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20669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3.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7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特殊感染消毒隔离制度篇一:特殊感染患者消毒隔离制度特殊感染患者消毒隔离制度1、 特殊感染指朊病毒、气性坏疽和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2、 确诊或疑似特殊传染病患者应单间隔离。悬挂隔离标识,接触 隔离(蓝色标识)、空气隔离(黄色标识)、飞沫隔离(粉色标识)。3、 患者应在指定的范围内活动,不准互串病房和外出,应做好消 毒隔离工作,出院、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4、 隔离病房应每日空气消毒,物表地面采用10000mg/L的含氯消 毒剂溶液擦拭,至少作用15min,并确保所有污染表面均接触到消毒剂。使用消毒剂应每次更换。拖布、抹布要专用,每天消毒。5、 宜选用一次性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使用后

2、应进行双层 密闭封装。可重复使用的被污染物品应先消毒后清洗再灭菌。6、 医务人员进入病区应使用相应防护用品,离开被患者污染的区 域时立即脱卸防护用品并执行手的清洁与消毒。7、 患者产生的废物应用双层医疗废物袋集中收集处理,并有“特 殊感染”的标识。8、 突发不明原因的传染病病原体污染的诊疗器械、器具与物品的 处理应符合国家届时发布的规定要求。篇二: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传染病消毒隔离制度一、医院工作人员要着装整齐,不得穿工作服进入食堂、图书馆、会议室、宿舍等。接触传染病病人要带口罩。二、空气消毒:治疗室每日空气消毒一次,特殊情况随时消毒。三、各种表面消毒:1、地面和墙面:无明显地面用自来水湿式拖1

3、-2次/日,被病菌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5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洒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5分钟后清理干净。被肝炎病毒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1000MG/L的含氯消毒剂喷漆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5分钟后清理干净。被结核病人污染的地面和墙面用浓度为%过氧乙酸喷洒表面便函充分作用于约5分钟后清理干净。被烈性传染病病原污染后用1000-20XXMG/L的含氯消毒液作用于30分钟后清理干净。2、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无污染时以清洁湿抹布抹洗,1次/日。被病原菌、肝炎病毒、结核杆菌污染时按污染地面消毒方法处理。3、病历夹、门把手、水龙头、门窗、洗手池、卫生间、便池:每天用清洁水擦抹刷洗处理,保持清

4、洁。4、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更换一次,被污染时立即更换。床垫、枕心、毛毯、棉袄在病人出院、转院、死亡后用照射强度不低于70UM/CM2的紫外线灯照射至少30分钟。照射时用屏风隔离以免伤害同室病人;也可用床单臭氧消毒器消毒。四、为特殊传染病人检查、治疗、护理前,要带手套,每接触一个病人要更换一付手套。操作结束后按规定程序脱下手套,流水洗手。五、经血传播病原体污染器具的消毒灭菌:先以用1000-20XXMG/L的含氯消毒剂浸泡30-45分钟,清洗凉干。耐高温进行高压灭菌,不耐高温的再次浸泡在1000-20XXMG/L的消毒剂 中30-45分钟,清洗干燥密闭保存备用。六、消毒用碘酊、碘伏及

5、酒精注明浓度,酒精每天更换,碘伏碘酒使用时间不超过3天。瓶子加盖,并每周灭菌二次。七、严格按照传染病防治法的要求,发现霍乱等甲、乙类传染病及时网络报告,并转传染病房隔离治疗。八、患者经治疗症状消失后,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方可出院,如无大便培养条件,自发病之日起,住院隔离治疗不得少于七天。带病菌按病人隔离治疗五天后,大便培养连续二次阴性方可解除隔离。九、对密切接触者医学观察五天,医学观察期间进行粪检,每日一次,连续阴性后,可解除医学观察。篇三: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医院感染管理与消毒隔离制度一、医务人员工作期间应严格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操作时必须戴工作帽和口罩,遵守无菌操作规程。认真执行手

6、卫生规范,下班、就餐、开会时应脱去工作服。二、室内布局合理,分区明确,标识清楚。设流动水洗手或备有手消毒设施。三、医务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接触皮肤粘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如体温表、吸氧面罩等)。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去污染,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其中感染症病人用过的医疗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彻底清洗干净,再消毒或灭菌。所有医疗器械在检修前应先经消毒或灭菌处理。四、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物理或化学方法进行消毒灭菌。耐热、耐湿物品灭菌首选物理灭菌法;手术器械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气灭菌;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不耐热物品如各

7、种导管、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如环氧乙烷灭菌等,内窥镜可选用环氧乙烷灭菌或2戊二醛浸泡灭菌。消毒首选物理方法,不能用物理方法消毒的方可选化学方法。五、正确使用消毒剂、消毒器械、卫生用品和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不得重复使用。六、无菌物品按灭菌日期依次放入专柜,过期重新灭菌;无菌敷料罐应每天更换并灭菌;置于无菌储槽中的灭菌物品(棉球、纱布等)一经打开,使用时间最长不得超过24小时,提倡使用小包装。七、抽出的药液、开启的静脉输入用无菌液体须注明时间,超过小时后不得使用;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超过24小时不得使用。碘酒、酒精应密闭保存,每周更换次,使用中的消毒剂每日更换,

8、容器每周灭菌3次。八、各种治疗、护理及换药操作应按清洁伤口、感染伤口、隔离伤口依次进行,特殊感染伤口如:炭疽、气性坏疽、破伤风等应就地(诊室或病室)严格隔离,处置后进行严格终未消毒,不得进入换药室。九、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如床单、被套、枕套等,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长时,应每周更换;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间接接触患者的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应定期清洗与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病床应湿式清扫,一床一套(巾),床头桌应一桌一抹布,用后均需清洁消毒。病人出院、转科或死亡后,床单元必须进行终末清洁、消毒处理。禁止在病房、走

9、廊清点更换的衣物。十、诊疗用品如血压计袖带、听诊器等,保持清洁,遇有污染应及时先清洁,后采用中、低效的消毒剂进行消毒。十一、患者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进行终末消毒。十二、病人使用的吸氧装置、雾化吸入器、氧气湿化瓶、呼吸机面罩、管路和婴儿温箱等要一人一用一消毒,用毕终末消毒并干燥保存于消毒物品柜内。湿化瓶应为灭菌水,每日更换或消毒。呼吸机的螺纹管、湿化器、接头、活瓣通气筏等可拆卸部分应定期更换消毒。十三、手卫生执行卫生部20XX年下发的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十四、室内用品如桌子、椅子、凳子、床头柜等的表面无明显污染时

10、,采用湿式清洁。当受到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然后再清洁和消毒。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十五、地面的清洁与消毒:地面无明显污染时, 采用湿式清洁。当地面受到患者血液、体液等明显污染时,先用吸湿材料去除可见的污染物,再清洁和消毒。地面消毒采用400mg/L700mg/L有效氯的含氯消毒液擦拭,作用30min。拖洗工具使用后应洗净、消毒、晾干备用。十六、感染高风险的部门如手术室、产房、导管室、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室、血液透析病房、烧伤病房、感染疾病科、口腔科、检验科、急诊等病房与部门的地面与物体表面,应保持清洁、干燥,每天进行消

11、毒,遇明显污染随时去污、清洁与消毒。十七、清洁用品的消毒,擦拭布巾:清洗干净,在250mg/L有效氯消毒剂(或其他有效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拖布:清洗干净,在500mg/L有效氯消毒剂中浸泡30min,冲净消毒液,干燥备用。十八、开窗通风,加强空气流通,并根据气候条件适时调节。必要时安装通风设备,加强通风。十九、医院应在实施标准预防的基础上,根据不同情况,对感染病人采取相应隔离措施。二十、传染科门诊、肝炎、肠道门诊等应做到诊室、人员、时间、器械固定;挂号、候诊、取药、病历、采血及化验、注射等与普通门诊分开。肠道门诊必须设立专用厕所。二十一、医疗废物管理应符合国家规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