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垄断协议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5043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08.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单元垄断协议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垄断协议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垄断协议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垄断协议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第二单元垄断协议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二单元垄断协议》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二单元垄断协议(8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第二单元 垄断协议【考点2】反垄断法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P450)(2013年多选题)1.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2.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例题多选题】经营者与其交易相对人达成的下列协议中,被我国反垄断法律制度明确禁止的有()。(2013年)A.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B.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高价格C.固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价格D.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地域范围【答案】AC【解析】(1)选项B: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低价格”,属于反垄断法明确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而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最高价格”,并不违法;(2)选项D:“具有竞争关系的经营者之间”就“分割销售市场或

2、者原材料采购市场”达成的垄断协议,属于反垄断法明确禁止的横向垄断协议,而“经营者与其交易相对人”(如生产商和销售商)达成的“限定向第三人转售商品的地域范围”的协议,并不违法。【考点3】垄断协议的豁免(P452)【解释】豁免与适用除外是完全不同的两个制度:(1)反垄断法的适用除外是指将特定领域(如农业生产中的联合或者协同行为)排除,根本不予适用;(2)豁免则是在适用反垄断法的过程中,发现某些行为符合法定条件而不予禁止。1.垄断协议可被反垄断法豁免的条件(1)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技术性卡特尔);(2)为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增进效率,统一产品规格、标准或者实行专业化分工的(标准化卡特尔

3、、专业化卡特尔);(3)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中小企业合作卡特尔);(4)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5)因经济不景气,为缓解销售量严重下降或者生产明显过剩的(不景气卡特尔);(6)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出口卡特尔)。2.证明责任(2009年多选题、2014年多选题)对于上述第(1)至第(5)项情形的垄断协议,反垄断法要求经营者应当证明所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否则,也不能获得豁免。【例题1多选题】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对于特定种类的可豁免垄断协议,经营者应当证明所

4、达成的协议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并且能够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下列各项中,属于上述特定种类的可豁免垄断协议的有()。(2009年)A.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的垄断协议B.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助等社会公共利益的垄断协议C.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的垄断协议D.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的垄断协议【答案】ABC【例题2多选题】下列垄断协议中,须由经营者证明不会严重限制相关市场的竞争且能使消费者分享由此产生的利益,才能获得反垄断法豁免的有()。(2014年)A.为改进技术、研究开发新产品达成的垄断协议B.为实现节约能源、保护环境、救灾救

5、助等社会公共利益达成的垄断协议C.为保障对外贸易和对外经济合作中的正当利益达成的垄断协议D.为提高中小经营者经营效率、增强中小经营者竞争力达成的垄断协议【答案】ABD【考点4】“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P453)1.价格性“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根据反价格垄断规定,对于价格垄断协议中的“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应当依据下列因素:(1)经营者的价格行为具有一致性;(2)经营者进行过意思联络。认定协同行为还应考虑市场结构和市场变化等情况。2.非价格性“其他协同行为”的认定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其他协同行为”是指,经营者虽未明确订立书面或者口头形式的协议或者决定,但实质上存在协调一

6、致的行为。认定其他协同行为,应当考虑下列因素:(1)经营者的市场行为是否具有一致性;(2)经营者之间是否进行过意思联络或者信息交流;(3)经营者能否对一致行为作出合理的解释。此外,认定其他协同行为,还应当考虑相关市场的结构情况、竞争状况、市场变化情况、行业情况等。【考点5】对行业协会组织达成和实施垄断协议的规制(P453)(2011年单选题、2014年单选题、2014年多选题)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应被禁止的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的行为具体包括:1.制定、发布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行业协会章程、规则、决定、通知、标准等;2.召集、组织或者推动本行业的经营者

7、达成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协议、决议、纪要、备忘录等。【例题1单选题】某行业协会的全体会员企业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85。由于近期原材料涨价影响了行业利润,该协会遂组织召开了由会员企业领导人参加的“行业峰会”,与会代表达成了提高产品价格的共识。会议结束后,该协会向全体会员企业印发了关于提高本行业产品价格的通知,明确要求会员企业统一将产品价格提高15。接到通知后,会员企业按要求实施了涨价。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2011年)A.行业协会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B.行业协会实施了经营者集中行为C.行业协会实施了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D.行业协会实施了组织本行业经

8、营者达成垄断协议行为【答案】D【例题2多选题】某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7家主要企业的领导人召开“行业峰会”,并就共同提高本行业产品价格及提价幅度形成决议,与会企业领导人均于决议上签字,会后,决议以行业协会名义下发全行业企业,与会7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达85,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2014年)A.行业协会实施了组织本行业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B.7家企业实施了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C.7家企业实施了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D.行业协会实施了行政性限制竞争行为【答案】AC【解析】(1)选项AD:该行业协会“召集、组织或者推动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协议、决议

9、、纪要、备忘录等”,属于“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的行为”;该行业协会不属于“行政机关和法律、法规授权的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谈不上“行政垄断”的问题;(2)选项BC:根据本题所述内容,7家企业实施了“达成垄断协议”的行为,尽管7家企业的市场份额合计达85,但不涉及“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例题3单选题】下列行为中,涉嫌违反我国反垄断法的是()。(2014年)A.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中石油、中石化等石油企业联合上调成品油价格B.某行业协会召集本行业经营者,共同制定本行业产品的定价公式C.中国移动、中国联通等少数几家国有电信企业共同占据我国电信基础运营业务市场的全部份额D.某生产

10、企业通过协议,限制分销商转售商品的最高价格【答案】B【解析】(1)选项AC:对于铁路、石油、电信、电网、烟草等重点行业,国家通过立法赋予其垄断性经营权,但是,如果这些国有垄断企业从事垄断协议、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或者从事可能排除、限制竞争的经营者集中行为,同样应受反垄断法的限制;(2)选项B:根据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禁止垄断协议行为的规定,应被禁止的行业协会组织本行业经营者从事垄断协议的行为具体包括:制定、发布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行业协会章程、规则、决定、通知、标准等;召集、组织或者推动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含有排除、限制竞争内容的协议、决议、纪要、备忘录等;(3)选项D:限制分销商转售商品的“

11、最高价格”(而非最低价格)不属于法律禁止的纵向垄断协议。【考点6】法律责任(P454)1.民事责任经营者因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给他人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民事责任。2.行政责任(1)经营者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达成并实施垄断协议的,由反垄断执法机构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上一年度销售额110的罚款;尚未实施所达成的垄断协议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2)行业协会违反反垄断法的规定,组织本行业的经营者达成垄断协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处50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机关可以依法撤销登记。3.宽恕制度(2015年单选题)所谓宽恕制度,是指参与垄断协议的经营者主动向反垄断

12、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的,反垄断执法机构可以对其宽大处理,酌情减轻或者免除其处罚。【例题单选题】在反垄断执法机构查处某横向价格垄断协议案件的过程中,作为垄断协议当事人之一的甲企业因主动向执法机构报告达成垄断协议的有关情况并提供重要证据,被免除处罚,根据反垄断法律制度的规定,甲企业被免除处罚的依据是()。(2015年)A.豁免制度B.宽恕制度C.适用除外制度D.经营者承诺制度【答案】B第三单元 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解释1】反垄断法对经营者合法取得的市场支配地位(包括垄断地位)并不视为非法,而对于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滥用”其市场支配地位的行为则严加规制。【解释2】滥用

13、市场支配地位行为可分为两个基本类型,即排他性滥用和剥削性滥用。排他性滥用是指寻求损害竞争者的竞争地位,或者从根本上将它们排除出市场的行为,主要表现形式包括掠夺定价、搭售、价格歧视和拒绝交易等。剥削性滥用是指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凭借其市场支配地位对交易对方进行剥削的行为,实践中主要表现为不公平定价行为。【考点1】市场支配地位的认定(P456)1.认定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时应当依据的因素(1)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以及相关市场的竞争状况;(2)经营者控制销售市场或者原材料采购市场的能力;(3)经营者的财力和技术条件;(4)其他经营者对该经营者在交易上的依赖程度;(5)其他经营者进入相关

14、市场的难易程度。【解释】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特别是包括专利权在内的垄断性技术,往往是一个企业取得竞争优势并对其他潜在经营者形成市场进入障碍的先天条件。但是,根据关于禁止滥用知识产权排除、限制竞争行为的规定,经营者拥有知识产权可以构成认定其市场支配地位的因素之一,但不能仅根据经营者拥有知识产权推定其在相关市场上具有市场支配地位。(2016年新增)2.市场支配地位的推定标准(1)一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1/2的,即可推定为具有市场支配地位。(2)对于多个经营者可能共同拥有市场支配地位的情况,两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2/3的,或三个经营者在相关市场的市场份额合计达到3/4的,

15、这些经营者被推定为共同占有市场支配地位。同时,对于多个经营者被推定为共同占有市场支配地位时,其中有的经营者市场份额不足10的,不应当推定该经营者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解释】由于市场份额不是认定市场支配地位的唯一的和绝对的标准,因此,被“推定”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经营者,如有证据证明不具有市场支配地位的,不应当“认定”其具有市场支配地位。【考点2】反垄断法禁止的滥用市场支配地位行为(P458)(2009年单选题、2013年多选题)1.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商品或者以不公平的低价购买商品根据反价格垄断规定,认定“不公平的高价”和“不公平的低价”,应当主要考虑下列因素:(1)销售价格或者购买价格是否明显高于或者低于其他经营者销售或者购买同种商品的价格;(2)在成本基本稳定的情况下,是否超过正常幅度提高销售价格或者降低购买价格;(3)销售商品的提价幅度是否明显高于成本增长幅度,或者购买商品的降价幅度是否明显高于交易相对人成本降低幅度。2.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商品根据反价格垄断规定,因下列情形而进行的低于成本价格销售均为正当:(1)降价处理鲜活商品、季节性商品、有效期限即将到期的商品和积压商品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