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轨道专业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700728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06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轨道专业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轨道专业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轨道专业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轨道专业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轨道专业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轨道专业》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重庆市地铁设计规范轨道专业(14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8 轨道8.1 一般规定8.1.1 轨道结构应具有足够的强度、稳定性、耐久性、绝缘性和适宜的弹性。8.1.2 轨道结构设计应根据车辆运行条件确定轨道结构的承载能力,并应符合质量均衡、弹性连续、结构等强、合理匹配的原则。8.1.3 轨道结构部件及工程材料应符合现行国家及行业的相关规范规定,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轨道结构部件宜标准化、系列化、少维修,全线网的轨道设备宜统一,并应优先选用环保工程材料。8.1.4 轨道结构设计应根据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的要求并结合实地调查,采取相应的分级减振措施,并应适当留有余量。8.1.5 无砟轨道的混凝土道床结构的设计使用年限应与其下部支撑结构一致。8.1.6

2、轨道结构设计应以运营维修中检测现代化、维修机械化为目标,配备检测和维修设备。8.1.7 轨道结构应采用技术先进、成熟的轨道设备及施工工艺,并应确保安全可靠,采用新材料、新产品、新工艺应经论证后方可投入使用。8.2 基本技术要求8.2.1 钢轨轨底坡应根据轮轨匹配的要求设置,正线宜采用1/30、车场线宜采用1/40,不同轨底坡可通过两对轨枕进行轨底坡过渡。在无轨底坡的两道岔间不足50m地段,可不设置轨底坡。8.2.2 轨距应采用1435mm,小半径曲线地段轨距加宽值,应符合表8.2.2的规定。表8.2.2 曲线地段轨距加宽值曲线半径R(m)加宽值(mm)As型车B2型车250R2005200R1

3、50105150R1001510 轨距加宽值应在缓和曲线范围内递减,无缓和曲线或其长度不足时,轨距加宽值应在直线地段递减,递减率不宜大于2。8.2.3 轨道曲线超高值可按下列经验公式进行计算取值:h=11.8vc2R式中:h超高值(mm); Vc列车通过曲线的平均速度(km/h); R曲线半径(m)。 曲线的最大超高为120mm,未被平衡过超高允许值不应大于30mm,欠超高允许值不应大于61mm,困难时欠超高值不应大于75mm;车站站台有效长度范围内曲线超高不应大于15mm; 为避免施工过程中出现反超高,曲线地段的超高设置不宜小于5mm。8.2.4 曲线超高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地下线无砟道

4、床地段轨道曲线超高一般情况宜采用外轨抬高超高值一半、内轨降低超高值一半的办法设置;有砟道床地段 或高架线、地面线无砟道床地段宜采取外轨抬高超高值的办法设置,同一曲线的超高设置方式应一致;2 曲线超高值应在缓和曲线内递减,无缓和曲线时,应在直线段递减;3 设置半超高的曲线超高顺坡率不应大于2,困难地段不应大于3。设置全超高的曲线超高顺坡率不应大于2。8.2.5 轨道结构高度应根据结构型式确定,宜按表8.2.5-1取值;有砟道床最小厚度宜符合表8.2.5-2的规定。表8.2.5-1 轨道结构高度(mm)结构型式轨道结构高度正线、配线车场线矩形隧道560单线马蹄形隧道650单线圆形隧道740高架桥无

5、砟道床520有砟轨道(木枕/混凝土枕)850625车场库内500注:减振轨道结构的轨道结构高度应根据所采用的具体减振措施确定。表8.2.5-2 有砟道床最小厚度(mm)下部结构类型道床厚度正线、配线车场线非渗水土路基双层道砟250单层250底砟200岩石、渗水土路基、混凝土结构单层道砟3008.2.6 道床结构型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 正线地下线、高架线及车场库内线宜采用轨枕式无砟道床结构;地上正线中高架段线路长度较短时,可采用有砟道床结构; 线路有竖缓重叠时,不得采用有砟道床;2 地面线宜采用有砟道床,采用无砟轨道结构宜结合工程地质条件、环保要求、养护维修条件及其它特殊技术要求等进行技术经济比

6、选后确定;3 车场平过道应设置道口板;轮缘槽宽度应为70mm100mm,深度应为50mm。8.2.7 扣件铺设数量应符合表8.2.7的规定:表8.2.7 扣件铺设数量(对/km)道床型式正线、出入线、试车线其他配线车场线直线及R400m、坡度i30R400m或坡度i30无砟轨道160016801680176016001440混凝土枕有砟道床1600168016801760160016801440无缝线路混凝土枕有砟道床1680176017601840木枕有砟轨道16801440注:减振轨道结构扣件铺设数量应按计算确定,且不低于上表的规定;立柱式检查坑的扣件间距不应大于1400mm。8.3 轨道

7、部件8.3.1 钢轨应符合下列规定:1 正线、配线及试车线钢轨宜采用60kg/m、材质应为U75V耐磨钢轨;2 车场线宜采用50kg/m钢轨,钢轨材质宜为U71Mn;3 延伸线及改造工程,宜采用与既有线同材质的钢轨,并宜选用同一厂家产品;4 正线有缝线路地段的钢轨接头应采用对接,曲线内股应采用厂制缩短轨。配线和车场线半径不大于200m的曲线地段钢轨接头应采用错接,错接距离不应小于3m;对于设置轨道电路的绝缘接头,其错接的相错量不应大于车辆的固定轴距;5 不同类型的钢轨应采用异型钢轨连接;6 高架线钢轨接头距离梁缝不应小于2m;困难情况下距离不足时,钢轨接头应采用焊接;7 钢轨接头螺栓和螺母的强

8、度等级及垫圈型式应符合下列规定:1)正线、配线及试车线钢轨接头螺栓应采用强度等级为10.9级的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应采用强度等级为10级的高强度螺母,垫圈应采用高强度平垫圈;2)车场线钢轨接头螺栓应采用强度等级为8.8级及以上高强度接头螺栓,螺母应采用强度等级为10级的高强度螺母,垫圈应采用单层弹簧垫圈。8 无缝线路地段有钢轨绝缘绝缘接头时,绝缘接头应采用胶接。8.3.2 钢轨扣件应选用以下扣件,当选用其他类型扣件时应经济技术比较后确定:1 无砟轨道地段应采用弹性分开式扣件,其中:正线地下线无砟轨道地段应采用无螺栓弹性分开式DT型系列扣件,高架线宜采用有螺栓小阻力分开式DT型系列扣件,车场线、

9、库内线及试车线检查坑无砟轨道地段宜采用DJK5型扣件。2 有砟道床地段宜采用弹条型弹性不分开式扣件;3 无砟道床用扣件的节点垂直静刚度宜为20kN/mm40 kN/mm,有砟道床用扣件的节点垂直静刚度宜为40kN/mm60 kN/mm,动静比不应大于1.4。4 扣件绝缘部件的工作电阻不应小于108。5 扣件的各金属部件应进行防锈、防腐处理。8.3.3 无砟轨道地段应采用钢筋混凝土板轨枕;有砟道床地段应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轨枕;个别地段经技术经济比较可采用其它类型的轨枕;不同类型的轨枕不宜混铺。8.3.4 道岔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 正线宜采用9号曲尖轨系列道岔,车场线宜采用7号系列道岔;行车要

10、求或者受场地条件限制需要改变道岔号数时,应经技术经济比较确定;2 正线道岔钢轨材质应采用U75V;3 道岔应采用弹性分开式扣件,扣压件型式宜与相邻区间扣压件一致,扣件零部件的防腐处理应与区间扣件处理方式一致;4 道岔轨道绝缘的设置应满足信号专业的要求;5 正线岔枕宜选用钢筋混凝土短岔枕,当岔枕区有预留换铺工程时宜采用合成树脂岔枕;车场线岔枕可选用配套的钢筋混凝土岔枕或者合成树脂岔枕,不宜采用木枕;6 道岔的道床形式宜与同一区间一致;7 道岔转辙器和辙叉部位不应设在隧道沉降缝或梁缝上,岔前或岔后的基本轨轨缝距离隧道沉降缝和梁缝不应小于2m;8 正线道岔直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应小于线路设计最高运行速度

11、,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宜小于35km/h,车场线道岔侧向允许通过速度不宜小于25km/h。9 道岔的技术性能应符合道岔产品的相关技术条件的规定。8.3.5 钢轨伸缩调节器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钢轨伸缩调节器的设置应根据桥上无缝线路计算确定;2 钢轨伸缩调节器宜设置在直线地段;当必须设置在曲线地段时,应按伸缩调节器的适用范围选用,且不应与竖曲线重叠和跨梁缝设置;3 钢轨伸缩调节器基本轨应与相邻钢轨轨型和材质相同,钢轨伸缩调节器的布置应避开梁缝,必要时可按照规定插入短轨;4 钢轨伸缩调节器的技术性能应符合相关的技术条件规定。8.4 道床结构8.4.1 无砟道床结构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无砟道床宜采用

12、轨枕埋入式混凝土结构,也可采用板式道床或其它新型道床结构,道床内钢筋应结合杂散电流腐蚀防护的技术要求布置。轨枕埋入式道床应优先采用短轨枕,经技术经济比较亦可采用预应力混凝土长轨枕或其它新型轨枕。轨枕与道床联结、道床与结构底板或桥面联结应采用加强措施;2 混凝土强度等级:隧道内和U形结构地段不应低于C35,高架线和地面线段不应低于C40。钢筋和混凝土使用还应符合国家现行行业标准铁路混凝土耐久性设计规范TB10005的要求;3 地下线轨枕埋入式道床的枕下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100mm,高架线轨枕的枕下混凝土厚度不宜小于80mm;4 无砟道床应设置道床伸缩缝;隧道内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20m;隧道敞开U

13、形结构地段及隧道洞口内50m范围、高架桥上和库内线不宜大于6m。在结构变形缝和高架桥梁缝处,应设置道床伸缩缝。特殊地段应结合工程特点特殊设计;5 地下线道床排水沟的纵向坡度宜与线路坡度一致。线路平坡地段的排水沟纵向坡度不宜小于2;不同减振轨道结构地段,当排水沟深度不同时,应进行排水顺坡设计;6 道床面宜低于钢轨底面不小于70mm;道床面宜低于轨枕承轨面20mm30mm;道床面的横向排水坡不宜小于2;道岔道床的横向排水坡宜为12;7 道岔区的排水设计应结合线路纵坡、车站集水井位置等因素综合确定,并应保证道岔区不积水;转辙机基坑底标高不得低于排水沟底标高,转辙机坑内应设置不小于2的排水横坡,有条件

14、时宜设置集水坑并采取排水措施;8 道床中心表面作为紧急疏散通道时须保证无障碍通行,否则应采取防护措施,疏散通道宽度不得小于600mm;9 无砟道床地段应铺设基标,基标可设在道床外侧或排水沟内,宜每隔20m30m保留一个供维修的永久基标。8.4.2 有砟道床应符合下列规定:1 无正线、配线应采用特级道砟,车场线可采用一级道砟,道砟材料应符合现行行业标准铁路碎石道砟TB/T 2140的规定;2 地面线无缝线路地段在线路开通前,正线有砟道床的密实度不得小于1.7t/m3,纵向阻力不得小于10kN/枕,横向阻力不得小于9 kN/枕;3 无缝线路地段有砟道床的道床肩宽不应小于400mm,有缝线路地段道床

15、肩宽不应小于300mm。无缝线路曲线半径小于800m、有缝线路曲线半径小于600m的地段,曲线外侧道床肩宽应加宽100mm。道床边坡均应采用1:1.75。无缝线路砟肩应堆高150mm;4 车场线有砟道床的道床肩宽不应小于200mm,半径不大于300m的曲线地段,曲线外侧道床肩宽应加宽100mm,道床边坡均应采用1:1.5;5 有砟道床顶面应与钢筋混凝土枕中段顶面平齐;应低于预应力混凝土岔枕或合成树脂岔枕顶面30mm;8.4.3 道床结构的过渡段设置应符合下列规定:1 正线、出入线和试车线的无砟道床与有砟道床间应设过渡段,长度不应短于20m;2 不同减振地段间应设置过渡段,长度应根据计算确定;8.4.4 道床结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