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72350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2 大小:77.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_第4页
第4页 / 共12页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_第5页
第5页 / 共12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周有光人生陈列大纲常州图书馆(12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有光人生周有光生平陈列大纲2016-01大门入口,选用反映周有光特点的手法,让观众接受一个可亲可爱、渊博睿智的学者形象。序言,采用专家和名家对周有光的评价荟萃。一、序厅(入口展屏)说明:采用合适展示效果,归结周有光50岁前的人生轨迹。在右侧有“有光人生”标题,左侧为前言(约400字,另写)。 一、第一部分:青果巷走出的大家说明:主要表现周有光家庭背景和早年经历,包括家世、求学、就业,到抗战前为止。第一节:出生礼和堂主要内容:交代周有光出生、家庭、生活环境。1、周有光出生在人杰地灵的江南水乡常州。2、常州青果巷, 1906年1月13日,周有光就诞生在这条窄窄的小巷里。3、礼和堂,是常州名人唐荆川

2、宅邸,周有光家就紧邻唐荆川家,唐加称为“老礼和堂”,而周家被称为“新礼和堂”。5、小时候的周有光6、电视文献片:常州青果巷第二节:走出青果巷主要内容:周有光读中学、大学的相关情况。1、1912年周有光进入男女同学的瑭下育志小学读书。后来搬迁,改为新坊桥小学。2、周有光小学毕业后,进入常州中学读书。3、常州中学的创办人屠元博,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新兴知识分子。4、常州中学校友会会员录5、1923年,周有光毕业于常州中学,同时考入上海圣约翰大学和南京东南高等师范学校。6、1925年,周有光到光华大学就读。7、1927年,周有光毕业后,在光华大学任教。第三节:结缡张允和主要内容:与张允和恋爱、结婚,与

3、张家人的联系1、1930年与张允和结识。2、两人照片。3、周有光张允和结婚4、周有光、张允和婚礼在上海八仙桥青年会举行。5、母亲在周有光、张允和婚礼上。6、沈从文为周有光、张结婚照片题词。7、张家十姐弟8、张元和与顾传玠结婚9、张兆和与沈从文10、张充和与傅汉思12、三连襟与三姐妹第四节:奔波人生路主要内容:大学毕业后在上海光华大学、苏州江苏教育学院、杭州浙江教育学院任教,又往日本留学,回国后仍任职大学和银行,踏上辛勤奔波的人生路。1、周有光毕业后,校长张寿镛把周有光留在光华大学附中任教2、具有远见卓识的教育家孟宪承指点周有光外出增长见识。3、1933年10月周有光夫妇乘坐“长崎丸”前往日本留

4、学。4、周有光前往日本京都大学留学。5、周有光心仪的导师是日本著名的经济学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的研究者河上肇,但是周有光到日本时,河上肇已经被捕,因此,周有光只能以学习日语为主。6、1934年4月30日,就在他们结婚一周年之际,张允和生下儿子周小平。7、儿子周晓平的出生给全家带来喜悦,特摄影留念。前排周有光母亲徐雯抱着周晓平。8、周有光在上海任职,张允和带着儿子与周母徐雯一起住在苏州乌鹊桥弄家里。9、周有光先后在上海江苏银行、新华银行任职。第五节:并肩“七君子”主要内容:周有光在上海任职期间,结识了救国会“七君子”之一的章乃器,并加入救国会。七君子事件发生,周有光张允和在苏州的家成为营救七君

5、子的联络站和接待站。1、1936年周有光在上海银行界任职。2、周有光在上海,结识了著名的社会活动家章乃器,并加入救国会、3、救国会主张全民抵抗日本侵略,发表了大量抗日言论,遭到国民党忌恨。4、周有光参加救国会的活动,除演讲宣传抗日外,还经常联络救亡情报的编者吴大琨,提供消息供报道。 5、1936年11月22日,南京国民政府以莫须有的罪名逮捕了沈钧儒、邹韬奋、李公朴、王造时、章乃器、沙千里、史良等,史称“救国会七君子”事件,激起了全国民众的义愤。6、视频:周有光自述,周晓平、苏培成等证言:当时周是救国会实际成员,但对外不公开,便于工作。7、七君子被捕后,被关押在苏州的江苏高等法院看守所。8、由此

6、,苏州周有光张允和的家,就成了救国会营救“七君子”的重要联络点。9、救国会领袖家属:邹韬奋的妻子沈粹缜带了两个儿子,还有胡子婴等,从上海到苏州去探望,都住在周有光家里。张允和为之到处奔波,为营救“七君子”立下了汗马功劳。10、当时周有光的直接领导是章乃器,两人一直保持着深厚的友谊。第二部分:战时后方的经济专家(19371949)主要内容:抗战期间,周有光在重庆和后方各地,先后在农本局、新华银行工作,为战时后方经济稳定作出了贡献,他竟日奔波在外,而自己的两个孩子一死一伤,留下了永远的痛。第一节:逃难到重庆主要介绍抗战爆发后周有光与妻儿逃难到重庆后,在重庆等地颠沛流离的生活状态。1、抗战爆发,周有

7、光与家人逃难去重庆。2、当时周有光的父亲刚刚在家乡去世,但周有光无法赶回去奔丧,只得召集全家拍了张照片作纪念(1938年周有光与家人在重庆合影)。3、重庆虽然是“陪都”,但是也遭到了日军的大轰炸,满目疮痍。4、重庆大轰炸造成了巨大的灾难,周有光一家在这里辗转于生死之间。5、周有光一家在重庆期间,历尽艰难,大搬家36次,小搬家无数次。6、周有光在这里遇到了救国会领袖之一的老友章乃器夫妇,借住在章家。7、章乃器当年的身份证,证明了周有光的住所地址是“荫庐”。8、周有光在重庆时因公整日在外奔波,家中就靠张允和操持。张允和护着晓平、小禾两个可爱的孩子,可是不久就遭灾,一死一伤。第二节:战时经济学家主要

8、介绍周有光1937-1941年间在农本局、江苏银行、新华银行工作的状况,为战时后方的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1、抗战期间的周有光。2、周有光进入农本局,担任重庆专员办事处副主任,实际主持工作。农本局是一个战时政府金融机构,具有类似于农业银行的职能,在抗战前期对于稳定后方的经济起了重要的作用。3、从1938年到1939年,重庆专员办事处先后在四川省30多个县,成立了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周有光到一个又一个的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巡回指导、审查,工作卓有成效。4、当时经济部次长何廉兼农本局局长,总经理是穆藕初。5、何廉文摘:“我们在四川省会成都成立了一个大办事处,管理四川的合作金库和农业仓库等单位,并派

9、周耀平任主任。周耀平是一个很能干的人,大学毕业,在上海的银行里工作过,富有经验。”6、发展后方农村金融事业,推动农业生产,保障后方经济稳定:建设合作银行、建立农业仓库、发展农村信用合作社。7、用电子动态地图组合动漫方式,表现周有光奔走在四川各地,“腓无胈,胫无毛,沐甚雨,栉疾风,三过家门不入”,视察、检查、指导、促进合作银行、农业仓库和农业信用合作社,为发展后方金融事业,有效推动农业生产,保障后方经济稳定作出了重要贡献。其间经常途中遇到轰炸,常常回家时家已经被炸毁了。女儿得病也不及照料终于夭折。8、周有光在农本局工作期间,后方经济工作取得了重要的成果,稳定了后方经济。9、周有光家曾在重庆唐家沱

10、民权路与吴祖光家合住张俊祥的房屋。10、由于周有光到处奔波,无法顾及家庭,以至于女儿患急病去世他不在家里。11、女儿的不幸夭折,给周有光夫妇留下了永远的痛。12、1941年,农本局被通货膨胀冲垮,周有光受江苏银行总经理许伯明邀请,再次进入江苏银行,担任重庆办事处主任。13、1942年,周有光应上海新华银行总经理王志莘之请,进入新华银行。曾前往西北调查经济状况。1. 周有光在重庆工作,妻儿在成都住,1943年1月25日儿子晓平被流弹击中,死里逃生。周有光在重庆,他星夜赶回成都,已经在四天后了。第三节:赴美研究经济主要介绍周有光在抗战胜利后,受新华银行指派前往美国任职并学习金融管理,后又受命前往英

11、国工作的经历,其间考察了美欧经济,并开始研究语言文字学。1、抗战胜利后,周有光一家回到上海,受新华银行指派,作为高级职员派赴美国,担任新华银行驻纽约代表,以及新华银行所属的新原物产公司总经理。2、张允和获准与周有光同赴美国。3、周有光在美国如饥似渴学习银行管理先进经验。4、周有光在美国广泛深入开展调查研究。5、当时赵元任在美国任教,周有光接触到他创制的拉丁字母拼写汉语的方案,为后来制订拉丁字母式汉语拼音方案打下了基础。6、1948年爱因斯坦在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任研究教授,有一时期周有光曾与爱因斯坦聊天。7、周有光在美国,深入考察美国社会经济和社会,还兼及语言学。8、1948年周有光受派前

12、往英国,公余考察文化设施,这是他们在剑桥大学。9、周有光与张允和在从英国回国途中考察各国文化设施。第三部分:汉语拼音方案主要创制者主要内容:反映周有光在新中国建立后,投入新中国教育文化建设,特别是在汉语拼音方案制订、推广上的贡献。第一节:迎接大时代主要反映周有光在香港为迎接新中国建设做准备,研究新中国金融问题,参加民主建国会,并于上海解放一周后到达上海,并迅速汇入新中国建设大潮。1、1948年周有光回国到上海新华信托储蓄银行总行任高级职员。2、1949年春,周有光到香港出差,并加入中国民主建国会。因帮助共产党人汇款,上了国民党的黑名单,滞留香港。3、香港有一个杂志经济导报,由许涤新主编,邀请周

13、有光撰写发表了一系列关于经济问题的论文,发表在该刊。不久编为新中国的金融问题出版,(新经济丛书第2种,香港经济导报社1949年第1版),产生了很大的影响。3、1949年5月27日,上海解放。6月6日周有光与儿子晓平从香港到达上海。4、游子归来,终于团聚。5、周有光一家在上海住进山阴路鲁迅故居对面的东照里66号。6、周有光回到上海,很快受邀进入复旦大学经济研究所任教授,讲授经济学。7、周有光与许涤新、吴大禧合作办经济周报,周有光经常发表经济学方面的文章。8、1952年,上海实行高校调整,所有大学经济学专业都集中到上海财经学院。周有光随之转到上海财经学院任教。9、周有光、张允和在1950年代初。1

14、0、陈毅市长经常召开座谈会,周有光常在邀请之列。11、周有光担任中国人民银行第二业务处处长。12、周有光与张允和1950年代在上海。13、周有光一面在大学讲授经济学,一面研究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以自己的讲义整理出版了资本的原始积累一书,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版。第二节:转行语言学主要反映周有光从早年对语言学的兴趣到解放后专攻语言学,并逐渐进入汉语拼音化问题讨论,为参与制订汉语拼音方案做好了知识上、理论修养上的准备。1、周有光历来对文字学有兴趣。1933年曾参与汉字拉丁化运动。2、1950年代初,周有光在上海复旦大学任教,一面业余参加倪海曙组织的上海新文字研究会活动,在倪海曙主编的语文知识上陆

15、续发表语言文字研究的论文。3、1952年,陈望道的东方书店把周有光有关中国拼音文字研究的文章编辑出版了,受到广泛关注。4、1954年,周有光又出版了字母的故事一书,发表了汉语拼音研究的重要观点。5、周有光因精通中、英、法、日文,又写过拼音方面的书,而被周恩来点名参加会议。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和教育部联合召开的第一次字改革会议。于1955年10月1523日在北京举行,参的有来自全国除西藏外的28个省市自治区以及中央一文字改革、教育、科学、作协、外交、邮电、新闻、播、出版、民委、总政、全总、青年团、妇联等的代共207人。这次会议的任务是通过汉字简化方案和广普通话。 6、由于周有光对汉语拼音素有研究,发表的论文有深度,受邀参加全国文字改革会议,并支持这一决议。第三节:汉语拼音方案诞生主要介绍汉语拼音方案的产生过程和周有光在制订中的重要作用。1、1949年5月,一直致力于文字改革的语言学家黎锦熙联名多所高校的语言文字学家向吴玉章建议成立一个文学改革研究会,以恢复文字改革工作。2、早在延安时期,吴玉章就一直热心于文字改革,并与中共早期领导人瞿秋白在解放区实行过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