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家政服务行业内部概况

上传人:jiups****uk12 文档编号:90684815 上传时间:2019-06-15 格式:DOC 页数:6 大小:27.04KB
返回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一章-家政服务行业内部概况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第一章-家政服务行业内部概况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第一章-家政服务行业内部概况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第一章-家政服务行业内部概况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第一章-家政服务行业内部概况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一章-家政服务行业内部概况》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家政服务行业内部概况(6页珍藏版)》请在金锄头文库上搜索。

1、从网上找到的都是行业发展现状、概况,没找到“内部概况”,以下是目前搜集到的资料整理。家政服务的发展现状家政服务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经济的繁荣,城市建设高速发展,城市社区的兴起以及居民生活需求内容不断扩大而产生的一个新生行业。根据劳动保障部培训就业司在天津、上海、重庆、沈阳、南京、厦门、南昌、青岛、武汉等就九个城市,对发展家政服务业扩大就业问题进行的系统调查显示,九大城市共有23.96万人分别以全日工、半日工、小时工等形式从事家政服务,其中城镇从业人员占56.1%,农村富余劳动力占43.9%,女性以85.1%的比例在数量上占了绝对优势,有30%的人在上岗前接受过家政服务业务培训。家政服务机构的形

2、式多样,有社会团体开办、企业自办、集体和个人开办等多种形式,其中又分为家政服务中介机构和家政服务公司两种类型。家政服务项目由于不同的服务区域、不同的服务对象而有所区别或有所偏重,但基本上覆盖了家庭清洁、家务管理、家庭看护、家庭教育、家庭娱乐休闲这几个方面。 在发展水平不同的城市,家政服务的发展也是不同的。从根本上讲,家政服务与城市的发展水平密切相关。发展较早的上海市从1995年就将家政服务作为再就业工程的一个重要方面,规划和规范家政服务的发展。上海也依托行政机构设立家政劳务介绍机构,还在街道设立公益服务社。除此之外,上海还出现了很多发展很好的家政服务公司,如上海家利来家政服务有限责任公司,不仅

3、规范低档次的家政服务,还积极发展高档次的家政服务;不仅巩固国人家政服务市场,还开拓涉外家政服务市场。总地来说,家政服务在发展较快的大城市市场化和规范化程度较高,发展速度较快,档次较高,公众接受程度也比较高,在中小城市市场化和规范化程度较低,发展速度较慢,服务项目比较狭窄,公众接受程度也不是很高,但市场潜力较大。 三、家政服务兴起的原因分析一个行业的产生从最表层来看是在市场上能求有所应,供有所需,当供求两方形成一定的规模,资源流通得以稳定进行,这个行业的生存与发展也就有了基本的根基。从更深层次看,一个行业的产生与发展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分工程度相关,若与后者相悖,则该行业往往只是昙花一现,若与后

4、者相适应,则该行业具有更为长久的生命力。家政服务这个行业的产生与发展既有基本的根基,也有长久的生命力。1、家政服务的产生与发展源于巨大的市场需求。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们在生活水平提高的同时,对社会服务的需求不断加大。在我国大中城市里,越来越多的家庭要求社会提供形式多样,质量满意的家政服务。这种需求既是客观压力的结果,也是人的社会生活和主观意识发展使然。 首先,我国转型期间人口结构、家庭结构的变化导致家庭的传统家务在不断加重。根据第五次全国全国人口普查,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为8811万人,占总人口的6.96%,比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上升了1.39个百分点;祖国大陆31省、自治区、直辖市共

5、有家庭户34837万户,家庭户人口为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44人,比第四次全国人口普查的3.96人减少了0.52人。可见,我国已步入老年社会,老年人口增多,社会老龄化*趋严重。从这个角度来看,家务劳动的压力是绝对地增大了。而与之不能相适应的是我国家庭规模日趋小型化,从扩大家庭变成以核心家庭为主,还出现了很多新的家庭类型,如丁克家庭、单亲家庭等等。这些规模偏小的家庭和新出现的家庭类型都难以全面充分地发挥以往家庭所具备的职能来承担家务劳动的重负。这样看来,家务劳动的压力也是相对地增大了。从长远来看,家庭的一些传统家庭职能如赡养老人的职能、教育孩子的职能等等,都将会渐渐萎缩,从家庭转交给社

6、会。但是在这些职能完全转交给社会之前,家庭需要外界通过其它方式介入来分担这些相对过重的家务负担。 其次,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生活越来越丰富也越来越复杂,家庭的需求趋于多样化,在传统家务相对加重的情况下家务的内涵还在不断扩大。家务已经不限于原来的洗衣、做饭、清洁卫生,家庭教师、家庭护理、家庭医师、家庭理财、汽车陪练等这些满足家庭成员更高需求的活动都可归于家务。而且,即便是洗衣、做饭、清洁卫生,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家务劳动了,往往需要操作辅助器械或具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才能完成。而家庭与社会日渐紧密的联系压缩着家庭成员投入在家务上的时间和精力,原来以某个家庭成员(主要是女性)来操持家务的家务运作模式越

7、来越不能满足需要。满足日趋多样化的家务需求成了个难题,家政服务应运而生。 最后,主要家庭成员特别是女性的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使得家务劳动需要通过其它途径来完成。曾经“男主内,女主外”的社会性别分工体制把家务劳动划分为女性的分内工作,而今,女性的独立、自主、自强意识已经大大提高,女性的天地已不再局限于家庭之中,女性的价值也不只体现在家务劳动之中。从女性自身的需求出发,女性要求自身具有积极参与社会经济生活并谋得一职的权利;从家庭的需求出发,在当前激励的社会竞争中,仅靠男性家庭成员的经济收入负担整个家庭的开支是不现实的。女性越来越多地参与社会经济生活以及越来越多的双职工家庭的出现使得女性“原有的职

8、业” 家政行业本是一个多元化的行业,虽然目前这一行业在国内发展的还算是比较迅猛,但总体来说体制还是不健全,人们的思想还只是把家政定义在保姆,零时工等这一类比较低级的业务上,其实不其然,家政是一个包含一切与家庭服务有关的行业的总称,是一个广泛的定义。 可以看出当今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在那些有充足的资金且夫妇双方都有工作,但是有老人或小孩需要照顾的家庭对家政服务的需求比较大,人们对家政的需求还停留在一个较低的层次,展望家政行业的未来,主要的几类市场还是停留在“一二一式”的家庭,和一些子女都不需监护,但双方还在工作,但家中有老人需要照顾的家庭。分析前者这种情况在目前“一二一式”的家

9、庭大多是处于创业阶段的年轻夫妇,他们需要把大量的时间花费在工作上,但是有三个原因制约着家政服务在这类人群中的扩张1.刚刚成建家庭的他们对与资金还是有点敏感2.他们的父母大多数处于刚刚退休有足够的能力去照看小孩并且乐于看护3.即使有足够的资金的家庭他们还是会担心服务的质量,以及家政人员的素质对孩子的影响.这些都对本来繁华的家政市场造成了威胁.姜增伟表示,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超过一千美元,社会分工进一步细化,我国家政服务业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其原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居民收入的增加,为家政服务的市场需求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消费能力,相当一部分居民已经有能力支付此类消费。 二,我国逐渐成为中等收入

10、国家后,居民消费结构会发生变化,家庭服务社会化程度进一步提高。随着人们工作和生活节奏的普遍加快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人们必然产生对家政服务的更多需求。 三,我国家庭结构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小型化、人口老龄化等社会特点日益突出,空巢老人、留守子女不断增多,家庭成员从事日常劳务工作的压力越来越大,人们依赖社会上专业的家政服务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姜增伟指出,到2014年,我国老龄人口将达到2亿,占世界老龄人口总量的五分之一,养老问题已成为我国社会发展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未来,一对年轻夫妻可能至少要照顾四个老人,有的甚至多达六个、八个老人,这就带来了新的民生难题。目前,家政服务业的养老服务,基本介于社

11、会与家庭之间,诸如陪老、托老、陪护、钟点工等服务项目。今后,随着老龄人口数量增多和服务需求的细化,如何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顾和精神慰藉,这其中蕴含巨大的商业机会。 四,企业多样化发展,专业化分工越来越明显,服务细分进一步突出,为系统复杂的家政服务提供了发展空间。传统的家政服务只是为家庭提供简单的服务,如保姆、钟点工等。但随居民对家政服务内容及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如今的家政服务已由简单的家庭服务延伸到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涉及日常保洁、家务服务、家电维修、水电维修、房屋装修、家教培训、购物消费、订餐送餐等20多个领域200多个服务项目。姜增伟介绍,家政服务按内容可分为三个层次:一种是初级的

12、简单劳务型服务,如煮饭、洗衣、维修、保洁、卫生等;第二种是中级的知识技能型服务,如护理、营养、育儿、家教等;第三种是高级的专家管理型服务,如高级管家的家务管理、社交娱乐的安排、家庭理财、家庭消费的优化咨询等。不同层次服务的多元化、专业化,给家政服务业带来广阔的发展空间。家政业成为初级劳动力就业水库 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家政服务业具有强大的就业吸纳能力,这也是商务部门着力发展这一行业的另一重要原因。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据调查显示,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家政服务企业和网点已有近50万家,年营业额近1600亿元。有些大型家政服务企业,年营业额已达到几千万元的规模。初步统计,目前全国家政服务业从业人员1

13、500多万人,以城市下岗工人、进城务工农民为主,另外包括少部分专门从事维修服务的大中专技校毕业生和从事管理工作的大学生。姜增伟透露,据劳动保障部对沈阳、青岛、长沙和成都四个城市1600户居民的调查显示,现阶段有40%的家庭需要社会提供服务。据此推断,全国1.3亿城镇家庭可提供近5000万个就业岗位,就业容量和发展潜力巨大。以家政服务人员年收入1万元计算, 5000万个就业岗位就是5000亿元。 尤为重要的是,家政服务业吸纳的劳动力主要来自社会弱势群体。各地商务部门提供的数据也能说明这一点:在宁波市,上千个家政服务企业每年安排了2万余人就业,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占95以上,人均年收入

14、近万元。在郑州市,2005年家政服务业有从业人员2万多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占22%,外来人员占78%。哈尔滨市报达家政自成立以来共安置城市下岗职工就业3.22万人。济南市阳光大姐家政服务公司,几年来安置5万多人就业,其中40岁以上的文化低又无一技之长的妇女超过80%。 家政业尚需解决多方面问题 姜增伟也指出,目前家政行业亟待解决以下问题: 一,总体上组织化程度低。整个行业仍然面临小、散、弱的局面,现代流通方式发展滞后,规模化、产业化发展有待进一步加快。 二,市场供需矛盾突出,居民对家政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且日益呈多样化。但由于家政服务企业普遍规模较小,缺乏有效的业务宣传,没有形成品牌影响,广大

15、居民面对众多企业,但出于质量与安全的考虑往往无从选择,特别是一些个性化的服务需求,更是难以找到合适的企业,好的企业也难获取有效的需求信息。这种信息不对称导致居民找不到服务和不敢接受服务,而服务企业又不知道谁需要服务、需要什么服务,市场供需矛盾突出。三,服务市场不够规范。家政服务业总体处于起步阶段,缺乏有效规范,市场鱼龙混杂,常有一张桌子、一条凳子、一块牌子就能开张营业的现象。街头广告、马路广告随处可见,违规操作和短期行为严重。部分企业缺乏风险意识,没有相应采取购买商业保险等方式予以回避,遇到大的经济纠纷,或者欠账不还,或者只能关门倒闭,这些都影响了家政服务行业的整体声誉。 此外,家政服务业的社

16、会保障机制建设落后,大部分家政服务员没有相应的人身保险、劳动保障,不仅服务员在服务中的意外伤害得不到医疗保障,而且还存在服务员超时、超量劳动的现象,甚至发生服务员受歧视、遭虐待的个别事件,使行业吸引就业的潜力大打折扣。 四,培训工作不到位。目前,家政服务业主要从业人员是农村进城务工人员和城市下岗职工,文化素质普遍偏低,且大部分人在上岗前未受过家政培训,这使得部分家政服务质量较低,很多时候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同时,由于专业知识的缺乏,服务过程中还存在一些安全隐患,出现过一些问题,使行业整体声誉受到影响,北京就曾出现过家政人员在服务过程中引发的煤气中毒事故。 五,规范监督机制缺失。家政服务业目前缺乏统一的服务规范和监督体系,使家政服务业成为消费者投诉的热点。一些企业缺乏诚信甚至涉嫌欺诈的违法犯罪行为,不仅严重侵害了消费者利益,也影响到整个家政服务行业的健康发展。例如今年在重庆和深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其它中学文档

电脑版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