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

上传人:F****n 文档编号:9070918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31 大小:50.08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_第1页
第1页 / 共31页
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_第2页
第2页 / 共31页
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_第3页
第3页 / 共31页
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_第4页
第4页 / 共31页
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_第5页
第5页 / 共31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31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夏商司法制度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法律形式为什么是错误的篇一:中国法制史多选题二多项选择题1.2.3.4.5.6.7. 古代法字有多种含义,其中包括( )。BC 夏朝的监狱叫( )。ABC “昏、墨、贼,杀”中的罪名是( )。ABC 据东汉郑玄记述,夏刑除墨外,还有( )。ABCD 夏朝的法律规范包括( )。AB 夏朝的法律规范的内容于( )。 ABC 以下说法正确的有( )。BCD A 刑 B公正、不偏不倚C限制、强制 D律 A圜土 B夏台C均台 D囹圄 A昏 B墨C贼 D杀 A大辟 B膑 C宫 D劓 A禹刑 B甘誓 C汤刑 D汤诰 A原始社会的礼 B原始社会的战争命令 C原始社会的苗族

2、习惯法 D原始社会的图腾崇拜A夏朝的王位继承实行禅让制 B夏朝全国共分为九个地区 C夏朝中央有职事官六卿D圜土和夏台都是夏朝监狱的名称8.9. 夏朝法律制度包括( )。ABCD 在我国古代作为法律名称适用的的术语有( )。 ABCD A夏有乱政,而作禹刑 B威侮五行,怠弃三正C昏、墨、贼,杀 D吕命穆王,训夏赎刑A刑 B命 C诏 D典10. 夏朝的法律具有以下特点,即( )。ABCDA夏朝法律体现少数奴隶主贵族的意志,不再代表全体社会成员 B夏朝法律非常残酷C夏朝法律维护奴隶主与平民之间的不平等 D夏朝法律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11. 下列属于商朝法律思想的是(CD)A.天命、天讨B.天讨、天罚

3、C.天罚、神判D.天命、神判12. 夏朝时有两兄弟,长子即兄长,看老夫体弱多病,在病榻上已经奄奄一息,强行霸占其所有财产而未经父亲同意,并且弃其父于其弟,自己不赡养在外挥霍家产。其弟告至夏王,夏王命其兄分与其弟一半财产,并赡养其父。兄表明遵从,背地却并未分其弟一分钱。后夏王命人查明,问可判该兄长何罪?A.昏B.不孝C.弗用命D.墨13. 下列各项法律形式都属于商朝的有(A)A.秘密刑法、王命B.命令、誓C.习惯法、王命D.秘密刑法、誓14. 商末期,纣王如欲加罪于姬发既周文王,可定其什么罪?A.不吉不迪B. 颠越不恭C. 暂遇奸宄D. 舍弃啬事15. 如在商朝末期都城安阳殷墟发生了纠纷,那么民

4、众可向谁申诉?A.商王B.司寇C.正、史D.士、蒙士16. 下列关于夏朝法律思想说法正确的有(ABCD)A.其法律制度已源于原始习惯的习惯法为主B.其法律思想带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迷信色彩C.夏朝的法律思想充满了浓厚的神权法性质D.这种法律思想的产生与社会世俗中的阶级相对应17. 下列关于夏朝法律形式的说法正确的是(ACD)A礼和刑构成了夏朝习惯法的基本内容B完全继承了原始社会遗留下来的习俗和惯例C命令是夏朝的重要法律形式D命令有“誓”和“命”两种表现形式18. 有关商朝的法律思想说法正确的是(ABC)A“天命”和“天罚”是商朝法律思想的基本内容B发展了占卜巫术相结合的“神判”C商王作为上帝神灵在

5、人间的代表的神圣地位D与夏朝相比有了极大的改变19. 下列有关夏商司法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ABD)A.夏商两代的司法机关基本大同小异B.“天罚”和“神判”是夏商时期审判制度的基本特点C.都以不成文的习惯法作为主要的法律形式D.都是一种行政,司法,军事不分的混合体20. 下面是中国法制文明起源的特点有(ABCD)A.“礼”源于祭祀B.“刑”起于兵C.礼刑结合D.宗族本位21. 以下哪些是春秋时期井田制遭到破坏的表现?(ABC)A.井田不治A.诸侯争霸B.私田发展 C.赋税变革 D.铁农具出现22. 春秋时期,周王室衰微表现在哪些方面?(ABCDEF) B.王室土地减少C.周王室逐渐丧失共主地位

6、D郡县制取代分封制 F.礼崩乐坏23. 秦王嬴政统一天下后制定了哪些行政法律制度?(AB) A.三公九卿制 B.郡县制 C.行政监督制 D.选举制度24. 秦朝的经济立法包括(ABC)A.农业B.畜牧业C.官营手工业D.商业25. 秦朝法律形式中,由皇帝发布的命令称为?(AC)A.制 B. 律 C. 诏 D. 式26. 下列哪些属于秦朝的主要罪名。(ABCD)A.非法婚姻罪 B.杀人罪 C.逃避赋税罪 D. 诽谤谣言罪27. 下列哪些属于秦朝的诉讼形式(CD)A.公诉 B.自诉 C.官纠 D.民举28. 春秋时期新兴地主阶级的法律思想主要有(ABCD)A.事断于法 B.重刑轻罪 C.刑无等级

7、D.发布与众29. 商鞅在秦国主持变法的过程中,法家的一些基本主张皆清楚地表现出来,主要有(ABCD)A.强调“以法治国”B“轻罪重刑”C不赦不宥D鼓励告奸,实行连坐30. 商鞅制定的“连坐法”,主要有(ABCD)A.亲属连坐B邻伍连坐C.军伍连坐D.职务连坐31. 下列中国古代法律制度,哪些只直接受儒家思想的影响而形成的?(ACD)A:汉代的春秋决狱B:明代的“九卿会审”C:魏律规定的“八议”制度D:晋律和北齐律确定的“准五服以制罪”制度32. 下列关于中国古代法制思想和法律制度的说法,哪些是正确的?(ABC)A.“礼法结合”为中国古代法制的基本特征B.夏商时代的法律制度明显受到神权观念的影

8、响C.西周的“以德配天、明德慎罚”思想到汉代中期以后被儒家发挥成为“德主刑辅、礼刑并用”的策略D.清末修律使中华法系“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点没有受到冲击33. 关于中国法律制度发展和演进,下列哪些表述是正确的?A.商鞅“改法为律”扩充了法律内容,强调了法律规范的普遍性B.汉武帝顺应历史发展废除肉刑进行刑制改革,为建立封建刑罚制度奠定了重要基础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更广泛、更直接地把儒家的伦理规范上升为法律规范,使礼、法更大程度上实现融合D.清末变法修律基本上是仿效外国资本主义的法律形式,固守中国的封建法制传统34. 汉九章律是在法经六篇的基础上增加了户律、和A.具律 B.兴律C.杂律 D.厩

9、律35. 汉律六十篇的构成中,不包括(CD)A.九章律 B.越宫律C.碑文律 D.左官律36. 汉代的法律形式是(BD)。A.敕、令B.律、令C.程、式D.科、比37. 以下属于法经篇目的是(ACD)A囚法B户法C盗法D具法38. 为维护封建尊卑,主奴关系,秦律将诉讼分为(AC)A非公室告B自告C公室告D官告39. 秦代的徒刑中有(ABD)A司寇B鬼薪C迁D侯40. 秦代危害中央集权的犯罪包括(ABCD)A谋反罪B诽谤妖言罪C以古非今与挟书罪D违抗军令罪41. 秦朝法律中对轻微罪的适用的强制缴纳一定财产是(ACD)A赀刑B徒刑 C赀甲、赀盾 D赀徭42. 春秋时期,晋国制定法律的活动有A.赵宣

10、子制定常法B.范宣子制定刑书C.赵鞅、荀寅“铸刑鼎” D.邓析作“竹刑”43. 秦朝时期,法家们提出的法制思想包括(ABD)A事断于法 B.重刑轻罪C.义利并重D.刑无等级44. 下列刑罚哪些属于秦朝的耻辱刑?(BD)A.城旦(舂) B.髡刑 C.弃市D.耐刑45. 下列哪些属于秦朝时期的刑罚原则?(ACD)A.区分有无犯罪的意识 B.区分公罪与私罪C.区分故意与过失罪 D.实行连坐46. 汉武帝时,有甲、乙二人争言相斗,乙以佩刀刺甲,甲之子丙慌忙以杖击乙,却误伤甲。有人认为丙“殴父也,当枭首。”董仲舒引用春秋事例,主张“论心定罪”,认为丙“非律所谓殴父,不当坐”。关于此案的下列哪种评论是正确

11、的? ABDA.“论心定罪”是儒家思想在刑事司法领域的运用B.以春秋经义决狱的主张是旨在建立一种司法原则C.“论心定罪”仅为一家之言,历史上不曾被采用D.“论心定罪”有可能导致官吏审判案件的随意性47. 汉律六十篇包括:ABCDA 九章律B.傍章律C.越宫律D.朝律48. 关于董仲舒的思想,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ABC)A提倡礼法结合B提倡德主刑辅C提出独尊儒术D提出准五服以制罪篇二:法制史习题与答案法制史习题导言一 单项选择题1。中国封建法制时代由早期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的重要阶段是:( )。A。战国时期 B。秦汉时期C。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D。隋唐时期2,中国传统法制的成熟、定型阶段是:(

12、 )。A。秦汉时期 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 D。宋元明清时期3。从1927年到1949年的国民党南京国民政府统治时期,进行了广泛的立法,颁布了大量的法律、法令以及判例解释,形成了:( )。A。判例法体系B。习惯法体系C。六法体系 D。中华法体系4。我国早期习惯法时代的鼎盛时期是:( )。A。夏 B。商C。西B。D。春秋5。中国古代法制由成熟、稳定走向极端专制的时期是:( )。A。秦汉时期B。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C隋唐时期D。宋元明清时期6。在中国历史上,对法律制度影响最深的思想理论是:( )。A儒家学派B。法家学派C道家学派 D。墨家学派二、多项选择题1。中国早期法制的突出特点是:(

13、 )。A。以习惯法为基本形态B。法律是不公开的C。法律是公之于众的 ,D。法律是不成文的2。关于中国传统法律文化的伦理特性表述正确的是:( )。A。与中国文化中重家族、重血缘、重伦理的固有特征相适应B。在传统法律中表现出“依伦理而轻重其刑”的特征C。古代司法办案中罪的有无、刑的轻重主要依据伦理关系D。在法律上,同样一种行为,由不同主体实施,或是施加予不同的对象,其法律后果截然不同E。“伦理法”的制度在中国古代法中比比皆是3。中国奴隶制时代的法律制度,是指( )的法律制度。A。夏B。商C。西周 D。春秋 E。战国4。从内容上看中国法制史的研究对象应当包括:( )。A。中国各个时期的立法实践B。中国各个时期的司法状况C。中国各个时期各种政权的宏观法制状况D。影响法律制度的哲学思想、政治法律思想和学说E。中国各个时期的各阶级价值观、风俗、习惯、 宗教、风化等5。下列关于中国法制史学科的发展与研究状况,哪些是正确的( )。A。在清末沈家本以前,法制史的研究是传统历史学的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事务文书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