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0918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37.22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知识框架篇一:高一历史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第一单元 中国古代的中央集权制度第1课 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课程标准】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课标解读】宗法制和分封制:应该掌握宗法制实行的目的、宗法体系的内容、宗法制的作用、维护宗法制的工具;分封制的目的、对象、周王与诸侯的关系、分封制的作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关系。通过对上述问题的分析,认识宗法制和分封制是古代西周基本的政治制度,从而得出关于早期政治制度特点的结论:家族血缘关系与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考试大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知识梳理】一、夏商政治制度1夏朝:出现公共权

2、力2商朝:内外服制度(1)内服: 。(2)外服: 。二、西周政治制度分封制1目的:为巩固对全国的统治,西周修改了商朝的内外服制度,实行分封制。2对象: 是分封的主体,还包括、 以及 等。内容:是土地和人口,主要是土地。3周王与诸侯的关系: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较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 诸侯国的义务:服从命令、镇守疆土、随从作战、交纳贡赋、朝觐述职等。诸侯国的权利:设置官员、建立武装、征派赋役等。4作用:通过分封,周人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周王确立了 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分封制使西周贵族集团形成了“- -”的等级序列。5弊端:地方势力强大,影响了周王权力的集中,后导致国家分裂。请思考1

3、:分封制和内外服制度有何不同?(二)宗法制1目的:主要:巩固形成的统治秩序。直接:解决贵族之间在、 和的矛盾。2概念: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它由原始社会的父系家长制直接演变而来,是用规定亲族内嫡庶的办法来确立和巩固父系家长在本族中的地位,以保证王权的稳定。3特点:是最突出的特点;大宗能率小宗,小宗能率群弟,大宗小宗具有相对性;周天子居于绝对统治地位;等级森严。4作用:保证了贵族特权,有利于统治阶级内部的稳定与团结。影响深远,宗法制成为我国数千年来封建统治者享受特权的凭借,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5与分封制的关系互为表里,宗法制是分封制的基础,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体现。其

4、区别在于,分封制是一种国家的政治制度,宗法制是以家族血缘为基础的政治制度。请思考2:什么是宗法制度?礼乐制度三、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1家庭血缘关系和国家政治权力相结合,带有浓厚的部族色彩。2以宗法制为核心。3分封制、宗法制、礼乐制度互为表里,紧密结合。4权利与义务相统一。【思维拓展】1概括西周宗法制的特点,分析其实质以及宗法制与分封制的关系西周宗法制是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用来规定宗族内嫡庶系统的制度。在宗法制度下,通过大宗对小宗的层层分封,形成庞大的宗族网和森严的等级制度,宗法制实质上是一种等级制度。宗法制是与分封制互为表里的具有政治性质的制度,宗法制在政治制度方面的体现就是分封制。2早期

5、政治制度的特点神权与王权结合。(祭祀、占卜)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的政治结构。(宗法制)最高统治集团尚末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诸侯国有一定的统治权)【走进高考】例(09年江苏卷,1) “九鼎既成,迁于三国。夏后氏失之,殷人受之;殷人失之,周人受之。”其中所说的“九鼎”之所以被广泛重视并在夏商周流转,主要因为它是A反映民心民意的凭据B国王祭祀的重要礼器、C青铜工艺水平高的标志D王朝统治权力的象征解析:D 传说禹铸九鼎,代表九州,意即掌控天下,因而鼎就成了王权的象征。从题干中“夏后氏失之”,可知是夏朝失去了这一权力;夏朝灭亡后由商掌握政权;商朝灭亡后,周朝执掌了政权。例2 (09年北京卷,12)图

6、6是北京广安门桥北的,蓟城纪念柱。礼记载:“武王克殷反商,未及下车,而封黄帝之后于蓟。”与蓟城建立相关的制度是A.禅让制B.井田制C.分封制D.郡县制解析:C考查我国奴隶社会的政治制度。解题关键是抓住题干中的“武王克殷反商”、“ 封黄帝之后于蓟”等有效信息限定词。这些信息告诉考生西周时期周武王攻克商朝都城殷,建立诸侯国蓟,分封黄帝为国君。分封制开始于西周。A项所述符合原始社会史实,排除。B项是西周的经济制度,排除。D项开始于秦朝,排除。故正确选择C项。例3(09年天津卷,1)下列史实符合西周确立的宗法制继承原则的是A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之变继位B宋太宗继承兄长宋太祖之位C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

7、位D清康熙帝死后皇四子继位解析:C 西周宗法制下,王位由嫡长子继承。A项不正确,唐太宗李世民并不是唐高祖的嫡长子;B、D均不符合宗法制原则;“明太祖因太子亡指定嫡长孙继位”体现“嫡长子继承”原则。故选C项。例4(09年广东卷B,2)“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右图所示柳宗元的文章的主题可能是A. 王位继承制度B. 分封制度C. 三公九卿制度D. 郡县制度解析:B本题考查的是对分封制历史概念的理解。本题关键是要抓住题干中的“封建社会”的概念是近代引入中国的,在结合图中“封建论”的字样,就可以判断题目考查的是对古代中国“封建”概念的理解,“封建”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封邦建国”的意思。所以选B

8、 。例5(09山东文综,9)在红楼梦第九十回中,贾母说:“自然先给宝玉娶了亲,然后给林丫头说人家。再没有先是外人,后是自己人的”。这反映出贾母A具有男尊女卑的思想B固守传统的家庭等级观念C具有浓厚的宗法观念D遵循长幼有序的婚姻礼俗解析:选C。考查对材料信息的分析理解能力。林黛玉是“外人“,贾宝玉是“自己人”。篇二:1课、夏商制度与西周封建姓名: 班级: 负责人: 杨晓华 时间:【考纲】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课标】了解宗法制和分封制的基本内容,认识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知识梳理】【当堂检测】1武丁卜辞中有“乙巳卜觳贞,王大令罘人日协田?”的记载,由此可见,商代的政治特征是A.神权和王权的密切结合B

9、王位世袭制的实行C井田制的盛行 D统治集团内部矛盾重重2.香港特别行政区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这里的“封建制度”指的是A封建制度 B分封制C君主专制制度 D中央集权制度3.假设以下四位同学回到商周时代,请判断哪位同学被封为诸侯王的可能性最小A.甲成为商末的贵族,带兵抵抗周部落进攻B.乙做了商末的平民,才能、人品俱佳C.丙同学带兵攻打商纣王,立下汗马功劳 D.丁同学成了西周王族成员,整日无所事事4据春秋记载,西周初年,周天子分封鲁国时举行了一套隆重的策命典礼,并由司空“授土”,司徒“授民”。对这一史实最恰当的解释是A周

10、天子用最高礼节接待鲁国国君 B鲁国国君的权力于周天子C鲁国国君的地位与周天子相似D周天子重视礼仪制度建设5、下图是有关省份的汽车号牌图片,这些省份的简称源自西周分封制的是6、下列关于西周分封制的表述正确的是周初分封的主体是同姓王族西周分封的目的是为了进行有效的统治分封有利于开发边远地区 受封的诸侯有为周天子随从作战的义务A BC D7. 在浙江中南部的部分山区,村里的族长至今仍在婚丧嫁娶祭祀等事务操办上有一定的说话权。追根溯源,与下列哪种制度有密切关系A井田制 B.宗法制 C.分封制 D.郡县制8.宗法制的实行,使西周形成一个庞大的宗族网。按宗法制的规定,下列在相关范围内一定能成为大宗的是:(

11、 )周王室:周王正妻所生之子 周王室:周王嫡长子、嫡长孙诸侯国:诸侯嫡长子、嫡长孙卿大夫封地:卿大夫嫡长子、嫡长孙、 、 、 、 9. 说文解字解释说:“宗,尊祖庙也。”也就是说,宗法的“宗”的本义是宗庙,这说明,宗法制以什么为纽带的A.财产 B地域 C信仰 D血缘10.荀子儒效篇记载,周初“立七十一国,姬姓独居五十三人”。这说明:( ) 周的封国中,周王亲属做诸侯的居多利用血缘纽带跟分封制度相配合,团结同姓贵族; 西周初年民族隔阂严重; 利用同姓贵族排斥功臣和先代贵族。A B C D11.西周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不仅是周朝分封制的基础,对后世也有深刻影响。这表现在A一夫多妻习俗长期延续

12、 B皇位继承“立嫡不以长”C诸子平等的财产继承权 D婚姻中的“门当户对”12下列关于西周宗法制的认识,正确的是宗法制度确立了严格的大小宗关系按照西周宗法制的规定,贵族的子孙永远是贵族大宗和小宗关系是相对的 西周宗法制把“国”和“家”密切地结合在一起A B C D13.新版电视剧红楼梦中有“宝玉抢读贾环四不象灯谜”的场景。贾宝玉和贾环是同父异母的兄弟,但在剧中两人的地位却有天壤之别。从传统观念上看,导致两人地位悬殊的主要原因是A分封制的影响 B个人素质的差异 C宗法制的影响 D封建家长的喜好14.下图形象的反映了西周时期重要的政治制度,对它们之间的关系表述正确的是 两者互为表里,相辅相成都形成了

13、森严的等级制度前者在政治方面的体现是分封制前者是奴隶社会的经济基础,后者是属于上层建筑A B C D【课后拓展】15.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说:“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此“制”是指( )A.嫡长子继承 B.分封制 C.三公九卿制 D.宗法制16西周分封制在中国历史上影响深远。下列省、自治区中,其简称源自西周封国国名的是A河南、河北B湖南、湖北 C山东、山西 D广东、广西17.史载:“武王克商,先有天下,其兄弟之国十有五人,姬姓之国四十人”。封武王弟康叔于卫,封成王弟叔虞于晋,封周公子伯禽于鲁,封王室召公奭于燕(当时山东、山西是主要农业区)。由此可见同姓亲族是分封的主体 亲族封地富庶,战略位置重要分封奠定了武王灭商的基础 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A B CD18.(20XX年浙江文综历史,13)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晋国是姬姓封国 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秦燕两国可以通婚AB C D19.斯塔夫里阿诺斯在中说:中国人的姓总是位于个人的名字之前.而不像西方那样,位于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