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zbbzg国际经济学习题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2033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25 大小:120.5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zbbzg国际经济学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Gzbbzg国际经济学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Gzbbzg国际经济学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Gzbbzg国际经济学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Gzbbzg国际经济学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zbbzg国际经济学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zbbzg国际经济学习题(25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生活|一个人总要走陌生的路,看陌生的风景,听陌生的歌,然后在某个不经意的瞬间,你会发现,原本费尽心机想要忘记的事情真的就这么忘记了. |-郭敬明 二、辨析题1在国际贸易研究中,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来得更重要。( T )2国际贸易理论着重货币面分析。F3等产量曲线与等成本曲线的切点决定了单个厂商的均衡。T4国际贸易发生的先决条件是两国在封闭条件下存在着价格差。T5贸易条件为进口价格与出口价格之比。 F 6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会处于封闭状态下两国的相对价格水平之间。T7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上移动,则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仍然保持不变。F8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则随着一种产品产量的增加,另一种

2、产品的机会成本将会下降。F 三、单项选择题 1沿着外凸的生产可能性边界向下移动,那么随着其中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则 另一种产品的机会成本将会( C )。 A保持不变 B增加 C下降 D无法确定 2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 是( A )。 A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B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 C、两国之间的资源配置问题 D区域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3机会成本( C )。 A一种选择所放弃的其他选择的代价 B通常是递增的 C是为了进行某一选择而放弃的评价最高的选择 D由自己支付,与他人无关 4在封闭的条件下,如果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小麦的机会成本,那么面粉 的价

3、格( C ),小麦的生产数量( )。 A下降,下降 B上升,减少 C下降,增加 D上升,增加 5沿着直线的生产可能性边界移动,随着一种产品的产量增加,这种产品的机会 成本会( D )。 A上升 B先升后降 C降低 D不变 6对于参与贸易的两国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位于( C )。 A最高价格水平之下 B最低价格水平之上 C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最低价格水平之下 7贸易后,贸易参与国的福利水平( A )。 A均会改善 B具有比较优势的国家会改善 C不确定 D封闭时价格较低的国家会得到福利改善 8在开放的条件下,贸易后一国的社会无差异曲线和生产可能性边界( D )。 A相切 B相交 C不确定 D不相

4、切 9如果两国在商品的生产中具有不同的机会成本,那么两国能够从专业化与交 换中( B )。 A俱遭受损失 B均获得收益 c无法确定 D既不受损,也不受益 10供给曲线除了表示不同的价格水平所能提供的商品以外,还可以被认为是 ( C )。 A愿意并有能力支付的曲线 B边界收益曲线 C供给的最低价格曲线 D供给的最高价格曲线 二、辨析题 1亚当斯密认为国家财富的初始建立是通过出口实现的,而非进口。F 2随着一国专业化分工的实现,该国专业化生产的产品的机会成本将会逐渐下降。F 3重商主义者认为每个国家应该努力实现出口等于进口的贸易平衡。F 4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即使其中一个国家在所有产品的生产

5、上都具有绝对成本优势,各国也可以通过比较优势进行专业化生产,然后通过贸易获利。T 5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两国模型,不能应用于多国模型。F 6贸易三角与均衡时的国际贸易条件以及均衡时两国的产量相关。F 7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为曲线时,两国能够通过比较优势实现完全专业化。F 8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T 三、单项选择题 1在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中,(D )。 A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将获得大量贸易余额 B如果两个国家分别出口本国劳动成本较低的产品,将同时从贸易中受损 C如果一国不用关税壁垒保护本国产业,将丧失绝对优势 D具有绝对优势的

6、国家将获得贸易利益 2如果一个中国工人能够生产3单位棉布或1单位电视机,而一个韩国工人能 够生产4单位棉布或2单位电视机,则( D )。 A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没有优势 B中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韩国没有优势 C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电视机生产上具有比 较优势 D韩国在棉布和电视机生产上都具有绝对优势,而中国在棉布生产上具有比较 优势 3根据第2题,两国的贸易方向是( C )。 A韩国向中国出口棉布和电视机 B中国向韩国出口棉布和电视机 C韩国向中国出口电视机,同时中国向韩国出口棉布 D中国向韩国出口电视机,同时韩国向中国出

7、口棉布4能够促进中国和韩国进行贸易并能够使双方都受益的国际交换价格 是( C )。 A3单位棉布换1单位电视机 B4单位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 C5单位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 D3单位棉布换2单位电视机5如果机会成本递增,则国际贸易将导致( D )。 A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的生产成本不变 B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而且生产成本下降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6假设本国和外国均生产l、2、3、4,四种产品,其中本国的劳动生产率为12、18、 30、20,而外国的劳动生产率是2,4,15,5,则本国最有优势的产品和最具劣势

8、的产品分别为( A )。 A1,3 B1,2 C2,3 D4,27本国共有12000个劳动力,能够生产棉布和橡胶两种产品,单位产品劳动投入 分别为3和2,外国共有8000个劳动力,其棉布和橡胶的单位产品劳动投入分 别为5和1,则( B )。 A本国和外国分别在橡胶和棉布上具有比较优势 B本国和外国分别在棉布和橡胶上具有比较优势 C本国在两种产品上都具有绝对优势 D本国在橡胶上的劳动生产率要高于外国8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D )。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只有具备了比较优势,一国才能获得足够的贸易余额 C具有绝对优势的国家能够获得更多的贸易利益 D即使一国不具有绝对优势,也可以从绝对成本

9、劣势较小的产品中获益9在机会成本递增的情况下,国际贸易将导致( C )。 A贸易参与国根据比较优势实现完全专业化 B贸易参与国的实现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不变 C贸易参与国的实现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贸易参与国的实现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商品的机会成本下降10当一国根据本国的比较优势进行国际贸易后,( D )。 A生产可能性边界将会向外移动 B本国的外汇储备一定会大幅增加 C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下降 D出口商品的价格相对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第三章 要素禀赋理论一、名词解释 1HO定理 2要素禀赋 3要素密集度 4贫困化增长 5偏向出口的增长 6罗伯津斯基

10、线 7里昂惕夫之谜二、辨析题1Ho定理关于贸易基础的观点与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是一致的。F2从要素禀赋理论可以推测国际贸易将会引起劳动力充裕国家的相对工资水平上升。T3从罗伯津斯基定理可以推测要素积累必定会引起本国贸易条件的恶化。F4斯托帕一萨缪尔森定理阐述了国际贸易对国内收入分配格局的影响。T5因为美国对劳动密集型产品征收高关税,所以导致里昂惕夫悖论的产生。T6根据要素禀赋理论,如果一国工人平均占有的资本量多于其他国家,那么该国 在资本密集型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 T7根据里昂惕夫悖论,工业化国家之间比工业化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更加容 易发生国际贸易。F8根据斯托帕一萨缪尔森定理,国际贸易

11、会导致本国丰裕资源所有者的实际收人上升。T9根据罗伯津斯基定理,经济增长可能会导致贫困化增长。T 三、单项选择题 1用里昂惕夫悖论的经验研究结果是(A )。 A美国虽然资本丰富,但美国出口产品比进口产品的劳动密集度更高 B美国的长期出口增长速度远远低于GDP的增长速度 C贸易减少了而不是增加了美国居民的福利 D美国主要与其他工业化国家而非发展中国家进行国际贸易 2根据HO定理,如果( A ),那么两国都将从国际贸易中获益。 A转换曲线反映出两国在以相对资源禀赋为基础的生产劳动密集型和资本 密集型产品的生产能力上有所不同 B两国人均收入水平相近 C一国居民的偏好与另一国居民存在显著不同 D运输成

12、本为零 3如果一个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与另一个资本相对丰裕的国家进行国际贸 易,那么将出现( A )趋势。 A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上升 B劳动力相对丰裕的国家的工资水平相对下降 C两国的工资水平都会上升 D两国的工资水平都会下降 4下面哪一种说法不能用来解释里昂惕夫悖论( A )。 A美国比贸易伙伴国拥有更多的劳动力 B美国的出口产品使用了大量的人力资本 C美国进口大量资本密集型的自然资源 D美国消费者对资本密集型产品有极强的偏好 5以下可能会导致贫困化增长的因素中不包括( D )。 A增长国在世界市场是一个大国,其出口供给的变动足以影响世界价格 B增长国进口边际倾向较高,增长国

13、的进口需求会因经济增长而显著增加C增长国出口产品的需求价格弹性非常低 D一国的增长偏向于进口替代部门 四、简答题1什么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生产要素价格均等化指在国际贸易中,由于贸易商品价格的变动会引起生产要素在各个国家的再配置,最终达成要素价格的均等化.虽然生产要素在国际间不能自由流动,但在国际间商品的自由流动将会导致这两个国家的劳动力、资本、土地等要素的实际报酬趋同。这是因为两国在专业化分工和进行国际贸易后,将各自专业化生产密集使用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产品,从而使本国相对充裕要素的价格趋于上涨。同时,由于各自不断进口密集使用本国相对稀缺要素的产品,使得本国这类要素的价格不断下降。因此,通过国际贸易导致两国间的要素价格的差距不断缩小,并最终导致要素价格的均等化。但要素价格的均等化需要一个非常重要的前提,就是商品价格均等化。2简述斯托帕一萨缪尔森定理。斯托珀-萨缪尔森定理主要说明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