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含答案

上传人:【**** 文档编号:9068543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X 页数:20 大小:421.35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含答案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含答案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含答案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含答案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含答案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含答案》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九年级上数学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练习题含答案(20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24.2.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第1课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01基础题知识点1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1(梧州中考)已知半径为5的圆,其圆心到直线的距离是3,此时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为(C)A相离 B相切C相交 D无法确定2已知一条直线与圆有公共点,则这条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是(D)A相离 B相切C相交 D相切或相交3(张家界中考)如图,O30,C为OB上一点,且OC6,以点C为圆心,半径为3的圆与OA的位置关系是(C)A相离 B相交C相切 D以上三种情况均有可能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以点(3,2)为圆心,3为半径的圆,一定(C)A与x轴相切,与y轴相切B与x轴相切,与y轴相交C与x轴相交,与y轴相切D与x

2、轴相交,与y轴相交5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BC4,O是以AB为直径的圆,则直线DC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离6在RtABC中,C90,AB4 cm,BC2 cm,以C为圆心,r为半径的圆与AB有何种位置关系?请你写出判断过程(1)r1.5 cm;(2)r cm;(3)r2 cm.解:过点C作CDAB,垂足为D.在RtABC中,AB4,BC2,AC2.又SABCABCDBCAC,CD.(1)r1.5 cm时,相离;(2)r cm时,相切;(3)r2 cm时,相交知识点2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的性质7直线l与半径为r的O相交,且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5,则半径r的取值范围是(A)Ar5 Br5C0r

3、5 D0r58设O的半径为4,点O到直线a的距离为d,若O与直线a至多只有一个公共点,则d的取值范围为(C)Ad4 Bd4Cd4 Dd49(山西第二次质量评估)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半径为2的P的圆心P的坐标为(3,0),将P沿x轴正方向平移,使P与y轴相切,则平移的距离为(B)A1 B1或5 C3 D510(西宁中考)O的半径为R,点O到直线l的距离为d,R,d是方程x24xm0的两根,当直线l与O相切时,m的值为411如图,在RtABC中,A90,C60,BOx,O的半径为2,当AB所在的直线与O相交,相切,相离时,求x的取值范围解:过点O作ODAB.A90,C60,B30.OD

4、OBx.当AB所在的直线与O相交时,0x2,解得0x2,解得x4.易错点题意理解不清12已知O的半径为2,直线l上有一点P满足PO2,则直线l与O的位置关系是相切或相交02中档题13(百色中考)以坐标原点O为圆心,作半径为2的圆,若直线yxb与O相交,则b的取值范围是(D)A0b2 B2b2 C2b2 D2b214在ABC中,C90,AC4,AB5,以点C为圆心,R为半径画圆,若C与边AB只有一个公共点,则R的取值范围是(D)AR B3R4 C0R4 D3R4或R15如图,P的圆心P(3,2),半径为3,直线MN过点M(5,0)且平行于y轴,点N在点M的上方(1)在图中作出P关于y轴对称的P,

5、根据作图直接写出P与直线MN的位置关系;(2)若点N在(1)中的P上,求PN的长解:(1)如图,P与直线MN相交(2)连接PP并延长交MN于点Q,连接PN,PN.在RtPQN中,PQ2,PN3,由勾股定理可求出QN.在RtPQN中,PQ358,QN,由勾股定理可求出PN.16如图,有两条公路OM,ON相交成30角,沿公路OM方向离O点80米处有一所学校A,当重型运输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时,在以点P为圆心,50米长为半径的圆形区域内都会受到卡车噪声的影响,且卡车与学校A的距离越近噪声影响越大,若已知重型运输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的速度为18千米/时(1)求对学校A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与学

6、校A的距离;(2)求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一次给学校A带来噪声影响的时间解:(1)过点A作APON于点P,在RtAOP中,APO90,POA30,OA80米,所以AP8040(米),即对学校A的噪声影响最大时卡车P与学校A的距离是40米(2)以A为圆心,50米长为半径画弧,交ON于点D,E,在RtADP中,APD90,AP40米,AD50米,所以DP30(米)同理可得EP30米,所以DE60米又因为18千米/时300米/分,所以0.2(分)12秒,即卡车P沿道路ON方向行驶一次给学校A带来噪声影响的时间为12秒03综合题17(永州中考)如图,给定一个半径长为2的圆,圆心O到水平直线l的距离为

7、d,即OMd.我们把圆上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1的点的个数记为m.如d0时,l为经过圆心O的一条直线,此时圆上有四个到直线l的距离等于1的点,即m4,由此可知:(1)当d3时,m1;(2)当m2时,d的取值范围是1d3第2课时切线的判定和性质01基础题知识点1切线的判定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D)AAB垂直于O的半径,则AB是O的切线B经过半径外端的直线是圆的切线C经过切点的直线是圆的切线D圆心到直线的距离等于半径,那么这条直线是圆的切线2如图,ABC的一边AB是圆O的直径,请你添加一个条件,使BC是圆O的切线,你所添加的条件为ABC90或ABBC3(漳州中考改编)如图,AB为O的直径,点E在O上

8、,C为的中点,过点C作直线CDAE于点D,连接AC,BC.试判断直线CD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解:直线CD与O相切,理由:连接OC.C为的中点,.DACBAC.OAOC,BACOCA.DACOCA.OCAD.ADCD,OCCD.CD是O的切线知识点2切线的性质4(吉林中考)如图,直线l是O的切线,A为切点,B为直线l上一点,连接OB交O于点C.若AB12,OA5,则BC的长为(D)A5 B6 C7 D85(莱芜中考)如图,AB是O的直径,直线DA与O相切于点A,DO交O于点C,连接BC.若ABC21,则ADC的度数为(C)A46 B47 C48 D496(永州中考)如图,已知ABC内接于O

9、,BC是O的直径,MN与O相切,切点为A.若MAB30,则B607(包头中考)如图,已知AB是O的直径,点C在O上,过点C的切线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连接AC,若A30,PC3,则BP的长为8(南通中考)如图,在RtABC中,C90,BC3,点O在AB上,OB2,以OB为半径的O与AC相切于点D,交BC于点E,求弦BE的长解:连接OD,作OFBE于点F.BFBE.AC是圆的切线,ODAC.ODCCOFC90.四边形ODCF是矩形ODOBFC2,BC3,BFBCFCBCOD321.BE2BF2.易错点判断圆和各边相切时考虑不全面而漏解9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第一象限内有一矩形OABC,B(4,

10、2),现有一圆同时和这个矩形的三边都相切,则此圆的圆心P的坐标为(1,1)或(3,1)或(2,0)或(2,2)02中档题10(教材P101习题T5变式)如图,两个同心圆的半径分别为4 cm和5 cm,大圆的一条弦AB与小圆相切,则弦AB的长为(C)A3 cm B4 cm C6 cm D8 cm11(山西中考)如图,AB是O的直径,C、D是O上两点,CDB20,过点C作O的切线交AB的延长线于点E,则E等于(B)A40 B50 C60 D7012(泰安中考)如图,圆内接四边形ABCD的边AB过圆心O,过点C的切线与边AD所在直线垂直于点M.若ABC55,则ACD等于(A)A20 B35 C40

11、D5513(潍坊中考)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M与x轴相切于点A(8,0),与y轴分别交于点B(0,4)与点C(0,16),则圆心M到坐标原点O的距离是(D)A10 B8C4 D214(南充中考)如图,在RtACB中,ACB90,以AC为直径作O交AB于点D,E为BC的中点,连接DE并延长交AC的延长线于点F.(1)求证:DE是O的切线;(2)若CF2,DF4,求O直径的长解:(1)证明:连接OD、CD,AC为O的直径,BCD是直角三角形E为BC的中点,BECEDE.CDEDCE.ODOC,ODCOCD.ACB90,OCDDCE90.ODCCDE90,即ODDE.OD为O的半径,DE是O的切线(2)设O的半径为r,ODF90,OD2DF2OF2,即r242(r2)2.解得r3.O的直径为6.15(南京中考)如图,PA,PB是O的切线,A,B为切点,连接OA并延长,交PB的延长线于点C,连接PO,交O于点D.(1)求证:PO平分APC;(2)连接DB,若C30,求证:DBAC.证明:(1)连接OB,PA,PB是O的切线,OAAP,OBBP.又OAOB,PO平分APC.(2)O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