐至死、暴戾狂躁症、网络依赖症、自虐症是当前社会的十大社会病态;三是社会转型期,秩序规则重塑、道德失范、价值多元是造成当前社会“亚健康”的首要原因;四是公众仇官仇富心态依然严重;五是发展中的问题还是要靠发展来解决,社会病态的治愈需全社会参与,公众更多期待政府能够有所作为。究其根源,社会病态是伴随着急剧的社会转型出现的,是社会转型的伴生物。 具体而言,在经济领域,市场经济体

4、系建立的短暂性,与市场规则、法规难以在短时间内完善的不同步,导致唯利是从、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假冒伪劣横行;在政治领域,马克思主义及共产主义信仰的弱化,缺乏规范、合理、公正、公平的制度体系与之配套,导致部分官员在物欲的诱惑下,迷失自我,信仰、道德出现真空,将权力这一公共资源作为资本投入市场,使权力出现异化和畸变;在社会领域,中国传统社会道德评价体系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道德滑坡、价值混乱,社会的公平正义受到挑战,正常的工作关系、人际关系也受到赤裸裸的金钱关系的冲击;在文化领域,中华传统文化复兴还面临诸多难题,西方意识形态的冲击仍然是重大的挑战,在文化多元的背景下,社会失范、心理失衡、行为失常似乎

5、就是一种合乎情理的结果。社会病态的治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打一场持久战。当下的中国社会,要想在短期内彻底治愈社会病态是不现实的,但通过全民参与及政府积极作为,从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立体式地推进改革,以完善体制、健全体系、打造规则,社会病症逐渐减轻是完全可能的。为此,如何建立适应现代中国社会,包括信仰、道德、价值、法律等等在内的规范体系,尤其是如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将是中国当下必须面对和解决的一个重大课题。人民论坛“特别策划”组篇二:十大社会病态“十大社会病态”病理初探林林总总社会病态档案之一文/齐世明 讽刺与幽默 ( 20XX年02月20日 第 0

6、7 版)且说这日,笔者信步街头,只见人民网几人正在向阳处挂一牌匾,上面“现时社会病态研究中心”几个大字,趋近细看时,网站老李恰巧回身,忙握住我的手,道:齐老师,正找你哪?先让你看看人民网刚公布的一项社会调查结果,巧了!这网民选出的“十大社会病态”,与你20XX年5月30日至11月28日在讽刺与幽默刊发的“当今社会文化心理切片”系列,多有“英雄所见略同”之处!我们对照一下,你一共发了九“片”,颇有反响,人民网公布之“十”呢,代表了民意?笔者接过一份“初探报告”,细看病态一:信仰缺失症状:价值多元化下存在信仰与道德有关的精神危机,道德赤字与坏账凸显;齐世明观点:(下文用“我的观点”代之)失信刊讽刺

7、与幽默七版“众生相”(下同)病理切片:三鹿奶粉(有毒),让广大孩子妈妈对奶粉失信;教师晋职称论文(相当比例抄袭),让国人对中国教育水平失信;明星代言(从不亲自用),让广大消费者对广告失信;选聘作弊(考试、面试均第一,却败于关系户),让贫寒学子对社会公平失信;官员贪腐(电视里侈谈反腐败,晚上却携着“小三”开房),让老百姓对“人民公仆”失信?最大的失信当属心灵的迷失,信仰之堤坍塌。病态二:社会焦虑症症状:因工作、养老及未来无法预期等而长期紧张与不安。我的观点马儿哟,你慢些走病理切片:当下社会形成一个个大圈小圈,试问各圈中人,谁的脚上不穿一双红舞鞋?为钱为利所囿,为情为思所困,为美为荣所累?人们常常

8、用“搏命”这两个字,形容自己的庸常生活!但是谁会扪心自问:如此之“搏”,得到的,除了虚荣心的满足,还有什么?每天像兔子一样的焦虑,多少人得了“二胡综合征”,即:胡吃乱喝导致的代谢结合征,和胡思乱想导致的神经衰弱综合征。前者必然导向身体孱弱,而后者则导致心理虚妄。病态三:炫富心态症状:展示、炫耀财富,虚荣心作怪,自卑心理的另一种反映,炫耀是为了获得满足感。我的观点比着活病理切片:而今,“斗富之风”确实是非正常地盛行!说炫富,带头“先富”起来的“公仆”们依然要走在前面:一度,甭管神马级,一律坐奥迪;别问什么天,西装革履穿。以至于上食堂吃午饭,也是衬衫板板的,领带闪闪的,像出席国际会议!“政绩”也炫

9、富。据报道,中国约有10个城市每年城建投资都在千亿规模,个个堪称“豪可敌国”?病态四:审丑心理症状:丑闻成为丑闻制造者的通行证,假恶丑盛行、越骂越红。我的观点数风流人物病理切片:郭美美、干露露均为网络炒作产生的“红人”、“奇葩”,借浪得虚名,更进一步成了“假丑恶”多种社会病象的“代言人”。而从网络世界到现时生活,以下流为风流,以肉麻为有趣,直至以丑为美,追腥逐臭,甚至嗜痂成癖!多少粉丝就这样“现实”着,一个追富、炫富的社会就这样从“炫丑”走向“审丑”。病态五:暴戾狂躁症症状:粗暴野蛮、乖张残暴,易怒且好走极端甚至危害社会。我的观点消“暑”弭戾病理切片:在戾气笼罩的当下,暴力或改头换面或新瓶装旧

10、醋,以各种新的方式在社会各个层面、各个范畴野草般地生长。戾气已成一种公害。受此影响,几乎日日呈现的社会性冷漠遂成了一种冷暴力!在南京、在武汉?老妪跌倒无人敢直至想靠近!遑论搀扶?病态六:习惯性怀疑症状:社会诚信危机导致人与人之间缺乏信任和安全感,从而怀疑一切。我的观点混在江湖病理切片:回溯十年文革,假话大话空话横行,构成怀疑一切的第一个“基因”。而父子为“出路”可以凛然“痛斩”血缘关系,宣布从此陌路;老邻居、老同事为“进步”可以揭发告密,甚至编造“事端”?谁还能信谁?近年来,“金”风浩荡,孔方兄成了笼罩一切的“天使”,奉唯物质主义为圭臬的人们,闻信义、诚信、老实这些东西,恐怕会看成贾宝玉口中不

11、断腻烦的“劳什子”吧?病态七:自虐心态症状:“非典型”的例子是当下“社会生活辞典”首页“屌丝”的大行其道,以致男女通吃、“少长咸集”,土豪与草根均陶然其中。我的观点自戕病理切片:今朝国人的社会文化心理,从阿Q的“精神胜利法”以降,痛斥过“小脚老太”祖宗,批判过社会分配制度的不公,追随过狂飙式的跃进与“文革”,更多的时段则是怨天尤人,长叹息“生不逢时”或没有一个“好爹妈”!而今,是自戕。由对“矮、穷、丑、搓、撸、呆、胖”,“屌丝样 ”的“自我肯定”,到讽刺“高富帅”,表达对“一夜暴富”的无奈,自嘲娱乐至上主义,进而大胆嘲讽道德自律,敢于冲击公德底线?如此“屌丝”自轻自贱,不惜“破罐子破摔”,活活

12、描出了自戕的自画像。病态八:看客心态症状:阿Q式的冷漠、麻木与围观,崇尚“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处世哲学。病理切片:此乃当今顽疾,非但草根大众,甚至官员群体也成为“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主要群体。于是,见义勇为遭人冷眼,“好人有好报”一说变得苍白无力,由此演变的“看客心态”逐渐成为“路人”自保的护身符?病态九:娱乐至死症状:崇尚个人享乐主义,心甘情愿地成为娱乐的附庸。病理切片:娱乐至死幽灵,首先殃及名著改编与优秀文化传承,用“后现代”手法“解构”和“重组”,而过分强调“搞笑”,以满足某些人感官刺激的需求和好奇心?如此“恶搞经典”,便暗含着“五恶”亵渎历史之恶,颠倒荣辱之恶,误导青年之恶,丑陋娱乐之

13、恶,肮脏精神之恶。病态十:网络依赖症症状:对网络及移动媒介上瘾,产生依赖,沉溺在虚拟世界中不能自拔?说社会病态,其实是社会发展常态,或者说是社会健康状态的反常状态,是对社会中存在的问题、矛盾、冲突、混乱等现象的总体概括。当前,中国社会总体运行状况良好,但社会病态成为我们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必须直面的突出问题。揭示“病态”,意在解剖、解决乃至治愈,这一用意,朋友们,你懂的?笔者正看个仔细,猛听有人呼唤,何人何事?且看下回。篇三:原创评论“信仰缺失”居社会病态之首的反思原创评论“信仰缺失”居社会病态之首的反思人民论坛问卷调查中心进行了一项问卷调查,超八成受调查者认为,当前社会处于亚健康状态,“信仰缺失

14、”、“看客心态”、“社会焦虑症” 位列当今社会病态前三项。(9月14日中国新闻周刊)这个调查结果,与我周围许多同事的感觉是一样的,的确,现在信仰缺失的现象十分严重,真应该引起我们的警醒了。“信仰缺失”居十大社会病态之首,给了我们四点启迪。启迪我们,公众正急切地呼唤信仰的回归。信仰是社会的核心力量,是国家的精神支柱,而信仰缺失占据当今社会病态首位,恰恰折射出公众对信仰缺失的警醒,更折射出公众对信仰回归的强烈愿望。这是公众的民族情怀,是公众的爱国情操,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种强烈的民族凝聚力所在。公众呼吁信仰回归本身,就是一种精神凝聚力。启迪我们,当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之重大。或许,正是对信仰

15、回归的强烈呼唤,才让公众对当前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活动如此的热烈响应,这也恰恰说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意义之大,就是让要人们的信仰回归,就是要让24字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成为公众的信仰,在人们心中树立起来、闪亮起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就是重树公众的信仰丰碑,就是让公众的信仰回归。启迪我们,信仰回归必须率先从领导干部抓起。在回答“哪类群体信仰危机最严重”时,超过半数的网友(占比%)认为信仰缺失主要表现在官员群体身上。这个调查结果告诉我们,信仰回归必须率先从领导干部抓起,领导干部信仰坚定,信仰阳光,必然能够引领普通民众正确的精神信仰,火车跑得快,全凭车头带,这句肯定没错。启迪我们,信仰回归必须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在调查“信仰缺失的原因”时,%的网友认为“制度层面,一些不道德的现象没有受到制度的惩处,反而成为一些人效仿的对象”是造成这一病症最主要的病因。笔者认为,这个调查结果符合实际,原来陈旧的制度已经丧失了作用,新的制度往往还没有建立起来,这个新旧交替的空白期,必然会让信仰缺失,必然让不道德现象如疯狂的野马无所顾忌,因此,信仰回归要加强制度文明建设,必须给这匹野马加上制度的“嚼子”,让其跑上文明的道路。中华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