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特岗教师招聘复习权威指导论述题

上传人:206****923 文档编号:90686511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9 大小:53.50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特岗教师招聘复习权威指导论述题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2018特岗教师招聘复习权威指导论述题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2018特岗教师招聘复习权威指导论述题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2018特岗教师招聘复习权威指导论述题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2018特岗教师招聘复习权威指导论述题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2018特岗教师招聘复习权威指导论述题》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18特岗教师招聘复习权威指导论述题(9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四、论述1. 结合教学实际论述建构主义的学习观(3.1)1、建构主义认为,学习不是知识由教师向学生的传递,而是学生自己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的过程,学生不是被动的信息的吸收者,而是信息的主动建构者,这种建构不可能由其他人代替。2、知识或意义也不是简单地由外部信息决定的,外部信息本身没有意义。意义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的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过程而建构成的。其中:每个学习者都在以自己的原有知识经验系统为基础,对新的信息进行编码,建构自己的理解,而且原有知识又因为新经验的进入而发生调整和改变。学习不是简单地知识积累,它同时包含由于新、旧知识经验的冲突而引发的观念的转变和结构的重组3、教学不是知识传

2、递,而是知识的处理和转换。 教师应该重视学生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倾听他们的看法,洞察他们的这些想法的由来,以此为根据,引导学生丰富或调整自己的理解。需要与学生共同就某些问题进行探索,并在此过程中相互交流和质疑,了解彼此的想法,彼此作出某些调整。 4、由于经验背景的差异,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常常各异,在学生的共同体之中,这些差异本身便构成了一种宝贵的学习资源。 教学就是要增进学生之间的合作,使他们看到那些与他们不同的观点,从而促进学习的进行。3. 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4.1)1、学习动机的培养 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培养学习动机 利用直接发生途径和间接转化途径培养学习动机 2、学习动机

3、的激发 创设问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 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充分利用反馈信息,妥善进行奖惩 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4. 学习策略的分类(8.1)学习策略的分类复述策略认知策略精细加工策略 组织策略 计划策略学习策略元认知策略监视策略 调节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资源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5. 提高问题解决能力的教学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与质量。 帮助学生牢固地记忆知识。 提供多种变式,促进知识的概括。 重视知识问的联系,建立网络化结构。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结合具体学科,教授思维方法。 外化思路,进行显性教学。 3、提供多种练

4、习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鼓励学生主动发现问题。 鼓励学生多角度提出假设。 鼓励自我评价与反思。6. 创造性的培养1、创设有利于创造性产生的适宜环境 创设宽松的心理环境。 给学生留有充分的选择余地。 改革考试制度与考试内容。 2、注重创造性个性的塑造 保护好奇心。 解除个体对答错问题的恐惧心理。 鼓励独立性创新精神。 重视非逻辑思维。 给学生提供具有创造性的榜样。 3、开设培养创造性的课程,教授创造性思维策略 发散思维训练。 推测与假设训练。 自我设计训练。 头脑风暴法训练。7. 教师指导学生完成课堂作业时的注意事项(12.1)1、当学生对人名、地名等事实性的问题不能理解时,教师可以

5、给以直接指导,将正确答案直接告诉学生。因为事实 性的问题不能依靠知识经验和思维加以推理。 2、对于与学生经验有关的逻辑性问题,可以提供间接指导,即给学生一定的暗示或提示,鼓励学生自己进一步推理 而求得答案。 3、在进行间接方式指导时,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而采用不同的方法,对能力强个性独立的学生,给以较少指导;对 于能力较弱个性依赖的学生给以较多指导,直到得到正确答案为止。8. 影响课堂管理的因素(13.1)1、教师的领导风格 参与式领导和监督式领导对课堂管理有不同的影响。 2、班级规模 班级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大小会影响成员之间的感情联系。 其次,学生越多,学生间的差

6、异越大,课堂管理遇到的阻力可能也越大。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 3、班级的性质 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群体规范和不同的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 4、对教师的期望。9. 群体动力的表现 教师在课堂管理中要善于利用群体动力,实现课堂的促进功能。 1、群体凝聚力。 群体凝聚力指群体对每一名成员的吸引力。它可以通过群体成员对群体的忠诚、责任感、荣誉感、成员之间的友谊 感和志趣等来说明。 2、群体规范是约束群体内成员的行为准则,包括成文的正式规范和不成文的非正式规范。 3、课堂气氛 课堂气氛作为教学过程的软情境,它通常是指课堂里某占优势的态度与情感的综合状

7、态。课堂气氛具有独特性,不 同的课堂往往有不同的气氛。 4、课堂里的人际交往与人际关系 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变化,取决于交往双方需要满足的程度。吸引与排斥、合作与竞争是课堂里主要的人际关系。10. 学生喜欢的教师特征(15.1)大量的研究表明,教师要充当知识传授者、团体的领导者、模范公民、纪律的维护者、家长的代理人、亲密朋友、心理辅导者等多种角色。 1、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家长代理人,他们希望教师具有仁慈、体谅、耐心、温和、亲切、易接近等特征。 2、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知识传授者,他们希望教师具有精通教学业务、兴趣广泛、知识渊博、语言明了等特征。 3、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团体领导者和纪律维护人,他

8、们希望教师表现出公正、民主、合作、处事有伸缩性等特征。 4、如果学生把教师看成是模范公民,则要求教师言行一致、幽默、开朗、直爽、守纪律等。 5、如果学生将教师看成是朋友、心理辅导者,则希望教师表现出同情、理解、真诚、关心、值得信赖等11. 专家教师与新手教师在教学过程方面的差异1、课堂规则的制定与执行。专家教师的课堂规则制定得明确并且能够执行;新手的课堂规则较含糊,不能坚持下去。2、吸引学生注意力。专家教师上课有一套维持学生注意的方法。3、教材的呈现。专家教师在教学时注重回顾先前学习过的知识,并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当的教学方法。4、课堂练习。专家教师将练习看作检查学生学习的手段,新手往往把它看作

9、是一种必经的步骤。5、家庭作业的检查。专家教师具有一套检查学生家庭作业的规范化、自动的常规程序。6、教学策略的运用。专家教师具有丰富的教学策略,并能够灵活运用。1.联系实际谈谈一个合格的教师的职业素质。(1)文化素养与学科专业知识(2分)所教学科全面扎实的专业知识技能, 广博文化科学知识与多方面的兴趣和才能。(2)教育理论知识与技能教育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观察儿童能力和教研能力 教学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教育机智(3)职业道德素养忠诚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严于律己,为人师表2.试述决定课程的进步和发展的内部基本矛盾(基本关系)。课程的进步和发展要受制于政治、经济因素和自身成长发展的特殊规律,其基本问

10、题(关系):(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2)知识与能力(3)分科与综合(4)人文主义与科学主义42联系实例谈谈在教学中应如何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定义: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是指教学要以学习基础知识为主导,从理论与实际的联系上去理解知识,注意运用知识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达到学懂会用、学以致用。 2、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基本要求是: (1)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 (2)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确良能力。 (3)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47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培养提高过程的规律。(1)知指品德认识,是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

11、的认识及其对人们思想行为是非善恶的判断和评价;情指品德情感,是指人们对社会思想道德关系和人们行为的爱憎、好恶等情绪体验;意指品德意志,是指人们利用自己的意识通过理智的权衡作用,去解决思想道德生活中的内心矛盾与支配行为的力量;行指品德行为,是指人们在一定的品德认识、情感、意志的支配和调节下,在行动上对他人、对社会、对自然作出的反应,是实现内在品德认识和情感以及由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外部表现。(4分)(2)一般说来,人的品德是沿着知、情、意、行的顺序形成发展的。因此,培养学生品德的一般顺序可以概括为提高认识、陶冶情感、锻炼意志、培养行为习惯。知、情、意、行之间既是相对独立的,又是相互联系、影响

12、、渗透、促进的。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因此,在德育过程中,应在知、情、意、行几方面同时对学生进行培养教育,以促进学生品德认识、情感、意志和行为全面和谐发展。有的班主任根据自己的德育经验,把德育工作的一般进行步骤总结概括为晓之心理、动之以情、持之以恒、导之以行四句话,这是符合德育过程规律的。(3分)(3)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具有不平衡性。由于学生品德知、情、意、行的辩证统一性和形成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性,因而在德育具体实施过程中又具有多种开端,即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而可根据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或从培养行为习惯开始,或从陶冶情感开始,或从锻炼意志开

13、始,最后达到使学生品德知、情、意、行全面、和谐发展。(3分)(4)联系实际。(3分)48根据感知规律怎样提高直观的效果?(1)直观形象与言语的正确结合;(2)注意客观刺激的适当强度;(3)注意刺激对象与背景的差别;(4)活动的刺激物容易被知觉;(5)直观目的明确呈现时机得当、距离得当,保持整体性;(6)变式方法的采用。47论述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1)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认识规律:首先,教师引导学生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主要是通过传、习间接经验来实现的;其次,借助间接经验认识世界是认识上的捷径。但要把现成的书本知识转化为学生能够理解、掌握和运用知识,还必须以学生一定的直接经验、感性认识作基础,因此教学要处理好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理性认识与感性认识的关系。(4分)(2)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认识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感知教材,形成表象;理解教材,形成概念;知识的巩固与保持;运用知识。(4分)(3)联系实际。(5分)48解决问题的思维活动分几个阶段?试分析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思维过程包括提出问题、明确问题、提出假设、检验假设等四个阶段。(4分)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