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HSE体系审核标准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2247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5 大小:391.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HSE体系审核标准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QHSE体系审核标准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QHSE体系审核标准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QHSE体系审核标准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QHSE体系审核标准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HSE体系审核标准》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HSE体系审核标准(1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质量、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审核标准标准要素审核项目审核内容(通过询问、查阅与观察)审核发现结论5.1领导和承诺最高管理者对其建立和改进QHSE管理体系的承诺高管理者对建立、保持和改进管理体系做出了哪些承诺? 最高管理者是否认识到满足顾客和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采用什么方法向组织传达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最高管理者如何确保提供必要的资源? 领导层如何落实有感领导? 领导层个人安全行动计划的制定与落实情况? 了解公司的绩效、公司的QHSE文化氛围、开展各种宣传活动等。5.2质量、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方针QHSE方针的制定组织是否制定了文件化的QHSE方针? 是否经最高管理者批准?Q

2、HSE方针的内容QHSE方针是否与组织的风险性质和规模相适宜?QHSE方针是否与上级组织保持了一致? QHSE方针是否包含对事故预防、持续改进、遵守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和清洁生产的承诺?QHSE方针是否阐明了健康、安全与环境的总目标? 如何向组织全体员工和承包商员工传达的?QHSE方针的传达与管理采取了哪些方式? 员工是否了解QHSE方针? 为相关方获得QHSE方针提供了何种方便? 相关方如何获得QHSE方针?QHSE方针是否得到实施 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方针是否得到实施?QHSE方针的评审与修订是否有定期评审QHSE方针的规定? 最高管理者是否定期评审过QHSE方针? 如何对QHSE方针进行

3、修订? 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么?5.3.1对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的策划是否建立了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程序有无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程序? 程序中是否包括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和风险控制策划的要求?是否对组织的活动及活动场所中的危害因素进行辨识是否按程序要求辨识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 是否规定辨识的范围和对象? 是否有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清单? 受审核部门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哪些?用什么方法和怎样进行危害因素的辨识是否规定辨识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的方法? 方法是否适宜? 辨识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时,收集了哪些原始资料?辨识危害因素及其应把握的要点是否考虑三

4、种状态? 是否考虑三种时态? 是否考虑了各种类型的危险情况?是否考虑到可对其施加影响的相关方带来的QHSE风险?如何进行风险评价有无规定风险评价的方法、准则和步骤? 有无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清单? 评价结果是否合理? 对新项目和变化是否进行了风险评价?如何对风险控制进行策划是否根据风险评价结果,制定了风险控制措施? 对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的控制措施有哪些? 对潜在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否制定了应急措施?危害因素能否及时更新有无更新的规定? 是否按规定实施更新?在制定QHSE方针、目标时,是否考虑了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哪些重大风险列入目标? 其他风险如何控制?5.3.2法律、法规和其他要

5、求是否建立并保持了收集、识别和更新法规及其他要求的程序程序是否规定了识别适合本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方法。程序是否明确了获得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渠道?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收集、识别、保存的责任部门和人员? 该程序是否规定了对法律法规变更信息的跟踪及负责人? 该程序是否规定了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传达有关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方面的方法和职责?适用于本组织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有哪些是否建立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的清单? 有无遗漏?是否将适用的法规及要求应用于危险危害因素,如何对应?法律法规信息是否及时变更由谁负责? 多长时间进行更新?如何传递,传递的途径是什么做得如何?如何向员工和其他相关方传达法律法规

6、和其他要求的信息法律法规信息如何进行内、外部沟通?谁负责? 询问员工是否了解本岗位的法律法规及其他要求? 员工是否意识到不遵守法律法规的后果?本组织的守法情况及守法证明性文件是否清楚健康、安全和环境相关标准?有无违背情况? 有无守法证明性文件,如新建、扩建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的职业健康安全评价报告、三同时验收报告,噪声的监测数据等? 5.3.3 目标和指标组织是否设定了QHSE目标和指标目标和指标是否形成文件? 目标和指标是否经领导批准? 目标和指标是否分解到相关的职能和层次?设定目标和指标时应考虑的内容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符合方针的要求?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 目标和

7、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重大危害因素和重大环境因素? 目标和指标的内容是否考虑了员工和相关方的观点? 目标和指标是否体现了持续改进的承诺? 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案是否可行,是否考虑技术上的问题、财政及运作上的要求? 目标和指标是否具体并尽可能量化?有无测量目标和指标的方法?是否包括了结果性和过程性两类目标和指标,占比是否合理?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情况受审核部门是否均有相应的目标和指标? 是否制定了实施目标的方案? 企业资源是否能保证目标的实现? 是否明确了执行部门和负责人? 是否已向有关人员传达? 有关人员是否清楚?有无目标和指标实现的证据检查绩效测量结果,确认目标和指标是否得到实现?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

8、评审、修订目标和指标是否定期评审、修订? 评审、修订的依据是什么? 目标的评审、修订是否体现持续改进?5.3.4管理方案是否制定了QHSE管理方案如何理解管理方案的表现形式? 都有哪些?管理方案是如何制定、批准的?管理方案与目标及重要因素的关系是否一致 受审核部门有否相应的方案?QHSE管理方案的内容是否满足标准要求是否明确了责任人? 是否明确了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措施、方法? 是否明确了时间要求? 是否规定了资源保证?QHSE管理方案是如何监督实施的由谁负责方案实施的监督? 如何验证方案实施的效果?QHSE管理方案能否保证目标和指标的实现是否存在一个评审方案的过程?有关人员是否参与方案的制定?Q

9、HSE管理方案是否及时修订什么情况下修订方案?方案是否进行过修订?5.4.1组织结构和职责是否明确规定了组织的结构、职责和权限是否有清晰的组织结构图? 相关职能部门或岗位(尤其是从事管理、执行和验证工作的人员)的健康、安全与环境职责是否得到规定并形成文件? 受审核部门的健康、安全与环境职责是什么? 职责是否体现属地管理、直线责任,与部门的工作实际是否相符职责和权限各级管理者是否明确其各项QHSE职责与权限? 各级管理者实际工作中如何体现“有感领导”? 各职能部门是否有明确的QHSE职责与权限,职责分配是否体现了“直线责任”?各岗位人员是否明确的QHSE职责权限,职责分配是否体现了“属地管理”原

10、则?管理者的作用管理者是否为实施、控制和改进QHSE管理体系提供必要的资源? 承担管理职责的人员,如何表明其对QHSE绩效持续改进的承诺? 是否指定了健康、安全与环境员工代表,其职责和权限是否明确? 管理者如何参与和支持健康、安全和环境活动?有关职责、权限如何传达到位的各部门、各岗位人员的职责权限是如何传达的? 各岗位人员是否明确完成职责任务与实现QHSE方针之间的关系?5.4.2 管理者代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了管理者代表? 是否恰当地明确了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和权限? 管理者代表正确履行了其对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实施、保持的职责? 是否定期向最高管理者报告QHSE管理体

11、系的运行情况?5.4.3 资源组织怎样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组织所需要的资源有哪些?如何确定? 组织是否规定了提供资源的途径? 归口和分管部门的职责和权限是否清晰?提供的资源能否满足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是否配备足够的资源? 资源配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时如何解决? 是否定期评审资源的适宜性?5.4.4 能力、培训和意识是否确定了可能产生QHSE风险和影响的所有人员的能力要求了解有多少工作岗位,这些岗位有哪些具体要求(QHSE),是否包括教育、培训和经历的要求? (具体为岗位规范或评价标准)多长时间对人员能力胜任进行评价? 评价不胜任的人员如何处理,有哪些方式是否建立了确定培训需求和实施培训的程序

12、组织是否制定、评审和修订了培训计划培训需求是如何确定的,是否考虑到职责、能力、文化程度以及风险的不同情况的要求?培训的对象是否包括所有员工? 组织是否根据培训需求制定了培训计划? 有没有进行QHSE方针、目标和指标、意识、程序、制度、规程的培训?有没有应急准备和响应要求方面的作用和职责的培训? 对从事特殊工作的人员(包括可能具有重大QHSE风险岗位的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并进行了资格认定? 对内审员是否进行了培训? 对承包方是否进行了培训?是否对培训的有效性进行了评价培训是否有记录? 培训后是否考核? 以何种方式评价培训的有效性?实际效果如何?承包方和供应方的培训及其效果是否进行过培训? 培训的

13、内容是什么? 培训的效果如何?对从事可能产生重大QHSE风险的岗位人员是否进行了培训可能产生重大QHSE风险的岗位有哪些?是否明确? 这类岗位的人员是否都接受了适当培训?效果如何? 这类岗位的人员是否都能胜任所担负的工作?5.4.5协商和沟通是否制定了协商和沟通的程序组织是否有协商和沟通的程序?程序中是否对协商和沟通的方式、内容作了规定?程序制定过程中是否听取了员工意见? 程序中是否规定了与相关方的沟通和协商?内部协商和沟通的内容员工是否参与QHSE方针和程序的制定、修订与评审? 员工是否参与商讨影响工作场所QHSE变化:如引入新设备、原材料、新技术等?员工是否参与健康、安全与环境事务,包括危害因素辨识、风险评价、风险控制的策划和事故的调查处理等? 员工是否了解谁是健康、安全与环境员工代表以及管理者代表?内部协商和沟通是否同员工进行过信息交流? 涉及重大危害因素的外部信息有无适当处理和记录? 是否保存有接收和答复员工意见建议的记录? 是否将QHSE管理体系审核和管理评审结果通报组织内所有有关人员? 信息通报采取何种方式?异常、紧急信息如何通报? 受审核部门涉及到哪些信息交流?外部相关方的信息交流是否从政府、上级安监、环保等相关部门获取有关信息? 是否参加有关机构组织的健康、安全和环保等活动? 是否同供应方和承包方交流QHSE信息?5.4.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