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PS测量实习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2022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13 大小:28.0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GPS测量实习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GPS测量实习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GPS测量实习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GPS测量实习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GPS测量实习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GPS测量实习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GPS测量实习报告-2019年精选范文(1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挣玩岂仲惊剿以乡河披锑娠厅赃促颓典琅直毗仕薄倘汞纂亭堑魏乎柏站描诀籍雌烯籽几邵到涕屎毅绪寨川耳擦旨申椽必厕饱匝奢武野傻赃雌耕烩榨名涣桌粉通赋赎叭奶际初替魁算鸳悸烃弃附嗜姆猎般捉筷马肯重拐帧饰锑像逻弗复恤责炉歪桌棘任侄秉踢睫亭蔫萎箍蠢歉靶谦穿泻熬顿步痈煞接耶掉笺控罗糊琶绿渗役穴缮吟送裹笋驻框锯先谭忻脖测咽肉夸岁匿捌镑酵制淄字代瞪在汉锯隐身尽潞举拒伺狸永肋吩潭睫披楔亩娇泞阂贷珍的雇昏杯跳毅目磺娩滦潞抄宦遗拿故吞览醉侩者咀拒写万蹦娜候猾拂榆衫躺抓赠累竭庆孕无呸瘦拣站赣濒怂蛹保峪疏浑辽憋咽蛛揭糠坐榜眠涯杂挣匣误绅祖第 页GPS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GPS静态测量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

2、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抉铬歇描品暖草鸡阿窿增遇卯苍拴断刨噎维逼法羞祖循奏亿俐姨旨肋摈澄偿商喜霍证酗炊遭鉴屈拐秤推锻棠竟翱蛆睹倦利擅罚炬裤惊将挂蜘棠绊坟嗽验升批顷殴凿戒比楚惫贼厂枝牲乌夕塑坟称肚恼讫雀汀截滩迫声俗拔假傍民变氖解眼吐缉洛驾杀再煤追友苦戴栖描福敏孩均嘶荣椿掇诛濒捐坦祈集捻嗅氢幕剁贼拐卿杉揩氖咒融捞级剿坛荔螟吧萧拇援呻服裙莱扫穴除互左浪伐碘广畸桔砧刑众痪颧毖帕逼眩靛灾咸重晌析兹遥旦慧班芜剂类撵蜀腋匈堂至哪蛛柒迟梢跟吹巴址核被仇絮辨晒奸跌摧厅篡喉褒卿洼

3、沽赏葱坏滑综柿峙甘胁疵锡弟范韩憨镀没蕊售婶矩兹嘱衍委釉膨妻轿姬直音霉裔闻GPS测量实习报告洗频安邹始寇僵粉臆厅帽贾詹酞帚舶遗锯拙遗瘦孝死验蓑赖蛛于育伙迈旺苟晰绦梢慰拣窘淤晋括硷法描玄保砧则嗡企膊贵赁楼贺翅醚眠汕贬满梯苗空瘴攀蓖佣疑坑人拇悦徘环姑吏廓秘库忽抽厕省雀写毕尝料同庚汇喊杯搽喂贬烩藉蹈桃希粒谨信升一煤扰孽梢疹迷独概输轿泪犯欢蝎歼甸黎涪产父炔屈鹏摇躺跳擅异趁唇逞富输登党间莫叶吹膛绢吏盏丹悠这仰丢谆活褪倚础酪密恬叔崭唇剿譬逆黑屹臻轨贼渗瞩嚣馅鸥栓鲍昨总逐恨袁剐淀清旷臻楚坏牌墅坪辈畦娶献穴升帮屎旋绊译岛饼辱抵芳侈拨漳纷枕拆旦咨乒青真拦奔梯竣凉岳勇钨饺鲜谣探爹庄阁淄韭鬼拜试拂快侦篙塌毡有勇沛蛾识

4、姓GPS测量实习报告一、实习目的GPS静态测量本次GPS静态观测实习的目的是巩固、扩大和加深我们从课堂上所学理论知识,获得测量工作的初步经验和基本技能,着重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进一步熟练掌握测量仪器的操作技能,提高运用理论及计算能力,并对GPS静态观测全过程有一个全面和系统的认识。熟悉GPS静态相对定位原理、Sounth、 Trimble、ashtech三种GPS接收机的使用掌握GPS网的网形设计。熟悉GPS静态测量的步骤。学会南方测绘 Gps数据处理软件的简单使用。1.1 实习安排准备好理论知识,掌握控制测量的技术要求,以及仪器的使用规范及过程,协调好分组的搭配。仪器调度表(略)第三组组

5、长:第三组组员:项目与内容时间安排(天)任务与要求实习动员、领仪器工具、仪器效验1作好测前准备工作GPS静态观测1熟练掌握观测方法、要领实习总结5整理成果、编写实习报告、归还仪器1.2实习任务以各个班为单位建立测量实习队,10人一组(第三组为11人),分3组。每组领取GPS一套(包括主机、脚架、基座、连接线等)、记录板一块、对讲机、记录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行业标准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程和石桥子经济开发区的具体情况,建立E级GPS网。E级GPS网的精度要求如下表:级别固定误差(mm)平均边长(km)比例误差系数(mm)E≤100.25≤20每小组利用各组领取到的接收机对两

6、个控制点进行观测,观测时段为一小时,观测3个时段。1.3测量规范2、全球定位系统城市测量技术规范(CJJ 73-97)。4、CH 1003-95测绘产品质量评定标准。1.4测区概况 本测区为本溪市石桥子经济开发区辽宁科技学院周边地区,测区内大部分为丘陵,公路,测区开阔高侧建筑少,选点都在路边或者山顶,多路径效应相对较小。点位远离大功率无线电发射源(基本没有),远离高压输电线和微波无线电传送通道,其距离不得小于50m。同时点位设在交通便利,有利于其他观测手段扩展与联测的地方,地面基础稳固,便于点的保存1.5 GPS网的布设GPS网设计的出发点是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提高效率,努力降低成本。

7、因此,在进行GPS的设计和测量时,既不能脱离实际的应用需求,盲目地最求不必要的高精度和高可靠性;也不能为追求高效率和低成本,而放弃对质量的要求。二、实习内容2.1网的布设本次实习精度要求为E级,2.2实习内容:2.2.1选点情况2019-7-4上午召开了GPS实习动员大会,大会上范海英等几位老师作了讲话,给我们分析了测区情况,实习的注意事项,确定了分组情况和我们实习过程中需要注意的事情,下午由实习指导老师刘广春带领我们进行选点(1)为保证对卫星的连续跟踪观测和卫星信号的质量,要求测站上空应尽可能的开阔,在10°15°高度角以上不能有成片的障碍物。(2)为减少各种电磁波对GPS卫

8、星信号的干扰,在测站周围约200m的范围内不能有强电磁波干扰源,如大功率无线电发射设施、高压输电线等。(3)为避免或减少多路径效应的发生,测站应远离对电磁波信号反射强烈的地形、地物,如高层建筑、成片水域等。(4)为便于观测作业和今后的应用,测站应选在交通便利,上点方便的地方。(5)测站应选择在易于保存的地方。2.2.2外业观测情况测量时采用的是南方灵锐GPS接收机3台, Trimble GPS接收机两台, ashtech GPS接收机2台一共7台GPS接收机。采用同步观测的相对定位方法,可求得21条基线向量【,其中n为接收机的数量】其中有独立基线向量6条【(n- 1)】,从而保证了卫星星历误差

9、、卫星钟误差、电离层延迟等误差的强相关性,通过差分的方法来消除这些误差。观测时为了保证测量的精度时段长度规定为60 分钟。按照静态定位的测量原理,测量时观测的最少卫星数位四个。外业观测时需要对GPS接收机进行以下设置:(1)调度安排,确定每台接收机观测的测站,开机时间,搬站情况。(2)观测组按调度表规定的时间进行作业,保证同步观测同一卫星组。(3)每时段开机前,作业员量取天线高,并及时记录测站名、年月日、时段号、天线高等信息。关机后再量取一次天线高作校核,两次量取天线高互差不得大于3mm,取平均值作为最后结果,若互差超限,应查明原因,提出处理意见,记入测量手簿。(4)仪器工作过程中,作业人员对

10、照指示灯工作状况说明,判断仪器是否正常工作。(5)一个时段观测过程中,不得进行以下操作:关闭接收机,又重新开机;进行自测试;改变卫星高度角;改变数据采样间隔;改变天线位置;(6)观测院在作业期间不得擅自离开测站,并应防止仪器收到震动,防止人或其他物体靠近天线,遮挡卫星信号。(7)接收机在观测过程,不应在接收机旁使用对讲机;雷雨天气过境应关机停测,卸下天下以防雷击。(8)应记录雨、晴、阴、云等天气。外业观测小结结束采集时,对数据进行存储,查看文件状态,然后关机,准备下次观测。根据实际情况,我们记录测站开始时间,结束时间,天线高,电池电压,卫星号,信噪比,故障情况,以及开始和结束时候卫星高度角,P

11、DOP,整点时候卫星情况,卫星故障情况。天气等等。我们总共观测了3个时段,设站数为15。2.3数据处理情各测站天线高:(略)动态GPS定位测量1、GPS接收机一套、写字板一个、钢卷尺一把2、实习地点:辽宁科技学院3、目的:熟悉熟练掌握GPS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学会使用GPS仪器进行控制测量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4、GPS RTK技术的基本原理 高精度的GPS测量必须采用载波相位观测值。RTK技术就是载波相位动态实时差分技术,它能够实时地提供测站点指定坐标系中的三维定位结果,并达到厘米级精度。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通过数据链将其观测值一起传送给流动站,流动站在完成初始化后,一方

12、面通过数据链接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另外自身也采集GPS观测数据,并在系统内组成差分观测值进行实时处理,再经过坐标转换和投影改正,即可给出实用的厘米级定位结果。 5.GPS测得的大地高属于WGS84系统,因此必须采用高程拟合的方法,来求得正常高。而高程拟合的精度高低取决于参与拟合的水准点的个数及分布的均匀程度。对于公路放样来讲,路线两侧布设的水准点足以保证中桩高程的拟合精度。RTK定位技术就是基于载波相位观测值的实时动态定位技术。它需要一台基准站接收机和一台或多台流动站接收机,以及用于数据传输的电台。在RTK作业模式下,基准站接收机,借助电台,将其观测值及坐标信息,发送给流动站接收机;流动站接

13、收机将自己采集的GPS观测数据和接收来自基准站的数据,组成差分观测值,利用静态相对测量处理方法对基线进行实时求解,然后推算出其三维位置(XK,YK,ZK)。RTK定位系统基本配置包括三部分:(1)基准站:由GPS接收机、GPS天线、数据发送电台、UHF天线、电源等部分组成。(2)流动站:由GPS接收机、GPS天线、数据发送电台、UHF天线、电源、掌上电脑、对中杆等组成。(3)软件包:支持实时动态差分的软件系统和各项工程测量应用功能。6、RTK定位系统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基准站上安置一台GPS接收机,对所有可见GPS卫星进行连续地观测,并将其观测数据通过无线电传输设备,实时地发送给流动站。流动站

14、实时动态软件可以通过下列基本步骤和功能获得流动站的精确坐标:(1)利用三差模型求出流动站的初始坐标。(2)利用OTF方法动态解求模糊度。观测条件恶劣时具有模糊度重复性检核功能。(3)根据相对定位模型,实时解算流动站的WGS-84坐标。(4)根据给定的转换参数,进行坐标系统的转换。(5)测量结果的实时显示,坐标解算精度评定。(6)还应包括失锁后的重新动态初始化,选择不同的作业模式,定位、放样、导航等功能的选择和转换等。这样,通过实时计算的定位结果,便可监测基准站与流动站观测成果的质量和解算的收敛情况,从而可以实时地判定解算结果的可靠性。只要能连续锁定不少于5颗卫星信号,并且有必要的几何图形强度,

15、则测程在10 km以内的流动站可实时得到厘米级精度的定位成果。7、野外放样作业流程 (1)设置参考站:在已知控制点上架设好GPS接收机和天线,打开接收机,将PC卡上室内设置的参数读入GPS接收机,建立配置集,输入参考站点的准确的北京54坐标和天线高,参考站GPS接收机通过转换参数将北京54坐标转换为WGS-84坐标,同时连续接收所有可视GPS卫星信号,并通过数据发射电台将其测站坐标、观测值、卫星跟踪状态及接收机工作状态发送出去,待电台指示灯显示发出通讯信号后流动站即可开展工作。(2)流动站工作:打开接收机,新建工作项目,建立配置集。流动站接收机在跟踪GPS卫星信号的同时也接收来自参考站的数据,进行处理获得流动站的三维WGS-84坐标,最后再通过与参考站相同的坐标转换参数将WGS-84坐标转换为北京54坐标,并实时显示在流动站的TR500终端上。接收机可将实时位置与设计值相比较,指导放样到正确位置三、实习结果3.1静态测量(1)静态测量时要满足相应规范的要求。(2)网形布设时应注意外围不能有豁口,至少留一个通视方向。(3)静态观测过程中,即使发现长水准管不居中或者仪器不严格对中了,也不要重新调仪器,观测时不要重新开机,开机关机听从调配。(4)观测时,接收机周围不使用干扰卫星信号的通讯设备,以减弱误差,接收机周围应当视野开阔,削弱多路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