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2178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43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西周的社会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请举例说明篇一:第5课 西周封邦建国第5课西周封邦建国一、教学目标:1、史实知道:西周建立的概况,西周政治、文化和经济制度的创新。理解:西周分邦建国体制确立的目的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周公“制礼作乐”及其影响。2、史能阅读教材和文献,了解西周建立的概况及其对制度的创新。通过老师导读,引导学生分析西周封邦建国体制和周公“制礼作乐”原因及其影响。3、史识西周通过制度创新,不仅有效地巩固了统治,而且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周公为政和做人,不仅为西周的统治奠定了基础,而且还被后世儒家推崇为人格道德和为政者的典范。二、重点与难点重点:西周的分邦建国体制难点:“礼”和“乐

2、”对维系西周统治的作用【教学过程】【导入】导入:周朝是怎样建立的?周朝在制度上有何创新,对后世有何影响?(观看屏幕,并阅读教材,引导学生回顾牧野之战的概况)。一、 西周的建立(板书):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和地图册,在地图册上标出西周兴起的踪迹:周原、牧野、镐京、洛邑等地名及其时间。1)探究:教材认为西周建立是牧野之战哪一年,牧野之战发生在哪一年?。 2)请同学们阅读教材14页,归纳西周实行封邦建国体制的目的、分封的主要对象。深入探究: 1)西周的“封邦建国体制”与后来的“封建社会”有何不同?1)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1)何谓“礼”?“礼”从哪里来?“周礼”有哪些继承和创新? 2)在周公看来“礼”的

3、重心在哪里?(在天、在神、在祖宗、还是在人),周公是怎样获得这一认识的?【小结】“乐”是以音乐节奏激起人们相同的情绪喜怒哀乐,产生同类感,起到维系社会团结的作用.诗经中的“雅”、“颂”等篇中,依稀可以见到周乐的影子。礼乐制度对西周统治有何影响?篇二:历史必修1第1单元第1课实例解析_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夏、商、西周的政治制度综合能力示例解析易混易错点辨析例一:以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使“天下为公”变为“天下为家”的国王是A舜 B尧 C禹D启辨析:本题易错选C,主要原因是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识记不准确,分不清禹和启的历史活动。答案:D例二:观察右图,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有资格继承王位的是A B

4、 C D辨析:本题易错选B,错因是对宗法制的理解有误,认为继承人应是长子,不论庶出或是嫡出。宗法制最大的特点(核心):嫡长子继承制。原则:“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 答案:D例三:孔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这表明A夏、商、周三代统治的时间都不长B夏、商、周三代的礼仪完全不同C夏、商、周三代的制度毫无共同之处D夏、商、周三代的主要制度是相沿袭的辨析:本题易错选C,错因是没有注意夏朝的王位世袭制、商朝的侯、伯制与西周宗法制、分封制的渊源继承关系。 答案:D例四:分封制在周初起到了巩固统治的作用;在后期则造成分裂割据,瓦解了周朝的统治,导致这种截然不同

5、结果的最主要因素是A、生产力的发展 B、生产关系的发展C、诸侯争权夺利 D、井田制的破坏辨析:本题易错选D,主要原因是没有把历史和政治思想相结合,用发展的、辩证的、客观全面的观点看问题。由于历史是向前发展的,一种制度不可能适用于各个历史时期,如果运用同一制度不求变通,将出现与西周分封制一样前后截然不同的后果,可见“发展”是导致这一结果的根本原因;而判断社会发展的标准往往是生产力标准。 答案:A基础知识巩固“禅让”是原始社会末期,部落联盟民主推选首领的军事民主制度。传说中的尧、舜、禹等部落联盟的首领的更替就是“禅让”的结果。禹死后,其儿子启凭借实力,夺取了联盟首领的职位,结束了军事民主制的历史。

6、此后,在整个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王位继承都实行世袭制度,通过“父终子及”的“家天下”形式,维持王位的继承。例1 王位世袭制代替禅让制,从根本上讲是()A社会历史的倒退 B禅让制腐朽的结果C奴隶主维持其统治的需要 D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逐渐产生了私有制和阶级,人类社会开始向奴隶社会过渡。而王位世袭制的确立,是我国由原始社会向奴隶社会过渡的重要标志。答案D西周宗法制是用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方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宗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其特点是嫡长子继承制。它与分封制关系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西周宗法制的实行

7、,保证了贵族在政治上的垄断和特权地位,有利于统治集团内部的稳定和团结,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例2西周时期的王位世袭制与夏商时期相比,最突出的特点是()A民主推选 B兄终弟及 C嫡长子继承 D父死子继解析本题主要考察学生的识记能力。自夏朝开始实行王位世袭制,在夏商两代,还存在着“父死子继”和“兄终弟及”两种传位方式。到西周开始实行宗法制,其核心内容就是嫡长子继承制。答案C分封制的内容主要涉及到作为西周的最高统治者周王与被分封的地方诸侯之间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分封制也是一种分级立宗制,诸侯在其封国内也要进行分封。西周实行分封制。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从强化中央控制能力和促进地方之间的联系两

8、方面来看,西周分封制在历史上是有积极意义的。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变化冲击着旧有的政治制度。例3请你阅读下面三段材料:材料一: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余各以次受封。摘自史记?周本纪材料二: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其所守也。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无非事者。?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摘自孟子?告子材料三:(周)王夺郑伯(郑庄公)政,郑伯不朝。秋,王(令)诸侯伐郑,郑

9、伯击之。?(周)王卒大败,祝聃(郑庄公的臣下)射(周)王中肩。摘自左传请回答:(1)材料一中周武王实行的是什么政治制度?受封的主要是哪些人?(2)材料二说明周天子与诸侯间的什么关系?诸侯对周天子有何义务?(3)材料三反映出周天子与诸侯间的关系发生了什么变化?导致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分封制逐渐被郡县制取代,慢慢地退出了历史舞台。解析题中材料一反映的是周武王时期对三类人实行分封,材料二反映的是在分封制下,周王和诸侯之间的关系,材料三反映的是春秋时期分封制遭到破坏。本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分封制的理解,关键是对教材内容要理解透彻,并在此基础上能灵活运用。答案(1)分封制。包括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

10、2) 臣属关系。诸侯要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和朝觐述职。(3)周天子不能再对诸侯发号施令。由于一些诸侯国实力的强大,使得王室衰微。拓广与探究例1礼记中记述了这样一段文字:“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这段文字中的“大道”是指禅让制 世袭制 公有制私有制( )A B C D解析:原始社会末期,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的增多,逐渐开始出现贫富分化,私有制和阶级由此产生。这段材料反映的正是这一社会转型时期,后面的“天下为家?”反映了奴隶社会初期的社会状况,而前面的“大道”就应该反映的是原始社会末期的政治经济状况。答案:A例2某学生认为:原始社

11、会人们共同劳动,共同分享劳动果实,人人平等,真是一个理想的社会。而奴隶社会充斥着压迫和剥削,甚至还有“人殉”和“人祭”,真是太残忍了。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是历史的倒退。你是否同意他的观点?请说明理由。解析:比较两种社会制度的优劣,不能只看表面现象,而应着重于看它是否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是否有利于人身地位的提高等。答案:这种观点不正确。原始社会实行公有制和原始共产主义是当时生产力极端低下的产物。进入奴隶社会,有了阶级,有了压迫和剥削,但与原始社会相比却是历史的进步。其原因是这种制度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并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如俘虏不再被杀而保留下来(实际上就是保存了劳动力),这是奴隶身份地位提

12、高的表现;奴隶主占有大量生产资料而可以组织大规模生产,进行简单协作,提高生产效率,创造出辉煌的文明;劳动分工的扩大为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条件和可能。例3西周时期,一个诸侯王生前娶了一位妻子,为他生了一个女儿,后来他再娶了一个妾,为他生了大儿子,此后妻子又为他生了一个小儿子。数十年后,这位诸侯王死去。请问他的王位和家业应该由谁继承?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又该怎样划分?答案:按照当时宗法制的嫡长子孙继承法则,这位诸侯王的王位应该归妻子生的儿子,家业主要也留给妻子生的儿子,大儿子也可以分得一定的家业。如果是现在,这位诸侯王的遗产应该由大小儿子和女儿平均分配,体现平等和赡养义务。测试题型(0

13、8上海单科1)“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句话指的是A分封制 B井田制 C郡县制D行省制解析:本题考查考生从材料中获取试题的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查意图的能力。分封制是将宗族姻亲等分派到各地,广建子国,拱卫王室。 答案:A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天子之豆二十有六,诸公十有六,诸侯十有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摘自礼记【材料二】凡进食之礼?食居人之左,羹居人之右。 摘自礼记以饮食之礼,亲宗族兄弟。 ?以飨燕之礼,亲四方之宾客。摘自周礼【材料三】羹之有菜者用枝,其无菜者不用枝。摘自礼记【材料四】考古发现的战国以前的餐叉据王仁湘饮食与中国文化上述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生活的状况。请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概述

14、周人饮食生活的信息。答案:本题要求考生从两个层次回答问题。第一层信息:宴饮时,按身份(等级)分配食品;食具有筷子;食具有叉子;食品的摆放有一定的规定;食具的使用有一定的规矩;饮食行为有礼仪要求。第二层信息:饮食之礼起到加强宗族团结,沟通社会关系的作用;周代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饮食礼俗;饮食礼俗体现了等级有差,贵贱有序的思想。解析:四则材料反映了周人饮食的器具、种类、用具(筷子、餐叉)。盛食器具可反映出周代的宗法制,饮食礼俗体现了贵残有序的思想。解答本题时要注意题目要求,不得直译和摘抄原文,要用自己的语言概述。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西周初年的主要诸侯国材料二:荀子记载周初,“(周公)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 材料三: 宜侯矢铜簋,铭文记述了周王封宜侯并赏赐祭祀器皿、土地和奴隶之事。 材料四: 周公教成王说:“你得用心考虑诸侯谁纳贡,谁不纳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正为您匹配相似的精品文档
相关搜索

最新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