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抽样调查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5277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103.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六章-抽样调查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六章-抽样调查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六章-抽样调查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六章-抽样调查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六章-抽样调查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六章-抽样调查》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六章-抽样调查(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六章 抽样调查一、单项选择题1.随机抽样的基本要求是严格遵守( )准确性原则;随机原则;代表性原则;可靠性原则。2.抽样调查的主要目的是( )广泛运用数学的方法; 计算和控制抽样误差;修正普查的资料; 用样本指标来推算总体指标。3.抽样总体单位亦可称( )样本; 单位样本数; 样本单位; 总体单位。4.反映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抽样误差可能范围的指标是( )样本平均误差; 抽样极限误差; 可靠程度; 概率程度。5.在实际工作中,不重复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的计算,采用重复抽样的公式的场合是( )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小时;抽样单位数占总体单位数的比重很大时;抽样单位数目很少时; 抽样单位

2、数目很多时。6.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单位数目和抽样误差的关系是( )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大;抽样单位数目越大,抽样误差越小;抽样单位数目的变化与抽样误差的数值无关;抽样误差变化程度是抽样单位数变动程度的。7.用简单随机抽样(重复抽样)方法抽取样本单位,如果要使抽样平均误差降低50%,则样本容量需扩大到原来的( )2倍; 3倍; 4倍; 5倍。8.事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依固定顺序和间隔来抽选调查单位的抽样组织形式,被称为( )分层抽样;简单随机抽样;整群抽样;等距抽样。9.全及总体按其各单位标志性质不同,可以分为( )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全及总体和抽样总体;可

3、列无限总体和不可列无限总体;变量总体和属性总体。10.抽样指标是( )确定性变量; 随机变量; 连续变量; 离散变量。11.用考虑顺序的重置抽样方法,从4个单位中抽选2个单位组成一个样本,则样本可能数目为( ); ; ; 。12.无偏性是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之一,无偏性是指( )样本平均数等于总体平均数; 样本成数等于总体成数;抽样指标等于总体指标; 抽样指标的平均数等于总体指标。13.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平均数;平均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14.在同样条件下,不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与重置抽样的抽样平均误差相比,有( )前者小于后者;前者大于后者;两

4、者相等;无法判断。15.抽样调查中( )既有登记性误差,也有代表性误差;只有登记性误差,没有代表性误差;没有登记性误差,只有代表性误差;既没有登记误差,也没有代表性误差。16.在抽样设计中,最好的方案是( )抽样误差最小的方案; 调查单位最少的方案;调查费用最省的方案; 在一定误差要求下费用最少的方案。17.随着样本单位数的无限增大,样本指标和未知的总体指标之差的绝对值小于任意小的正整数的可能性趋于必然性,称为抽样估计的( )无偏性; 一致性; 有效性; 充足性。18.能够事先加以计算和控制的误差是( )抽样误差;登记误差;标准差;标准差系数。19.在一定抽样平均误差的条件下,要提高推断的可靠

5、程度,必须( )扩大误差;缩小误差;扩大极限误差;缩小极限误差。20.根据抽样调查的资料,某企业生产定额平均完成百分比为165%,抽样平均误差为1%,概率为0.9545时,可据以确定生产定额年均完成百分比为( )不大于167%; 不大于167%和不小于163%;不小于167%; 不大于163%和不小于167%。21.对400名大学生抽取19%进行不重复抽样调查,优等生比重为20%,概率为0.9545,优等生比重的极限抽样误差为( )4.0%; 4.13%; 9.18%; 8.26%。22.事先确定总体范围,并对总体的每个单位编号,然后根据随机数码表或抽签的方式来抽取调查单位数的抽样组织形式,被

6、称为( )简单随机抽样;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23.先将全及总体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组成样本,这种抽样调查组织方式被称为( )简单随机抽样;机械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24.按地理区域划片所进行的区域抽样,其抽样方法属于( )简单随机抽样;等距抽样;类型抽样;整群抽样。25.整群抽样采用的抽样方法( )只能是重置抽样; 只能是不重置抽样;主要是重置抽样; 主要是不重置抽样。26.抽样平均误差反映了样本指标与总体指标之间的( )实际误差; 实际误差的绝对值;平均误差程度; 可能误差范围。27.抽样平均误差与抽样极限误差比较,一般来说( )大于抽样极限误差;

7、小于抽样极限误差;等于抽样极限误差; 可能大于、可能小于、可能等于。28.所谓小样本一般是指样本单位数( )30个以下; 30个以上; 100个以下; 100个以上。29.点估计具体推断方法是( ),p=P,; ,p=P,;,p+=P,;,p=P,。30.在区间估计中,有三个基本要素,它们是( )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数目;概率度、点估计值、误差范围;点估计值、抽样平均误差、概率度;误差范围、抽样平均误差、总体单位数。31.对某单位职工的文化程度进行抽样调查,得知其中80%的人是高中毕业,抽样平均误差为2%。当概率为95.45%时,该单位职工中具有高中文体程度的比重是( )等于78%;大于

8、84%;在76%与84%之间;小于76%。二、多项选择题1.抽样法是一种( )搜集统计资料的方法;对现象的总体进行科学估计和推断的方法;随机性的非全面调查的方法; 快速准确的调查方法;抽选少数典型单位所进行的调查方法。2.抽样推断中的抽样误差( )是不可避免要产生的; 是可以通过改进调查方法来消除的;是可以事先计算出来的;只能在调查结束后才能计算;其大小是可以控制的。3.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 )是有限总体还是无限总体; 是重复抽样还是不重复抽样;总体被研究标志的变异程度;抽样单位数目的多少;抽样组织方式不同。4.抽样法的基本特点是( )根据部分实际资料对全部总体的数量特征做出估计;深入研究某

9、些复杂的专门问题;按随机原则从全部总体中抽选样本单位;调查单位少,调查范围小,了解总体基本情况;抽样推断的抽样误差可以事先计算并加以控制。5.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满足的要求是( )一致性;准确性;客观性;无偏差;有效性。6.抽样平均误差( )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平均数;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平均差;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标准差;是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平均误差程度; 是计算抽样极限误差的衡量尺度。7.要增大抽样推断的概率保证程度,可以( )缩小概率度; 增大抽样误差范围;缩小抽样误差范围;增加抽样数目;增大概率度。8.抽样方案的检查包括

10、( )准确性检查; 及时性检查; 全面性检查;代表性检查; 预测性检查。9.在其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抽样极限误差的大小和概率的保证程度的关系是( )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大;允许误差范围愈小,概率保证程度愈小;允许误差范围愈大,概率保证程度愈大;成正比关系; 成反比关系。10.在一定误差范围的要求下( )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概率度大,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多;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少;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高,抽样数目相应要少;概率度小,要求可靠性低,抽样数目相应要多。11.抽样方案设计必须掌握的基本原则是( )随机原则; 可比性原则; 系统

11、性原则;可靠性原则; 效果原则。三、填空题1.一般地说,用抽样指标估计总体指标应该有三个要求,这三个要求是: ; ; 。2.抽样平均误差就是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的 。它反映抽样平均数(或抽样成数)与总体平均数(或总体成数)的 。3.常用的抽样方法有 抽样和 抽样; 抽样和 抽样。4.常用的抽样组织形式有, 、 、 、 、 。5.误差范围()、概率度(t)同抽样误差()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6.简单随机抽样的成数抽样平均误差计算公式是:重复抽样条件下用: ;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用: 。7.影响样本规模的主要因素有: ; ; ; 。8.对于简单随机重复抽样,若其他条件不变,则当误差范围缩小一半,抽样

12、单位数必须 倍,若扩大一倍,则抽样单位数为原来的 。9.点估计是直接用 估计总体指标的推断方法。点估计不考虑 及 。10.区间估计是在一定的 下,用以 值为中心的一个区间范围估计总体指标数值的推断方法。四、简答题1.什么是随机原则?在抽样调查中为什么要坚持随机原则?2.什么是抽样估计?它有什么特点?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的因素有哪些?4.假定抽样单位数增加4倍、1.5倍时,随机重复抽样平均误差是如何变化的?当抽样单位数减少50%或减少30%时重复抽样的平均误差又如何变化?5.抽样估计的优良标准是什么?6.什么是极限抽样误差,它与概率度,抽样平均误差有什么关系?五、计算题1.进行随机抽样为使误差减少50%、10%和5%,抽样单位数应如何改变?2.某工厂4500名职工中,随机抽选20%,调查每月看电影次数,所得分配数列如下:看电影次数02244668810职工人数(对总数的百分数%)82240255试以95.45%的可靠性:估计平均每月看电影次数;确定每月看电影在4次以上的比重,其误差不超过3%。3.某地区采用纯随机抽样的方法,对职工文化程度进行调查,抽查100名职工,每个职工文化程度的分配数列如下表:文化程度(年)组中值人数35415687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