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1813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8 大小:41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_第1页
第1页 / 共28页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_第2页
第2页 / 共28页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_第3页
第3页 / 共28页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_第4页
第4页 / 共28页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_第5页
第5页 / 共2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2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我国的养老保险制度篇一: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我国现行的养老保险制度养老保险制度又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我国自1997年开始实行统账结合制度,即的社会统筹和个人账户相结合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20XX年国务院下发了关于完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对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再次进行改革和完善。按照现行制度规定,城镇现行制度规定,城镇各类企业职工、个体工商户和灵活就业人员都要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 目前世界上已有 140 个国家建立了不同程度的社会保障制度。 从这些国家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看大体分为以下三种:(一)现收现付式筹资模式现收现付是由社会保险机构为已退休职工需支付退

2、休养老金的总额进行社会筹资,即由单位和在职职工个人(或全部由单位)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统筹费率)缴纳保险费(税)。这种模式的主要优点是管理简单,能实现收入分配的代继转移,缺点是无法解决人口老龄化经济不景气时的危机。(二)完全积累式筹资模式完全积累式的具体形式为个人帐户储存积累式, 从职工开始参加 工作起,根据规定按工资总额的一定比例(缴纳率)由单位(雇主) 和个人(雇员)缴纳保险费,记入个人帐户,作为长期积累的基金, 其所有权归个人。职工到达法定退休年龄,按个人帐户积累总额(包括本金和利息)以年金方式逐月发给个人。这种模式能实现自我保障但是不具有再分配的功能且容易受到通货膨胀的影响。(三)部

3、分积累式筹资模式部分积累式是上述两种模式优势的结合。养老保险金分为社会统筹部分和个人账户部分。社会统筹部分实行收付实现制,个人账户部分实行完全基金式。一方面对已经退休的人员的养老金继续实行现收现付筹资;另一方面对在职职工建立的一定比例的积累基金,为应付人口老龄化退休高峰期预作准备。我国养老保险必须走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之路 我国养老保险应该选择怎样的筹资模式, 这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和实践问题,而且是一个重大的战略决策问题,必须借鉴国际上养老保险制度发展的成功经验,扬长避短,存利去弊,以建立起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全新的养老保险筹资模式和新型的社会保险体系。第一, 我国养老保险不能走现收现付社会统筹

4、的模式。 这是因为,实行这种模式,基本没有预算积累资金,而且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退休高峰期日益迫近,城镇人口赡养率会急剧上升,统筹费率则会“水涨船高”。第二,我国养老保险也不能采用完全积累的模式。如果实行这种模式,必然会遇到“双重负担”的困难,既要为已经退休人员筹资养老,又要为在职职工建立保险积累基金。这样高的费率既不符合中国的国情,又不符合我国城镇职工的承受能力。第三,我国养老保险也不宜采用单一的社会统筹部分积累式, 而应该采取社会统筹和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筹资模式。到目前,在城镇职工的社会养老基金管理方面,确立了由国家、用人单位和个人三方共担保险费的原则,建立了全国统一的城镇企业职工基本

5、养老保险制度,实行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金管理模式。但目前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中国养老保险制度仍需完善。1.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偏高,不利于基本养老基金的可持续筹集。2、个人账户无积累基金,“空账”运行。我国在设计养老保险制度改革时,对隐性债务采取了先搞个人账户空账,再逐渐补实的设想。如果政府没有其他投入,仅仅靠企业和职工缴费是不能补实个人账户的。3、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手段单一,抵御物价上涨的能力有限。由于我国资本市场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主要是通过存入银行和购买国债来获取利息收入的方式来实现基金的保值和增值的。实践证明,这种过于稳健的单一的投资方式很

6、难获取高额的利息收入,难以达到保值的目的,更不用说增值。为了完善我国养老保险制度,就必须:1.由政府承担隐性债务,做实个人账户。政府可以采取多种手段筹集社会统筹资金2、完善基本养老保险的筹集机制和执法力度。要切实地解决这个问题,应加强立法和执法工作。3、加强对养老保险基金的营运管理,实现基金的保值增值。篇二:分析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分析目前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现状与问题20XX秋 本科 公共事业管理 卢筱昀【内容摘要】我国养老保险制度从建国到现在经历了三个阶段,很好地为经济稳定和社会发展做出了贡献,但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提早出现,及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改变,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面临着严

7、峻的考验,现存在不少的问题亟待解决,诸如资金缺口、空帐运行、养老金替代率高且不一、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低等。政府可从重新确立政府职能、解决空帐问题、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险体系、多渠道补充养老保险基金等方面入手,研究解决我国现有的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问题。总之,一个运行良好的养老保险制度关系到国家的稳定,是建立和谐社会的有力保障。【关键词】养老保险制度;发展历程;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空帐运行;养老保险制度覆盖率;养老金替代率;退休年龄偏低一、引言为了解决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我国从1978年开始实行计划生育政策,对人口出生率进行控制,有效的控制了人口的快速增长,为我国经济的腾飞发展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提

8、供了有力的支持。但在发展之余,计划生育也给我国社会带来了不小的负面影响。由于严格控制了人口增长,青年人数相对与老年人的比率越来越低,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在退休行为与退休政策一书中,明确指出21世纪的中国将进入一个不可逆转的老龄社会。现在中国老龄化呈现五个基本特征:老龄人口绝对数为世界之冠;人口老龄化发展速度快;未富先衰,经济压力很大;老年人口在区域分布上不均匀;老龄人口高龄化趋势十分明显。从现在到2020年,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年均增长速度将达到%,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的增长速度。随着20世纪6070年代中期的新中国成立后第二次生育高峰人群进入老年,20212050年是人口加速老龄化阶

9、段。由于总人口逐渐实现零增长并开始负增长,人口老龄化将进一步加剧。到2023年,老年人口数量将增加到亿人,与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相等。到2050年,老年人口总量将超过4亿人,老龄化水平推进到30%以上。20512100年是稳定的人口重度老龄化阶段。2051年,中国老年人口规模将达到峰值亿人,约为014岁少儿人口数量的两倍。中国人口老龄化的程度不断加剧,就意味着作为非劳动力的老龄人口比重将不断上升,劳动力比重下降。而据世界银行对中国人口的预测,到2020-2030年间,中国的劳动力人口将不再增长,2030年以后开始下降,同时65岁及65岁以上的人口将稳定而迅速增长,其结果是,人口依靠率或者说老龄

10、人抚养率 从1990年%增长到2050年的%。二者近乎相同的数据都告诉我们养老将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内在钳制力量,它日益成为中国走向和谐社会和共产主义社会的沉重负担,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养老问题,中国对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将难上加难。于此相对应,面临考验也越来越严峻。、二、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发展养老保险是一种社会保险,是国家根据人民的体质和劳动力资源情况,规定一个年龄界限,当劳动者达到这个年龄界限时作为年老丧失劳动能力,解除劳动义务,由国家和社会提供物质帮助,保障其晚年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保障制度。它是社会稳定的“安全网”。中国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已经经过了几十年的历程,经过这多年的摸索、探讨

11、、研究、实践,逐步形成了一套有中国特色的养老保险制度。它基本由三个不同层次的养老保险组成,即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型保险,由此初步构建了我国现代养老保险体系的制度框架。的发展历程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一)第一阶段:初步建立阶段传统型养老保险制度的建立(1951-1978)1951年2月,国家政务院颁布了全国统一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 1958年,国家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修改,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工人、职员退休处理的暂行规定。规定将企业和机关事业两个相对独立的养老保险办法进行了统一,养老保险制度基本在全国范围内建立起来了。1966-1977年间,建国初期建立起来的养老保险制

12、度处于停滞、倒退的阶段。1978年国家再次对养老保险制度进行了修改,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安置老弱病残干部的暂行规定和关于工人退休、退职的暂行办法,退休制度得到了恢复。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在当时保证了社会的安定,保障了人民的基本生活,但其特点也使其在从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时面临巨大挑战。(二)第二阶段:改革实践阶段社会统筹阶段(1978-1991)这个阶段,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使得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单个企业内部自保的传统养老保险制度所隐含的企业间负担的不均衡以及退休人员保障与所在企业经营风险相关的弊端逐步显现出来,传统养老保险制度存在的严重缺陷。1986年7月,国务院发布了国

13、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制暂行规定,规定国家对劳动合同制工人退休养老实行社会统筹,企业和劳动合同制工人按规定的比例缴纳养老保险费,筹集养老保险基金。这个规定表明,在经济体制改革的新形势下,国家将放弃传统的养老保险制度,转而实行国家、企业和职工个人三方共同承担责任的社会化的现代养老保险制度,并由劳动合同制工人推广到全国所有国有企业职工。退休费社会化统筹机制开始在国有企业中试点实行。(三)第三阶段:探索实践阶段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养老保险制度探索实践阶段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老企业的退休人员不断增加,老企业退休金发放的压力越来越大,新建立的企业却没有这块的压力,这必然造成新老企业在竞争中的起点不

14、一样,老企业在竞争中频频失利,实在无力支付众多退休职工的退休金,个人劳保的工资无法给付。为此,1991年国务院颁布了关于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决定文件(国发【1991】33号),确立了实行社会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补充养老保险、个人储蓄养老保险相结合的多层次养老保险原则。又由于各地在养老保险的改革中出现混乱局面,国务院于1995年发布关于深化企业职工养老保险制度改革的通知(国发【1995】6号),开始研究统一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并与1997年7月颁布了关于建立统一的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的决定(国发【1997】26号),明确了“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模式”是中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

15、统一模式,企业补充养老保险和个人储蓄养老保险为基本模式的补充。养老保险逐步社会化,由独立于企业和事业单位的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管理社会保险事宜。管理基金由非官方机构负责投资运营,养老金不再有退休人单位发放,而是由银行发放,到20XX年企业退休职工的养老金基本上全部由银行发放。三、我国养老保险制度的问题(一)机制转轨过程中存在着巨大的资金缺口。要保障企业离退休人员按时足额发放退休金的关键在于要有可靠保证的资金。而我国现在一些地方的养老保险基金面临非常严峻的问题。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从现收现付模式转向“社会统筹与个人帐户相结合”的部分积累模式,从财富流动的机制上来看,现有的在职在岗的劳动者除了要为自己缴费

16、之外,还必须为退休的上一代再交一次费用。存在着一代人必须养活两代人的难题,即当代劳动者在为自己积累资金、充实自己的“个人帐户”之外,还必须缴纳足够的基金养活上一代人。在社会极度进步的时代,经济高速发展也带来了极不稳定的因素,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提前和企业破产导致下岗职工增多,社会养老保险基金的筹集更加困难。由于各种因素所致的经营不景气、频临倒闭或破产的企业很多,同时,下岗职工的人数也因此而增多。虽然企业破产了,职工下岗了,但时间不会停止,由此产生的养老保险基金还得继续交,但下岗的职工拿不出这部分资金,但退休的那部分职工的退休工资还得继续发放,必然造成退休金的大量增加,同时作为多层次保险的第二主力的企业年金由于企业方面缴费比例不高、工资基数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