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以及习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99976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33 大小:49.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以及习题_第1页
第1页 / 共33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以及习题_第2页
第2页 / 共33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以及习题_第3页
第3页 / 共33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以及习题_第4页
第4页 / 共33页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以及习题_第5页
第5页 / 共3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以及习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以及习题(33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中考古诗词赏析要领山东省莱芜市钢城区艾山街道办事处第二中学 展希亮诗词鉴赏题,有一定的开放性,鼓励考生有创意地表达,但是还要根据试题的类型及要求,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考试中,常见的类型有:一、“诗眼”型【题目形式】(1)对诗中某字某句,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2)从哪一句中可以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3)此诗某句中某个字有的版本作某字,你觉得这两个哪个更好,为什么?(4)某字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是什么?【题目解读】古人作诗常追求一字传神。这种题型要求品味出诗人炼字妙在何处。回答时不能就字论字,应放回句中,结合全诗主旨、意境和诗人的思想感情来分析。【答题要点】1. 肯定“好”或肯定哪一

2、个更好。2. 解释该字的一般含义和在句中的意思。3. 展开想象和联想,把你认为好的字还原到句中,再现诗人所描绘的情景。4. 说出该字表达了什么样的感情或烘托了怎样的意境。【题型示例】唐朝王湾次北固山下的第二联“潮平两岸阔”,有的版本作“潮平两岸失”,你觉得哪个字更好,为什么?示例(一)答:“阔”字更好。原因:(1)“阔”是空阔、开阔之意;(2)“阔”字直抒胸臆地表达了大地春回,冰雪消融,春潮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显得格外宽阔;(3)“阔”字,直接抒发了诗人视野更加开阔的强烈感受。(4)“阔”字读起来与“悬”字对应,声调似也更为响亮。示例(二)答:“失”字更好。原因:(1)“失”字更好地表现了

3、春回大地,冰雪消融,春朝把江面变得渺远无际,两岸都看不见了踪影;(2)“失”字生动地描绘出江岸因春朝高涨而与水平面平齐,似乎消失了的主观视觉形象。二、名句赏析型【题目形式】(1)描述名句所展现的画面,并揭示诗句的含义。(2) 解释某一联的意思,并分析其情与景的关系。(3)解释诗词的意思,说出它们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题目解读】名句是整首诗(词)精华所在。它们往往在景、情、意(理)方面有被人们称道的地方。根据具体的句子,可三者皆说,也可侧重一个方面。【答题要点】 1.明确诗中具体景物形象;2. 展开想象和联想,用自己的语言再现景物形象。3. 概括诗人描绘景物的特点。4. 表达了诗什么样的思

4、想感情或给人什么样的启示和思考。【题型示例】1. 请描述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所展现出的画面,并揭示诗句含义。答:放眼望去,展现在眼前的是一幅这样的景象:大江之上,沉舟之畔仍有千帆竞发,大自然中,虽有病树但万木依旧争春。它昭示我们,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直”和“圆”两字历来为人称道,说说这两个字为什么用得好。答:“直”和“圆”准确地描写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现了作者深切感受。“直”字荒凉孤独中透着挺拔雄伟,“圆”字苍茫壮阔中显现柔和温暖。三、表达技巧【题目形式】(1)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2)这首诗运用了什么艺术手法(表现技巧)? 是怎样抒发

5、诗人情感的? 有什么作用?【题目解读】古典诗歌十分讲究表达技巧。它是诗人用来抒发感情、表达主题的一种手段。常见的表达技巧有:(1)抒情方式: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而间接抒情又包括借景借物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托物寓理等。(2)表现手法:小中见大,化虚为实,虚实结合,托物寓理,以动写静,声色结合,多角度描写,以乐写哀,对比映衬等。(3)修辞手法:如对偶、比兴、拟人、夸张、双关等。【答题要点】1. 准确指出抒情方式和表现手法或修辞手法。2. 要结合诗句和具体的词语作分析。3. 这种表达技巧表现了什么样的内容和抒发了什么样的感情或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题型示例】江南春 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

6、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1. 诗人笔下的江南春景鲜明、生动、形象,请问:这种效果,是通过哪些写作手法产生的?答:动静结合,视觉听觉多角度描写(或声色结合),点面结合等多种方法。2. 明朝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谈到这首诗。认为“千里”的“千”字应改为“十”。理由是“千里莺啼,谁人听得? 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此言遭到不少学者反驳。你认为杨慎的观点错在何处?答:错在不懂得“千里”是虚写而非实写。既然写江南春景,以“千里”概之亦扣题目。四、语言特色型【题目形式】(1)谈谈这首诗的语言特色。(2)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题目解读】这类题目不重在个别词的运用巧妙,而重在对整首诗语言风格的

7、品味。诗歌有豪放、婉约、沉郁、恬淡等多种风格。此外还要准确地使用评价诗歌的一些术语。如“简练传神”“生动形象”“一字传神”“对仗工稳”“语近情遥”等等。【答题要点】1. 用一两个词语或一两句活,概括语言特色。2. 结合诗中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 诗中的用语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题型示例】请分析陶渊明饮酒“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这首诗的语言特色。答:(1)全诗语言平淡朴实,不加雕饰,似无意为诗,而诗情自然流露,韵味隽永。(2)前四句写自己隐居生活的心境和生活的真谛,“心远地自偏”强调

8、的是诗人内心的宁静。(3)后四句对这种隐居生活作了具体描绘。情景交融,言有尽而意无穷。【强化练习】一关雎 诗经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 窈窕淑女,窹寐求之。求之不得,窹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 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 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 对下列诗句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两句运用比喻手法,说明淑女、君子在河滩幽会,营造一种幽静的氛围。B.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两句反复使用,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也反映了古代民歌的特色。C.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以行动来反映君子的深深思恋,十

9、分生动形象。D. “寤寐逑之”中的“寤”和“寐”分别指醒来和睡着,可见君子思恋之苦。2. 本诗所表现的是什么内容?运用了什么样的艺术手法?3. 结合你平常所学,谈谈你对文中“君子”“淑女”的理解。4. 诗中被后人常引用的名句是_。二蒹葭 诗经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阴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1.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蒹葭选自诗经大雅,是一首描写追求意中人而不得的诗。B 全诗重章反复,一意化为

10、三叠,具有音乐美,用韵先响后喑,先扬后抑,余音绕梁,极具感染力。C 全诗三章,每章八句,诗的旨意在第一章就全部体现出来。D. 本诗的每章都是先写秋景,写心上人路远难寻。结尾却用“伊人”一转,似乎“她”就在面前,这里写的是一种想象。2. 思考:本诗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特点?这些景物描写在诗中又起到什么作用?三观沧海 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1. 对全诗内容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 开头两句写登临的地点(碣石山)和目的(观沧海)。“观沧海”为全诗的诗眼,“观”字统领全篇,以下十句

11、,皆为观海所见。B. “水何澹澹”到“洪波涌起”通过描写海水和山岛相互映衬的形象,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宏伟气象。C. “日月之行”到“若出其里”写诗人通过眼前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雄伟景象,来抒发自己博大的胸襟和要建功立业的政治抱负。D. 最后两句是合乐时加的、是乐曲的终止句,一般跟诗的内容没有直接关系。2. 结合本课以及你所学的历史和课外阅读,谈谈你个人对作者曹操的认识。四饮酒 陶源明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1. (2003年荆州市题)表现这首诗思想内容的一个词是 。2. 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12、( )A. 这首诗叙写宁静闲适的田园生活乐趣,表现诗人归隐田园后安贫乐道、悠然自得的心境。B. 本诗在客观景物的描写中融合对人生哲理的领悟,情、景、理自然融合,意境深邃。C. “心远地自偏”形象地道出这样一个道理:环境的偏僻幽静方能使人恬淡舒适。D. 诗人善于捕捉生活中的细节来赋予特殊的意蕴。例如菊花,具有超凡脱俗、高傲纯洁的象征意义;而诗人“采菊”,则表现诗人热爱自然的情趣。五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1. 对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望”字将送别地点与友人“之任”的地方“蜀州

13、”联系起来了。B.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表现了依依不舍的伤感之情。C.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富于哲理,隐含好男儿志在四方的意思。D. 这首诗,通过送别友人,表现了诗人宽阔的胸襟、真挚的情意和对友人的深情慰勉。2.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一句中,“无为”的意思是,诗句表达了诗人的思想感情。答 。3. (2003年连云港市题)简述你对“海内存知已,天涯若比邻”两句诗其中蕴含哲理的理解。六使至塞上 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 对这首诗字句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 第一句交代此行的目的,第二句是说附属国

14、直到居延(地名)以外,点明边塞的辽阔,路途的遥远。B 三、四两句,写眼前景物,并以“蓬”、“雁”自比。从景物特征看,作者是秋天出塞的。C 五、六两句继续写诗人在沙漠中看到的典型景物。“长河”指黄河。D 最后两句写诗人在边塞的萧关遇到了侯骑(侦察兵),得知都护正带兵在燕然前线。2.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是写景名句,依据这首诗,描述一下王维看到的景色以及当时的心情。(60左右字内)七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中军臵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

15、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1. 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一句的本体喻体分析正确的是( )A. 本体:雪 喻体:春风 B.本体:春风 喻体:雪C. 本体:雪 喻体:梨花 C.本体:梨花 喻体:雪2. 分析诗歌内容有误的一项是( )A. “北风飞雪”写边塞风狂雪早。“卷”“折”从正面、侧面描写狂风怒号,遍地肃杀的景象。B. “将军难着”写天气的奇寒。将军的手冻僵了连弓也拉不开,都护的铁甲也冷得不敢穿上。C. “瀚海里凝”两句转写野外雪景。放眼雪原,冰雪覆盖,纵横交错,抬望天空,阴云密布。“愁”“惨”为饯别场面酝酿了气氛。D. “中军羌笛”描写饯别的情景。此句扣题,连举三种乐器,运用借代方式,写出送别宴上的热闹情景。3. 与“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的一句诗 。八闻王昌龄坐迁龙标遥有此寄 李白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