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lc实验报告..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22274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2.65M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plc实验报告..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plc实验报告..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plc实验报告..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plc实验报告..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plc实验报告..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plc实验报告..》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plc实验报告..(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实验报告学 院 嘉兴学院南湖学院 专 业 电气工程期及自动化 班 级 电气N121班 学 号 201245679319 姓 名 唐云杰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课程建设组编制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实验报告一实验名称:PLC基本指令实验 开课实验室:PLC实验室实验日期:2015.3.10实验组别:实验者:唐云杰班级:电气N121班学号:201245679319同组人:华彦备院系:南湖学院机建系指导教师:吴伟雄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实验成绩: 1实验目的与要求(1). 进一步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2). 掌握FX 系列PLC 的基本元件的编号规则和功能。

2、(3). 掌握FX 系列PLC 的基本指令的使用和编程方法。(4). 通过对PLC输入继电器、输出继电器、内部继电器、定时器、计数器的认识选择正确的基本指令与元件编写出满足要求的程序。(5). 写出一个使灯LED通电1.5s、断电1.2s的闪烁程序。2实验装置(1). QSPLC 系列可编程控制模拟实验台之开关量输入(按钮)/输出模块(数码管)。(2). FX2N-32MR 型可编程序控制器。3实验原理和设计思想 当按下启动按钮X0的时候,输出Y0对应的指示灯亮并且维持1.5s后熄灭,熄灭1.2s之后有自动通电并亮1.5s然后继续熄灭,重复上述步骤。4 PLC的I/O端分配及接线电路图信号闪烁

3、电路I/O分配图输入:X0 SB1 启动 输出:Y0 LED X1 SB2停止5PLC程序(梯形图)6实验调试过程和运行现象当按下与X0连接的SB1按钮后,LED灯亮,且亮1.5s,之后自动熄灭,且熄灭1.2s后,依据梯形图设计原理,LED灯又自动亮起,重复之前的动作,形成一个循环。若按下X1连接的SB2按钮,上述的循环方结束,LED熄灭。7实验结果分析满足实验要求,了解了PLC基本指令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深入体会了定时器和内部继电器的作用和使用方法。进一步地复习了梯形图的绘制和实际仿真操作,加深了对PLC的了解。 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实验报告二实验名称:PLC高级指令实验 开课实验室:PLC实

4、验室实验日期:2015.3.17实验组别:实验者:唐云杰班级:电气N121班学号:201245679319同组人:华彦备院系:南湖学院机建系指导教师:吴伟雄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实验成绩: 1实验目的与要求(1). 进一步熟悉编程软件的使用方法。(2). 了解FX系列PLC字元件和高级模块功能。(3). 掌握FX系列PLC的高级指令的使用和编程方法。(4). 通过数据变换操作实验,深入了解数据变换指令的原理和运行机制。2实验装置(1). QSPLC 系列可编程控制模拟实验台之开关量输入(开关)/输出模块。(2). FX2N-32MR 型可编程序控制器。3实验原理和设计思想 在X0X3作为

5、BCD码个位输入,X10X17作为BCD码的十位和百位输入,将他们结合为3位BCD码,结果放在字存储单元中,在将BCD码变换成二进制数放在字存储单元中。本实验通过MOV指令完成:4 PLC的I/O端分配及接线电路图数据变换操作I/O分配图输入: X0 SB1 X1 SB2 X2 SB3 X3 SB4 X10 SB7 X11 SB8 X12 SB9 X13 SB10 X14 SB11 X15 SB12 X16 SB13 X17 SB14 X4 SB5 启动 X5 SB6 停止5PLC程序(梯形图)6实验调试过程和运行现象按照电路图接好每一根线,将程序传送到控制器中并点击“开始监控”。X0X3作为

6、BCD码个位输入,即把X0X3表示的二进制的值转化为BCD码并储存在D10的第一位中。然后将X10X17作为BCD码的十位和百位输入,把X10X17所表示的2个二进制数的值转化为BCD码并储存在D12的第一位和第二位中,然后将BCD码移位传送。源数据BCD右起第2位开始的2位移到D12的第3位和第2位。然后D1中的BCD码自动转换为二进制码,从而实现三位BCD码7实验结果分析 成功使用MOV指令完成本实验。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实验报告三实验名称:数码显示控制实验 开课实验室:PLC实验室实验日期:2015.3.31实验组别:实验者:唐云杰班级:电气N121班学号:201245679319同组人

7、:华彦备院系:南湖学院机建系指导教师:吴伟雄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实验成绩: 1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运用PLC设计一个运用系统的基本方法。(2). 用PLC构成数码显示控制系统。(3). 通过以输入BCD码形式,编写可将BCD码译出并实现十进制数自动循环显示的程序。2实验装置(1). QSPLC 系列可编程控制模拟实验台之数码显示模块。(2). FX2N-32MR 型可编程序控制器。3 实验原理和设计思想 用 PLC 实现十进制数的显示,要求用四个开关输入十进进数对应的十个数字 09,并在数码显示模块上显示 0 到 9 十个数字的符号。 在IO分配时,设计一个启动按钮和停止按钮将

8、实验要求的一种情况用Mn表示,再结合输出IO口列出真值表,以此为程序运行依据来编写程序。4 PLC的I/O端分配及接线电路图数码管I/O分配图输入: X0 SA1 输出; Y0 灯A X1 SA2 Y1 B X1 SA3 Y2 C X1 SA4 Y3 D X1 SA5 Y4 E Y5 F Y6 G Y7 H 真值表5PLC程序(梯形图)6实验调试过程和运行现象先打开总开关 X4 。从四个开关X0 X1 X2 X3输入十进进数对应的十个数字 09,对应数码显示模块上显示 0 到 9 十个数字的符号。实验结果分析plc程序里不能重复出现输出量。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实验报告四实验名称:四节传送带控制

9、实验 开课实验室:PLC实验室实验日期:2015.4.7实验组别:实验者:唐云杰班级:电气N121班学号:201245679319同组人:华彦备院系:南湖学院机建系指导老师:吴伟雄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实验成绩: 1.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运用PLC设计一个运用系统的方法。 (2). 用PLC构成四节传送带控制系统。(3). 能够自动控制的四节传送带,当出现故障时传送带则停止。2.实验装置(1). QSPLC 系列可编程控制模拟实验台之四节传送带控制模拟模块。(2). FX2N-32MR 型可编程序控制器。3.实验原理和设计思想 如图所示四节传送带模拟控制模型,起动时,先起动最末的

10、皮带机,1s后再依次起动其它的皮带机;停止时,先停止最初的皮带机,1s后再依次停止其它的皮带机;当某条皮带机发生故障时,该机及前面的应立即停止,以后的每隔1s顺序停止;当某条皮带机有重物时,该皮带机前面的应立即停止,该皮带机运行1s后停止,再1s后接下去的一台停止,依此类推。 四节传送带控制示意图4.PLC的I/O端分配及接线电路图(1)I/O分配图传送带I/O分配图输入:X0 SB1 启动 输出:Y0 M4 X1 SB2 停止 Y1 M3 X2 SB3 M1故障 Y2 M2 X3 SB4 M2故障 Y3 M1 X4 SB5 M3故障 X5 SB6 M4故障 (2)IO接线图5.PLC程序(梯

11、形图)6.实验调试过程和运行现象 当按下启动按钮时,模拟传送带的LED显示模块显示传送带M4、M3、M2、M1依次每隔1S启动,并最终平稳运行。当按下停止按钮时,模拟传送带的LED显示模块显示传送带M1、M2、M3、M4依次每隔1S停止。另外在传送带平稳运行时,按下M3故障按钮,则M1、M2、M3三个传送带同时停止,M4传送带在1S之后也停止,另外三个故障按钮在试验之后都满足要求。7.实验结果分析 本次试验采用了多个定时器去控制每个传送带的起动和出现故障时传送带的停止,根据实验时的运行现象,发现能够传送带能够自动做出正确的反应,这次实验能够满足实验的要求。可编程序控制器及应用实验报告五实验名称

12、:天塔之光控制实验 开课实验室:PLC实验室实验日期:2015.4.14实验组别:实验者:唐云杰班级:电气N121班学号:201245679319同组人:华彦备院系:南湖学院机建系指导老师:吴伟雄教师评语教师签名:年 月 日实验成绩: 1.实验目的与要求(1). 掌握运用PLC设计一个运用系统的方法。(2). 用PLC构成天塔之光控制系统。(3). 可以通过plc实现天塔之光的控制,可以使得天塔之光的灯亮灭满足要求,并且知道plc程序的循环设计。2.实验装置(1). QSPLC 系列可编程控制模拟实验台之天塔之光控制模拟模块。(2). FX2N-32MR 型可编程序控制器。3.实验原理和设计思想 如图所示天光之塔控制模拟模型,用PLC控制LED指示灯按如下顺序点亮:L12L11L10L8L1L1、L2、L9L1、L5、L8L1、L4、L7L1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