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2244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41.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QCC-JT003-2008--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Q/CC JT0032008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2008-12- 01实施2008-08-27发布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Automotive exhaust muffler technology specificationQ/CC JT0032008代替Q/CC JT0032006Q/CC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1Q/CC JT0032008目 次前言II1 范围12 规范性引用文件13 术语14 技术要求25 试验方法36 检验规则67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质量保证7I前 言本标准是对Q/CC JT0032006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的修订。本标准修订过程中主要参考了QC/T

2、 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技术条件和QC/T 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这两个行业标准,同时也参考了日本等主要汽车生产国的最新相关标准制定的。本标准与Q/CC JT0032006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删除了“4 技术要求”中的抗回火性能、防火要求等项; -删除了“4 技术要求”中的加速行驶试验;-增加了“5 试验方法”中详细的试验步骤;-增加了“5 试验方法”中有关填充纤维材料的消声系统或部件的附加技术条件;-增加了“8 质量保证”。本标准自实施之日起,代替Q/CC JT0032006。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本标准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提出。本标准

3、由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标准化科归口。本标准起草单位:xx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技术研究院开发中心、K平台部。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曾雷、马立辉。II汽车排气消声器技术条件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汽车排气消声器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及质量保证。本标准适用于xx公司M类和N类机动车辆用的排气消声器。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4、。GB/T 12534-1990 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 15089-2001 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 18297-2001 汽车发动机性能试验方法QC/T 630-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试验方法QC/T 631-1999 汽车排气消声器性能技术条件ECE R59 关于替代消声系统认证的统一规定3 术语以下术语适用于本标准。3.1排气消声器 exhaust muffler 将发动机燃烧后的废气向大气排出装置中可有效降低排气气流噪声的整体部件。注: 排气消声器一般包括从消声器进气口到出气口的整个消声器部件,不包括发动机排气歧管和排气管。3.2气密性 airproof排气消声器内充

5、入压缩空气时在稳定压力下的漏气量。3.3排气噪声 exhaust noises 发动机燃烧后的废气从排气管口排出时产生的声音。3.4插入损失 Insert the loss 排气消声器的插入损失为装置排气消声器前后,排气噪声声压级之差。符号:D;单位: dB。注: 在通常情况下,管口大小、形状、声场分布保持近似相同,这时插入损失就等于在给定测点处装置排气消声器前后的排气噪声声压级之差。插入损失按下式计算: D=L1-L2 .(1)式中:D插入损失,dB;L1不装排气消声器只有等长排气管的排气噪声A、(C)计权声压级或频带声压级,dB(基准声压值为:20Pa)L2 装排气消声器后的排气噪声A、(

6、C)计权声压级或频带声压级,dB(基准声压值为:20Pa)3.5功率损失比 power loses the ratio 排气消声器的功率损失比是发动机在标定工况下,装排气消声器时前后功率的差值与没有装排气消声器时的功率的比值,用百分比表示,符号:。功率损失比按下式计算: P1-P2 100 .(2) P1 式中:功率损失比;P1不装排气消声器带等长排气管时的发动机功率,kW;P2装排气消声器后发动机功率,kW。3.6排气背压差 exhaust press difference 按GB/T 18297 设置排气背压测量点,装排气消声器前后测点处的相对压力值之差。符号:,单位:kPa。 = Pex

7、1-Pex2.(3)式中:排气背压差,kPa;Pex1装排气消声器时测点的相对压力,kPa;Pex2不装排气消声器仅带等长排气管时测点的相对压力,kPa。4 技术要求 4.1 排气消声器应符合本标准的规定,并按照经规定的程序批准的图样、技术文件或按照供需双方会签的技术协议进行设计与制造。4.2 排气消声器所有机械成型部位不应有毛刺、折皱。4.3 焊接4.3.1 焊接飞溅在法兰的接触面、螺栓、螺母的结合面需平滑不得有焊接飞溅物等附着物。如果在法兰上有装配的托架时,托架的结合面也要平滑,不得有焊接飞溅等附着物。4.3.2 焊接不良焊接部位不得有“漏气”现象,也不得有“断裂”、“熔解不良”及明显的“

8、咬边”、“弧坑”、“焊瘤”等缺陷。4.4 防腐蚀排气消声器应采取防腐蚀措施,可以采用镀铝钢板材料或不锈钢材料,也可采用同等耐腐蚀的其他防腐措施。排气消声器在寿命周期内不得出现破坏性锈蚀,即锈蚀对性能没有明显改变。4.5 气密性 排气消声器内相对气压稳定在(301) kPa时,排气消声器漏气量不超过30 L/min。4.6 内压强度 排气消声器长度小于500 mm时,在(40010) kPa压力下应无破损和变形。长度大于或等于500 mm时,在(30010) kPa压力下应无破损和变形。4.7 内压耐久性 排气消声器在(098)kPa5 kPa压力范围内连续加减压(21041000)次应无破损。

9、4.8 振动耐久性 4.8.1 排气消声器按表1 要求经振动试验后,排气消声器及焊接件的任何部位不能出现开裂、托焊等损坏现象。4.8.2 排气消声器经振动试验后应作气密性试验,其漏气量比振动试验前漏气量增加不大于20 L/min。4.9 发动机台架试验性能排气消声器插入损失、功率损失比和排气背压差限值符合表2 要求。4.10 消声器寿命在发动机和汽车厂家规定的正常保养维修使用条件下,重型车消声器使用45000 km或两年、轻型车消声器使用60000 km或2年、轿车消声器使用75000 km或三年,其插入损失不得减少6 dB(A)以上,功率损失比不得增加3以上。4.11 超过本标准指标或范围的

10、性能要求,可由供需双方另行协商。表1 振动耐久性试验用于车辆类型振动频率振动加速度(峰峰值)试验时间hHzm/s2上下左右前后N33或6745422其他30表2 插入损失和功率损失比限值项 目车辆分类N3总质量12t载货车M3总质量5t载客车N235t总质量12t载货车M2总质量5t载客车N1总质量3.5t载货车M1总质量3.5t载客车插入损失dB(A)10202428功率损失比%3568排气背压(参考值)13.3 kPa(100 mmHg)16.7 kPa(125 mmHg)20 kPa(150 mmHg)26.7 kPa(200 mmHg)注:排气系统中有两级以上消声器为排气系统限值。根据

11、发动机排气噪声情况供需双方也可以协商确定。5 试验方法5.1 外观机械成形部位、焊接飞溅及焊接不良用目视方法。5.2 气密性试验将排气消声器各部件按装车位置联接在一起,固定在气密性试验台上,向排气消声器内加入规定压力的压缩空气,压力稳定并保持30 s后,测量排气消声器3 min漏气量,计算平均值。如图1 所示。5.3 内压强度试验和内压耐久性试验5.3.1 试验条件试验台应满足本标准所确定的条件,其压力测量范围不大于1 MPa。5.3.2 试验方法将排气消声器与试验台连接并固定,给排气消声器用60 s时间加压至规定压力的压力水,压力稳定30 s,排气消声器各部位应无变形。5.3.3 将排气消声

12、器与试验连接并固定,给予排气消声器中反复连续加减压力水,达到所规定的次数后,排气消声器应无破损及变形。5.4 振动试验图1 气密性试验示意图5.4.1 试验条件 振动试验台振动频率和振动加速度应满足本标准要求; 安装排气消声器的支架应模拟排气消声器在车辆上安装的状态,并有足够的强度和刚性。5.4.2 试验方法将排气消声器按照在整车上的使用状态安装在振动台上。5.4.2.1 振动施加方法相对于排气消声器的安装姿势依次给予上下、左右及前后的正弦曲线的振动。也可以调换方向重新安装进行振动试验。5.4.2.2 测定位置应为排气消声器与支架的连接处。5.4.2.3 全部振动后检查排气消声器是否完好。5.

13、5 消声器发动机台架试验5.5.1 测量条件5.5.1.1 试验用发动机台架按GB/T 18297-2001的规定。5.5.1.2 测量声压级应使用1 型或2 型的声级计或其它声学测量仪器。5.5.1.3 发动机应按GB/T 18297-2001 中的规定标定工况,即在标定功率和相应转速下稳定运转。发动机运转参数达到稳定时方能进行测量。也可根据使用要求在不同工况时进行测量,并在报告中予以说明。5.5.1.4 除排气噪声外,其它噪声均作为测量时的背景噪声。背景噪声应比排气噪声低10 dB(A)以上。若背景噪声不能满足上述要求,应对背景噪声源采取措施,满足条件后再进行试验。本标准不推荐采用背景噪声修正计算方法。5.5.1.5 测点位置的风速超过2 m/s时,应使用防风罩。当风速超过5 m/s时,应停止测量。5.5.2 测点声场条件5.5.2.1 为保持测量时声场分布状况不变,测点附近应符合自由场条件,或测点和周围环境中反射面保持相对位置不变。5.5.2.2 排气消声器和排气管的长度、管径、形状、弯曲度及排气消声器需按接近车上使用状态安装在台架上。若与车上使用状态有较大差异时,应在试验报告中注明排气消声器走向示意图及排气消声器进出气管道的管径和长度。5.5.2.3 排气系统中有两级及以上消声器,必须进行排气系统试验。模拟在整车上布置状态安装。5.5.3 排气噪声声压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